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碧霞  方丽鸿  刘登蕉 《海峡药学》2010,22(10):254-254,33
目的分析老年人患病和就医情况、社区卫生服务及中医保健的需求和认知程度,以提出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随机抽取的形式,进行对社区老年人健康以及中医保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根据本次调查中老年人存在最大问题:患高血压45(45%)、胃肠疾病34(34%)、血脂高26(26%)、血糖高22(22%),对保健知识关注26(26%)、养生活动36(36%),社会经济状况以及文化程度、环境、是影响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的重要因素。结论社区老年人对自身患病和就医情况、社区卫生服务及中医保健的需求和认知程度匮乏,保健、用药安全意识淡薄,应有效提高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对保障老年人的健康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全科医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地位和使命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承担个体与群体的预防服务使命;(2)承担发展"照顾医学"的任务与使命;(3)承担重朔医生形象,推进卫生改革的任务与使命.古老的中医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与需要专业训练才能掌握的现代医学不同,中医在防病、治病、养生等人文文化方面,更易于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普及和为民众所接受,其作用在中国颇具先天优势,需要不断加以探索和实践.全科医师中医知识掌握程度及中医适宜技术运用程度影响着全科医师职能的发挥,需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师本人多种渠道、多种办法去实践和探索,在实际工作中笔者探索和总结了一些方式、方法,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简称慢性心衰,CHF)中医体质特点及其与B型钠尿肽(BNP)及肾素(PRA)-血管紧张素(AT)-醛固酮(ALD)系统(RAAS)激活的关系。方法:对60例CHF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并获取BNP、RAAS作为神经内分泌激活指标,探讨不同中医体质间,年龄、病程、中医症候积分、BNP、RAAS各指标的差异性。结果:60例CHF患者,均为偏颇体质中的气虚质,其中有阳虚质倾向者34例(56.67%),与痰湿质(12例)、血瘀质(14例)倾向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体质类型倾向间年龄、病程、中医症候积分的比较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神经内分泌激活指标BNP、RAAS的比较中,除ALD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衰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相对集中,且各体质类型中,神经内分泌激活程度相似。  相似文献   

4.
吴颖  张晓熙 《上海医药》2024,(1):1-2+59
<正>沈卫东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上海市中医领军人才、海派中医杨氏针灸代表性传承人,在针灸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擅长针药结合治疗耳鸣耳聋、脑病、痛症、颈肩腰腿痛、失眠、肥胖、内分泌紊乱、神经损伤及亚健康调理,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作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以下简称曙光医院)针灸科主任,已从事中医针灸医教研工作30余载,  相似文献   

5.
陈健  王善明 《现代医药卫生》2014,(19):2913-2914
目的研究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在老年骨性关节炎诊治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该科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诊治的80例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中医组与西医组,各40例。中医组患者均接受中医康复治疗,主要包括手法推拿、中药熏洗、中药内服(包括六味地黄丸及自制当归四逆汤),疗程3周。西医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给予关节内注射25 mg玻璃酸钠,每周1次;口服0.75 g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每天2次,均连续治疗3周。通过对照分析两组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视觉模拟评分表(JOA)、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分。结果中医组显效率[62.5%(25/40)]、总有效率[92.5%(37/40)]明显高于西医组[25.0%(10/40)、65.0%(26/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中医组JOA、VAS评分[(50.2±10.6)、(7.8±2.3)分]与西医组[(49.9±11.2)、(7.7±2.4)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JOA评分[(91.5±16.3)、(84.1±13.3)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VAS评分[(2.4±1.2)、(3.6±1.8)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中医组JOA、VAS评分明显优于西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康复疗法对老年骨性关节炎不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目标社区老年人中医“知信行”现状及其与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选取广州市荔湾区两社区的老年居民200人,采用经德尔斐专家咨询法设计的中医知信行问卷及SF-36生存质量量表进行中医“知信行”及生存质量调查,比较两社区老年人中医“知信行”情况及生存质量.并运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中医“知信行”与生存质量间的关系。结果两社区的中医知信行得分与生存质量得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社区优于普通社区。直线相关分析显示.中医知信行得分越高,生存质量中的身体功能(PF)、身体问题-角色限制(RP)、身体疼痛(BP)、健康感受(GH)、精神健康(MH)的得分越高。结论建立“有中医药特色”社区对在社区人群中普及中医知识、信念和行为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并能提高老年居民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中医体质和证型的关联性。方法选取40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和证型辨证,统计中医体质和证型分布情况,观察中医体质与证型是否存在关联性。结果按患病率统计显示,中医体质和证型依次为气郁质(肝气犯胃型)、湿热质(胆胃湿热型)、气虚质(脾胃气虚型)。结论中医体质与中医宏观辨证有高度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护士中医药素养认知及培训需求情况,探讨提高护士中医药素养水平的措施和建议。方法 在参考相关文献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2021年10—11月随机抽取该院415名护士进行调查,包括护士一般情况、中医药素养认知情况、影响护士中医护理培训效果的因素及护士中医护理培训期望达到的目标。结果 共发放问卷415份,收回有效问卷40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8.07%。高学历、高职称及护龄长的护士中医药素养得分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医护理培训效果最主要影响因素的为缺乏实践内容(53.32%,217/407),其次为培训内容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求(51.11%,208/407),影响培训效果最小的为理论培训太难(25.31%,103/407)。护士中医护理培训的内容需求较高的为中医护理应用(82.31%,335/407),其次为中医护理健康教育(58.47%,238/407),学习内容需求较低的为中医辨证施治(33.66%,137/407)和中医护理研究(23.09%,194/407)。中医护理培训预期达到最大的目标为提高中医护理能力(80.34%,327/407),...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目标社区老年人中医“知信行”现状及其与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选取广州市荔湾区两社区的老年居民200人,采用经德尔斐专家咨询法设计的中医知信行问卷及SF-36生存质量量表进行中医“知信行”及生存质量调查,比较两社区老年人中医“知信行”情况及生存质量,并运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中医“知信行”与生存质量间的关系。结果两社区的中医知信行得分与生存质量得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社区优于普通社区。直线相关分析显示,中医知信行得分越高,生存质量中的身体功能(PF)、身体问题-角色限制RP)、身体疼痛(BP)、健康感受(CH)、精神健康(MH)的得分越高。结论建立“有中医药特色”社区对在社区人群中普及中医知识、信念和行为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并能提高老年居民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分析对比研究中医院校实习生的批判性思维。方法采用中文版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调查分析两所中医院校实习生的批判性思维。结果被调查学生总体上表现为正性批判性思维;两所中医院校实习生在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批判性思维自信心四项特质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所中医院校实习生的批判性思维差异,可能与大学教育及办学条件和入学前学生整体文化知识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1.
姚宝莹 《首都医药》2009,(23):15-17
为贯彻落实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首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推进首都中医医院的建设与发展,北京市卫生局、财政局和中医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北京市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我院自拟改良升白方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医证候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入组病例分为治疗组(30例)口服中药改良升白方,对照组(30例)不予中药,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改善率(80%)优于对照组(5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升白方能够提高妇科恶性肿瘤中医证候疗效。  相似文献   

13.
中医护理在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护理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护理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中医护理对60例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早期实施中医护理,配合有效的方法。结果:观察组治愈19例(63.3%),好转8例(26.7%),无效3例(10%),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治愈6例(20%),好转9例(30%),无效15例(50%),总有效率为50%。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足患者应用中医护理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及预后水平,治愈后不易复发,远期疗效好,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结论: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护理早期应用中医护理疗效显著,既安全又有效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临床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联合西药制剂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疗效。方法选择130例儿童多动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观察组患儿采用中医辨证联合口服利他林西药制剂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单独使用利他林进行治疗,疗程均为16周。治疗结束后使用多动指数量表、父母症状问卷、临床总体印象对疗效进行评定并对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6.15%)明显高于对照组(66.15%),经,检验后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多动指数总分、中医证侯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多动指数评分(26.12±4.21)、中医证侯积分(6.12±1.65)明显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31%)明显低于对照组(32.31%)。结论中医辨证联合利他林治疗儿童多动症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不良反应更轻,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中风患者的中医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风患者的中医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中风患者的中医护理方案及效果。结果经过积极的治疗和中医护理后,治愈39例(45.0%),好转37例(46.3%),死亡4例(8.8%),总有效率为91.3%。结论我院中医护理策略对中风患者有较好的护理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卒中的中医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中医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的典型脑卒中患者50例,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治疗,生活自理、能做日常劳动基本痊愈者38例(76%),显效者6例(12%),有效者5例(10%),无效者1例(2%)。结论:合理应用中医治疗脑卒中收到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绝经期综合征(MPS)女性中医证型分布及普适性生活质量评分现况。方法75例MPS女性接受了“中医辨证分型诊断”和“普适性生活质量问卷(SF-36量表)”评估,对照组为21例同期体检结论健康同龄女性。结果75例MPS女性中,肝郁证11例(14.67%)、肾虚证14例(18.67%)、肝郁肾虚证23例(30.67%)及肝郁肾虚夹瘀证27例(36.0%)。各个中医证型MPS女性SF-36问卷多数领域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评估结果,同时,肝郁证及肝郁肾虚夹瘀证组SF-36问卷多数领域评分均明显低于肾虚证及肝郁肾虚证评估结果(P均〈0.01-0.05)。结论不同中医证型MPS女性均存在着明确的普适性生活质量评分下降,肝郁证及肝郁肾虚夹瘀证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社区高血压患者的体质特点,探讨其影响因素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关系,为高血压防治提供依据。方法调查我部分社区高血压患者共619例,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的体质辨识表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对高血压患者体质进行比较,并对不同性别、体重指数及血压控制达标与否等因素与体质类型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高血压患者异常体质461例(74.72%)显著高于平和体质156例(25.28%),异常体质中以痰湿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为主。(2)高血压患者男性痰湿质高于女性,女性阳虚质高于男性,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3)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者与未达标者在不同中医体质中的分布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我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病理体质特点是以痰湿质为主,男性与女性患者比较,阳虚质与痰湿质的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提示社区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特征,为防治高血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由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专家组起草,冠心病中医临床研究联盟、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心血管病学专家委员会共同修订完成的《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专家共识》(简称新共识)正式发表(《中医杂志》,2014,55:1258.),用以指导中医药在心力衰竭治疗的规范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医心理疗法治疗社交恐怖症患者临床疗效及对社交焦虑量表、社交恐怖和焦虑问卷、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例社交恐怖症患者随机分为中医心理治疗组、对照组,各组20人,疗程为8周。两组的临床疗效通过社交焦虑量表、社交恐怖和焦虑问卷、及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结果中医心理疗法治疗,8周末LSAS减分率评定临床痊愈6例(30%)、显著进步10例(50%)、好转2例(10%)、无效2例(10%),显效率90%。高于对照组。基本无不良反应。结论中医心理疗法治疗SAD有效,起效快,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