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慢性心力衰竭(CHF)不仅存在血流动力学紊乱,而且很多和心血管有关的内源性神经激素系统被激活,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因此,CHF的治疗策略已经有了重要改变,开始强调对神经内分泌的干预作用。β-受体阻滞剂为改善心肌重塑的神经内分泌拮抗剂,长期应用不仅可以减轻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提高运动耐量,还可以显著逆转心肌重塑,改善生存率。本院自2004年开始对CHF患者采用卡维地洛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浆BNP(B型钠尿肽)水平在诊断心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心衰患者和60例非心衰心脏病患者,用荧光免疫法定量检测血浆BNP水平。结果 CHF患者BNP含量为(532.48±34.27)pg/ml,对照组BNP含量为(53.28±45.29)pg/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NP水平随心功能NYHA分类级别增高而升高,各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BNP水平和心脏结构相关,是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疗效评价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免对35例CHF患者(心功能Ⅱ级10例,心功能Ⅲ级13例,心功能Ⅳ级12例)血中瘦素、血管紧张素(Ang2)、醛固酮(Ald)进行检测,并与15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HF患者血中Ang2、Ald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5),Leptin 明显降低,且与病情严重程度一致。相关分析表明CHF患者的Leptin与Ang2、Ald呈负相关(P〈0.05)。结论:Leptin可作为心肌能量代谢紊乱的间接指标,反映CHF程度。Ang2、Ald可作为RAAS起作用的重要因子参与CHF的发生发展,反映CHF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75例)与观察组(运动康复护理联合常规护理,75例),比较两组患者心脏彩超指标、MLHFQ生活质量评分及6min步行距离(6MWT)、脑钠肽(BNP)、醛缩酶(ALD)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各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身体、情绪、社交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6MWT高于对照组,BNP、AL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运动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CHF患者可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BNP(B型钠尿肽)水平在心衰(CHF)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0例心衰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用化学发光法测血浆BNP水平。结果 CHF患者BNP含量为(590.4±42.7)pg/ml,对照组BNP含量为(49.3±35.8)pg/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NP水平随心功能NYHA分类级别增高而升高,各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BNP水平和心脏结构相关,是心衰诊断、治疗疗效评价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 BNP联合与醛固酮对心力衰竭 (心衰 )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本院住院心衰患者 79人,测定患者入院时的心功能分级 (NYHA分级 )、左室射血分数 (LVEF)等指标,测定患者血浆钠尿素原 (BNP),醛固酮(ALD).随访观察患者出院后 15月内心脏性猝死和再住院率的发生.结果 79例心力衰竭患者中,16例患者出现阳性事件.血浆 BNP,ALD在事件阳性组明显大于事件阴性组.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的 BNP( P=0.01)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BNP增高联合 ALD增高组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是两个指标均低患者组的 13.8倍.结论 BNP可以作为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有价值的预测因子,BNP和 ALD增高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比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为临床中医辨证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000例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患者进行体质类型调查,从中找出这些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与其发生高血压的关系。结果:2000例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以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居多。女性患者阳虚质、血瘀质明显高于男性患者,而男性患者痰湿质明显高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与中医体质分型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种不良生活习惯与中医体质类型发病密切相关。结论:中医体质研究对于预防和改善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状况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分析低钠血症与慢性心力衰竭 (CHF) 的相关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CHF 住院患者 (CHF 组) 507 例及同期非心衰患者(非心衰组) 212 例, 考察 2 组一般资料情况; 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为自变量, 通过多元 Logistic 分析血钠与 CHF 的关系; 随访结果分析血钠与 CHF 患者病死率和再入院率的关系, 并进一步分析血钠与脑 钠肽(BNP)、 左射血分数(LVEF)保留心衰(LVEF≥0.45, HFpEF)和 LVEF 减低心衰(LVEF<0.45, HFrEF)预后的关 系。结果 2 组比较, 性别、 吸烟史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年龄、 血红蛋白、 血钠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血钠是 CHF 的保护因素。低钠血症组 (Na+<135 mmol/L) BNP 浓度高于非低血钠组 (P<0.05); LVEF 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CHF 患者中低钠血症组病死率高于非低血钠组(P<0.05), 而再入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FpEF 患者中低钠血症组和非低血钠组病死率及再入院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血钠是 CHF 的 保护因素,HFpEF 合并低钠血症者远期更易死亡及再入院。  相似文献   

9.
代大顺  曾垂义 《中国药房》2011,(28):2610-2612
目的:探讨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及脑利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Ⅱ~Ⅳ级),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螺内酯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螺内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螺内酯(20 mg,qd,6个月)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分别检测血清RAAS活性、BNP、血K+及血清醛固酮(ALD)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螺内酯组治疗后血浆肾素(PRA)、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无显著变化,而ALD明显降低(P<0.05);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螺内酯组BNP水平明显降低(P<0.01),血K+水平升高(P>0.05)。结论:小剂量螺内酯通过拮抗ALD和降低BNP对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挥作用,有效控制患者RAAS和BNP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对慢性心衰患者RAAS系统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慢性心衰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外加益气活血方治疗,疗程为8周。测定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NFHA分级、射血分数、PRA、AgnII、ALD、TNF-α、CRP和IL-6水平。结果治疗8周后,对照组与治疗组的各指标参数均较治疗前好转,且两组比较,治疗组PRA、AgnII、ALD、TNF-α、CRP和IL-6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配合西药能改善心脏功能,降低RAAS系统及炎性因子水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福辛普利治疗慢性心衰剂量与疗效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福辛普利治疗慢性心衰(CHF)剂量与疗效的相关性。CHF患者(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的终末期表现,是威胁人类健康极其复杂的临床综合征。老年人发病率高出年轻人的8—12倍,随着老年人的增多,CHF的发患者数也在增多。在发达国家,目前心衰的发病率在1%以上,老年人发病率为10%以上。根据中国健康报道:心力衰竭(心衰)5年存活率,男为25%,女为38%,严重心衰患者一般存活不到1年。近年来研究认为心室重塑是导致心力衰竭发生与发展的基本机制。在心室重塑和心功能恶化的恶性循环中起关键作用的是肾素一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激活。因此,近年来治疗CHF的理念与传统理念发生了根本改变。要达到根本治疗CHF的目的,就要抑制神经体液的过度激活RAAS,切断其恶性循环,争取逆转心室重塑,也就是转换为“心脏生物学治疗模式”。RASS中最主要的效应器是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它是强大的血管收缩剂及心血管系统的生长刺激剂,可使左室射血分数减少、促进心室的重塑。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能抑制AngⅡ生成。减轻心衰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慢性心力衰竭(CHF)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内分泌激活是其重要特点,神经内分泌拮抗剂对CHF治疗作用,本文对其临床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苯那普利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内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心功能-内分泌-细胞因子这一潜在系统在慢性心衰(CHF)发病中的作用,以及苯那普利对该系统的作用。方法50例伴有心率〉90bpm的CHF患者分为B组与M组,分别使用苯那普利(5~10mg/d)及美托洛尔(12.5~50mg/d)治疗,根据血压及心率调整剂量,疗程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衰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①心功能: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B组的SBP下降明显,M组的HR下降明显,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YHA分级呈不同程度下降,以B组明显(Z=-2.078,P=0.038)。治疗后患者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LVESd)有所减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舒张早/晚期心室充盈速度峰值比(E/A)有所升高,均以B组明显(P〈0.05);②心脏内分泌指标:治疗后血浆心钠肽(ABP)及脑钠肽(BNP)均有所下降,仍以B组明显;③细胞因子:治疗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白介素1β(IL-1β)的变化情况与内分泌指标相同,以B组明显(P〈0.05);④相关性分析显示ANP、BNP、TGF-β1与IL-1β四者两两呈正相关性(相关系数C〉0.850,P〈0.01);LVEF%与以上四者均呈负相关性(均│C│〉0.80,均P〈0.05)。结论心功能-内分泌-细胞因子这一系统可能在CHF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苯那普利治疗伴有心率加快CHF的临床疗效优于美托洛尔,前者可能是通过上述机制起效的。  相似文献   

14.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时常伴交感神经系统(SNS)和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RAAS)的过度激活,导致并加重神经内分泌激素对心脏的毒性作用.氯沙坦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Ⅰ型阻断剂(ABR),螺内酯是抗醛固酮(ALD)药物,联合应用治疗CHF 35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脑钠肽(BNP)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诊治价值。方法:将102例CHF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健康者90例作为对照组。观测血浆BNP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对比治疗前后情况与再住院率。结果:对比BNP平均水平,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但对照组的平均LVEF水平明显比观察组高,P〈0.05。随访4个月,有46例由于心衰而再次住院治疗。结论:利用BNP诊断CHF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并有利于改善CHF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室重塑,多种内源性的神经内分泌和细胞因子的激活,尤其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是CHF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醛固酮受体拮抗剂(Aldosterone Receptor Antagonists,ARA)成为继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抑制剂后第三个能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率的神经内分泌阻断药物[1].本文就ARA对CHF的作用以及ARA在CHF中的应用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依那普利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7月我院104例CHF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组,各5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给予依那普利+卡维地洛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内皮素(ET)及神经内分泌功能指标[醛固醇(ALD)、血管紧张素Ⅱ(ATⅡ)、肾素活性(PRA)]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LVEF、ET及PRA、ATⅡ、AL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ET及PRA、ATⅡ、AL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有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及内皮功能,且对神经内分泌功能调节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CHF患者66例,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浆BNP水平并与30名健康者为对照。结果 CHD组患者的血浆BNP、LVEDD、LVESD和心胸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增加,LVEF较对照组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HF患者血浆BNP水平随着NYHA心功能的加重而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BNP与LVEF呈负相关(γ=-0.652,P〈0.01),BNP与LVEDD、LVESD和心胸比值呈正相关(γ=0.578,0.592,0.613,P〈0.01);发生事件组(22例)血浆BNP(222.43±13.43)ng/L,明显高于未发生事件组(44例)血浆BNP(133.49±25.28)ng/L,两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44例未发生事件组CHF患者治疗后血浆BNP水平明显降低,LVEF增高,心胸比值降低(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和心脏结构相关,可作为反映心功能状态的指标,可作为CHF诊断、病情和预后判定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孙海英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1):1514-1515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107例CHF患者(心衰组)及38例无器质心脏病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胶体金方法 分别测定两组BNP水平,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其左室功能.结果 心衰组中心功能Ⅱ、Ⅲ及Ⅳ级者BNP水平分别为(159.38±63.29)ng/L、(475.87±89.79)ng/,L、(1 129.89±133.46)ng/L,LVEF分别为(0.52±0.06)%、(0.41±O.06)%、(0.36±0.05)%,与对照组的(52.18±21.65)ng/L、(0.75±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9、7.24、9.31、6.27、8.30、11.35,均P<0.01).且BNP水平与LVEF值呈负相关(r=-0.407,P<0.01).结论 CHF患者血浆BNP水平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升高,随LVEF的降低而升高.BNP可能是心力衰竭恶化的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社区高血压患者的体质特点,探讨其影响因素与中医体质类型的关系,为高血压防治提供依据。方法调查我部分社区高血压患者共619例,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的体质辨识表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对高血压患者体质进行比较,并对不同性别、体重指数及血压控制达标与否等因素与体质类型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高血压患者异常体质461例(74.72%)显著高于平和体质156例(25.28%),异常体质中以痰湿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为主。(2)高血压患者男性痰湿质高于女性,女性阳虚质高于男性,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3)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者与未达标者在不同中医体质中的分布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我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病理体质特点是以痰湿质为主,男性与女性患者比较,阳虚质与痰湿质的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提示社区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特征,为防治高血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