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前不久,公司派我去美国纽约洽谈一笔商贸业务。谈完业务后,我顺道看望了住在纽约的叔叔。叔叔今年70岁了,可身体还健壮得像一个老小伙子。我问叔叔身体怎么保养得这么好,叔叔笑着说:"这都是到健身房锻炼的结果。"我脑子一时有点转不过来了。在国内,去健身房都是年轻人或是成功人士的专利,老年人健身锻炼都去公园或者广场,从不涉足昂贵  相似文献   

2.
脑血管意外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缺血性脑血管病更为多见,因此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对保障老年人的健康、延年益寿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国内首次提出小量阿斯匹林(ASA)防治老年人的缺血性脑血  相似文献   

3.
有关专家说,老年人患病后的心态直接影响到疾病的康复过程。老年人由于体弱而容易患病。因此,老年人掌握对待疾病的心理卫生知识,对于防治疾病与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都有重要的意义。老年人对待疾病不要麻痹,不要掉以轻心,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以免延误治疗的时机。但老年人对待疾病也不要走另一个极端,即过虑、  相似文献   

4.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引起,梅毒患者为本病唯一传染源,苍白螺旋体早期侵犯生殖器和皮肤,晚期侵犯全身各个器官,如生殖器、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病变几乎累及全身各个脏器。目前我国梅毒流行形势十分严峻,梅毒在性传播疾病中危害性仅次于艾滋病,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梅毒螺旋体在人群中的感染日益增多,老年人感染梅毒螺旋体的比率亦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对于老年人梅毒螺旋体感染情况国内少有报道,  相似文献   

5.
“莫道桑榆晚,彩霞正满天”。人近老年,谁都希望能有一个相依相携的老伴白头偕老。但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一旦爱人不能陪伴到老时,老年人就陷入了孤独、寂寞的暮景。晚年生活的孤寂感驱使老年人希望得到亲情抚慰,渴望找个老伴相陪,这是人之常情。因此,老年人再婚,就成了老年人自身、子女以及社会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老年患者疼痛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对老年人护理和医疗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在国内,对老年人疼痛的治疗仅有少量小样本病例报道,并未涉及大规模老年人疼痛的评估与处理。国外研究表明,老年人更易患慢性疾病,疼痛在老年人中的发生率很高,却未得到适当的治疗。本文就老年患者疼痛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逐渐延长,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也就日趋增加,因此,老年人身心护理等诸多问题也就倍加引起社会的关注.如何根据现代老年人的身心特征采取有效的护理方式,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当今社会一项值得探讨的课题.老年人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由于所处的环境、身体状况、经济收入等诸多情况的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积极的融入这个群体,为他们排优解难,做老年人生命健康的守护神,是当今医务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以往,人们常把老年人容易激动、情绪不稳定,焦虑、不安等现象,都归咎于更年期、脑动脉硬化等病理性原因。其实,有不少老年人没有明显的脑动脉硬化和更年期的变化。也存在烦躁不安的情况。近几年,心理学工作者提出了“老年心烦状态”或“老年性烦躁心态”这个名词,将老年人的烦躁作为一个独立的心理状态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9.
南宁市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了解我市老年人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SCL-90量表,总体幸福度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量表等对南宁市253名老年人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我市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国内老年人的平均水平,但其中心理症状达中度以上的老年人仅占5.53%;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是老年人自身的应对方式和自感幸福度,以及家庭的支持程度。结论 老年人的心理保健应注重调动其自身的心理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0.
固执是许多老年人的通病,尤为高龄和文化层次较低的老年人为最。何以会如此呢?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社会心理因素起了很大的作用。老年人都有一段漫长的社会经历,在过往的经历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教训,并由此产生了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当这种主观态度不适应客观环境时,在旁人看来便是明显的固执。 其次,由于我国有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绝大部分老年人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都处于受尊崇的地位。这使得一部分老年人在自己的言行不符合客观实际时,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顾全自己的脸面而过分强调自己的一贯正确性。 古人云:“孤莫孤于自恃。”意为那些自认为事事正确的人,必然不能与人共处,别人对其只  相似文献   

11.
到了晚年,老年人也很有必要对自己的生活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乐观地争取应该属于自己的健康和长寿,一切都在于一个乐字。 乐于助人有厚福。乐施好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助人为乐中自己也会得到极大的心理上的满足。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病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上海某杜区调查报告,高血压病的患病率居老年人慢性病之首。国内报道,首次发生脑卒中者老年人约占2/3。大量研究表明,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下面就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浅谈自己在临床中的体会。 1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 老年高血压特点在于血浆肾素活性低、动脉血管的顺应性下降,周围血管增高。目前WHO推荐的几种抗老年高血压药物如下。  相似文献   

13.
高萍 《医学信息》2010,23(5):1294-1295
本文结合我国人口日益老龄化的特殊国情,从药物动力学这一学说出发,在全面分析老年人用药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老年人用药易现得问题及其相应的解决方法,为老年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我国在医疗方面全面做好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提供了有益的理论资料.  相似文献   

14.
300例老年人性心理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部分省市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龄以至于老年人的性问题也愈来愈受到广泛的关注。他们的性心理现状究竟如何?国内资料报导不多。笔者把1990年5、6月间所作的性问题调查中的性心理部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前言 现在我国人民平均寿命在三十年的社会主义的生产与生活中由建国初期40岁左右增长到70岁左右,今后将继续增长,成为一个老年人占显著地位的社会。因此,在十亿人口中将会有一亿多老年人的生活与工作需要安排好,纳入国家计划中去。这不能不引起党、政、社会各阶层人民以及各学术团体的重视。老年学也是当前全世界的一个普遍问题,尤其是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对老年学、老年社会学、老年医学、老年生物学以及老年遗传基因学的研究极为重视,并做了大量又比较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张风平 《医学信息》2008,21(6):951-952
21世纪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健康保健已受到全社会的关注.老年人脑血管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严重地影响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我们对:1000例老年人进行了REG健康普查,研究老年人REG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借以发现老年人脑血管的功能状态及病生理改变.这对老年人早期防病治病,促进健康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的个性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特征,是指一个人的各种心理形式和心理状态的综合特征。老年人的人格特性随年龄增长逐渐趋于内倾性,表现特点是:凡事小心谨慎,以防失败;好回顾过去的经验,并喜欢传给下一代;体现在情绪上则为情绪表达方式较为含蓄,情绪体验不容易外露;这些都是老年人长期生活经验的结果。 老年人在退休生活中的人格可分为五种不同的类型: 1.成熟型 属于此种类型的人,对人生抱有乐观态度,对未来充满希望。他们感到自己的一生是有成就的一生,对退休生活心安理得,毫无他念,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现实。因此,他们在退休后仍能积极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在人际关系上,也有着充实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老年痴呆患者日益增多.为了让老年人有一个高质量的晚年生活,因此及早发现预防护理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我国已逐步进入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又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器官和各项功能都逐渐衰退,免疫和代谢能力降低,易患多种疾病,且多为慢性病.长期疾病的折磨引起了老年人性格、行为、情绪、心理等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影响了其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不少老年人都喜欢晨练。毫无疑问,晨练是很好的健身项目,不过对于老年人来说,晨练也有一些禁忌,做早起的鸟儿,风雨无阻的晨练并不是真正有益健康的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