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语言功能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观点,语言使用者如要在真实的语境中成功交际,除了要具有语言系统的知识(语音、词汇和语)外,还必须掌握语言的三大功能,即概念、人际和语篇功能。对这三大功能的了解和掌握,对于口头交际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概念功能指语言用于陈述说话人在现实世界和内心世界中的种种经历和体验,是说话者作为观察者的“意义潜势”,是语言的反映功能。现行的大学外语教学比较注重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则是指语言用于表达说话人对人与事物的态度和推断,并表示与语境有关的社会和角色关系,试图对听话人的行为态度施加影…  相似文献   

2.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运用护士人际交流技巧,要运用得体的称呼语,注意说话的姿势和语言的关系;说话要言之有理,抓住重点;说话必须注意音调;注意用非语言信息配合语言信息;注意收集反馈.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患者的迫切需要.我通过多年来的实践中感到,运用护士人际交流技巧,有利于建立护患关系,有利于自身素质的提高.在病人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便于护理措施的落实及护理工作的开展,促进患者疾病早日康复.同时,护士必须具有为患者服务的高尚品德和精湛技术.  相似文献   

3.
人们在交际中,称呼他人是一种重要的礼仪.称呼用语即称称谓语.不同的民族有其不同的称谓系统.在跨文化交际中,英汉称谓语使用的差异与翻译的不同使世界各民族称谓语各有特色.同时,每种称谓系统都是这个民族内部社会交际的产物,反映着该民族的风俗和文化.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通过英汉两种语言中称谓语的对比,探讨英汉称谓语"等值"翻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语言作为社会的交际工具,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与此密切相关的非语言交际常常有着与前者互相补充的交际功能.身势语同语言一样,都是文化的一部分[1].身势语是表达一个人内心世界的无声而真实的语言,在非语言手段中最引人注目.身势语主要包括空间支配、目光注视、身体接触、姿态动作、面部表情等.由于不同民族的文化已经根深蒂固,不容易接受与自己的习惯相反的信号,所以不能忽视文化约束力对身势语的影响以及文化和环境差异所赋予身势语的不同含义.  相似文献   

5.
在言语交际中,言语交际者的话语意义可分为句子意义(sentencemeanin)和说话人意义(utterancemeaning)。任何说话人的意义都有明说和暗说两个方面。明说可能只是一种信息意图(informativeinten-tion),它只提供交际内容的意图,另外,明说是还可能有交际意图(communicativeintentic),它让听话人明白说话人有一个传递信息意图的意图。这就包括了A说话人意义中的暗含了。按照Sperber和Wilson(1986)的定义,“暗含”指语境暗含,是说话人意义的间接表达,它往往在明说的基础上经过推断而获得。例如:A:Didlgetinvitedtotheconfe…  相似文献   

6.
袁清 《西北医学教育》2007,15(2):364-365
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信息的传递。大部分翻译错误的产生不是由于复杂的语法,而是出于对源语文化的误解。在所有语言要素中,与文化关系最为密切的是词汇,而文化负载词汇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研究了文化负载词汇及其翻译方法,主要通过对文化负载词汇多角度、形象化的分析,运用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探讨不同策略在不同情况下的运用,以期在汉语和英语文化负载词汇之间搭建一座坚实和畅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7.
“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四大能力 ,所谓“听”即指“听话能力”。“听话能力”主要由以下几方面构成 ,即 :听音辨义能力 ,听中理解能力 ,听时记忆能力 ,听后想象、联想能力及听后的评价鉴赏能力等。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 ,由于我国长期“以文取仕”的科举制度 ,人们对听话能力的培养远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直至 1986年 ,我国颁布的语文教学大纲 ,才把听说教育的目标及要求确定下来。由于长期的对听话能力教育的忽视 ,造成许多学生听讲时精神涣散 ,不会集中注意力 ,思想上经常开小差 ;听不出讲话人的语脉和要点 ,头脑混乱 ,经常是眉毛…  相似文献   

8.
自系统化的整体护理在全国开展以来,对病人临床护理工作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过去把病人看成是单纯的生物学上的人,护理工作时病人仅仅进行一些基础护理和执行医嘱而已,病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被完全忽视,而整体护理的出现打破了以前较单纯的护理模式,它要求从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等给病人一个全方位的护理。怎样才能搞好整体护理?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 热情接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新入院病人对环境感到陌生,因而易产生紧张、恐惧和焦虑情绪,这时护士应对病人以尊敬称呼,主动热情,落落大方,说话和蔼可亲,满…  相似文献   

9.
在实际的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经常遇到下列问题 :对于学生来说借助于语言概念意义的知识 ,很容易便能够理解阅读材料的表层含义 ,然而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却很难识别出阅读材料的深层或引申含义。这是因为语篇不是独立句子的任意堆砌。它不仅包括个体语句的含义 ,而且涵盖了他们之间因相互关联而产生的所有未明确表达但对完整理解必不可少的隐含意义 ,是文本这一载体所表达的各种显性或隐形意义的总和。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用推理能力在突显学生自主学习重要性的今天已成为当务之急。1 关联理论的阅读观关联理论是在 80年代由 Sperber和 Wilson提出。该理论认为 ,理解自然语言的过程就是明示 (ostension)—推理(inference)认知心理过程。从说话人 /作者的角度而言 ,交际是一个明白无误地示意过程 ,即交际时说话人明确表达出自己的意图 ;但从听话人 /读者的角度而言 ,交际又是一种推理过程 ,即从说话人 /读者通过明示手段提供的信息中推断出说话人 /读者的交际意图。双方交际的基础是双方共享的认知语境 (m utual cognitive environment)。在这个明示—推理模式中 ,话语理解...  相似文献   

10.
医学院校学生专业英语翻译技能的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翻译不仅传递医学信息,也是一种交互的跨文化交流。对医学院校学生而言,加强专业英语翻译技能的培训十分必要。从字词翻译、语篇翻译、医学文化传递等方面阐述了对医学生进行专业英语翻译技能培训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1.
杨兴华  候颖 《西部医学》2004,16(3):283-283
目的 调查住院病人与护理人员交流过程中 ,病人对称呼方式的心理需求。 方法 对我院 6 0 0名住院病人随面分为实验组 (30 0人 )和照组 (30 0人 )。实验组按年龄长幼实行亲情称呼 ,对照组采用直呼床号姓名的方法 ,用问卷调查病人的心理满意程度。 结果 对住院病人实行亲有称呼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χ2 =4 17.13,P<0 .0 0 5 )。 结论 亲情称呼可密切护患关系 ,使病人在治疗中保持良好的心态 ,积极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12.
有意义的话语总是连贯的[1]。连贯是话语内在的关联性,是话语的重要特性,因此是学界极为关注的一个话题[2]。连贯可以部分地用衔接手段来实现[3,4]。话语标记语(dis-course markers)是一种重要的衔接手段,是指用来标示话语之间各种逻辑或时空关系的单词或短语[5]。它们对话语的构建与理解有制约功能,特别是对辨认两个话语之间的连贯关系时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人们理解话语提供便利,制约着人们理解话语的直接联想[6]。英语中on the other hand和on thecontrary是两个常用的话语标记语,都可用来标示其前后话语间的语义是相对或相反的,但在细分类上它们是有区别的。然而,中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它们的概念常常被混淆,而成为一个学习难点,因而成为一个考点。我们拟研讨这两个话语标记语的功能差异,并在语料库调查的基础上探究它们被误用的原因,以正视听。由于在语言使用中口语是第一性的,所以我们在行文中用“说话人/听话人”涵盖作者/读者,“话语”涵盖篇章,等等。文中例句均来自语料库或词典,限于篇幅,恕不一一注明。1对on the other hand的讨论on the other hand(简作OTO...  相似文献   

13.
沟通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沟通可分为语言性沟通和非语言性沟通,语言性沟通是使用语言并诱发语言的沟通方式;非语言性沟通是以说话的声调、举止、行为、表情动作等为沟通方式.正常有效的沟通,是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保证人与人之间目标的协调一致,提高工作效率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两个人对面讲话,如果说话的人说得模棱两可,没能把意思准确地表达出来,听话的人可以当面询问。写文章就不一样了,如果作者的文章在表达意思上模棱两可,就会给读者准确理解作者的原意带来困难,从而降底文章的社会效益。这是与作者的意愿相违背的,应当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5.
二战后德国人直面历史,勇于承担历史罪责,自觉反省历史,利用一切机会向受害国人民认罪,并以实际行动清算过去,赢得了过去受害国政府和人民的谅解和信任.究其根源是因为德意志民族文化中的深厚的理性的传统.秉承于罗马帝国的文化与传统使德意志人养成了思考的世界性的前提和空间:德意志民族国家的难产也意味着由于没有政治和文化霸权,德意志人的思考也是更少桎梏,而充分享受自由,养成崇尚思考和思辨的特性;而德意志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的起落的历程.充分显现德意志这样一个具有文化理性传统的民族对历史所具有的反省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语言交流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实现说话人的人际功能,维持一定的人际关系。针对2014—2016年李克强总理“两会”记者招待会的英译稿句子进行定量统计,发现其中零据素句子占绝大多数,零据素陈述是说话人实现人际功能的一种语言手段,即传递可靠信息、共享知识和立场以及表明责任和态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使用中的语言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进行了描述,指出了该研究方法对外语教学的启示1、语言教学本身就是某种文化传递活动.2、语言能力包括交际能力和语言知识能力,为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制约语言行为的社会规约或语言运用规则的认识.3、语篇分析应该引入教学之中,将学习者的注意力放到语篇的连贯也即意义的连贯上.4、在学习者的语用过程中,特别是在口语体中,语言的得体运用较之语言的标准运用更应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18.
语言交际并不是在真空里进行的,而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进行的。语境对于正确理解语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语用学中的语境为理论基础,试图分析语境在语篇理解中的功能。笔者发现,从听话人的角度来看,语境有三个方面的功能,即确定指称对象、消除歧义和充实语义。  相似文献   

19.
首先我们要明确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所谓文化,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内容。凡是人类创造的,在一定的人类社团中存在过和存在着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现象都属于文化,只有天然物质除外。具体一点说,指的是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等正式文化和一个民族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以及婚姻制度、教育、姓氏、宗法,园林、住宅、服饰、烹饪、器具等普通的社会习惯。而语言也是人类创造的,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精神财富,也是人类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通过语言,文化才能得到保存、延续和传播。语言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要受文化的影响,它能反映一个民族的特点和共性。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两者是密不可分的。1英语教学(ELT)的目标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具体来说是听、说、读、写、译等作为基本工具的能力;其次,是帮助学习者了解母语为英语的民族的文化,克服语言障碍,提高他们实际的语言交际能力;然后是通过对目标语及其文化的学习,来理解英语为本族语的作者的言语和作品,以及它们所表达的深刻内涵、伟大思想和成就;最后是帮助学习者对比目标语及其文化和学习者本族语的异同之处,以便更好掌握英语及其文...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在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民族与民族之间和国家之间的和谐以及个人身心的和谐方面形成了很好的思想.对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进行梳理、审视,充分吸收和借鉴"和"文化的宝贵资源,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