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原因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分析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2003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73例85条肢体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同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顺行性下肢静脉造影,以评估下肢静脉功能,并根据不同的复发原因选择相应的术式。结果复发的原因有:大隐静脉主干残留及大隐静脉剥脱不全15条,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未纠正44例,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21条,血栓形成后遗症5条。本组采用手术方式: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剥脱术15例,股静脉缩窄术44例,内镜下交通支离断术21例,腘静脉肌襻成行术5例。同时施行腔内激光治疗和环行缝扎术。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较为复杂,其主要原因是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术前全面的检查和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是防止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术后出现下肢肿胀和复发的原因。方法:总结我院从2006年9月~2008年2月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患肢均行浅深静脉和交通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深静脉顺行造影。结果:合并大隐静脉主干及其部分属支残存11条肢体,合并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6条肢体,合并交通静脉功能不全26条肢体,合并深静脉血栓后遗症6条肢体,合并Cocket综合征2条肢体,合并淋巴瘤2例。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累及3个静脉系统。交通静脉和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是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术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患肢深静脉顺行造影,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避免术后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腔内激光在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复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本院2007年1月至2011年5月间收治的37例(48条下肢)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患者,根据下肢静脉顺行造影,深、浅静脉及交通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等检查结果,对复发及残存的曲张静脉行腔内激光治疗(endovenous laser treatment,EVLT)。对存在交通静脉功能不全、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下肢我们同时行相应手术治疗。结果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随访6~41个月,42条肢体(91.7%,44/48)下肢酸胀乏力完全消失,37条肢体(92.5%,37/40)肿胀完全消失,5条肢体(83.3%,5/6)皮肤色素沉着完全消失,1例下肢溃疡患者于术后4周愈合。全部患肢浅静脉曲张完全消失,无一例复发。结论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复发需要针对病因及临床表现选择正确术式,EVLT在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复发治疗中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曾伟  张丽峰  刘洋  刘源  林瑶  何春水 《西部医学》2013,(10):1492-1493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原因及手术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20例25条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同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顺行性下肢静脉造影,根据影像学特征差异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结果大隐静脉主干残留及大隐静脉剥脱不全4条,小隐静脉曲张4条,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4条,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8条,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2条、左髂静脉受压1条,布加氏综合症2条。采取个体化手术治疗后,以上病例均治愈或症状缓解。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较为复杂,术前全面的影像学检查和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是避免术后静脉曲张复发的关键。根据不同复发原因要采取相应的个体化手术方案,可达到满意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5月~2009年6月诊治的32例(38条患肢)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患者的病例资料。全部行深静脉顺行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患肢股浅、股深和交通支静脉功能,根据复发原因确定治疗方式。结果:复发的原因有大隐静脉主干和部分属支残留(15条患肢),同时4条合并交通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交通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3条患肢)。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7条患肢),1条深静脉血栓后遗症和1条同侧Cocket综合征,以上病例经有效治疗均治愈或症状缓解。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主要是手术方式不当、手术技术失误和术后处置不足,仔细术前检查、强调诊断准确、合理选择术式、优化技术方案、严谨手术操作、注意术后处置,可以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5月一2010年4月收治的47例(54条患肢)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下肢静脉性溃疡25例(28条患肢)。所有患者均行下肢静脉顺行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复发的原因有大隐静脉主干及其部分属支残存(15条患肢),合并小腿交通静脉功能不全(37条患肢),合并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22条患肢),出现小隐静脉曲张(12条患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6条患肢),同时存在3个静脉系统病变(17条患肢)。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累及3个静脉系统。交通静脉功能不全是导致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术前全面的影像学检查和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是避免术后静脉曲张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下肢静脉曲张是外科常见病 ,本文对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及术后治疗进行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本文下肢静脉曲张 11例 ,男 7例 ,女 4例 ,年龄 2 4~ 6 3岁 ,复发就诊时间为术后 1月~ 9年。造影检查深静脉功能不全 6例 ,单线浅表静脉曲张 3例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综合征 1例 ,有 8例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再次手术行浅表静脉切除 +交通支结扎 8例 ,同时行股浅静脉瓣膜环缩术 4例 ,单纯浅表静脉切除 5例。随访 1~ 10年无 1例复发。2 讨  论复发原因 ,首次手术适应证选择不当。将继发于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隐-股静脉瓣膜功能在下肢浅静脉曲张中的变化.方法 258例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共308条患肢,通过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查,深静脉顺行造影,对隐-股静脉瓣膜、交通支静脉和深静脉瓣膜功能进行检测.结果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隐-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平均阳性率为90.1%,单-隐-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平均阳性率为16.1%,隐-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合并交通支静脉和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平均阳性率为74.0%.结论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的隐-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发生率很高,强调纠正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同时不能忽视了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处理.  相似文献   

9.
黄道景  龚凯等 《广东医学》2002,23(11):1168-1169
目的:观察隐-股静脉瓣膜功能在下肢浅静脉曲张中的变化,方法:258例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共308条患者,通过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查,深静脉顺行造影,对隐-股静脉瓣膜、交通支静脉和深静脉瓣膜功能进行检测。结果: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隐-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平均阳性率为90.1%,单一隐-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平均阳性率为16.1%,隐-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合并交通支静脉和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平均阳性率为74.0%,结论: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的隐-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发生率很高,强调纠正深静瓣膜功能不全的同时不能忽视了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处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激光联合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631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771条肢体)行激光联合手术治疗.①激光治疗联合高位大隐静脉结扎术522例632条肢体;②激光治疗联合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和大隐静脉结扎术33例33条肢体;③激光治疗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局部曲张浅静脉剥离术54例78条肢体;④激光治疗联合大隐静脉和交通支结扎术22例28条肢体.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2个月~4年,均恢复正常生活.除激光治疗联合高位大隐静脉结扎术2例2条肢体局部复发外,其余全部治愈.结论 静脉内激光治疗具有安全、微创、疗效好、操作简便和无遗留手术瘢痕等优点,联合手术可扩大治疗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