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0年10月31日,佛冈县机关幼儿园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分析以及实验室检验,确认为一起由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近年来,由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在全国多个省份均有报道。为了掌握本病特点,为防治提供依据,现将我院2000年10月31日收治的116例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作一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2.
蜡样芽胞菌为条件致病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疾病.2003年8月23日,勃利县冷冻厂工地民工食常发生了一起食物中毒,对食堂及患者采样进行实验室检验,从剩余食物及患者呕吐物中检出蜡样芽胞杆菌.通过进一步的毒力试验和血清学试验,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认为该起食物中毒是由蜡样芽胞菌污染食物所引起的.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在1983午的夏秋两季对我省部份地区的市售奶粉、米饭(过夜)、糕点(有馅)、豆腐乳四类食品进行了蜡样芽胞杆菌污染情况和生物学型别的调查。蜡样芽胞杆菌的计数、食品中的菌量测定试验方法按照吴光先报导(《乳品工业》2∶5,1983):蜡样芽胞杆菌生物学分型按  相似文献   

4.
2002年10月1日,下洋镇某电子厂食堂发生了一起食物中毒,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实验室检验结果,确认该食物中毒由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现将调查及检验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蜡样芽胞杆菌片联合抚触疗法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予以蓝光照射及碱化血液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微生态制剂蜡样芽胞杆菌片口服及抚触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1、3、5天血清胆红素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第3、5天血清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且黄疸消退时间为(4.0±2.0)d,短于对照组的(5.5±2.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微生态制剂蜡样芽胞杆菌片联合抚触疗法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效果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乙醇对常见病原菌的最低杀菌浓度。方法:采用试管稀释法检测乙醇对15种病原菌的最低杀菌浓度。结果:10%乙醇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和某些革兰氏阳性菌有杀灭作用,25%乙醇对14无芽胞菌均有杀灭,而5%-95%乙醇对蜡样芽胞杆菌均无杀灭作用。结论:乙醇对无芽胞菌的最低杀菌浓度为10%-25。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运用微菌落—酶联免疫吸附(MC-ELISA)表面涂抹法,定量计数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的研究,建立了适合于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微菌落的计数公式:DMSCC/ml=FWF×微菌落均值×稀释倍数。经实验验证和应用,由该公式推导的菌落预计值与经由国标法所测得的实测值相符。t=2.25<t0.05,9,P>0.05。数据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一起食物中毒的流行因素及病原学。方法按流行病学现场调查方法,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细菌学鉴定方法。结果就餐人数为150例,中毒病人108例,罹患率72%;临床表现以呕吐为主;中毒食物为隔夜剩饭,病原学检查为蜡样芽孢杆菌,中毒食物中蜡样芽孢杆菌菌落为1.2×106/g。结论此次食物中毒事件是由蜡样芽胞杆菌引起,此类食物中毒应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1992年7月11日,驻辽西某部五连发生一起食物中毒,就餐66人,发病27人,发病率为40.9%。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验证明.为一起由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0.
关于蜡样芽胞杆菌所引起的食物中毒,在我省尚未见正式报导,一九七八年九月,昆明市一起因吃剩大米饭所致的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检验证实为蜡样芽胞杆菌所引起,现将调查和实验结果报告如下:一、流行病学调查1.1978年9月10日,省××单位×××一家四人,在家吃过中饭后不久,首先是家长出现胃区不适,恶心和呕吐。接着其他三人也相继出现上述症状。家庭成员中其他两人虽然在家一道吃早餐,但没有在家吃中饭,也没有发生上述症状。因此,认定这次食物中毒与中餐有关。2.当餐主食为大米饭,大部分为当餐所  相似文献   

11.
张晓伟  李刚 《河北医药》2011,33(6):930-931
蜡样芽孢杆菌是食物中毒中较常见的致病菌,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近几年来在我省较为多见,引起食物中毒所涉及的食品种类较多,多以剩米饭、米粉最为常见,本文就一  相似文献   

12.
李娟  刘沛明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6):2530-2530
2006年8月8日,合浦县公馆镇发生了一起因食用糍粑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经实验室检验,确认本次中毒事件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现将实验室检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我市蜡样芽胞杆菌在食品中污染分布情况,预防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于2000年8月对常见相关食品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蜡样芽胞杆菌片佐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口服茵栀黄颗粒及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微生态制剂蜡样芽胞杆菌片。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微生态制剂蜡样芽胞杆菌片佐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效果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15.
肩锁关节脱位术后钢针游走至颈部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振科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0):2201-2201
2003年6月27日,我市郊区某中学29名学生因食用剩米饭导致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摘要: 蜡样芽胞杆菌为人畜共患的食源性条件致病菌。该菌分泌的呕吐毒素与腹泻型肠毒素可致宿主出现呕吐或腹泻的 临床症状。毒素的产生及毒性的强弱受多种因素共同调控,毒性较强时可导致宿主发生死亡。目前可知该菌的毒力在逐渐增 强,宿主种类也在逐渐增多。本文对蜡样芽胞杆菌的cereulide、Hbl、Nhe、CytK及HlyII等毒素的结构、功能及致病机制进行阐 述,以期能为今后蜡样芽胞杆菌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李玉珍 《淮海医药》2005,23(3):250-250
20 0 2年 9月 16日下午 2时许 ,怀远县卫生防疫站接到报告称某中学有部分学生午餐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疑似食物中毒。县卫生防疫站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查明这是一起由食用剩米饭引起的蜡样芽胞杆菌中毒 ,所有中毒学生均食用了这略感发粘的剩米饭。本次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小婴儿功能性呕吐的疗效。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源首胶囊(蜡样芽胞杆菌活菌制剂) 维生素B6,治疗组应用源首胶囊(蜡样芽胞杆菌活菌制剂) 小剂量红霉素。结果两组对比观察,治疗组疗效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05。结论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小婴儿功能性呕吐疗效确切,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9.
粱柏田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7):2684-2684
2006年5月27日,苍梧县某快餐店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中毒患者以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经临床、流行病学资料调查及实验室检验,判断为一起由于食用了被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的米饭所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现将调查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一起由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琼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4):1435-1435
2003年4月15日16时,西昌市卫生防疫站接到川兴区卫生院报告,大兴乡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川兴区卫生院16时起陆续收治急性胃肠炎患者20余人,其中9人有较典型急性胃肠炎症状,我站派出卫生监督、检验人员对中毒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经实验室采样检查,并结合临床症状,诊断为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