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7 毫秒
1.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MWA)治疗侵犯被膜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接受超声引导下MWA治疗的合并被膜侵犯的单发PTC患者,观察疗效及并发症;术后随访观察病灶大小,评估疾病进展情况。结果 对72个病灶均一次性完全消融,技术成功率100%。2例(2/72,2.78%)出现声音嘶哑,分别于术后4、6个月自行好转。随访9~36个月,于6、9、12、18、24、30及36个月分别有2、13、19、6、2、6和2个病灶消失,消融后36个月病灶消失率69.44%(50/72);期间未见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出现新发病灶、颈部淋巴结转移各2例。结论 超声引导下MWA治疗侵犯被膜的PTC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MWA)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后患者基因表达变化。方法 前瞻性纳入8例PTMC患者,行超声引导下MWA;分别于MWA前即刻、MWA后1天及1个月抽取其外周静脉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提取mRNA,测序并检测基因表达水平,观察MWA前后基因表达差异,分析相关变化在抗肿瘤免疫中的作用。结果 与MWA前相比,MWA后1天基因表达未见明显差异;MWA后1个月381个基因表达发生变化,2个基因表达上调、379个下调。对379个表达下调基因的生物过程GO功能注释分析结果显示,其中38个基因与免疫反应相关,且大部分编码蛋白具有促炎和促肿瘤作用。结论 超声引导下MWA治疗PTMC后1个月,部分具有促炎和促肿瘤作用的基因表达发生下调。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MWA)治疗甲状腺峡部乳头状癌(PTC)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纳入92例符合超声引导下MWA治疗指征的甲状腺峡部PTC患者,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1、3、6个月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血钙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18个月内病灶最大径和体积变化。结果 对92例均顺利完成MWA,平均消融时间(105.6±24.8)s。治疗后随访10~60个月,中位时间35个月,期间所有患者均存活。治疗后1、3及6个月,T3、FT4、TSH、血钙及iPTH水平与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1、3个月病灶最大径及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均<0.05),6~18个月病灶最大径和体积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均<0.05)。未见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旁腺功能损伤、喉返神经损伤、气管和食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MWA治疗峡部PTC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MRI多参数评估经皮微波消融(MWA)治疗乳腺良性病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MWA治疗乳腺良性病变(共66个病灶)患者的消融前及消融后6个月乳腺MRI,对比消融前与6个月后病灶MRI表现,包括病灶最长径、体积、T1信号、T2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WI)信号、表观弥散系数(ADC)及增强特点,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估经皮MWA治疗效果。结果 63例66个乳腺良性病灶均消融成功。相比消融前,消融后6个月病灶最长径及体积缩小,T1信号升高、T2及DWI信号减弱、ADC升高,增强信号减弱(P均<0.01)。消融后6个月,66个病灶中,18个完全缓解,46个部分缓解,2个疾病稳定。结论 MRI多参数有助于评估经皮MWA治疗乳腺良性病变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邻近甲状腺被膜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41例接受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的PTMC患者,病灶均单发,最大径≤1.0 cm,距相邻甲状腺被膜最短距离≤2 mm。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术后随访,观察病灶大小及有无复发、转移。结果 141个病灶均一次性完全消融。术后5例(5/141,3.55%)因喉返神经损伤出现轻微发音异常,术后3~6个月自行恢复。术前与术后1个月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随访9~64个月,期间97例(97/141,68.79%)病灶完全消失、44例(44/141,31.21%)病灶明显缩小;未见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邻近甲状腺被膜PTMC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微波消融(MWA)同步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膈下肝细胞癌(HCC)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19例接受介入治疗的原发性HCC患者,其中57例(63个膈下病灶)接受MWA同步联合TACE治疗(MWA+TACE组),62例(71个膈下病灶)接受单纯TACE(TACE组)。术后定期随访复查,发现肿瘤残留时酌情行TACE或/和MWA。术后6个月复查腹部增强CT和/或MRI以评价疗效,记录TACE、MWA次数及并发症。结果 术后6个月内,MWA+TACE组接受1、2、3次TACE治疗者分别为29例、25例和3例;接受1、2、3次MWA治疗者分别为46例、10例及1例。TACE组接受1、2、3、4次TACE治疗者分别为8例、27例、25例及2例;组间TACE治疗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6个月,MWA+TACE组客观缓解率(ORR)为82.54%(52/63)、疾病控制率(DCR)为90.48%(57/63),TACE组分别为45.07%(32/71)、74.65%(53/71),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WA+TACE组术后3例发生穿刺部位出血、2例气胸、1例肝脓肿,TACE组2例消化道出血、1例胆汁瘤伴感染,均较轻微,经积极对症处理后好转。随访期间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结论 MWA同步联合TACE治疗膈下HCC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MWA)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瘤(CRLM)不良事件(AE)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427例接受超声引导经皮MWA治疗的CRLM患者,共治疗614例次、1 334个病灶,统计术后AE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AE总发生率4.89%(30/614),无消融相关死亡。影响AE的危险因素包括穿刺针数(OR=1.301,P=0.005)、高危部位病灶(OR=2.829,P=0.025)、病灶数>5(OR=4.655,P=0.010)、腹腔手术史(OR=7.716,P=0.047)及肝吸虫病(OR=17.683,P=0.005)。结论 超声引导经皮MWA治疗CRLM的AE发生率较低,AE发生与病灶数目、高危部位、穿刺针数、腹腔手术史及肝吸虫病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MWA)治疗胆肠吻合术(BEA)后肝脏恶性肿瘤术前肠道准备及应用抗生素对降低术后并发症及其严重程度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接受超声引导下MWA的BEA后肝脏恶性肿瘤患者,其中17例MWA前接受(A组)、14例(B组)未接受肠道准备及应用抗生素,对比观察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 2组患者基线特征及原发肿瘤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1例均顺利完成MWA。MWA后A组住院时间、发热率、发热持续时间、菌血症发生率及肝脓肿发生率均低于B组(P均<0.05)。结论 MWA治疗BEA后肝脏恶性肿瘤患者术前肠道准备及合理应用抗生素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RFA)治疗多囊肝病(PL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4例接受超声引导RFA治疗的PLD患者,观察术后症状改善及并发症情况;比较术前与术后1周肝功能及术前与术后12个月肝内囊肿总体积。结果 14例中,13例顺利完成RFA,1例因术中出血而中止治疗;术后即刻患者腹胀较术前明显好转,术后1周症状明显缓解率92.31%(12/13);术中及术后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术前与术后1周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肝内囊肿总体积较术前显著缩小(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RFA治疗PLD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WE)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接受RFA治疗及其后1、3、6、9和12个月超声随访的AWE患者,观察病灶体积及血流分布情况,记录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痛经程度结果;计算各时间点病灶体积相比消融前缩小比例及痛经减轻程度,观察不良反应并评价其国际介入放射学会(SIR)分级。结果 RFA后1、3、6、9及12个月,AWE病灶分别较术前缩小(35.98±9.25)%、(82.42±10.98)%、(97.78±2.97)%、(99.61±0.88)%及100%,患者痛经VAS评分逐渐降低(P均<0.05)。1例术后出现皮肤热痛、轻微水肿,1天未经处理自行恢复(SIR B级);未见其他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超声引导下RFA治疗AWE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MWA)治疗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接受超声引导下MWA及术后规律随访的PHPT患者。术后6个月评价治疗效果,计算病灶体积缩小率。对比术前与术后6个月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钙及磷,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96例患者共109个PHPT病灶,均获完全消融。术后随访7~4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8.5个月。术后6个月85例血清iPTH及钙在正常值范围内,治愈率为88.54%(85/96);9例(9/96,9.38%)持续性PHPT,2例(2/96,2.08%)复发性PHPT。术后6个月血清iPTH、钙较术前降低,磷较术前升高(P均0.01)。术后6个月病灶体积缩小率为74.20%。1例术中出现局部血肿,经按压局部后止血;5例术后出现声音嘶哑,经对症处理后6个月内均恢复;24例出现一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13例手部麻木,3例一过性低钙血症,1例头痛,均未经特殊处理后好转。结论超声引导下MWA治疗PHPT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MWA)治疗异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36例异位SHPT患者行超声引导下MWA治疗。术后定期随访,观察症状改善情况,记录不良反应。检测术前、术后第1天及末次随访时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钙、磷及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结果 36例共40枚异位SHPT结节均完全消融。术后第1天血清iPTH、钙、磷均低于术前(P均0.05);末次随访时iPTH、磷、ALP均较术前降低(P均0.01)。术中4例出现短暂轻至中度疼痛,均自行缓解;1例发生血肿,经静脉注射血凝素后出血得到控制。术后1~3天10例出现低钙血症,经补钙治疗后8例血钙恢复正常,2例至随访结束时仍为轻度低钙血症;2例术后声音嘶哑,1~3个月内恢复;1例出现轻度霍纳综合征,未予特殊处理,随访期间症状逐渐改善后消失。结论超声引导下MWA治疗异位SHPT结节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MWA)治疗肾移植术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肾移植术后接受MWA治疗的SHPT患者,比较消融前后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钙、血磷、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变化。结果20例患者共34枚甲状旁腺增生结节均一次性完全消融,平均最大径为(1.41±0.61)cm,中位消融时间219 s。消融后iPTH、血钙、血磷水平均明显低于消融前(P<0.05)。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在消融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未见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MWA是治疗肾移植后SHPT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CT引导下经皮复合式冷冻消融治疗肺恶性肿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接受CT引导下经皮冷热交替复合式冷冻消融治疗肺恶性肿瘤患者,根据病灶大小、形态及部位分为根治性消融(15例)及姑息性消融(7例),观察术中及术后4周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于术后1、3、6个月复查胸部增强CT,以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评价疗效。结果 22例均顺利完成消融,术中无明显不良反应。6例术中及术后即刻出现少量气胸或液气胸,未经干预自行改善;2例术中局部皮肤轻度冻伤,予局部处理后缓解;1例术后1周出现大量气胸,给予胸腔闭式引流后恢复;无其他并发症。15例根治性消融术后1、3、6个月完全缓解分别为14例(14/15,93.33%)、14例(14/15,93.33%)及13例(13/15,86.67%);7例姑息性消融术后1、3、6个月局部缓解分别为7例(7/7,100%)、6例(6/7,85.71%)及4例(4/7,57.14%)。结论 CT引导下冷热交替复合式冷冻消融治疗肺恶性肿瘤短期效果确切、安全可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MWA)治疗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超声引导下MWA治疗的37例PHPT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是否复发,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37例PHPT患者共51枚甲状旁腺结节,均获一次性完全消融。随访期间9例(9/37,24.32%)于术后7个月内复发;复发与未复发患者之间,年龄、单枚结节体积、血钙及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_3[1,25(OH)_2D_3]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余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25(OH)_2D_3是PHPT经MWA治疗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OR=3.154,95%CI(1.423,5.641),P0.05]。结论 1,25(OH)_2D_3缺乏为超声引导下MWA治疗PHPT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多点注射抗生素治疗射频消融术后子宫感染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子宫肌瘤射频消融术后并发子宫感染并经超声引导下多点注射抗生素治疗患者,观察其疗效。结果 5例均顺利完成超声引导下多点注射抗生素,未出现相关并发症。5例中,3例治愈;1例好转,经静脉滴注抗生素1周后治愈;1例首次治疗无效,经再次治疗后治愈。治疗后7天,子宫体积显著小于治疗前(t=4.939,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多点注射抗生素治疗射频消融术后子宫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顺行静脉穿刺联合Angiojet血栓抽吸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急性期和亚急性期下肢DVT患者,均经下肢深静脉造影诊断后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并接受超声引导下Angiojet血栓抽吸及置管溶栓术,观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63例中,54例置入可回收滤器,9例置入永久性滤器;可回收滤器回收率为88.89%(48/54),平均回收时间(5.48±2.10)天。超声引导下顺行穿刺静脉成功率100%(66/66),无穿刺并发症;治疗DVT效果优良率为84.13%(53/63)。抽吸血栓后9例出现血红蛋白尿,溶栓过程中7例出现黏膜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25.40%(16/63),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22.74±6.21)个月,7例失访,1例死于恶性肿瘤,6例(6/55,10.91%)发生血栓后综合征。结论超声引导下顺行静脉穿刺联合Angiojet血栓抽吸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