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构建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5年内首次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社区内未发生过心脑血管事件的2型糖尿病患者32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样本均来自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信息系统中明月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在管的糖尿病专案患者,且都有完整的糖尿病相关随访资料。记录心脑血管事件发生例数,同时比较研究对象队列中患心脑血管疾病与未患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变量如年龄、血压等,并对变量进行弗明翰评分。结果:随访期间研究对象共发生38例心脑血管事件,发病密度为11. 76%。模型主要变量包括年龄、性别、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心脑血管病家族史。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年龄、总胆固醇、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率均明显高于未患心脑血管疾病者,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则低于未患心脑血管疾病者。结论:研究建立的2型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事件预测模型可以为社区糖尿病患者治疗和预后提供帮助,同时可以预防糖尿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2.
的通过对糖尿病并发症患者分别进行社区管理及一体化管理,探索最适合患者的管理模式,并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3年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264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者为研究患者,分为传统对照组(对照组)76例、社区综合管理组(社区组)120例和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组(一体化组)68例,随访管理1年。所有患者管理前后对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进行定期监测,比较一体化组与社区组间管理效果。结果管理后1年,一体化组较社区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实施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医院-社区-家庭一体化管理模式,比单纯社区管理模式能更加有效地控制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状况。  相似文献   

3.
社区护理中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秋明  陈亚华 《现代医学》2007,35(3):249-250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中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意义。方法从社区、家庭及糖尿病患者3个不同层面对社区内的居民及糖尿病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观察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结果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后社区居民对与糖尿病相关的科普知识有了较多的认识;患者及家属对糖尿病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治疗顺应性和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都有了明显提高。结论在社区护理中开展健康教育能使糖尿病人群对于糖尿病的知识明显增加,对疾病的态度有明显变化,这对糖尿病的控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社区糖尿病规范管理现状进行客观调查,了解社区糖尿病管理的实际情况,对糖尿病管理中的常见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寻找解决社区糖尿病的规范管理的方法。方法采取入户面对面调查的方式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用药情况、生活方式等资料并加以整理,并对相关指标行χ2分析。结果相对于初中以下学历、家庭月收入小于3000元患者,初中以上学历、家庭月收入大于等于3000元的糖尿病患者在用药情况、饮食、运动、血糖监测、糖尿病相关知识等方便具有较好的糖尿病管理效果。结论患者的学历、经济水平等在患者对糖尿病的态度、用药情况、饮食、运动、血糖监测、糖尿病相关知识等具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惠芝 《当代医学》2010,16(14):160-161
糖尿病是继心脑血管、肿瘤后的又一主要的慢性病。据统计,我国糖尿病患者数已超过6千万,其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约占40%。老年人患病率远高于非老年人群,已达10%~20%,并有继续升高的趋势。目前国内外内分泌界研究一致认为,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有多重危险因素,血压、血脂和血糖异常均可导致心血管病理学改变,其并发症发生率高,且累及全身各个器官,严重者可致残甚至危及生命,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1]。国内外经验表明控制糖尿病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治疗,依靠社区治疗和初级保健,来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是实现糖尿病治疗乃至预防策略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降低某社区内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干预措施。方法:在调查的基础上访,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采取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坚持家庭随访,指导患者改进不良的生活习惯。结果:通过2年的跟踪随访,社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由2009年的688例降低至2011年的368例。结论:采取社区干预措施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规范化的糖尿病病人社区家庭康复护理模式。方法建立由三级医院、社区卫生人员组成的护理协助网,将已出院的60例糖尿病患者的资料转交给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由社区医务人员进行连续性的管理,当社区的病人出现急性并发症或应急情况时,通过协助网反馈到医院。评估患者教育前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治疗控制的达标情况及干预后半年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结果运用护理协助网,实施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后患者对糖尿病的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P〈0.05),患者治疗控制达标例数显著提高(P〈0.05)。结论护理协助网有利于糖尿病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流程,使社区糖尿病防治系统化和规范化,提高糖尿病的防治水平,改善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和治疗控制达标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基于授权理论的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家庭访视护理模式对患者的授权能力、自我管理行为及空腹血糖控制水平的影响,为社区糖尿病家庭访视护理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实施方法。 方法 在2014年5—10月宁夏银川市嘉园、塞上骄子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各随机选取67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对象根据所在社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开展为期6个月的基于授权理论的家庭访视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家庭访视护理。采用中文版糖尿病授权量表(CM-DES)、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DSCS)及空腹血糖值作为评价指标,分析基于授权理论的家庭访视护理模式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授权能力、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的影响。 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授权能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分、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得分及总分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家庭访视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授权能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分、自我管理行为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家庭访视护理干预阶段的第5个月至干预结束后,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控制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基于授权理论的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家庭访视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的授权能力,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及空腹血糖水平,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社区糖尿病随访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社区对于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规范化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社区2017年1月至12月6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将这些病例随机按照每30例一组,分成两个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于对照组只进行药物治疗,而观察组除了治疗之外,对其施以社区规范管理,跟踪观察两组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血压和血糖的控制率。结果在血压和血糖的控制率上,观察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而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上,观察组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规范化管理对于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有比较好的防治效果,不但可以减少糖尿病的发生,也能对血压血糖进行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社区卫生服务是为人们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等基层卫生服务,而慢性病的预防与治疗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点。随着社会的发展,慢性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的疾病的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身心痛苦,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经济负担。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基层服务组织,为慢性病患者开展康复服务,对人们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社区慢性病康复服务实践进行了思考,并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齐玫玫 《当代医学》2011,17(27):162-163
目的对2型糖尿病社区综合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通过对社区内38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进行2a的随访管理,给予饮食、药物治疗、运动治疗、血糖监测、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及家庭干预等,评价社区综合干预对糖尿病防治的效果和意义。结果通过有效干预,使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压均值均有显著降低,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综合干预能够提高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李茜茜  边森森  郭清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25):3258-3262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为当前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糖尿病前期是由正常糖代谢进展为糖尿病的高危阶段,在此阶段进行有效干预是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发生的关键。本文在现有慢性病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将自我管理、家庭参与式管理、社区群组管理、中医特色管理及新技术联合手段的管理方式进行归纳整理,对比分析各型管理方式所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以进一步探讨当前行之有效的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管理方式。本文内容提示多形式综合糖尿病前期管理可降低其转化为糖尿病的发生率,应用前景广泛,而未来健康管理师加入社区健康管理团队将会是慢性病有效管理的一大突破。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社区健康建档工作及家庭访视,对社区老年人群、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及心脑血管疾病后遗症的家庭护理,体会到在创建和谐社会,努力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今天。适时地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为群众提供医疗、护理、康复、预防保健及健康教育为一体的优质方便的社区服务已显得刻不容缓。这对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提高身体素质,降低医疗费用,维护社会和谐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吴志军  简伟研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8):3469-3472
目的 了解老年慢性病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的可获得性,并探讨其社会决定因素。方法 本研究资料来源于2013年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进行的“东部某大城市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库,以其中自报经医生诊断患有高血压和/或糖尿病的99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的主要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户籍、受教育程度、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患病情况及调查前1年内社区健康管理服务利用情况。结果 995例患者中共有高血压患者873例,糖尿病患者372例。调查前1年内,未接受过社区医生随访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数分别为707例(占81.0%)和315例(占84.7%)。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户籍、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对高血压患者1年内随访次数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农业户口患者是农业户口患者的2.609倍,收入次高20%、最高20%患者分别是收入最低20%患者的2.246倍、2.307倍,农林牧渔业/水利业生产人员是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0.458倍;户籍、职业、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对糖尿病患者1年内随访次数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慢性病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的可获得性较差,不同社会因素慢性病患者的社区健康管理服务需求不尽相同,户籍、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是高血压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服务可获得性的社会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5.
社区糖尿病患者家庭功能与血糖控制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 了解社区糖尿病患者家庭功能与血糖控制效果的关系。方法 调查上海市杨浦区殷行社区100名糖尿病患者的一般情况、自我管理状况、家庭功能评估结果与血糖控制效果的关系。结果 社区糖尿病患者家庭功能与血糖控制效果有关。结论 通过有效行为干预,改善社区糖尿病患者家庭功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是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与合并症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全科医生如何在社区开展心脑血管病的防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崧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7):530-530
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降低人群生活质量的社区常见病,全科医生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中应做好防治结合的三级预防工作。 1社区调查 要全面了解、掌握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酗酒及各种不良生活习惯。然后在社区调查中查找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人群,即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主要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社区中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意义。方法:从社区、家庭及糖尿病患者三个不同层面对社区内的居民及糖尿病患者进行针对性教育三年,观察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结果: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后社区居民对糖尿病相关的科普知识有了较多的认识,患者及家属对糖尿病基本知识掌握情况,治疗顺应性和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都有了明显提高。结论:在社区中开展健康教育能使糖尿病患者群增加有关糖尿病的知识,对疾病的态度有明显的变化,这对糖尿病的控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昏迷的影响.方法 将42例以"低血糖昏迷"急诊入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康复出院后均按糖尿病管理要求进行糖尿病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模式,评价两组患者1年后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并比较1年内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情况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在饮食、运动、用药及血糖监测方面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明显提高(P<0.01),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且糖化血红蛋白控制达标率明显改善(P<0.05).结论 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模式强化了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明显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提高了血糖控制达标率.  相似文献   

19.
目前2型糖尿病患者的普遍就医模式是定期去大型综合医院诊治,而大型综合医院及医生数量有限,他们的工作远远做不到对每一位患者进行强化及规范管理。但是,若通过社区医生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级、分层管理,可以增加社区糖尿病的血糖控制率,预防和减少并发症,达到大型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资源优化、合理分配,提高糖尿病管理的成本-效益比。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掌握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太钢)社区慢性病患者的信息,便于开展社区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太钢医院和社区医务人员于2009年5—10月为太钢6个社区的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本研究对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和恶性肿瘤等5种慢性病(简称慢五病)患者健康档案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