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我院从 1996年~ 1999年收治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2 6例 ,术后均予以肠外与肠内营养。其护理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本组 2 6例 ,男 15例 ,女 11例 ,年龄 34~ 6 5岁 ,平均 4 5岁 ,2 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中 ,胆石性胰腺炎16例 ,其他原因 (主要是暴饮暴食和饮酒 )所致的急性胰腺炎 10例。治愈 2 4例 ,死亡 2例。死亡原因 1例为多器官衰竭 ,另 1例为腹腔感染 ,胰周脓肿。 2 6例均行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为坏死病灶清除 ,胰腺大部切除 (2例 ) ,经空肠十二指肠造瘘 ,空肠营养造瘘及腹腔引流 ,其中有 16例病人行胰床、腹腔灌洗 7天~ 2 5…  相似文献   

2.
急性重症胰腺炎是一种发病急,预后差的急腹症。迄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认识,因此,治愈率尚未达满意。该病一经确诊,应立即手术,但多伴采取过去传统的手术方式;胰腺坏死组织清创、引流、胰床松动等,往往使很多病人死于中毒性休克,治愈率仅占50%,我院5年来对坏死性胰腺炎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常规地作三造瘘,(即减压性胃造瘘、营养性空肠造瘘以及探查性胆总管造瘘),使8例重症胰腺炎100%治愈。临床资料从1989年1月至今,我院共收治急性重症胰腺炎8例,均经手术证实,其中男性7例,女性1例,年龄43~59岁,100%治愈,平均住院日数…  相似文献   

3.
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凶险,并发症多,保守治疗难以奏效,预后极差,死亡率高达50~90%。我院自1970年5月~1989年11月共收治急性胰腺炎117例,经手术证实为重症急性胰腺炎13例,占11.1%,经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加胰床灌洗治疗,效果良好,现将有关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3例,其中男8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手术治疗及术后灌洗引流。方法 :对急性重症胰腺炎采取胰床广泛切开清除坏死组织、术后灌洗引流及综合治疗。结果 :由 1992年前 ,单纯引流 2 6例 ,死亡 15例 ,死亡率 5 7.6 9%。 1992年后 ,改进手术及术后灌洗引流 5 3例 ,死亡 12例 ,死亡率为 2 2 .6 4% ,结论 :重症胰腺炎经手术及术后灌洗引流 ,综合治疗死亡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
宋迪  刘云 《陕西医学杂志》2000,29(9):523-524
2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首先采取禁饮食,持续胃肠减压,应用解痉剂、止痛剂和抑制胰酶分泌药物,同时加强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全胃肠外营养及抗休克治疗。在其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捕捉手术时机,手术方法为:腹腔冲洗,胰腺被膜切开减压,松动胰床,置放适当引流管及相应的胆道造瘘及空肠造瘘。术后ICU监护、相应的内科治疗以及充分恰当的灌洗引流。结果26例全部治愈,无死亡、无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6.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亦称急性重症胰腺炎,是一种发病急预后差的急腹症。迄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认识,治愈率尚不满意。该病一经确诊,应立即手术。传统的手术方式为胰腺坏死组织清创、引流、胰床松动等,往往使很多病人死于中毒性休克,治愈率仅占50%。我院近年来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进行手术的同时,常规地行三造凄术,即减压性胃造瘘、营养性空肠造瘘以及探查性胆总管造瘘,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收集7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ANP)继发感染的临床资料,以探讨ANP继发感染的外科治疗。结果:79例手术时间平均为发病后6.5d,手术方式为坏死组织清除加小网膜持续灌洗。此外,其中14例进行了胰尾及脾切除,3例次全胰切除,1例全胰切除,2例肠切除,1例部分肝切除,27例胆囊造瘘。另胆囊造瘘加胆总管切开引流13例,腹膜后引流21例,所有病人的坏死胰腺组织,腹腔穿刺液,腹腔灌洗液及血液细菌培养均为阳性,13例并发霉菌感染,死亡率为35.4%,提示:ANP继发感染一旦确诊,经监护24h病情无好转者应积极手术。  相似文献   

8.
对重症胰腺炎早期手术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宝华  裘正军 《上海医学》1993,16(7):383-386
本文报道早期手术治疗重症胰腺炎32例。手术内容主要为胰包膜切开,游离胰腺,引流胰床和大小腹腔,以及三造瘘。少数患者做了坏死组织挖除。术后通过导管灌洗小腹腔和胰床。术后有4例因循环衰竭或低血容量性休克,死于术后3日内,有16例于术后发生坏死组织感染,其中8例死于感染所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和器官功能衰竭。全组共死亡12例,死亡率为37.5%,作者认为早期手术不能阻止病变的发展。手术时由于坏死组织与生活组织无明显分界,难以做到坏死组织清除。早期引流胰腺,易导致坏死组织感染,产生多种并发症和造成很高的死亡率。因此,作者认为对重症胰腺炎应在大力支持治疗下争取延期或择期手术。  相似文献   

9.
<正> 我科于1993年9月至1999年1月经多次手术治疗的重症胰腺炎共35例,现就再次手术的原因及时机分析探讨如下。 1 临床资料 按中华医学会胰腺外科学组1992年5月第4届会议急性胰腺炎诊断及重度判断标准,共收治重症急性胰腺82例,均置胃管行胃肠持续减压,其中75例经手术治疗。手术方法为:胰包膜切开,坏死组织清除,胰床多管引流,空肠营养造口,胆源性胰腺炎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引流,部分病例行胃造口。接受手术治疗者中35例经历了再次手术,再手术率46.6%,再手术次数最多的1例达3次。35例中男性25例,女性10例。年龄22~60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及合适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1997 年10 月-2011 年11 月收治的31 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临床症状、体征、处理方法及造成死亡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31 例均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治愈28 例,死亡3 例.致死原因为胰瘘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胰瘘和胰腺假性囊肿是主要的并发症.结论:对SAP 早期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急性重症胰腺炎18例均行外科治疗。胆总管切开探查,T型管引流12例,胆囊切除6例,治愈14例,死亡4例中死于ARDS2例,死于全身衰竭,胰性脑病各1例。三造口的选择性应用提高生存率和减少手术并发症,重症急性胰腺炎应在48-72h行早期手术。胆总管切开造口优于胆囊造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腔灌洗引流在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2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CT,B超提示有胰周及腹腔积液,其中10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腹腔灌洗引流,10例未行腹腔灌洗引流的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及预后.结果 2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治疗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排便时间,肠道功能恢复、进食时间,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 ).结论 腹腔灌洗引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安全有效,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综合治疗开辟了一条及时、便捷、安全的新途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的胰瘘,临床上并不少见,其治疗手段包括非手术治疗、介入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笔者就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胰瘘的高危因素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合并胰周感染时,手术清除感染坏死组织及引流路径和方法.方法:分析总结我科从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28例SAP并胰周感染患者,采用经后上腰腹膜后路清除引流及术后灌洗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经过1次手术,21例经过2次手术,3例经过3次手术,所有病人均经术后灌洗后痊愈或好转出院,无死亡病例.术后有消化道出血1例,肠瘘1例,胰瘘2例.结论:SAP合并胰周感染时,采用经后上腰腹膜后路行感染坏死组织清除引流和术后灌洗是直接、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手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最佳方案。方法 :据手术治疗的 2 6例临床资料 ,其中 7例采用单纯胰床切开引流或简单清创引流 ,19例主要以清除坏死组织为主 ,保留有活力的胰腺组织 ,并行切开胰床 ,小网膜囊的持续闭式冲洗。结果 :7例中死亡 4例 ,死亡率为 5 4 .2 8% ,19例中死亡 2例 ,死亡率为 10 .5 3%。结论 :手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主要以仔细清除坏死组织为主 ,保留有活力的胰腺组织对病变局限者可行规则性胰腺切除 ,并行切开胰床 ,小网膜囊的持续闭式冲洗是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6.
1989年至今,我院普外科收治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16例,其中15例在治疗过程中实施了肠外营养支持(即TPN),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16例,其中男7例,女9例,年龄26~60岁.16例均经手术治疗,病灶布满全胰腺者4例,其中2例死亡;位于胰头、胰体者2例,主要在胰腺体尾部者8例,散在坏死者2例,胆源性胰腺炎12例,酒精性胰腺炎2例,原因不详者2例. 所有患者均切开胰腺被膜,松动胰床,清除坏死病灶,在胰腺上下缘并根据胰腺坏死情况置多根三腔引流管术,后持续冲洗,伤口敞开便于术后换药,清除坏死灶.术后1例并发大出血再次手术止血.1例出现胰漏及假性胰腺囊肿.1例死于ARDS.1例死于上消化道大出血.所有病例均行胆囊切除和胆道引流,均未行胃造瘘和营养性空肠造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空肠造瘘术对急性重症胰腺炎预后的影响。方法总结我院2001年3月~2006年1月收治的17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情况。结果保守治疗5例,其中痊愈4例,死亡1例;手术治疗12例,痊愈8例,死亡4例,其中1例死于二重感染,3例死于术后多脏器功能衰竭。术后并发症100%。在12例行手术治疗的病例中,未做空肠造瘘术的7例病程在4个月以内,平均3.5个月;加做空肠造瘘术的5例病程较长,最长者达1年,平均7个月。结论在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中不应常规使用空肠造瘘术。  相似文献   

18.
万愈凤 《九江医学》2001,16(4):203-203
我科自1984年至2000年手术治疗重症出血坏死性胰腺炎83例.其中,1990年以前采用单纯胰包膜切开减压、腹腔引流治疗40例,死亡24例,病死率58.6%,其后改用坏死组织清除、胰床及腹腔持续灌洗引流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43例,死亡9例,病死率20.9%,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作者应用坏死组织消除、胰床腹腔灌洗术治疗18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其中14例痊愈.4例死亡.死亡率为22.2%.效果尚属满意。作者详细介绍了手术操作方法,认为该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死亡率低,是治疗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治疗重症胰腺炎和胰肠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刚  陈刚  王彬 《浙江医学》2002,24(1):38-39
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为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 ,有拮抗作用 ,临床常单一用药 ,联合应用报道不多。我们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治疗重症胰腺炎、胰瘘和肠瘘共13例 ,报道如下。1.1一般资料本组共13例 ,其中男7例 ,女6例 ;年龄15~72岁 ,平均49.3岁 ;重症胰腺炎5例(均为急症手术 ) ,胰十二指肠术后胰瘘1例 ,胰岛素瘤术后胰瘘1例 ,胆道术后十二指肠瘘2例 ,肠粘连术后小肠瘘3例 ,结肠切除术后结肠瘘1例。其中肠瘘呈唇状瘘5例 ,管状瘘1例。胰腺炎患者中2例术中行空肠造瘘、1例置胃空肠营养管 ,肠瘘和胰漏患者各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