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4 毫秒
1.
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手术方式及其疗效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行再次手术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对1993年1月-1999年12月我科收治的29例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接受再次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其中肝功能ChildA级8例、B级20例和C级1例。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和近期再出血。术后发生并发症8例,占28%。其中术后胃出血4例,2例需手术止血。随访23例,平均随访35个月。术后行钡餐和胃镜检查,再手术后再发静脉曲张的发生率为22%(5/23)。其中接受单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4例,有3例表现为中-重度曲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食管横断术7例中仅有1例表现为轻度静脉曲张;4例肠腔分流术患者中有1例有中度静脉曲张;食管下段+胃近期切除者7例均无再发静脉曲张。结论 再次手术采用单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者效果较差,而接受食管下段+胃近端切除术的患者均未再发静脉曲张,提示该术式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透光技术在胃底静脉结扎术中的应用(附2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透光法胃底静脉结扎+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我院2001年7月~2(1(15年7月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52例,分为2组:传统断流术组(24例,对照组)和透光断流术组(28例,实验组)。观察所有病人住院期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平均费用以及食管再出血的例数。术后所有病人随访3年。结果两组之间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费用无显著性差异。在随访期内对照组再出血发生率高于实验组(P〈0.01),实验组再出血时间间隔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透光法胃底静脉结扎+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一种可行的手术方式,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再次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胃底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体会。方法 对 64例因门静脉高压症食管下段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而实行急诊断流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止血率 10 0 % ,术后死亡 5例。随诊 6月~ 10年 ,再出血患者 5例。结论 胃底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4.
[摘要] 完全腹腔镜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逐年增多,其适应症和禁忌症已基本与传统开腹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相同,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由于术后门静脉系统持续高压、食管胃底侧支循环和静脉曲张的再建立,术后出血的再发生率明显增高。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选择性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可能成为一种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理想术式。本文着重介绍腹腔镜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5.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再发出血一直是外科医生难以解决的问题.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我们在经典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基础上行透光法胃底静脉结扎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28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再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率5年为6.5%,10年为12.2%[1].我们自1990年1月至2005月2月对13例再发出血施行经胸食管下段曲张静脉缝扎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邓浩  陈志武  杨镇 《腹部外科》2005,18(4):238-239
目的探讨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作用。方法对我院1995年3月~2002年10月间施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食管下段胃底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0例术后上消化道出血均停止。痊愈9例,随访5个月~5年,均无再出血,无腹水,肝功能正常或好转。另1例高龄、ChildC级病人术后1周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对于部分门静脉高压症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者急诊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食管下段胃底切除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能防止术后再出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经腹食管横断吻合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方法对1997年6月至2002年6月在我科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经腹食管横断吻合术治疗的48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4%的患者得到了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39个月。术后静脉曲张消失率为93%,食道曲张静脉再出血率2%,患者存活率为93%,手术死亡2例。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发生率为8%,膈下积液发生率为6%,吻合口漏发生率为8%,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6%。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经腹食管横断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诊手术时机和疗效。方法2002年1月~2007年4月4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行急诊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其中18例加行改良Sugiura术。结果45例获随访,平均18(3~24)个月,无术后死亡,无吻合口瘘和肝性脑病,无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结论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和条件允许情况下的改良Sugiura术能有效地治疗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降低术后再出血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消化外科》2014,(1):19-21
有关外科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手术方法很多,且不同地区技术水平存在一定差别。为此,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门静脉高压症治疗方法的合理选择和推广应用”专家组就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规范化等相关临床问题进行充分研讨,形成以下共识: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手术适应证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伴有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手术前应完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做好风险评估和术前准备,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用选择性或非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于是否切除脾脏尚存在争议。该专家共识特别探讨了原位脾切除技术及断流术有可能影响以后肝移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门静脉高压症术后再出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手术治疗是控制、预防门静脉高压症(PHT)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有效方法.然而手术后仍有一定的再出血率,且随时间延长而增高,这是导致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也是当今外科医师面临的棘手问题.1 术后再出血发生率PHT术后再出血率因手术类型而不同,其发生率为4%~25%(平均15%左右).通常认为分流术后再出血率低于断流术,分流术后再出血率为5.6%~14.6%,断流术为6.9%~20%,联合性手术为7.6O%,单纯性脾切除术为24%~30%.我院总结了脾切除术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206例效果,10年再出血率为10.7%.  相似文献   

12.
李杰  陈萃  宋子华 《腹部外科》2013,26(2):112-114
目的 探讨贲门周血管离断联合食管下端离断再钉合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行贲门周血管离断联合食管下端离断再钉合术治疗的58例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8例均为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或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Child肝功能分级:A级35例,B级20例,C 级3例.随访3个月,其中术后发生吻合口瘘5例,吻合狭窄2例,继发出血2例,死亡3例,门静脉系统血栓1例.结论 该手术对近期继发出血疗效令人满意,如果术中及术后处理得当,以减少或避免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一种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3.
我院外科1990年8月至2009年8月间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esophageal and gastric variceal bleeding,EGVB)285例。其中,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同血管离断术237例,行经腹吻合器联合断流术48例。术后6周内发生再出血27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EGVB)是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 ,直接威胁着病人的生命。我院自 1990年 8月至 2 0 0 2年 8月期间急诊施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EGVB169例 ,术后 6周内发生再出血 2 3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2 3例中 ,男 18例 ,女 5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可行性、安全性,并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对7例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胃底食管下段静脉曲张并脾肿大的患者行腹腔镜下脾切除及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结果 本组7例均在完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4.2h,平均出血量430ml.术后患者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0.5 ~2.0年,无再出血发生.结论 腹腔镜下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在具有熟练的腹腔镜手术技巧及配合熟练的团队中开展是安全可行的,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门静脉高压症治疗的效果。方法自2002年6月至2005年11月,采用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共治疗门静脉高压症28例,与62例传统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比较分析。测量患者手术前、切脾后、手术后自由门静脉压力,入院时、手术后2周的门静脉血流量,观察术后肝性脑病、复发出血发生率,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改善程度以及成活情况。结果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患者复发性出血、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发生率明显减低(P<0.05),腹水、食管胃底曲张程度改善(P<0.05),自由门静脉压和门静脉血流量明显下降(P<0.01),不增加肝性脑病发生率(P>0.05)。结论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保留了机体自发性的分流,兼有分流术和断流术的优点,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7年10月间收治的85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接受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资料.结果 本组随访率为78%.全组患者术后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5%、88%和82%,肝功能Child A级与Child B级患者术后生存时间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和5年出血率分别为6%、16%和28%,肝性脑病发生率为7%.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7d时患者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酸转氨酶和血清白蛋白已恢复至术前状态.结论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可靠手段,肝功能储备是影响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门脉高压断流术后消化道重建治疗消化道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离断术)加食管下段胃底切除,是治疗各种类型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手术方法之一。但术后容易复发。我们于2002年1月至2004年3月采用食管残胃间空肠双S吻合的术式治疗10例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息者,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在我国有较高的发病率,胃底食管下段静脉曲张出血及脾功能亢进(脾亢)是最常见并发症,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等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我们通过对继发性脾亢犬脾行射频消融(RFA),探索RFA微创治疗脾亢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1月.2002年10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50例。结果术后大部分患者静脉曲张有不同程度改善,脾功能亢进表现消除,住院期间死亡4例,术后近期再出血率为6.0%。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防治门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占有重要地位,肝功能A级或B级者,择期手术的病死率低,并发症少;对肝功能C级患者应谨慎选择,不提倡对急性大出血患者行急诊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