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perfusion chemotherapy,HIPC)治疗进展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外已发表的8篇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献进行定量综合,以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行HIPC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以仅施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5年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的结局变量的相对危险度(RR)及安全性。结果入选的8篇文献共1501例患者,其中治疗组765例,对照组736例,5年生存率的RR为2.39(95%CI:1.66~3.45);3年生存率的RR为2.13(95%CI:1.45~3.13),提示HIPC可提高结直肠癌患者5年和3年生存率,敏感性分析证实该结论较为可靠。入选的5篇文献对HIPC的安全性进行了描述,结果表明HIPC的潜在安全问题较小。结论进展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行HIPC可以提高生存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是否会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目前缺乏相关性研究,尚无明确的结论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体质量指数(BMI)与结直肠癌全因死亡率及结直肠癌特异性死亡率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Elsevier-Science Direct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自建库以来至2016年9月的所有英文文献,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关于BMI与结直肠癌死亡率的研究,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14篇文献最终纳入本研究,共53 804例患者,其中低体质量患者1 853例,超体质量患者9 088例,肥胖患者4 463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肥胖和低体质量结直肠癌患者的全因死亡率[RR=1.11,95%CI为(1.06,1.16),P0.000 01;RR=1.34,95%CI为(1.11,1.61),P=0.002]和结直肠癌特异性死亡率[RR=1.15,95%CI为(1.05,1.24),P=0.001;RR=1.33,95%CI为(1.09,1.62),P=0.005]均较正常体质量结直肠癌患者高;超体质量结直肠癌患者的全因死亡率[RR=0.96,95%CI为(0.89,1.04),P=0.31]和结直肠癌特异性死亡率[RR=1.00,95%CI为(0.90,1.12),P=0.98]与正常体质量结直肠癌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肥胖和低体质量的结直肠癌患者可能具有更高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他汀类药物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动静脉内瘘通畅率的影响。方法 限定时间为从建库开始截至2022年7月9日,对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万方、知网、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进行系统的文献检索,搜集他汀类药物对于动静脉内瘘通畅率的随机对照试验和队列研究,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3篇随机对照试验和5篇队列研究,共纳入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 AVF)患者19 755例,移植物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graft, AVG) 3476例。分析结果显示:(1)他汀类药物对AVF通畅率显著优于对照组(RR=1.09,95%CI 1.01~1.18,P=0.03),进一步的亚组分析显示,仅有亚洲地区的AVF通畅率显著优于对照组(RR=1.19,95%CI 1.03~1.38,P=0.02)。(2)他汀类药物对AVG通畅率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0,95%CI 0.87~1.15,P=1.00)。结论 他汀类药物可能有助于提高慢性...  相似文献   

4.
氟尿嘧啶缓释剂治疗结直肠癌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氟尿嘧啶(5-FU)缓释剂对结直肠癌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Cochrane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Medline和Embase数据库,检索日期为建库始至2011年3月,筛选5-FU缓释剂与结直肠癌相关文献.只纳入随机对照试验。根据Cochrane评价员手册5.02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随机对照试验的1223例研究对象,偏倚风险中等。Meta分析结果显示,5.Fu缓释剂组术后2年死亡率(RR=0.33,95%CI:0.18-0.59)、2年转移率(RR=0.35,95%CI:0.19-0.66)和2年复发率(RR=0.48,95%CI:0.36=0.65)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FU缓释剂可有效改善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而不会加重不良反应。但纳入研究的质量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5.
戴敏  朱海燕  蔡兵 《消化外科》2013,(4):294-297
目的初步探讨HBV感染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关系。方法检索1990年1月至2011年12月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万方数据库、CNKI数据库收录的已发表文献,并辅以文献追溯、手工检索等方法收集相关杂志及会议论文中未发表的文献。采用表格提取文献资料,将样本中结直肠癌患者按照是否感染HBV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未感染HBV患者),并对肝转移发生率进行分析。应用ReviewManager5.0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检测各研究的异质性,/2〉50%提示纳入的研究之间异质性强,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反之使用固定效应模型。以效应量标准误的倒数为纵坐标,以效应量的对数为横坐标绘制散点图,评估潜在的发表偏倚。计数资料采用优势比(on)以及95%可信区间(95%ci)表示。结果检索到相关文献共56篇,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中文文献11篇,结直肠癌患者共计5622例,其中感染组患者924例,对照组患者4698例,各文献研究结果的异质性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2=0,df=10,P〉0.05);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并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感染组结直肠癌患者肝转移发生率为10.61%(98/924),对照组为23.84%(1120/4698),两组肝转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OR=0.35,P〈0.05)。散点图显示文献不存在明显发表偏倚。结论感染HBV的结肠癌患者具有较低肝转移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初步探讨HBV感染与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关系.方法 检索1990年1月至2011年12月PubMed、Cochrane图书馆、万方数据库、CNKI数据库收录的已发表文献,并辅以文献追溯、手工检索等方法收集相关杂志及会议论文中未发表的文献.采用表格提取文献资料,将样本中结直肠癌患者按照是否感染HBV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未感染HBV患者),并对肝转移发生率进行分析.应用Review Manager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I2检测各研究的异质性,I2>50%提示纳入的研究之间异质性强,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反之使用固定效应模型.以效应量标准误的倒数为纵坐标,以效应量的对数为横坐标绘制散点图,评估潜在的发表偏倚.计数资料采用优势比(OR)以及95%可信区间(95% CI)表示.结果 检索到相关文献共56篇,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中文文献11篇,结直肠癌患者共计5622例,其中感染组患者924例,对照组患者4698例,各文献研究结果的异质性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2=0,df=10,P>0.05);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并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感染组结直肠癌患者肝转移发生率为10.61% (98/924),对照组为23.84% (1120/4698),两组肝转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OR=0.35,P<0.05).散点图显示文献不存在明显发表偏倚.结论 感染HBV的结肠癌患者具有较低肝转移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比较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ELAPE)与传统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PE)对低位直肠癌的治疗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知网和维普等数据库中以低位直肠癌为研究对象、并设有ELAPE与APE对照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两种术式的术中穿孔率、环周切缘阳性率、术后局部复发率及术后会阴切口并发症发生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6篇文献(1篇随机对照研究和5篇非随机对照研究)656例病例纳入研究,其中ELAPE组346例,APE组31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ELAPE组环周切缘阳性率(RR=0.48,95%CI:0.36-0.65)和局部复发率(RR=0.43,95%C1:0.19-0.99)明显低于APE组;而两组患者术中穿孔率(RR=0.45,95%CI:0.15-1.37)和术后会阴切口并发症发生率(RR=I.20,95%CI:0.57-2.5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较于传统APE术,ELAPE术具有更低的环周切缘阳性率和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索并总结结直肠癌术后女性患者盆底康复管理的最佳证据,为医护人员进行科学有效的盆底康复管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2010年1月至2023年2月国内外有关指南网站和数据库中结直肠癌术后女性患者盆底康复管理的文献,对所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对证据进行汇总、分级并归纳主题。结果 最终纳入22篇文献,其中指南4篇、临床决策5篇、专家共识2篇、系统评价8篇、随机对照试验3篇,提炼出11个方面、共55条最佳证据主题。结论 总结的结直肠癌术后女性患者盆底康复管理的最佳证据切实可行,医护人员可在多学科合作和循证基础上为结直肠癌术后女性患者提供标准化的结直肠癌术后盆底康复的管理与护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荟萃分析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1991年1月~2007年7月发表的腹腔镜手术对比开放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随机对照试验,摘录入选文献数据,采用RevMan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按照筛选标准,共有14篇文献4989例结直肠癌患者入选。并发症两组除肠粘连发生率有差异外(P=0.002),其他并发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远期疗效如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创伤小,安全有效,远期疗效与开放手术无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结直肠癌患者中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酶1(ERCC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检索范围包括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和ASCO数据库。收集比较不同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酶1蛋白表达水平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相关的文章,采用revman软件,对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5项研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显示P=0.14,异质性不大,ERCC1蛋白阴性表达的患者的死亡率低于ERCC1阳性的患者,合并相对危险比RR=0.56;95%可信区间0.37~0.86。结论结直肠癌中ERCC1蛋白阴性的患者预后较ERCC1阳性者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含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1的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with thrombospondin type I motif,ADAMTS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65例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ADAMTS1的表达,采用妒检验分析ADAMTS1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ADAMTS1表达及其他临床病理特征与结直肠癌预后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ADAMTS1的表达阳性率为40%(26/65),癌旁组织为85%(55/65),结直肠癌组织较低(X=27.546,P〈0.001)。有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组织其ADAMTS1的表达阳性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X=5.329,P=0.021)。ADAMTS1表达阴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7个月,而ADAMTS1表达阳性者为70个月,ADAMTS1表达阳性者的生存情况较好(X=10.151,P=0.001)。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RR=3.782,95% CI:1.509-9.476,P=0.005)、淋巴结转移(RR=3.107,95% CI:1.186-8.138,P=0.021)和ADAMTS1表达情况(RR=2.020,95% CI:1.071-3.809,P=-0.030)均影响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及ADAMTSI表达阳性者的预后较好。结论ADAMTS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呈低表达;ADAMTS1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ADAMTS1表达阳性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好于ADAMTS1表达阴性者,提示其是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患者术前、术后凝血与纤溶指标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结直肠癌组30例,非癌对照组20例。取空腹外周静脉血,测定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血浆凝血酶原片段1+2(F1+2)、蛋白C(PC)、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结直肠癌组术后7天再予测定血浆D-D、PAI-1、F1+2、PC。采用SPSS13.0软件对这些不同时期的数据值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手术前后结直肠癌患者凝血与纤溶指标的变化。结果 (1)结直肠癌组FIB、D-D、PAI-1、F1+2水平较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PC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APTT结直肠癌组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2)结直肠癌组患者术后D-D水平明显高于术前及对照组(P0.01),而PAI-1、F1+2水平显著低于术前(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而术后蛋白C水平明显高于术前但低于对照组(P0.01)。(3)结直肠癌组手术前后PAI-1与F1+2水平两者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r=0.985,P0.01),F1+2与PC或PAI-1与蛋白C两者均无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18岁。因“反复进食后呕吐,伴消瘦2年余”入院胃肠内科。入院半年前曾因出现中上腹胀痛多次于外地医院就诊,胃镜检查结果仅提示胃窦炎伴胃黏膜糜烂,予以促消化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月经史:14岁初潮,每次5-6d,量可,无痛经,3年前闭经。查体示体型消瘦,BMI为13.1kg/m^2,右上腹部轻压痛,墨菲氏征可疑阳性,振水音(+),其余体征阴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肠癌发病与胆囊结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照分析213例大肠癌患者(大肠癌组)和同期432例胃癌患者(对照组)合并胆囊结石的比率,比较大肠癌组内胆囊结石患者与非胆囊结石患者在肿瘤发生部位、性别、年龄、各影响因素分布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1)大肠癌组合并胆囊结石41例(19.25%),对照组合并胆囊结石37例(8.56%),两组合并胆囊结石的比率比较,χ^2=15.318,P=0.00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大肠癌组合并胆囊结石的比率明显升高。(2)大肠癌组内,合并胆囊结石的大肠癌患者与不合并胆囊结石的患者在肿瘤解剖部位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386,P=0.068);但在性别间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1.056,P=0.001),女性大肠癌合并胆囊结石的比率明显升高;大肠癌合并胆囊结石的比率在〈50岁、50-60岁、〉60岁3个年龄段间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0.557,P=0.005),〉60岁的大肠癌患者合并胆囊结石的比率明显升高;(3)多元素回归分析显示,合并胆囊结石的超重或高血压、糖尿病、肝功能异常、嗜酒、非甾体类抗炎药常规服用等因素与大肠癌发生无相关性,而伴有血脂异常(高血脂)相关(OR=2.742,95%CI:1.114-6.751,P=0.046)。结论胆囊结石可能是大肠癌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女性胆囊结石、〉60岁的胆囊结石以及伴有血脂异常的胆囊结石并发大肠癌的风险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和Claudin-4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组织和2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claudin-1和claudin-4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Claudin-1和Claudin-4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6.6%(46/60)和85.0%(51/60),显著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的20.0%(4/20)和30.O%(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laudin-1和Claudin-4蛋白表达阳性率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均P〈0.05)。结论Claudin-1和Claudin-4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可能对其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Claudin-1和Claudin-4可能成为结直肠癌判断预后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手术效果。方法把62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开腹手术组(常规组)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组(观察组)各31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和肠梗阻的发生率,并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常规组。常规组20例结肠癌术后有6例发生肠梗阻,发生率为30.0%,观察组22例结肠癌术后有1例发生肠梗阻,发生率为4.55%。常规组11例直肠癌术后有2例发生肠梗阻,发生率为18.18%,观察组9例直肠癌术后有1例发生肠梗阻,发生率为11.11%。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肠梗阻的发生率较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简称小野寺指数)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1月至2006年12月间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63例老年(65岁以上)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根据患者入院后首次血常规和生化检查结果,计算小野寺指数[小野寺指数=白蛋白值(g/L)+5×淋巴细胞总数(10^9L)]。分析小野寺指数与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及胃肠道功能恢复的相关性,并通过Cox回归模型筛选影响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因素。结果163例结直肠癌患者小野寺指数为24.3~60.3(44.0±6.9),根据小野寺指数分为营养较好组(小野寺指数大于或等于45,77例)和营养较差组(小野寺指数小于45,86例)。两组根治性切除的患者比例分别为90.9%(70/77)和62.8%(54/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根治性切除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1%(12/70)和53.7%(29/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分析显示,小野寺指数与患者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手术方式、术后总并发症及术后肛门排粪时间具有相关性(均P〈0.05)。营养较好组和营养较差组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64%和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证实,小野寺指数是影响术后总体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RR=0.888,95%CI:0.800~0.985,P=0.025)。结论小野寺指数能较好地反映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营养状态、手术风险及预后,是一个较有价值的结直肠癌术前评估及预后分析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早期结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下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接收治疗的104例早期结直肠癌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早期结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下手术进行治疗,能够降低并发症,加快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术后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SNCG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具有完整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的217例结直肠癌手术标本。其中113例伴肝转移,104例无肝转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SNCG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SNCG表达与结直肠癌肝转移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肝转移组和无肝转移组患者结直肠癌组织中SNCG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1%(77/113)和27.9%(29/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SNCG表达是判断结直肠癌是否伴有肝转移的独立因素(OR=8.29,95%CI:3.37~20.37,P〈0.01)。SNCG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的同时性肝转移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8.2个月和12.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SNCG表达是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RR:1.97.95%CI:1.10—3.53,P〈0.05)。结论SNCG在肝转移患者的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SNCG表达不仅可以作为结直肠癌肝转移预示因子,也是同时性肝转移的重要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