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急诊胃镜检查的开展 ,发现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不断增加 ,并日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笔者就 5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胃镜资料加以分析。1 临床资料5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均为经临床、实验室、 B超或 CT检查确诊 ,并以呕血和 /或黑便为主诉而行急诊胃镜检查 ,其中男 4 4例 ,女 12例 ,年龄 2 8~ 72岁 ,平均 56岁 ,病程 1.5~ 14年 ,平均 10 .2年 ,所有患者均在出血后 2 4~ 4 8h内行胃镜检查 ,确定出血原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采用 级分类法[1] 。2 结  果内镜所见 5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伴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围手术期的处理和外科手术疗效。方法对52例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行脾切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诊手术(72 h以内)病死率达5%,择期手术病死率3%,止血率96%,9例出现并发症,术后2个月复查胃镜显示食管静脉曲张消失35例,明显好转9例,好转5例。随访49例5 a内复发出血率16%,5 a存活率71%。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例出血的患者采用脾切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时,其并发症少,止血率高,近期效果好,且择期手术的危险性远远低于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3.
我科于 1 986— 2 0 0 0年间共收治了门脉高压症 46例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46例 ,其中男 3 2例 ,女 1 4例 ,年龄最小 1 2岁 ,最大 65岁 ,平均 3 8岁。有上消化道出血史者 2 5例 ,无出血史者 2 1例 ;术前有不同程度脾功能亢进者 44例 (另 2例为单纯脾切除术后再出血急诊手术 )。急诊手术者 1 5例 ,择期手术者 3 1例 ;3 1例择期手术者术前全部行X线检查 ,有明显食管静脉曲张者 2 4例 ,无静脉曲张者 7例。1 2 病因及肝功能分级 :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40例 ,酒精后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 4例 ,肝外门脉栓塞患…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近4年来因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95例患者,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治疗42例,有效15例,占35.47%。急诊胃镜检查35例,发现非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占49.05%。认为非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不可忽视的常见原因,应慎重选择三腔二囊管压迫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与胃黏膜病变的关系。方法:对5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进行电子胃镜检查,观察胃黏膜及食道病变。结果: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占57.18%;门脉高压性胃病直接导致出血占19.23%。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胃黏膜病变较一般人群明显增多;门脉高压性胃病是肝硬化出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脾动脉结扎加胃冠状静脉结扎术治疗重症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方法对4例肝功能为C级的重症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保留脾脏的脾动脉结扎加胃冠状静脉结扎术治疗。结果本组4例手术均成功,术后疗效好。结论脾动脉结扎加胃冠状静脉结扎术治疗不能耐受分流、脾脏切除等手术创伤的重症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患者,可以收到既能耐受手术又能治疗出血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门静脉高压症中最严重的并发症。门-奇静脉断流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的有效方法,患者出血量大,手术危险也大,术后再出血及肝性脑病的危险性仍然存在。因此,对手术护理配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院1997年1月-2003年12月共收治33例门静脉高压患者,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后效果满意,现将术中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愈疡止血胶结合内镜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进行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术中及术后配合运用愈疡止血胶,观察急诊止血率及近期再出血率。结果:有26例止血成功,急诊止血率达86.7%,近期出血复发率为6.7%。结论:此方法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HFMEA)在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9例,根据采取的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10例,分别采取HFMEA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周内的计算风险系数(RPN值),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再出血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各项高风险因子RPN值及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均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将HFMEA应用于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术后护理,可有效降低术后再出血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上消化道常见五大出血原因之一。由于其出血量较大,来势比较凶猛,对病人生命威协甚大。计有关资料统计,肝硬化患者一旦发生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约1/3,1/2的病例就可能因此死亡[1]。对其治疗一向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十分重视。从外科手术角度来看,一般作分流术,断流术,或同时作分流加断流术。从手术时机来分,有急诊手术和择期手术。我院自1985~1994年10月,对15例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病人作了急诊手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5例中,男9例,女6例。年龄25~54岁。…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2008年2月我院32例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诊治病例中显效9例,有效17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1%,其中Child A级100%,Child B级77%,Child C级12%。在无效6例中,4例经急诊胃镜下或手术止血,2例因失血性休克死亡。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有良好治疗效果,且Child A级和B级疗效明显优于Child C级,提示治疗效果与治疗前肝功损害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探讨门脉高压症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手术方法。方法:时我院11例门脉高压血管破裂出血的患者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结果:除1例死于并发症外,其余病人远近期效果良好。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门脉高压食道静脉破裂出血的简便宜行、效果满意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轻中度脾肿大行腹腔镜脾切除术(LS)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轻中度脾肿大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患者15例行LS,分析患者手术前后的血小板计数、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恢复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结果15例行LS中13例成功,手术时间平均168min,术中失血量平均260 mL,2例中转开腹手术,其中1例为术中出血,另1例为脾周粘连出血。术后2例发生胸腔积液,3例门静脉血栓形成。术后平均住院8.9 d,术后3~6 d血小板上升至100×109L-1以上,无死亡病例。随访15例脾功能亢进消失。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轻中度脾肿大的患者行LS安全有效,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方法,分析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内科7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为入院后绝对卧床,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给予凝血酶治疗,同时患者应给予抑酸、保护胃黏膜、保肝、输血、补液等辅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70例患者中21例患者止血显效,41例患者止血有效,患者总止血有效率为88.57%;其余8例患者有1例发生大量失血休克致死,7例患者出血量未见减少转院治疗。结论: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性胃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方法为卧床,给予凝血酶辅以一些其他综合疗法治疗,临床效果较为明显,临床上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分析门脉高压性胃病的护理经验,提高护理水平。资料和方法:对2010年3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152例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护理过程进行追踪分析后批判性继承。结果:152例患者中150例未出现再出血的不良情况,有效率98.68%。结论:加强对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的护理,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避免相关病因对患者再次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16.
血府逐瘀汤对肝硬化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肝硬化是消化科常见疾病,门脉高压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是肝硬化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因此控制门脉压,防止再出血是临床关注的焦点。2000年1月~2003年12月,我们观察了血府逐瘀汤对15例患者肝硬化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证实其有降低门脉压、预防静脉曲张再出血的作用,现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17.
张维  周力  王燕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7,20(21):1865-1865,1867
目的分析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近期疗效和中远期疗效。方法对7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作TIPSS,分析术前与术后门脉动力学改变、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改变。结果:TIPSS治疗后门脉血流速度及门体压力梯度改变显著(p〈0.01),上消化道出血缓解,腹水消退,尿量增多,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但不能改善肝功能。结论TIPS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安全有效,认真选择病例,改良技术及定期随访可以提高中远期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门脉高压性胃病并发胃出血的护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硬化患者出现门脉高压时常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多由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而致。但近年来随着急诊胃镜检查的普及,发现部分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是由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消化性溃疡甚至消化道肿瘤所致。PHG是指在肝硬化门脉高压基础上发生的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症状是并发胃出血,表现为黑便和呕血,若不及早抢救治疗,也可并发大出血,引起休克,诱发肝昏迷,加重腹水,甚至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所导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ndoscopicvariceal ligation,EVL)是治疗和预防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sophageal variees,EV)的首选有效方法,危险性小,成功率高,并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可重复治疗等优点,临床已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胆石症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的手术时机和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39例胆石症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资料。结果共治愈26例,死亡13例。生长抑素止血有效率89%,ZT粘合胶止血有效率93%。肝功能Child分级A级、B级者1 a存活率较高。结论首诊以胆管结石入院,肝功能Child分级A级和B级者,应首先处理结石病;首诊以门静脉高压症入院,伴有胆管疾病者,以处理门脉高压症为主;单纯胆囊结石或胆总管结石合并门脉高压症者,肝功能Child分级A级和B级者,不主张同时处理门脉高压,术式应根据术中情况灵活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