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牙间隙刷在种植牙术后患者牙周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55例种植牙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25)和研究组(n=30)。对照组术后行常规牙周维护,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牙间隙刷维护,跟踪随访1年,比较两组种植牙成功率、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及菌斑指数。结果研究组种植牙成功率为92.00%(92/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00%(71/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牙周维护基础上应用牙间隙刷维护,可提高种植牙成功率,降低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和菌斑指数的效果优于单纯常规牙周维护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固定矫治器对正畸治疗儿童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影响。方法选择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应用固定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的儿童8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正畸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牙周指标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附着丧失情况及牙龈卟啉单胞菌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1个月,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3个月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6个月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和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0例患儿治疗前后均未检测到附着丧失;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牙龈卟啉单胞菌检出率分别为15.0%、31.3%、35.0%、17.5%,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3个月牙龈卟啉单胞菌检出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6个月牙龈卟啉单胞菌检出率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3个月,牙龈卟啉单胞菌百分含量(0.082±0.034、0.097±0.031)高于治疗前(0.004±0.001)(P0.05);治疗后6个月牙龈卟啉单胞菌百分含量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矫治器正畸治疗可使牙周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升高,牙龈卟啉单胞菌检出率升高,正畸治疗后6个月时均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3.
魏菁钰 《现代养生》2024,(6):444-447
目的 观察分析优质护理对牙周病正畸患者牙龈指数、菌斑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医院收治的牙周病正畸患者11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原则,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56)及观察组(n=55)。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牙周健康指标、疾病认知水平、汉密尔顿焦虑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表(HAMD)评分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菌斑指数及龈沟出血指数等4项牙周健康指标,牙周病相关知识、正畸流程、正畸装置维护及口腔护理等4个方面的疾病认知水平评分,HAMA、HAMD等心理状态评分以及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等4个维度生活质量评分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4项牙周健康指标均下降,4个方面的疾病认知水平评分均上升,心理状态评分均下降,4个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但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应于牙周病正畸患者中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牙周健康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药物丁硼乳膏对患者在固定矫治过程中牙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两年间,在进行固定矫治过程中出现牙龈炎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性普通牙膏刷牙治疗,观察组则给予丁硼乳膏刷牙治疗。经过相同治疗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细菌斑指数、牙龈指数以及龈沟出血指数。结果于患者治疗后第2周、第4周进行测试,观察组患者的细菌斑指数、牙龈指数以及龈沟出血指数,分别降低了28.9%、37.5%、28.5%和37.8%、48.7%、38.4%。而对照组患者无明显指数变化,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硼乳膏对治疗患者在固定矫治过程中所患有的牙龈炎治疗效果较好,能够较有效地抑制患者口腔中的细菌增加,使固定矫治中的患者牙周健康。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学工程》2019,(11):1493-1494
目的研究Er∶YAG激光照射用于慢性牙周炎基础治疗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6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所有患者接受超声洁治1周后,对照组行超声龈下刮治、根面平整术治疗,观察组行超声龈下刮治、根面平整术治疗后再行Er∶YAG激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超声洁治后第1周、第4周和第8周的菌斑指数、探针出血指数、牙周附着丧失指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超声洁治后第4周和第8周,两组患者的菌斑指数、探针出血指数、牙周附着丧失指数均显著低于超声洁治后第1周(P <0.05)。结论采用Er∶YAG激光照射治疗慢性牙周炎获得的短期疗效与牙周基础治疗的效果相似,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选择Er∶YAG激光照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6.
彭明慧 《药物与人》2014,(10):73-73
目的:对比分析重度牙周炎病例牙周牙髓联合治疗与单纯牙周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9月一2013年9月期间诊治的重度牙周炎患者88例作研究对象,以抛硬币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4例。对照组患者单纯进行牙周治疗,试验组实施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牙周袋探诊度、龈沟出血指数以及菌斑指数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牙周袋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以厦菌斑指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O.05),经治疗后得到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度牙周炎病例牙周牙髓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要优于单纯牙周治疗,能有效促进牙周袋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以及菌斑指数改善,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牙周正畸联合治疗中重度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辽宁省某医院2014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36例中重度牙周炎患者为观察组,实施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另选取同期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6例牙周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研究对象的龈沟出血指数(BI)、菌斑指数(PLI)、牙周袋探诊深度(PD)以及骨钙素水平。结果牙周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PD,BI及PLI大于对照组研究对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正畸治疗前、正畸治疗1个月及2个月时的PD,BI及PLI小于牙周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正畸治疗前、正畸治疗1个月及2个月时骨钙素水平均明显低于牙周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牙周治疗前、正畸治疗前、正畸治疗1个月及2个月时骨钙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对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正畸联合治疗中重度牙周炎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加患者面部美观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牙周病患者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正畸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6年6月-2018年2月90例牙周病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仅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正畸治疗。比较两组牙周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治疗后咀嚼效能;治疗前后患者探诊出血、附着丧失、牙周探诊深度、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情况;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牙周病治疗的临床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咀嚼效能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探诊出血、附着丧失、牙周探诊深度、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情况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探诊出血、附着丧失、牙周探诊深度、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正畸治疗治疗牙周病效果肯定,可有效改善牙周情况,提高牙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内牙龈卟啉单胞菌和血链球菌的变化情况及与种植体周袋探诊深度、改良菌斑指数、改良龈沟出血指数、骨丧失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2013年6月-2015年12月种植修复1年以上种植体周围炎患者30例为种植体周围炎组,健康种植体患者30例为健康种植体组,采用电化学测菌法测定各组患者龈沟液内牙龈卟啉单胞菌和血链球菌含量。结果种植体周围炎组种植体龈沟液内牙龈卟啉单胞菌检出量高于健康对照牙(P<0.05);种植体周围炎组种植体龈沟液内牙龈卟啉单胞菌检出量高于健康种植体组(P<0.05);种植体周围炎组种植体龈沟液内血链球菌检出量低于健康对照牙(P<0.05);种植体周围炎组种植体龈沟液内血链球菌检出量低于健康种植体组(P<0.05);种植体周围炎组种植体周袋探诊深度、改良菌斑指数、改良龈沟出血指数、骨丧失均高于健康种植体组(P<0.05);种植体龈沟液内牙龈卟啉单胞菌与种植体周袋探诊深度、改良菌斑指数、改良龈沟出血指数、骨丧失均呈正相关(P<0.05);种植体龈沟液内血链球菌与种植体周袋探诊深度、改良菌斑指数、改良龈沟出血指数、骨丧失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内牙龈卟啉单胞菌含量增加,血链球菌含量降低,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内牙龈卟啉单胞菌和临床指标呈正相关,血链球菌和临床指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西帕依固龈液治疗正畸患者牙龈炎的疗效。方法:随机将50例拟行正畸治疗的牙龈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实验组采用西帕伊固龈液漱口,5次/天;对照组采用0.9%生理盐水漱口,5次/天。观察记录患者正畸治疗后1个月牙龈炎的发生情况,分别测量各指数牙的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结果:固定正畸治疗后1个月,两组相比,实验组牙龈炎控制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0.9%生理盐水漱口相比,西帕依固龈液漱口有助于控制正畸患者牙龈炎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钙通道阻滞剂所致牙龈增生患者牙周综合干预前后牙龈炎症及菌斑指数的变化。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药物性牙龈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给予牙周综合干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牙龈炎症、菌斑指数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牙周综合干预后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2,P0.05)。观察组牙周综合干预后菌斑指数(PLI)、牙龈增生指数(GO)及出血指数(BI)评分分别为(0.84±0.23)分、(0.58±0.27)分及(0.76±0.23)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综合干预治疗钙通道阻滞剂所致牙龈增生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牙龈炎症和菌斑指数。  相似文献   

12.
梁晓敏 《现代保健》2011,(2):168-169
目的观察吸烟患者超声洁牙及喷砂后橡皮杯抛光对菌斑指数和出血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要求沽牙的吸烟患者,进行超声洁治、喷砂抛光后,采用自身对照设计,随机把同一受试者左右侧牙齿分为实验组(洁治喷砂加橡皮杯抛光)和对照组(洁治喷砂),观察菌斑指数和出血指数的变化。结果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菌斑指数检查显示,实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实验组的出血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洁治喷砂后用橡皮杯抛光处理更能有效提高牙面的清洁度、光滑度,不利于牙菌斑、色素的再附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中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对其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青少年正畸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常规正畸治疗)与观察组(46例,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进行正畸治疗)。两组均治疗2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4个月后的正畸效果、正畸成功率,治疗前后牙周指标、咀嚼功能、血清与牙周组织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24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磨牙移位较对照组更小,上中切牙倾角差、上中切牙凸差距较对照组更大,正畸成功率较对照组更高;与治疗前比,治疗24个月后两组SBI、GI、PLI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与治疗前比,治疗24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咀嚼效率、咬合力均升高,且观察组更高;与治疗前比,治疗24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清骨桥蛋白(OPN)、肌动蛋白结合(Fascin)蛋白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较对照组高,牙周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均P<0.05)。结论 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青少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慢性牙周炎护理中系统化口腔护理的应用效果,为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天津港口医院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观察组行系统化口腔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疾病认知度、护理依从性、牙周健康状态、护理总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注意事项、口腔护理和疾病危害的认知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定期口腔检查、合理饮食和保持口腔卫生的依从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牙周袋深度、龈沟出血指数、牙龈指数、菌斑指数、附着丧失和探诊深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5,P<0.05)。结论 给予慢性牙周炎患者系统化口腔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度和牙周健康,提升护理质量和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综合防治措施对固定正畸患者龋病和牙周组织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口腔综合防治措施对固定正畸患者龋病和牙周组织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固定正畸患者5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实施口腔综合防治措施,观察两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和龋病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的GI、PLI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龈炎的发病率也低于对照组;实验后两组间龋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口腔综合防治措施是防治正畸患者龋病和牙龈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知信行模式干预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疾病认知、牙周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就诊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9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知信行模式干预,对比两组干预两周后的疾病认知度、牙周健康状态(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及探诊深度)及口腔行为,并采用OHIP-14评价两组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2周后,观察组对牙周病认知度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口腔行为转变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干预前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及探诊深度及OHIP-14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干预后牙周健康程度均有改善,且观察组牙周健康状态优于对照组,OHIP-14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知信行模式能够提高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疾病认知度,改善牙周健康状态,转变患者口腔行为,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析甲硝唑控释药膜治疗牙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牙周病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甲硝唑控释药膜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甲硝唑片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龈指数、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牙龈指数、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周袋深度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小,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牙龈指数、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周袋深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硝唑控释药膜治疗牙周病疗效肯定,可有效改善牙周病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儿童外伤性牙脱位患者接受正畸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2年3月医院收治的68例外伤性牙脱位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在组间性别、年龄、受伤至入院时间、脱位牙齿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上,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儿接受手法复位和牙弓夹板固定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正畸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口腔功能、牙周健康指数、龈沟液炎症因子指标水平、临床有效性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口腔功能各维度(咀嚼功能、便捷程度、语言功能、固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上述各项口腔功能评分均提高,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软垢指数(D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龈指数(G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上述指标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9.
蒋昕  孔耀  周志国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5):4104-4106
目的:了解妊娠期牙龈炎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评价开展妊娠期妇女口腔维护、口腔健康教育与卫生指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妊娠早期(孕期3个月以内),患有牙龈炎的孕妇60例,进行常规的口腔检查和牙周洁治,设计口腔健康状况调查表,进行口腔健康意识和卫生行为问卷调查,并开展为期3个月的口腔健康教育与口腔卫生指导,定期复诊记录牙周健康状况,观察孕妇的口腔健康意识与行为变化.结果:牙周洁治后,妊娠期牙龈炎患者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探针深度较洁洽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口腔健康教育与卫生指导后,孕妇的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明显上升,口腔卫生行为有良好的改变,与健康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开展孕期口腔检查和健康教育及卫生指导,并实时进行牙周洁治,有助于改善孕妇的口腔卫生状况,提高妊娠期妇女的口腔健康水平,增强孕妇的口腔保健意识,对防治妊娠期牙龈炎及胎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基础治疗与牙周手术治疗对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龈沟液中牙周致病菌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牙周手术治疗的观察组和基础治疗的对照组,检测血清TNF-α的水平、牙周组织相关指标、龈沟液中牙周病原菌.结果 治疗14 d后,患者TNF-α水平观察组为(0.58±0.07) μg/L、对照组为(1.08±0.13)μg/L,TNF-α升高两组分别为12、17例,牙周组织相关指标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探诊出血例数、探诊深度及临床附着丧失观察组分别为1.38±0.15、0.98±0.12、13例、(4.62±0.52)mm及5.73±0.63,对照组分别为2.87±0.32、1.64±0.18、32例、(5.82±0.67)mm及6.62±0.74,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龈沟液中牙周病原菌如伴放线放线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类杆菌观察组的检出率依次为0、25.0%、1.7%,对照组分别为11.7%、51.7%、15.0%,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周手术治疗有助于降低TNF-α水平、改善牙周组织功能、降低龈沟液中牙周病原菌含量,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