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调查该院眼保健异常婴儿家长复诊的依从性。方法 2010年5-8月我院儿童早期发展中心进行眼保健婴儿2170(4340眼)例,对眼保健儿童进行屈光筛查和眼位检查,发现异常婴儿时对家长进行一对一健康指导,并嘱其3个月后复查。结果屈光筛查异常率为12.21%(265/2170),复诊率为88.68%(235/265);眼位检查异常率为1.17%(37/2170),复诊率为86.49%(32/37)。结论医护人员应大力加强儿童眼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儿童视觉发育方面相关知识,提高患儿家长复诊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运动中枢性协调障碍137例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中枢性协调障碍(central coordination disturbace,CCD)是指具有姿势反应性异常的脑瘫高危儿或脑损伤高危儿,由德国Vojta博士首先提出,现已得到广泛认同.CCD如未得到有效治疗势必导致姿势反应异常、姿势异常及运动障碍,即导致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进行医学干预和脑康复治疗,对减少脑损伤的危害,降低或预防CP发生有积极意义.现将1999-2004年来我院检查的137例运动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的高危因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168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产科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寻找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68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提出预防措施.结果 新生儿窒息的主要产科原因及其百分率是:脐带因素,占36.91%、羊水因素,占23.21%和胎盘因素,占14.88%,合计126例,占75.00%; 另外胎儿因素、产程异常、分娩方式及不明原因共42例,占25.00%.加强产前保健,重视产科高危因素,提高产前检查质量,产时对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做好胎儿重点监护,防治胎儿宫内窘迫,适时剖宫产终止妊娠和提高新生儿复苏技术,是预防新生儿窒息的有效措施.结论 增强孕期保健,加强产前、产时胎心监护及B超检查,做好产前检查,早期发现和治疗胎儿宫内窘迫,降低早产率,是降低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早期脑瘫儿高危因素与早期脑瘫发生率之间的关系以及采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瘫患儿的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早期脑瘫患儿的一般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高危因素的分析,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康复治疗。研究和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140例早期脑瘫患儿中有15.6%的患儿具有2种高危因素,有34.5%的患儿具有3种高危因素,有38.7%的患儿具有4种高危因素;经过治疗,研究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5.7%,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具有脑瘫高危因素的患儿应及时给予必要的监护和治疗,应当重视合并有多种高危因素的患儿,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可以降低早期脑瘫的发生率,改善患儿的病情和预后,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318例脑瘫患儿高危因素及头颅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进一步探讨脑瘫的高危因素及其与脑瘫发生的关系,以及脑瘫与头颅影像学改变的关系.方法:对2004年2月至2005年10月在我院儿童康复中心治疗的318例脑瘫患儿的高危因素及头颅影像学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瘫的高危因素涉及产前、生产过程、新生儿期多个环节多种因素.脑瘫高危因素中占前三位的依次为窒息、早产、低体重,分别占总人数的43.08%、36.68%和24.84%.318例中无明确高危因素的10例(3.14%),单一因素45例(14.15%),非单一因素263例(82.70%).头颅影像学检查中异常率为83.16%,最常见的为脑发育不良,占所有异常结果的59.51%,头颅影像学改变的严重程度与脑瘫的严重程度不完全一致.结论:脑瘫高危因素众多,窒息、早产、低体重仍为脑瘫发生的重要原因,综合因素在脑瘫的发生中起主要作用.脑瘫患儿头颅影像学检查的异常率高,有利于脑瘫的早期诊断,但对治疗及预后的指导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鞍山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死因相关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年鞍山地区三级监测网络上报的所有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年鞍山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0.54‰,呈逐年下降趋势;5岁以下儿童死因第一位仍是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占23.8%,第二、三位是先天性心脏病和其他先天异常,分别占15.8%和10.3%.结论: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提高孕期保健检查质量,开展产前筛查和诊断技术,早期发现早期干预胎儿畸形是当前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李红梅  庞希莲  吴静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6):2382-2383
目的:探讨婴幼儿期干预治疗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作用.方法:将我院出生婴儿1 000例分为2组,对有高危因素、多动症趋势的儿童采用早期干预与不干预治疗,进行发病情况追踪调查.结果:婴幼儿期干预治疗组的ADHD患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结论:对有多动症趋势的儿童早期干预治疗可显著降低ADHD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婴儿湿疹与牛奶蛋白过敏的关系,提高婴儿湿疹牛奶蛋白过敏的诊断率。方法 243例儿童保健科门诊常规保健出生30 d的湿疹婴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家长意愿将患儿分为观察组(158例)及对照组(85例)。观察组湿疹婴儿遵医嘱全程采用回避牛奶饮食,人工喂养儿食用氨基酸配方粉或深度水解蛋白配方粉,母乳喂养儿的母亲回避牛奶及其制品,混合喂养者同时按照以上两种方法喂养;对照组湿疹婴儿饮食不变。比较两组患儿的喂养方式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母乳喂养42例、混合喂养60例、人工喂养56例,对照组患儿母乳喂养30例、混合喂养37例、人工喂养18例;两组患儿的喂养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537, P=0.063>0.05)。干预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牛奶蛋白容易导致婴儿过敏,临床需密切观察,早期采用饮食排除法诊断与治疗,可减少婴儿湿疹发生的几率,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
陈文波 《现代医药卫生》2009,(13):1944-1945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发病原因及预后。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住的168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分析他们的发病原因,对比预后。结果:胎儿、孕妇高危因素影响新生儿窒息发生,重度新生儿窒息患儿预后不良。结论:健全产前保健及监测,对高危妇娠、分娩早期干预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脑瘫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40例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采用运动疗法和肢体功能训练。结果本组40例患儿经过3个月治疗,显效2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结论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的治疗最根本的是预防:产前应积极进行产科干预,生后及时实施正确的复苏方法,提高复苏质量是预防HIE的关键环节。同时应加强孕前和孕期保健,定期进行产前检查,早期发现异常,以减少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是减少脑瘫患病率的重要途径。早产儿胆红素增长速度快,肝脏及血脑屏障发育更不成熟,干预方案应有别于足月儿。有形成胆红素脑病的高危因素的早产儿,应予以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11.
126例新生儿窒息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发生的相关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对本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126例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新生儿窒息为综合因素所致,产时因素占 85.71 %;胎儿因素占 82.54%;孕母因素占55.56%.结论 提高孕期保健和产科质量,加强高危妊娠产前和产时的监护,综合分析可能发生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及时诊断和处理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2.
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产后出血相关因素,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 以2004年1月~2006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2596例产妇为观察对象,把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视为产后出血,观察产妇的一般情况,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产程、分娩方式、产前检查情况及住院分娩情况等.采用容积法 称重法计算出血量,运用卡方检验,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596例产妇,发生产后出血198例,产后出血发生率7.6%.发生产后出血产妇中,经产妇高于初产妇(P<0.01),剖宫产高于阴道分娩(P<0.01),双胎妊娠高于单胎妊娠(P<0.05),产前检查3次以下高于产前检查3次以上(含3次)(P<0.01).有产前高危因素高于无产前高危因素(P<0.01).产后出血的原因:产后宫缩乏力占56.56%;胎盘因素占26.77%;软产道损伤占16.67%.结论 产科高危因素和缺乏产前保健是产后出血的主要相关因素;产后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做好孕期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知识宣传,定期产前检查、做好高危筛查,提倡住院分娩,加强产前产时监护,及时处理产程,正确处理胎盘异常情况,是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产相关因素,分娩时机、方式及早产儿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83例早产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胎膜早破、中重度妊高征、多胎妊娠、前置胎盘是引起早产最常见的因素;胎龄愈小,早产儿存活率愈低;早产组行剖宫产或阴道分娩其早产儿的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早产组无期待治疗者的新生儿窒息率高于有期待治疗者(P<0.05).结论积极预防胎膜早破,加强产前保健,对高危妊娠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预防早产的重要措施,产前期待治疗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婴儿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的早期干预疗效。方法应用B超对儿科住院的有DDH高危因素的4月龄以内患儿进行髋关节检测,并对其中诊断为DDH的14例进行早期干预和B超随访。结果 B超检查发现88例有髋关节发育异常高危因素的患儿中有DDH14例,进行2~3个月早期干预措施后,12例恢复正常,2例仍在骨科治疗。结论 B超结合临床检查可早期诊断DDH,通过早期干预其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5.
孙乾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4):3366-3367
目的:为探讨脑瘫患儿的病因及防治对策。方法:对本院儿童康复中心的117例脑瘫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瘫的病因有产前、产时、产后因素,其中产时因素为主要因素,占58.1%,产前和产后因素分别占16.2%和17.9%,原因不明占7.7%。结论:加强孕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积极防治各种疾病,减少脑组织的损伤,是降低脑瘫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小儿脑瘫的高危因素.方法 2008年3月-2011年1月诊治的符号入选标准小儿脑瘫患儿300例围生期高危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260例脑瘫患儿有高危因素,占86.66%;40例脑瘫患儿原因不明占13.34%.结论 加强对高危因素的认识,及时纠正病理状态对预防和减少脑瘫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高危患儿出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预防及早期发现高危儿的大脑发育异常,以便早期得到治疗.方法 对811例高危儿进行干预,包括早期治疗干预,随访,监测体格和精神心理发育水平,指导康复训练.结果 未发现发育异常.结论 对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可使高危因素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状况得到改善,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洛阳地区脑瘫患儿的病因进行系统性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孕期保健检查及产前检查,减少脑瘫的发生。方法选择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康复科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脑瘫患儿199例进行病因回顾性分析,采用自制问卷调查。结果 CP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窒息及宫内窘迫、病理性黄疸、先兆流产、母孕期疾病、新生儿感染、惊厥。还有16.6%原因不明者。另外父母的文化程度及出生医院的级别也有相关性。结论 1.CP病因复杂多样,低出生体重、早产等是洛阳地区CP发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其次是围产期缺氧缺血和窒息是另一个重要原因,病理性黄疸在本地区脑瘫的高危因素中也较明显。2.预防CP关键是要加强围产期的保健工作,不盲目保胎,减少早产;重视对妇幼保健、产、儿科医护人员的培养,提高技术水平,使基层人员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抢救技术和病理性黄疸的诊断、鉴别及转诊。3、对有高危因素的婴儿应提倡早期干预和治疗,有效降低脑瘫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李蕙  周敏  曹雪梅  徐鸣  李丹  史宏 《中国药业》2011,20(9):55-57
目的分析医院婴儿缺铁性贫血的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儿童医院2002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214例缺铁性贫血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14例患儿中,6月龄以下占12.62%,6月龄以上占87.38%;农村患儿占61.21%,城市患儿占38.79%;轻度贫血占56.54%,中度贫血占38.79%,重度贫血占4.67%;母乳喂养但未按时添加辅食者占29.44%;足月儿占89.25%,早产儿、双胞胎占10.75%;实验室检查表现为血清铁下降者49.06%,铁蛋白下降者56.07%,转铁蛋白受体水平升高者33.33%;184例(85.98%)患儿以伴发疾病入院。结论婴儿缺铁性贫血高发于出生后6~12个月,农村儿童较城市儿童多见,母乳喂养但未按时添加辅食是贫血的主要原因;缺铁性贫血易被忽视,多以伴发疾病就诊;针对高危人群、危险因素预防和早期诊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社区早期干预对婴儿湿疹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93例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且脐血IgE>1 IU/ml的高风险婴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干预组给予饮食、环境、护理等影响因素的综合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婴儿湿疹发病率及两组照顾者的湿疹相关知识合格率.结果 干预组的湿疹发病率14.5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照顾者在饮食、抚触方面的湿疹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饮食、护理的社区早期干预可以降低高风险婴儿的湿疹发病率,是预防高风险婴儿发生过敏性疾病的有效初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