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胡海霞 《浙江医学》2018,(10):1147-1149
目的探讨杭州G20峰会医疗急救保障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提高重大会议保障能力。方法回顾杭州市急救中心针对第十一届G20峰会期间的医疗急救保障任务,对就诊患者数量、国籍、性别、年龄、疾病的种类及处理结果进行统计。结果急救转运患者23例,处置后送医院22例,现场观察1例;中国籍19例,外籍4例;男16例,女7例;年龄17~59岁,平均36岁。疾病种类包括热相关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疾病、外伤、口腔疾病、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皮肤科,均作有效处置。结论本次急救保障工作圆满成功。精心准备与周密部署是保障成功的前提;专业化的训练和多方位的演练是确保多学科急救处置的基础;设备、物资药品的及时供给能提高保障的持续性;先进的信息化网络建设实现急救指挥中心、车辆、急诊室无缝连接,实时信息交换,提供更专业、更高效的急救绿色通道,使患者得到最精准的救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及运行的有效模式,创作急救医学影视教材,提高急救医疗质量和水平.方法 (1)对国内外急救医疗体系的建设与发展进行调研、分析,总结特点,积累资料;(2)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创建急救医学运行模式;(3)制作现代急救医学影视教材;(4)运用实践.结果 按新模式运行后各急救医疗指标均明显提高.结论 该项目成果能规范急救医疗服务行为,提高急救效能,提高对危重患者救治和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灾害事故的应对能力和水平,具有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解决院前与院内急救数据的传输稳定性问题,提高急救信息互联互通水平。方法:基于5G和人工智能技术,在院内集成平台的基础上,对院前院内急诊系统进行标准化数据传输、医联体院前急救模式改造和统一调度平台建设,打通院前和院内急救系统。结果:院内医生可提前查看院前危重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电图等诊疗信息,并通过5G网络与患者或医生进行实时视频沟通或指导。结论:5G的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特性,可大大缩短抢救响应时间,提高患者救治效率,实现院前院内信息资源共享、院前院内急救系统信息互联互通,为院前急救、智慧医疗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流动急救应急抢救系统实现了急危重症诊断、抢救手术、ICU、远程医疗信息的一体化,减少了危重病人抢救的中间环节,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针对这一特点,结合物联网技术及3G网络技术,建设统一、高效的远程流动急救应急平台,满足跨地域的医疗信息需求,为远程健康监护、远程急救及远程手术诊疗等业务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建立区域性社区急救医疗模式的方法和作用。方法通过建设社区急救网点、完善院前急救科室和院内急救科室及其衔接程序,进一步完善医疗急救模式,抽样调查680例急诊患者和60名护师(社区护师30名,急诊科护师30名),对建设区域性社区急救医疗模式前后本社区院前患者活的院前急救率和发病到获得治疗时间、急诊救治成功率进行比较;比较建立区域性社区急救医疗模式60名护师的急救核型能力评价结果。结果观察组院前急救率为100.00%,发病到获得救治时间为(4.5±1.4)min,急救成功率为85.00%,对照组分别为90.29%、(18.7±14.6)min、72.0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建立区域性社区急救医疗模式前社区医师急救能力评价评分为(78.84±12.19)分,建立后为(84.56±9.47)分;建立前急诊医师急救能力评价评分为(88.47±8.22)分,建立后为(95.44±3.69)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结论建立区域性社区急救医疗模式有助于缩短急诊患者就诊时间,提高院前急救效率和急救成功率,值得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解决现有医疗设备通信技术滞后、设备管理能力欠佳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5G移动通信技术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方法,以提高医疗设备之间的数据信息通信能力。方法 基于5G通信技术,融合安全传输层协议,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结合WebRTC技术,实现远程视频通话和会诊;使用离群检测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提高通信数据的信息检索能力;加入网络波动检测模块,降低在远程访问中网络波动带来的影响。结果 通过记录某医疗机构某年1—10月的远程视频次数及网络波动次数和触发网络加速模块的次数可知,本系统将目标特征误差保持在2%以下,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非常稳定且适用。结论 本系统大大减轻了系统主机的压力,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及较低的误差率和波动率,可达到远程医用和远程急救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随着3G网络及3G手机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和普及率不断提高,远程医疗的研究热点已逐步转向家庭和个人的远程医疗健康监护系统的开发和建立。文章介绍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以3G网络为载体的移动监护系统结构、功能模块、实时通讯平台等方面的设计,并分析了整个方案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以期对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8.
胡海霞  袁轶俊  汪敏 《浙江医学》2017,39(18):1621-1623
在全球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杭州承办了第十一届G20峰会。为了圆满完成这一国际级会议的医疗保障任务,本文对历届G20峰会及相关国际重大聚集活动的大数据作分析,并在9个月时间内完成了医疗急救保障体系从立项到建设及完善的过程。保障体系建设主要分3个方面:(1)确立峰会保障任务,包括时间、地点、对象、内容等;(2)建立健全组织保障系统,包括人员组织架构、岗位职责、沟通协商机制等;(3)打造符合国际标准的院前急救单位,包括设备投入、人员培训等。最后杭州市急救中心圆满完成了G20峰会院前急救保障任务。作为二线城市,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三网融合等手段承担国际会议医疗保障任务已变得相对容易,虽然在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但在各方面专业人员的努力下,必然能克服和解决。  相似文献   

9.
浅谈家庭急救呼叫系统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惠荣 《中国全科医学》2006,9(16):1353-1353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及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医疗救护问题已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我院在南城地区率先启动了“家庭急救呼叫系统”(无线智能医疗求救报警系统),此系统的开通真正解决了人们急需获得医疗救护的需要,使人们充分享受到家庭急救的保护,更体现了家庭急救呼叫系统在院前急救中以最短的时间使患者得到专业而有效治疗的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10.
内刊     
《中国医院院长》2014,(12):26-26
今年2月1日,由国家卫计委公布的《院前医疗急救管理办法》开始施行。该办法提出,加强院前医疗急救管理,提高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水平,将医疗救护员纳入院前医疗急救的专业人员队伍。记者近期采访发现,国内120急救机构面临医师招聘难、人才流失率高、急救网络建设不健全、医疗救护员培养滞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国外报道的庚型肝炎病毒基因组序列设计了两对5'非编码区引物,用RT-PCR法检测了24例丙型肝炎和10例透析病人血清标本。结果丙型肝炎病人和透析病人各1例检出HGVRNA,占总受检例数的5.88%。本研究说明了HGV在我国的存在,揭示开展HGV相关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将WAP技术与教务辅助管理结合起来,采用B/S模式架构的设计思路、实现途径及应用效果.指出这种组合是对原有单纯的电脑PC操作的教务管理系统结构的有机补充,不仅能够有效地满足高校学生的信息需要,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而且对管理信息系统的移动功能延伸开发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3G、4G技术应用于国内图书馆的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3G、4G技术在我国图书馆中的应用,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庚型肝炎1例     
1病例报告 男,22岁,江苏宜兴人。因肝功能异常一月于1999年9月15日来我院就诊。1999年8月因血尿复发住外院,查肝功能127-167U/L,查HBVM为抗HBs(+),曾注射乙肝疫苗,抗HEV(-)。当时无乏力、纳差等不适。以“肝炎”转来我院门诊。既往史:病人1983年出现血尿,间歇性,肝功能正常。无血制品使用史,个人史无特殊。否认家族中有肝炎史。体检:神清,精神可,巩膜及全身皮肤无黄染、无肝掌及蜘蛛痣。胸廓对称无畸形,听诊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心脏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肝区叩击痛(-),移动性浊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yclin G1,G2蛋白表达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对32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和26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的cyclin G1,G2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32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和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组织中cyclin G1蛋白表达阳性百分比分别为84.37%和30.77%,cyclin G2分别为21.88%和61.5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yclin G1蛋白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表达增高,cyclinG2蛋白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中表达减低。结论cyclin G1,G2蛋白表达改变可能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的发生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6.
2009年4月,新医改方案出台,大力倡导建立"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新型居民就诊模式.2009年5月,3G技术正式进入运营,因其通信传输业务的高速、数据应用的丰富等特点获得了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探讨利用3G通信网络,建立一种全新的就诊和健康服务模式,充分挖掘3G技术应用的优势,改善就医流程,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庚型肝炎病毒RNA与庚型肝炎病毒抗体间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庚型肝炎病毒RNA与庚型肝炎病毒抗体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法检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HGVRNA ,随后采用EIA法检查其抗 -HGV ,并同时检测患者肝功ALT、SB等生化指标 ,比较它们间的关系。结果 :病毒性肝炎患者HGVRNA检出率为 2 9 7% (19/ 6 4) ,抗 -HGV检出率为 14 1% (9/ 6 4) ,两者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x2 =4 5 7,P <0 0 5 )。其中 3例HGVRNA和抗 -HGV均阳性 ,HGV总感染率为 39 0 % (2 5 / 6 4) ,各临床类型间HGVRNA和抗 -HGV检出率无明显差别 (P>0 0 5 ) ,抗 -HGV阳性组其临床各型肝损ALT、SB(除急性肝炎外 )均高于HGVRNA阳性组。结论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HGVRNA阳性率显著高于抗 -HGV阳性率 ;抗 -HGV为一非保护性抗体 ;各临床类型间庚型肝炎病毒感染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8.
介绍5G网络技术特点,以江苏省中医院的互联网医院建设实践为例,阐述现有网络5G改造以及基于5G的远程会诊系统构建与应用,指出该系统能够提高远程教学及多学科联合诊疗的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糖芥苷G在家兔体内药动学的特征。方法 :6只家兔静脉注射糖芥苷G ,以咖啡因为内标物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中药物含量 ,通过药动学程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糖芥苷G在家兔体内的动力学特征符合二室模型 ,其动力学方程 :C =10 3.0 3e-1.2 71t 6 .5 44e-0 .172t。主要药动学参数为Vd :0 .16 72L ;AUC :2 992 .76 (ug ml) .mint1 2 (1) :7.38min .;t1 2 (2 ) :2 0 0 .79min .。结论 :该研究为糖芥苷G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线粒体DNA A3243G点突变的临床异质性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线粒体DNA A3243G点突变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以25例临床怀疑为线粒体病,经血或肌肉线粒体DNA检查证实有A3243G点突变的线粒体脑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表现、脑影像学特点、血乳酸水平和肌肉病理检查结果.结果基因检测证实25例患者均存在比例不同的线粒体DNA A3243G点突变,但临床表型有很大不同,其中19例为线粒体脑肌病伴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ELAS),2例为无法分类的线粒体脑病,2例为松软儿,1例为Kearns-Sayer综合征(KSS),1例为线粒体胃肠肌病.大部分患者脑影像学检查可见病灶,肌肉活检可见蓬毛样红纤维改变,所有患者均有血乳酸水平增高.结论线粒体DNA A3243G点突变的临床表现和脑影像学均呈高度的异质性.对表现为多系统受累的患者,如果同时合并高乳酸血症,就应考虑线粒体病的可能,应进行线粒体DNA突变的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