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骨科临床治疗手段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化,骨科领域对于围手术期系统康复的要求更高,需要从事骨科康复的专业人员引入围手术期康复理念,提高骨关节创伤的疗效,以适应临床日新月异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护士参与骨科康复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促进骨科康复护理的发展。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71名骨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地市级医院骨科护士参与骨科康复的愿望较高,但患者的康复效果常受到科室护理人员编制不合理、护士无过硬的专业康复技能,护士相关骨科康复的知识贫乏,护士主动参与骨科康复的意识不强,护士的劳动付出得不到足够的价值认可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结论:骨科护士参与骨科康复尤其是骨科围手术期康复的现状不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骨科康复是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骨科康复工作不仅仅是对骨科非手术治疗患者的康复治疗,对骨科手术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康复治疗也十分重要。我们应该以加速康复外科作为新的抓手,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以及干细胞应用等再生医学手段,促进我国骨科康复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0例进行骨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进行骨科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围手术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加快康复护理,最后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一般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关节功能恢复进度快于对照组(P〈O.05)。结论加快康复外科理念可以有效改善骨科患者围术期的临床情况,同时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加快关节功能恢复进度。  相似文献   

5.
骨科虚拟手术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骨科虚拟手术系统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个领域,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国内外目前已有相关软件应用于医学临床和教学,但尚未完善。文章回顾了骨科虚拟手术系统的现状;介绍了系统的影像获取及输入、图像分割、图像配准与融合、三维可视化及三维交互等关键技术;阐述了系统在虚拟骨科手术、定制手术方案、辅助临床诊断、远程医疗、辅助教学培训及考核、康复治疗、定制假肢模型及术中引导等方面的应用;并对骨科虚拟手术系统的前景作出了展望。相信随着骨科虚拟手术系统的日趋成熟,将会显著节约骨科手术的时间、降低手术的风险,给骨科手术带来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6.
过邦辅编著《临床骨科康复学》1992年出版黄宗瑾康复医学从发展早期起,就与运动系统功能障碍的治疗有密切关系,经过骨科医师与康复医学工作者几代人的努力,迄今已有长足的进步.这些进步不仅发展了康复医学的内容.而且发展了骨科的诊断与治疗,使骨科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自制骨科矫正鞋的临床应用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沈阳110001)李梦樱吴文娟白桂荣各种髋关节及股骨疾病术后病人下肢的稳定是保证疾病康复的关键,否则常可导致手术复位的骨头错位,致使手术失败。为此我们研制了骨科矫正鞋,适用于股骨头坏死、髋臼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8.
加强骨科康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积极开展骨科康复康复医学是针对功能障碍的学科 ,而骨科是治疗运动系统疾病的学科 ,不论从治疗领域 ,还是从康复医学的发展历史来看 ,骨科与康复医学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骨科康复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尤其是康复所带来的显著疗效 ,康复医学的重要性也逐渐为骨科医生所认识。社会需求的增加和骨科医生对康复的认可及支持 ,使骨科康复的开展有了很好的基础。但是从全国来看 ,骨科康复 ,尤其是骨科手术后的康复开展得不够广泛与深入 ,与骨科及康复医学的发展极不相称。如何将骨科康复在我国普…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基于国内重手术、轻康复,以致部分骨科术后患者功能恢复不理想的现状,将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重大项目——骨科常见疾病术后康复模式和临床路径研究的科研成果骨科康复一体化模式和规范化、系统化的骨科常见疾病术后康复临床路径向各级医疗机构推广普及。方法:通过现场授课、查房,发放专业资料、进修学习、借助互联网平台等方式进行推广。结果:在16家医疗机构培训医务人员211人,推广骨科康复一体化模式和骨科常见疾病术后康复临床路径。推广后三级医院每年规范化康复治疗患者数量较前增加33.3%—50%,二级医院增加50%—80%,还有部分医院自推广后才开始规范化治疗相关患者。结论:通过推广使得各级医疗机构的康复专业人员的康复诊疗水平和康复技术得到了实质性提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分级诊疗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
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康复医学中心、北京康复医学会骨科分会主办的第四届全国骨科及运动创伤康复学习班拟于2007年9月21至28日在北京举行。本届学习班在前三届基础上,重点针对膝关节伤病康复治疗(尤其是围手术期康复治疗)进行研讨,采用现代骨科康复一体化“Team Approach”模式介绍膝关节伤病的现代骨科治疗及康复治疗,为骨科及康复科开展膝关节伤病康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骨科康复一体化模式下髋臼骨折围手术期康复临床路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二周康复程序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短期ADL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是一种对受损髋关节进行重建的骨科手术。大量临床资料证实,该手术及手术后积极的康复训练能缓解疼痛、提高肢体功能状态及改善总体生存质量。我科根据美国罗玛琳达医学中心康复医学部康复程序结合我院实际情况为THR患者设计了二周康复程序,旨在观察该程序对THR患者短期ADL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康复条件、康复技术的不断发展,康复医学中的物理疗法、作业疗法、中国传统治疗、康复工程、心理治疗等逐渐渗透到骨科康复治疗中,骨科中许多骨关节疾患的康复治疗已成为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并进一步形成了骨科康复医学。现介绍康复疗法在骨科常见病中的应用,论述骨科疾病的不同类型、不同时期的康复治疗方法。在运动康复方面,要处理好固定与运动、局部与整体、主动与被动等关系,防止出现废用、误用、过用综合征。康复治疗过程中应加强康复科与骨科之间的联系,才能最终使患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杨小春  宁宁 《华西医学》2005,20(3):552-553
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变化,使得人们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对护理工作越来越高的要求,骨科护理需要专门化、细分化,骨科需要开展社区和家庭护理,骨科康复护理需要专门的人才,骨科护理的发展需要护理人员能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多种类的,个性化的服务。骨科临床护理专家正是适应时代的要求,应运而生的,乃外,国外大量研究证实,临床护理专家的出现对提高专科护理水平,促进扩理学科发展做出了较大项献,骨科护理的发展与骨科临床护理专家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15.
摘要:近年来可穿戴设备在医疗领域迅猛发展,应用于骨科康复护理领域也已成为趋势。可穿戴康复设备将获取的骨科患者康复大数据,通过云传输,与专业康复护士对接并反馈,实现远程康复护理。本文归纳可穿戴设备的基本结构,关键技术,及其在骨科康复护理领域中的应用,并分析存在不足,结合骨科临床康复护理实际发展的方向,为可穿戴设备的骨科临床康复护理运用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常见骨科疾病康复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现代康复临床工作者面对的骨科疾病的三大主要问题是:疼痛、关节活动受限与肌肉功能的改变。康复治疗遵循的原则为:减轻疼痛、增加关节活动度,增强肌肉力量与耐力。尽管应用上述原则,在临床中解决了许多骨科疾病的问题,但仍有许多患者的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引发我们对常见骨科疾病康复问题的深人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20(3):202-202
由北京康复医学会骨科分会、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康复医学中心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骨科康复学习班定于2005年6月17-22日在北京举行。本学习班的重点为骨科围手术期的康复治疗,为跨越骨科及康复科之间的鸿沟,使骨科疾病的治疗跟上世界水平打下基础。主要内容为:现代骨科康复的理念及其进展;运动治疗的基础理论;围手术期康复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人工关节置换的术后康复;四肢骨折的术后康复;骨关节病的康复;脊髓损伤的康复;脊柱疾病的康复;运动创伤的康复;肩关节损伤康复治疗程序。以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授课,使学员基本掌握骨科…  相似文献   

18.
骨科围手术期康复是目前骨科康复的热点,王宁华同志发表于贵刊2005年第20卷第3期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活动范围的影响因素分析》一文内容也正是反映了围手术期的康复问题,但读后感觉文中有些不妥之处,特提出与作者商榷。不对之处请作者及广大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19.
“动静结合”是著名骨科专家尚天裕教授总结出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指导原则,生动而充分的概括了骨折治疗乃至骨科临床上不可回避的固定与活动、治疗与康复的关系,目前已经成为骨科临床的主要治疗准则,本文从生物力学角度论述了“动静结合”原则在骨伤治疗与康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中华医学会微创骨科学组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委员,广东省创伤骨科救治科研中心委员,广东省骨科学会常委,广州市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院管理学会常委,广州市医院管理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委,《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编委,《中国临床解剖杂志》编委,《实用医学杂志》编委,《广东医学》杂志特约审稿员。主要研究方向:脊柱外科,微创骨科。学术成就:从事骨科工作已30余年,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脊柱外科,90年代开始微创脊柱外科及微创骨科技术的相关研究及临床工作。经过10余年的历程,已开展了系列微创脊柱外科及微创骨科手术:如前路、后路微创脊柱(颈、胸、腰段)手术、微创关节手术等,使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发展成为广州市重点建设医学专科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