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5岁,主因"突发头晕伴恶心、呕吐1周"入院。查体:神志清楚,精神较差,语言流利,定向力、记忆力正常,双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灵敏,口角无偏斜,伸舌居中,四肢活动好,肌张力正常。颅脑CT表现(图1):右侧中颅窝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边界不清,大小约4.29 cm×5.64 cm×4.93 cm,CT值约24.5 HU,右侧蝶骨大翼和小翼、右侧蝶窦外侧壁、右侧颞骨颞颌关节面及右侧中耳骨质广泛破坏,右侧外耳道内见软组织密度影填充,听  相似文献   

2.
正患者女,61岁,右侧肢体麻木无力伴言语不利1月。2019年8月26日外院头颅M R平扫示:左侧基底节区急性脑梗死。2019年9月3日外院头颈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示:考虑右侧颈内动脉蹼,请结合临床;双侧颈内动脉虹吸段少许钙化斑块,管腔未见狭窄;双侧大脑前、中、后动脉未见明确狭窄。患者于2019年9月25日收入我院,查体:右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右偏,右侧肢体肌张力1级,右下肢肌张力3级;左侧肢体肌力肌  相似文献   

3.
女性后纵隔精原细胞瘤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患者女 ,2 2岁 ,咳嗽 ,咯血 1月余。胸部正侧位X线片示 :右侧胸腔中等量积液 ,右肺中叶不张并肺门肿块。超声检查示 :心包大量积液 ,腹腔间隙少量积液 ,右侧胸腔大量积液。胸部CT示 :右侧胸腔、心包大量积液 ,纵隔少量积液 ;前纵隔、隆突下、主 肺动脉淋巴结肿大、融合成片块状 ,包绕在大血管周围 ;右后纵隔中下份内见一圆形巨大块影 ,约 9.5cm× 7.1cm× 10 .5cm大小 ,CT值为4 3.9Hu ,增强后肿块轻度强化 ,CT值为6 7Hu ,肿块向右侧生长 ,突破胸膜 ,包绕中间段及下叶支气管 ,致管腔狭窄 ,但仍可见含气支气管 ,肿块边缘清楚 ,无分叶 ,密…  相似文献   

4.
患儿男,3个月,主因发现黑便15天入院。血常规:Hb 47 g/L,PLT324×109/L。超声示右侧胸腔囊性占位。胸片示右侧胸腔积液。CT平扫纵隔窗见后纵隔巨大多房囊性肿块,与食管关系密切(图1);病变大部分位于右侧胸腔,向左侧胸腔延伸,心影向左移位,气管、双侧主支气管、大血管受压前移;右肺容积明显减小,右肺下叶部分肺不张;部分颈、胸椎体呈蝴蝶椎;CT增强示肿物边缘及分隔明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对胸膜孤立性纤维瘤CT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报告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CT影像表现,并复习文献。结果2例病变CT影像均表现为右侧胸腔巨大肿块,边界清楚呈分叶状,与胸壁间间隙清楚;密度不均匀,可见斑点状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显示肿块内较多肿瘤血管,实质期肿块不均匀强化呈"地图样";邻近肺组织受压不张,纵隔移位;右侧少量胸腔积液。其中一例伴有右侧第7后肋受压骨质吸收,第7/8肋间孔扩大,肿块向椎管内扩展。结论胸膜孤立性纤维瘤具有相对特征性的CT表现。CT在定位定性诊断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病例男,37岁,因“右侧持续性鼻塞伴流黄脓涕4年”就诊,查体见鼻腔黏膜红肿,鼻中隔向左侧明显偏曲,右侧总鼻道可见白色透明新生物,表面可见毛细血管,双侧中鼻道及右侧下鼻甲无法窥及,双侧鼻腔可见少许脓性分泌物。副鼻窦CT检查:右侧鼻道内见一软组织密度肿块,CT值约53HU,内见散在点、灶状密度增高影,肿块局部与鼻中隔中上段黏膜相连,鼻中隔软骨局部不连续并受压左偏;右侧中、下鼻甲显示不清;右侧眼眶内板、上颌窦内侧壁、蝶窦前壁骨质膨胀变薄(图1~4)。术前影像诊断为鼻息肉。  相似文献   

7.
刘卫华  唐曦  王智  李鑫 《中国临床康复》2014,(17):2746-2751
背景: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成年中国人第5腰椎峡部作了大量的应用解剖学研究,但研究结果各不相同,并且观测参数不系统、不完整,而对成年中国人第5腰椎峡部进行较系统的临床应用解剖与Micro CT扫描显微影像解剖对照研究国内外文献未见报道。 目的:观测成年中国人第5腰椎峡部Micro CT扫描显微影像解剖学及应用解剖学特点,以期为成年中国人第5腰椎峡部易患病性提供形态学依据。 方法:实验从成都医学院局解实验室随机选取60例成年中国人干燥、无破损第5腰椎标本,应用游标卡尺测量第5腰椎峡部的相关数据,并应用Micro CT的三维重建系统分析第5腰椎标本三维骨结构,并逐一测量与第5腰椎左、右侧峡部临床应用解剖观测的指标相对应的Micro CT扫描显微影像解剖参数。 结果与结论:在成年中国人第5腰椎标本观测:①左、右侧峡部上缘厚度分别为(4.27±177;0.99) mm,(4.25±177;0.98) mm。②左、右侧峡部下缘厚度分别为(7.31±177;1.23) mm,(7.29±177;1.25) mm。③左、右侧峡部内缘厚度分别为(6.61±177;0.33) mm,(6.59±177;0.36) mm。④左、右侧峡部外缘厚度分别为(8.65±177;0.27) mm,(8.59±177;0.33) mm。⑤左、右侧峡部上下缘距离分别为(11.10±177;3.14) mm,(11.07±177;3.11) mm。⑥左、右侧峡部上缘长度分别为(8.37±177;0.99) mm,(8.40±177;0.96) mm。⑦左、右侧峡部下缘长度分别为(4.71±177;0.71) mm,(4.73±177;0.62) mm。⑧左、右侧峡部内缘长度分别为(13.01±177;1.38) mm ,(13.04±177;1.36) mm。⑨左、右侧峡部外缘长度分别为(10.75±177;1.11) mm,(10.78±177;1.06) mm。游标卡尺与Micro CT所测的第5腰椎峡部左右侧的三维数值之间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证实,对成年中国人第5腰椎峡部临床应用解剖测量值与Micro CT测量值之间具有统一性,左右侧腰椎峡部解剖值没有差异,Micro CT能为临床上第5腰椎的易患病性提供更为详尽准确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8.
CT及MRI诊断子宫平滑肌瘤病累及下腔静脉及右心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子宫平滑肌瘤病累及下腔静脉及右侧心腔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方法 收集8例病理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病累及下腔静脉及右侧心腔患者,回顾性分析术前CT及MRI表现。结果 子宫平滑肌瘤病累及下腔静脉及右侧心腔CT及MRI影像学特点:病灶大部分游离于静脉或心腔内,中等不均匀强化,病变与子宫静脉平滑肌瘤原发灶或复发灶相延续;累及右心腔时可见似"拐杖头"或"蛇头"状改变。子宫平滑肌瘤病的特异性表现为子宫或宫旁血管增粗、纡曲成团。结论 CT及MRI不仅可显示子宫平滑肌瘤病累及下腔静脉及右心受累范围,同时可以检出盆腔原发或复发病变,对指导治疗及评价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病例女,68岁,右侧颌面部渐进性增大包块4月余。查体:右侧颌面部肿胀,可触及3.5cm×4.0cm大小包块,质地中等,压痛明显,右侧鼻腔外侧壁向内隆起,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肝、脾肋下未及。实验室检查:WBC7.9×109?L,中性粒细胞0.59,淋巴细胞0.31,碱性磷酸酶正常。CT示右侧面颊脂肪深部见约3.5cm×3.7cm×4.5cm大小、密度均匀的软组织肿块,延伸至右鼻腔前部、口腔右侧壁、右上颌骨牙槽突及右上颌窦前下壁,右硬腭溶骨性骨质破坏,右上牙龈前部明显增厚(图1,2)。胸部X线及腹部B超检查未见异常。放疗后复查CT示右颌面部软组织肿块明显缩小,局部脂…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 ,6 6岁。发现右侧颈部包块并逐渐增大三月。无明显疼痛 ;无畏塞、发热、恶心、呕吐 ;常有咳嗽 ,无咳血胸痛 ;现感咽部不适。查体 :右侧颈前区见约 6cm× 6cm大小包块 ,皮肤无红肿 ,质软 ,界清 ,表面光滑 ,无触痛 ,移动度欠佳 ,不随吞咽上下移动 ;颈软 ,气管居中 ,甲状腺不大 ,余阴性。CT所见 :右侧胸锁乳突肌后方、颈动脉鞘外侧见 5 7cm×5 0cm形状不规则低密度灶 ,密度均匀 ,CT值 6 2Hu ,边界清晰锐利 ,颈动脉鞘受压 ,稍向内移位 ,增强扫描不规则低密度灶未见强化 ,延时扫描仍呈低密度影 (图 1、 2 )。CT诊断 :1、颈部右外侧…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43岁,右侧腰背部酸痛不适3月余。上腹部CT:右侧后腹膜见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界限清晰,其内见多发囊状改变,边缘见点状钙化影,与右侧第11肋骨关系密切;增强后囊性部分未见明确强化,边缘轻度延迟强化;邻近肝脏、肾脏推压移位(图1)。诊断:右侧后腹膜占位,以神经来源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室内原发性淋巴瘤实施CT、MRI检查的效果及表现特点状况。方法:对2016年本院收治的1例脑室内原发性淋巴瘤患者进行研究,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检测过程实施回顾性分析,患者在治疗前进行CT及MRI检查,统计分析患者的影像学表现状况。结果:患者CT检查结果显示右侧脑室内三角部位存在形态规则稍高密度肿块影,肿瘤边界较为清晰;增强扫描时病灶不均匀强化;病灶周边存在明显水肿带。MRI检查T1WI、T2WI显示右侧脑室内三角部位存在稍长不均匀信号肿块影,内部存在囊变;实施增强扫描存在明显均匀强化,囊变部位强化不明显;病灶周边存在明显水肿。实施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脱水治疗2周后进行MRI复查显示右侧脑室内三角部位存在不规则信号肿块影,形态不规则,且与治疗前相比病灶增大;肿瘤周边水肿明显加重。实施影像学检查无其他病灶,手术病理活检、免疫组化染色、病理学检查等确诊为右侧脑室三角部位弥散性淋巴瘤。结论:脑室内原发性淋巴瘤实施CT、MRI检查效果优良,临床可采取CT与MRI检查联合诊断,进一步提升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13.
王海霞  朱明华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6,13(2):141-141,i0006
患者男性,53岁。咽部异物感1月余就诊。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咽部异物感,无疼痛,不咳嗽、咯痰,无呼吸困难及吞咽困难,自觉头转向右侧时有发音异常。电子咽喉镜示右侧梨状窝新生物。CT示右侧梨状窝新生物。经抗炎治疗数日,未见明显好转。入院后行下咽部CT示右侧梨状窝血供欠丰富,低密度软组织肿块,涉及同侧批裂过中线,向上达口咽,良性肿瘤(囊肿)可能性大。间接喉镜等右侧梨状窝可见2个大小分别为1·8 cm×1·8 cm和1·5 cm×1·5 cm的球形新生物,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行右下咽新生物切除术。病理检查巨检:灰白、灰黄、灰褐色肿物2个,大…  相似文献   

14.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38岁,反复小腹疼痛2个月,加重2次,伴午后低热。近日加剧疼痛,急诊入院。妊娠史孕2产1,人工流产1次。妇科检查:外阴、阴道、宫颈未见异常;子宫正常大小,右侧可扪及肿块6cm×6 cm×4cm,略有压痛。B超示:右侧卵巢包块5.4cm×4.5cm,诊断为右侧卵巢炎性包块。盆腔CT示:右侧卵巢囊实性肿块。  相似文献   

15.
病史资料摘要患者女性42岁右侧颈部包块八年,逐渐增大三月就诊。查体,右侧颈部实性包块,质硬,移动度差,触诊可感觉到搏动,并似乎与颈动脉搏动同步。影像资料颈部CT平扫示图1:CT表现:右侧颈总动脉分叉层面间椭圆形软组织密度块影分布,软组织影内部密度均匀,边界清晰,邻近软组织受压外移,CT拟诊:右侧颈部良性占位,颈动脉体瘤可能。  相似文献   

16.
对乳腺脓肿PET/CT误诊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34岁。缘于2个月前触及右侧乳腺内上象限肿块,当时未予与注意,未行任何治疗;数天前发现右侧乳头上方新增小结节灶,顶端破溃并渗出少量血性液体,有压痛,无发热。查体:结节处无红、热表现。B超提示右侧乳腺肿物,考虑为炎性乳腺癌,左侧乳管扩张,内实性回声,未排除乳腺导管癌。PET/CT检查:右侧乳腺(乳头后上方)见一结节状放射性摄取异常增高影,  相似文献   

17.
<正>1资料患者,男性,79岁,发现右耳耳鸣伴听力下降2个月,右面部肿块1个月,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为进一步诊疗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患者入院后行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及PET/CT检查(图1)。CT及MRI提示右侧颞部占位,约4. 4cm×3. 6cm×3. 1cm,邻近颞骨骨质破坏。PET/CT上可见肿瘤高摄取[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_(max))]。影像学诊断思路:患者为老年男性,右侧颞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CT确诊的脑出血80例,剔除60岁以下头部外伤和脑肿瘤所致脑出血者,将其中55例作一分析,着重讨论脑出血的CT改变与恢复期综合康复疗效的关系。 资料与方法 55例脑出血患者,男33例,女22例;年龄60~80岁;高血压脑出血48例、动脉瘤脑出血6例、原因不明1例;左侧偏瘫46例、右侧偏瘫3例、单纯右侧面瘫2例、右上肢瘫痪3例、左下肢瘫痪1例;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1周内CT扫描诊断,经住院治疗后恢复期转入家庭病床行综合康复治疗。 1.按摩与针刺:①按摩配合被动关节活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 ,5 0岁 ,腰部疼痛 4年余 ,加重 9个月并向右下肢放射。近半年右腿麻木 ,不能抬脚 ,无外伤史。查体 :腰椎明显向右侧弯 ,腰 4 ,5椎旁右侧压痛 ,叩击痛 ,右跟腱反射消失右小腿下段至足部感觉减弱。CT表现 :第 5腰椎椎管内靠右侧椎板与椎体间可见一条状高密度影把右侧神经根与硬膜囊分开硬膜囊受压变形 ,右侧神经根受压。CT诊断 :椎管内骨性高密度影 ,性质待定 (见图 )。  手术所见 ,打开椎管后可见硬膜囊右侧有一约 10mm× 5mm× 3mm大小的骨性肿物 ,位于神经根肩上及腋下 ,神经根受压变细 ,切除肿物解除压迫 ,神经根迅速增粗。术…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44岁,因"发现右侧乳腺肿物1年余"人院.查体:双侧乳腺不对称,右侧乳腺明显增大,右侧乳腺外侧可触及约10 cm×10 cm的硬质肿块,边界清楚,无压痛,活动度尚可,肿物表面皮肤静脉曲张;双侧乳头无明显凹陷及溢液.钼靶X线检查:右侧乳腺外上象限见约10 cm×10 cm高密度肿块,边界光滑、清楚,其内未见钙化,腋下未见肿大淋巴结(图1A、B).CT平扫:右侧乳腺肿块约9.85 cm×8.80 cm×7.82 cm,密度均匀,边界清晰,CT值28 HU,双侧腋窝未见肿大淋巴结(图1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