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构建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表达文库,用血吸虫病人混合血清从中筛选出日本血吸虫抗原基因表达克隆。以研制日本血吸虫病的分子诊断抗原和分子疫苗抗原。从日本血吸虫成虫提取总RNA并纯化mRNA,合成cDNA后,再与噬菌体λgt11重组构建cDNA文库(陈淑贞等1992)。  相似文献   

2.
日本血吸虫尾蚴抗原模拟表位的筛选及其免疫保护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筛选日本血吸虫尾蚴抗原的模拟表位,探讨其对日本血吸虫的免疫保护性。方法 用粗提日本血吸虫尾蚴抗原的抗体IgC作配体筛选噬菌体12肽库,按“吸附-洗脱-扩增”的过程进行三轮筛选;随机挑取单个噬菌体克隆进行Dot-ELISA检测;用混和噬菌体克隆免疫小鼠3次,攻击感染45d后剖杀冲虫,计算虫数及肝卵数。结果 经三轮筛选,特异性噬菌体得到富集,挑取11个噬菌体克隆经Dot-ELISA鉴定,均与日本血吸虫尾蚴抗原免疫血清呈特异性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混和噬体克隆免疫小鼠的减虫率为18.79%,减卵率为38.00%。结论 利用噬菌体随机肽库技术获得了日本血吸虫尾蚴抗原的模拟表位,这些表位能诱导对日本血吸虫的保护性免疫。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从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Sj)成虫cDNA文库中获得并分析日本血吸虫新的蛋白基因,为日本血吸虫病的防治提供候选疫苗和药物靶点。方法 构建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挑取重组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对部分序列进行步移法测序获取全长cDNA,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登录。结果 获得了1个日本血吸虫新基因一BBC1基因(AY220747),长623bp,编码184个氨基酸,其编码蛋白的理论分子量为60.8kDa,等电点为5.13。结论 步移法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相结合有利于发现日本血吸虫新基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从日本血吸虫(Schistosorna japonicum,Sj)成虫cDNA文库中筛选日本血吸虫新基因,为日本血吸虫病的防治提供药物靶标或候选疫苗。方法 筛选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随机挑取重组阳性克隆进行DNA测序,再对新基因序列进行步移法测序获取全长cDNA,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获得了1个编码日本血吸虫核苷二磷酸激酶新基因的cDNA序列(AY226980),全长594bp,编码157个氨基酸,编码蛋白与人类或鸽、鸡、鼠及果蝇的核苷二磷酸激酶高度同源。结论 利用表达序列标签法、步移法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技术三者相结合,成功获得了编码日本血吸虫核苷二磷酸激酶基因的cDNA序列。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用荧光抗体技术直接染色法测定西汉古尸肝组织内日本血吸虫卵的抗原性。结果:古尸肝组织内日本血吸虫卵呈灰黄白色,无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而对照的现代人肝组织及新杀家兔肝组织内的日本血吸虫卵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明亮绿色荧光,显示产生了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证明古尸体内的日本血吸虫卵已失去抗原性。  相似文献   

6.
日本血吸虫活虫卵的大量制备和纯化是有关日本血吸虫研究的重要一环,血吸虫虫卵抗原的制备及研究、建立动物的肺或肝脏组织血吸虫卵肉芽肿模型、血吸虫卵体外培养及血吸虫卵的发育过程或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以及血吸虫卵RNA和DNA提职等都涉及血吸虫卵的分离和纯化。我们参照陈佩惠’“’、Cho。ozynski等“’和曹建平等’”’方法进行改进,建立了分离和纯化日本血吸虫卵的方法,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动物感染不同的动物种类以及不同的实验自的,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蛐的数量有所不同’“‘。制备虫卵通常用小鼠和家兔,小鼠均是不同品系日本…  相似文献   

7.
中山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博士后吴忠道在站研究发现新的日本血吸虫基因,已被GenBanK接受进入新序列号。吴博士在站2年间由余新炳教授指导下开展研究工作。通过对已构建的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成虫cDNA文库(SjcDNA)的免疫学筛选分离和鉴定血吸虫重组抗原cDNA克隆,应用对再感染具有抵抗力的个体混合血清,从SjcDNA文库中筛选到5个日本血吸虫抗原基因(cDNA)克隆,1个为SjGST基因克隆,另4个为日本血吸虫未知基因重组克隆,其EST序列均已被GenBanK接受并获得进入新序列号,经初步的免…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日本血吸虫卵对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sulfonic acid,2,4,6-TNBS)诱导小鼠结肠炎肠黏膜表达NOD2/CARD15的影响。方法 实验小鼠(n=50)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n=10)、TNBS+生理盐水组(n=20)和TNBS+日本血吸虫卵组(n=20),后两组用TNBS溶液灌肠(100 mg/kg)建立结肠炎模型,TNBS+日本血吸虫卵组在造模前第14天和第3天分别给予腹腔注射冰冻灭活血吸虫卵10 000个(1 mL冰生理盐水混悬液),TNBS+生理盐水组同时给予相同体积的冰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建模后第7天处死存活小鼠,用荧光定量RT-PCR(Real time PCR)法测定结肠组织的NOD2的mRNA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测定结肠组织NOD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TNBS+日本血吸虫卵组死亡率明显下降,结肠肉眼及组织病理炎症程度明显减轻;荧光定量RT-PCR分析显示,TNBS+生理盐水组较正常组结肠黏膜NOD2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TNBS+日本血吸虫卵组较TNBS+生理盐水组NOD2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Western blot分析显示,TNBS+生理盐水组NOD2的蛋白表达量较正常组增加了近3倍(P<0.01),TNBS+日本血吸虫卵组较TNSB+生理盐水组下降52.8%(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结肠炎时,黏膜NOD2/CARD15表达明显升高,日本血吸虫卵抗原可能通过下调NOD2/CARD15表达改善结肠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9.
初步构建了一个日本血吸虫细菌人工染色体(BAC)文库,该文库已包含1000多个含基因组DNA插入片段的重组pEcBAC1克隆,平均插入片段为120kb。BAC文库将为日本血吸虫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研究提供新的资源。  相似文献   

10.
日本血吸虫表达序列标签的获取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运用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EST)技术,从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中分离、鉴定和分析表达基因序列,为日本血吸虫病的防治提供候选疫苗和药物靶点。方法 构建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随机挑取重组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将获取的EST登录GenBank,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随机挑取382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获得149个EST(登录号分别为:CA747382~CA747391,BU917055~BU917058,CA305307~CA305309,BU581980,BU582400~BU582403,BU666906和(A946548~CA946666),同源性比较发现,部分序列与血吸虫的生活史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性别序列有一定的同源性。结论 EST技术有助于快速、经济地获取和研究日本血吸虫表达基因。  相似文献   

11.
应用定向完隆方法,将日本血吸虫虫卵cDNA片段重组入噬菌体载体λgtllSfi-Not的EcoRl和Notl双酶切位点之间。所构建的基因表达文库的容量为重1.07×107重组子。经含有IPTG及X-Gal的颜色选择平皿测定,初步提示重组效率达100%。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虫卵cDNA文库的构建@吴海玮$南京医科大学分子寄生虫学研究室@陈淑贞$南京医科大学分子寄生虫学研究室@张兆松$南京医科大学分子寄生虫学研究室  相似文献   

12.
免疫筛选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文库基因的亚克隆与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亚克隆免疫筛选日本血吸虫cDNA文库得到的基因。方法 在体外将血吸虫cDNA文库基因的PCR产物和pGEM-T载体连接,转染大肠杆菌XL1-Blue,经抗生素及呈色底物X-gal粗筛,再用限制性内切酶及PCR方法进一步鉴定。结果 成功地将文库中4个大小不同的日本血吸虫基因片段连接到载体中,获得4个重组子。结论 为可能编码保护性抗原的血吸虫基因测序和将其亚克隆入真核表达质粒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日本血吸虫云南品系未成熟卵可溶性抗原(solubleimmatureeggsantigen,SIEA)免疫鼠体内日本血吸虫成虫的睾丸及卵黄腺组织进行超微结构观察,探讨SIEA抗日本血吸虫生殖作用机制;观察日本血吸虫云南品系未成熟卵可溶性抗原(SIEA)的抗病免疫作用;观察小鼠经云南品系SIEA免疫后用皖鄂品系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是否也能诱导产生抗病免疫效果.方法制备日本血吸虫云南品系未成熟卵可溶性抗原(SIEA).取适量SIEA加等量福氏佐剂,背部皮下多点注射免疫ICR小鼠后分2组,分别用大理钉螺和华东钉螺逸出的血吸虫尾蚴(30±2)条,攻击感染.于感…  相似文献   

14.
日本血吸虫未成熟虫卵超微结构和免疫电镜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日本血吸虫未成熟虫卵发育过程中形态学变化,深入了解抗卵胚免疫作用的效应机制。方法 应用透射电镜及免疫电镜方法,研究日本血吸虫卵及其肉芽肿反应超微结构,并对成熟虫卵及未成熟虫卵进行透射电镜和免疫电镜比较观察。结果 进一步证实日本血吸虫宙表面布满网络状纤丝和微棘状突起。成熟虫行毛微管呈现典型的9+2结构。肉芽肿瘤细胞形态超微结构显示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和纤维母细胞功能活跃  相似文献   

15.
采用纯化的日本血吸虫成虫31/32KD蛋白加福氏佐剂免疫小鼠,不仅可减少虫负荷(减虫率28.1%),还可降低血吸虫成虫的产卵量(减卵率71.4%)。抑制虫卵内芽肿的形成.结果提示,日本血吸虫成虫31/32KD蛋白具有较高的减卵率.可望作为混合多价疫苗的侯选组分.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新的可能具有诊断意义的血吸虫蛋白分子,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以血吸虫病人血清筛选日本血吸虫15 d肝期童虫cDNA文库,对阳性克隆插入片段的核苷酸进行序列分析,将结果通过Internet送入NCBI GenBank进行同源性比较并利用蛋白质分析软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经3轮筛选,共获15个阳性克隆,对其进行测序,获得11个基因,其中5个为编码日本血吸虫线粒体的基因,1个为编码日本血吸虫肌球蛋白的基因,其他5个分别为编码SjCHGC05315、SjCHGC01371、SjCH-GC04782、SjCHGC05166、SjCHGC09769的基因。结论从日本血吸虫肝期童虫cDNA文库中筛选到一批日本血吸虫基因,为血吸虫病新的诊断候选分子的研究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17.
日本血吸虫铁蛋白基因的筛选,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Sj未成熟虫卵抗原超免疫兔血清对Sj成虫cDNA文库进行筛选,并对可能具有抗日本血吸虫生殖/卵胚发育潜能的抗原汾子进行克隆,表达。常规法免疫筛选Sj成虫文库,获得单个阳性克隆,PCR扩增后琼脂糖电泳测定基因大小,DNA测序,基因库搜索,找出同源基因。共鉴定出6个不同的基因克隆,选择其中的铁蛋白基因亚克隆于pGMC载体,重组蛋白以GM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SjFer融合蛋白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s,EST)法筛选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成虫cD-NA文库,获得50个日本血吸虫EST片段,经过测序后将EST序列送入EMBL和NCBI、Genbank进行同源性分析并登录。为寻找新的抗血吸虫疫苗候选分子、化疗药物及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血吸虫功能基因奠定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云南品系SIEA(未成熟卵可溶性抗原)免疫小鼠后产生的免疫保护效果.方法ICR小鼠经日本血吸虫云南品系SIEA免疫后攻击感染血吸虫尾蚴,感染后46 d剖杀,观察减虫率、粪卵减少率、雌虫子宫内虫卵数、肝表面虫卵结节数、肝脏各期虫卵数及各期虫卵构成比.结果经SIEA免疫后感染血吸虫尾蚴的小鼠粪卵及雌虫子宫内虫卵减少率分别为33.25%,34.75%(P<50.05);肝表面虫卵结节密度下降47.76%(P<0.05);肝组织内虫卵总数下降,每雌肝卵减少率为41.83%(P<0.05);每雌成熟虫卵减少率为54.37%(P<0.05);肝组织内成熟虫卵比例下降,未成熟卵比例增加(P<0.05).结论日本血吸虫云南品系未成熟卵可溶性抗原(SIEA)的抗原性较强,诱导小鼠产生了抗卵胚发育及抗雌虫生殖免疫力,可望作为血吸虫抗病疫苗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用表达序列标签(EST)策略从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尾蚴cDNA文库中筛选出的新基因进行全长cDNA克隆及功能预测。方法 将插入于pTriplEx2质粒上的cDNA进行测序,测序结果经BLAS Tn程序搜索,发现该插入cDNA序列与曼氏血吸虫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2α亚基(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2 alpha subunit,elF2α)基因高度同源。根据该EST序列设计与pTriplEx2质粒上的5′端测序引物相匹配的PCR下游引物,从该cDNA文库中扩出包含eIF2α全长ORF的cDNA片段。将PCR产物纯化后克隆到pGEM-T载体上,并对此克隆进行测序得到其全长cDNA序列。用NCBI站点的BLASTx及BLASTn程序对所获得的新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搜索;用blast two sequence程序对同源性高的基因进行核苷酸及氨基酸水平的同源性比较。同时用网上分析软件进行基序和保守区域的搜索。结果 发现一个与曼氏血吸虫eIF2α亚基mRNA高度同源的日本血吸虫新基因,核苷酸与氨基酸水平的同一性分别为87%和79%,编码由327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序列。结论 用EST策略筛选到一个日本血吸虫新基因,编码eIF2α亚基,全长编码序列与曼氏血吸虫eIF2α亚基mRNA高度同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