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方文悦  陈周敏 《中国药业》2009,18(20):48-49
目的探索门诊药房规范化管理,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方法结合基层医院工作实际,并查阅相关文件规定,针对影响门诊药房质量的各个环节制订管理措施。结果通过软硬件建设,门诊药房服务质量全面提高,差错事故与纠纷明显减少。结论加强管理及科学规范的操作等措施的落实,是医院门诊药房服务质量提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门诊药房是医院药房,面对病人的一个重要窗口。其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形象和声誉。对医院门诊药房药品差错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将有利于广大药师提高服务质量,笔者结合自身在药房工作近20年的经历,对有关药品差错发生的特点、类型、根源及应采取的措施进行简要的分析,供药师们参考。  相似文献   

3.
加强管理 减少门诊药房调剂差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门诊药房是医院面向社会和患者的一个重要窗口,是医院提供药物治疗服务的关键环节,其药学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患者的健康。因此,加强管理、减少调剂差错,提高门诊药房的调剂工作质量非常重要。笔者分析了调剂差错原因,并提出防止调剂差错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门诊药房是医院面向社会和患者的一个重要窗口,是医院提供药物治疗服务的关键环节,其药学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患者的健康。因此,加强管理、减少调剂差错,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提高门诊药房的调剂工作质量非常重要。笔者分析了调剂差错原因,并提出防止调剂差错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门诊药房是医院面对患者的重要窗口之一,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医院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调剂工作的误差会影响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本文根据笔者在医院门诊药房十几年的工作经验实践,对医院门诊药房药品调配和发放中出现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防范差错的措施,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满意的医疗服务。现报道如下。1药品差错与分析由于我院每天患者就诊量达6000多人,门诊药房工作人  相似文献   

6.
门诊药房是医院直接面对患者的重要窗口,其担负着短时间内根据医生处方正确分配并发放药品的重要职责。发药正确率的高低直接对患者用药安全产生直接影响。经统计,门诊药房差错发生率占医院药剂科发生总差错的40%左右。对门诊药房发药错误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可显著降低药物发放错误率,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药房工作人员通过不断加强对药物相关知识的学习,不仅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药物发放错误率,而且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程度,从而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用药是决定患者能否顺利康复的重要内容之一,确保安全、正确的药物使用,门诊药房的管理至关重要.随着人文关怀的普及,门诊药房服务质量的提升已成为医院改革的窗口,对改善医患关系,树立医院良好形象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在门诊药房的服务态度改进的同时,更应当注重给药的准确性,采取提升药师素质,端正服务态度等措施.若曾发生过药品差错问题,应及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尽快提出可行的改进方法,有效预防.江西寻乌县人民医院门诊药房对门诊药房药品差错原因进行了细致分析,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药房处方调剂的常见差错和降低其差错率的主要方法与效果。方法 展开回顾性分析,统计2018年6月—2020年5月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医院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率,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成立质量控制小组,根据具体的差错发生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标准化应对方案。比较质量控制方法实施前后的门诊药房处方调节差错率。结果 掉药错误、数量错误、规格错误是门诊药房调剂中最主要的差错之一,累计占比80.61%。采取质量控制活动后,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率显著下降。结论 质量控制在降低医院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率中效果显著,需要临床提高重视程度,针对门诊药房处方调剂的常见差错问题和原因,促进质量控制方法的制定与实施,使药学服务质量得到持续性改善,在医院药学服务管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门诊药房是医院对外的一个重要窗口,是体现医院服务水平的重要岗位,药品发生差错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服务质量、经济效益和社会声誉,更重要的是会危及患者健康[1]。因此分析差错发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徐小芸  林矫  骆小敏 《北方药学》2011,8(2):108-109
目的:分析近年来我院门诊药房药学服务中出现投诉事件的原因,制订相应的防范与解决措施。方法:综合近年来我院门诊药房药学服务中出现投诉事件的实例,将门诊药房成为投诉热点的原因进行分类分析,制订相应的防范与解决措施。结果:药学服务发生纠纷产生投诉的原因是多种多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可以从源头上有效地防范门诊药房投诉事件的发生。结论:建立完整的医院药学服务管理体系,提高药学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防范门诊药房投诉事件发生的根本,是创建和谐的"药患关系"的因素之一,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医院的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11.
做好柜台式门诊药房药物咨询服务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门诊药房药物咨询服务的水平。方法:总结我院2年来开展药物咨询服务工作的经验。结果与结论:通过开展药物咨询服务,提高了合理用药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有必要在此基础上,继续建立健全药物咨询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2.
周波 《中国当代医药》2013,(27):149-151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的医疗投诉事件,明确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门诊药房的医疗投诉事件。结果门诊药房发生投诉事件共计256例:药师及护士是被投诉的主要对象,分别占被投诉频次的27.74%、25.95%;与门诊药房相关的投诉事件共计122例,服务态度欠佳、取药等待时间长及无药事服务是投诉的主要原因,分别占投诉事件的21.61%、20.57%、17.97%。结论提高服务质量,有针对性地制订有效措施解决医疗投诉事件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投诉事件的发生率,以期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朱伟梁  丁禄霞  李莉  蒋鹏 《中国药房》2012,(13):1190-1192
目的:降低医院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率,促进药学服务质量提升。方法:以"降低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率"为主题,在我院门诊药房按照品管圈活动的10个步骤实施各项活动,并评价该活动的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拟定了几方面的对策,如配方人员仔细核对打印标签,药品调配后摆放整齐;对同一成分不同规格、包装非常类似的2种药品,用其他品种的药品隔开,并贴上醒目图标等。有形成果方面,与改善前比较门诊药房发药差错率下降62.9%(29.25件vs.10.85件),目标达标率120.66%;无形成果方面,员工品管手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责任心等方面的评分明显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提升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质量,促进临床用药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改善门诊药房服务质量的几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彩琴  马瑞 《中国药事》2009,23(5):450-451
目的改善服务质量,提高病人对门诊药房的满意率。方法建立“零距离”的调剂服务模式;建立联系单;加强门诊药房内部管理;制定“药师提示”标签并设咨询窗口;建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制度等。结果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结论门诊药房作为医院药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不断提高药学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本院门诊药房药物咨询情况,提升门诊药房药学服务水平。方法:对本院门诊药物咨询窗口2011年1~6月的352例药物咨询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咨询者以患者及其家属居多,占73.58%;咨询的药物类型主要有抗感染类药物,占23.58%,消化系统类药物,占19.89%及心脑血管类药物,占13.64%;咨询的内容广泛,以用法、用量、药物的基本信息及特殊人群用药为主;咨询途径主要为窗口咨询。结论:开展药物咨询服务,促进合理用药,提高药学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6.
徐新  王钦 《中国医药指南》2013,(36):336-337
目的适应医院的信息系统,减少门诊药房发药差错,提高门诊药房调剂工作质量。方法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门诊药房的药品调剂工作进行管理,目标将药品调剂差错率控制在1%。以下。管理措施主要包括:解决计算机网络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药品调剂工作效率;减少药品调剂差错。每月检查药学人员执行PDCA管理措施的情况,计算药品调剂差错率,并进行分析和评定,检查整改的效果,提出新的计划和措施。结果运用PDCA循环管理后,门诊药房的药品调剂工作效率显著提高,药品调剂差错率降至0.89%。(223/251238),达到本轮PDCA循环的目标。结论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可有效减少门诊药房药品调剂差错,提高门诊调剂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国内大型医院自动化门诊药房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快速出药、智能存储、批量上药及智能发药等设备对我院门诊药房进行自动化改造,分析门诊药房自动化改造后药品管理、调剂质量、药师工作效率等方面发生的改变。结果:门诊药房自动化优化了药品管理,有利于药品养护,加强了库存管理,解决了效期管理难题,实现了药品批号追踪;调剂差错由改造前的32.6件/周减少至改造后的11.3件/周,降低了65.3%;自动化药房设备参与了约90%的门诊处方调配,实现了药品调剂从"人等药"到"药等人"的转变,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结论:自动化有利于提高国内大型医院门诊药房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出现差错的原因,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3月-2013年6月门诊药房出现调配差错的处方98份,总结出错原因,然后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结果98份处方调配差错的原因为:医生开具的处方差错、发药数量差错、用法用量差错、剂量剂型差错、药物名称差错等。结论医院门诊药房必须加强针对性管理,规范处方调配流程,并且不断提高药学服务人员的业务能力,才能有效预防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谢明华  葛敏  彭佳蓓  王鼎盛 《中国药房》2014,(41):3889-3891
目的:为医院实施门诊药房自动化提供参考。方法:结合我院自动化发药系统的工作流程,对自动发药机、智能传送系统、自动补药系统等设备在我院门诊药房的使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自动化建设给我院门诊药房带来的改变。结果与结论:经统计,我院应用自动化发药系统后降低了药师工作强度(68%)、提高了工作效率(37.5%)、降低了内部调剂差错(84.88%)、优化了发药模式、提升了服务理念、改善了药房环境、提高了药品管理水平,但同时应注意做好自动化系统停用时的应急预案、核算控制系统的运行成本等。  相似文献   

20.
郭首兵  李永兵 《中国药事》2017,31(7):824-829
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提升门诊药房的药学服务质量。方法:濮阳市人民医院药剂科门诊药房全体药师成立品管圈小组,设立活动主题,对门诊药房自动发药系统故障较多、窗口发药效率低和药师调剂差错较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设定目标、拟定对策、确认结果。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门诊药房自动发药系统故障发生次数由每周156次下降到48次,药师每小时发药处方由102张提高到161张,调剂差错由每周12件下降至每周5件,患者平均候药时间由5.6 min减少至3.2 min,退药事件由每周36件减少到17件。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了门诊药房自动发药系统工作效率,改善了药师工作质量,降低了调剂发药错误率,缩短了患者候药时间,减少了患者退药事件,该院药学服务质量有了大幅提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