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数字化三维成型钛网在颅骨缺损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数字化三维成型钛网行颅骨缺损修补术38例,分析采用数字化三维成型钛网修补颅骨缺损手术的手术难度、手术时间、塑形满意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38例患者手术相对使用普通钛网手术难度大大降低、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钛网与颅骨贴合完美,术后外观满意,术后除1例皮瓣中心坏死出现并发症外,其余病例术后均无切口感染、皮瓣下积液及钛网外露。结论使用数字化三维成型钛网行颅骨缺损修补手术,手术难度降低,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塑形外观满意度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数字化成型钛网进行颅骨修补的临床推广价值。方法通过薄层CT扫描,采用数字化三维成像技术,制作符合颅骨缺损形态的个体化钛网修补材料,对30例(31侧)颅骨缺损患者施行颅骨修补术。另一组20例,采用传统术中手工塑型修补。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塑型时间、术后患者对外观的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应用数字化成型钛网进行颅骨修补与传统手工塑型颅骨修补相比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平均手术塑型时间减少,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应用数字化成型钛网进行颅骨修补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感染机会少等优点,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3.
张国哲  侯延伟  李增惠 《河北医药》2011,33(7):1018-1020
目的探讨二维钛网数字化成形进行颅骨修补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 2007年8月至2009年12月,采用二维钛网数字化成形为26例患者进行颅骨修补,分析颅骨修补术的麻醉时间、手术操作时间、术后患者对塑形的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26例患者术中麻醉及手术操作时间明显减少,术后无1例出现因塑形欠佳造成的并发症,复查头颅CT修复后的颅骨形状与原颅骨形状完全一致,患者对塑形的满意度100%。结论二维钛网数字化成形技术实现了个性化颅骨修补,使患者修补后头颅形状恢复生理原貌,使修复颅骨缺损方便,快捷,塑形满意,缩短了麻醉及手术时间,减少了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数字化钛网治疗颅骨部分缺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数字化钛网进行颅骨修补80例,分析数字化钛网治疗颅骨缺损在术中的塑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后患者对塑形钛网的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及治疗费用。结果80例数字化钛网修补术治疗颅骨部分缺损患者均恢复良好,术后未见颅内血肿及皮瓣下积液、颅内感染、钛网外露等手术并发症出现,术后头颅外观对称,患者均对塑形满意。结论数字化塑性钛网修补术治疗颅骨部分缺损手术简单,快捷,钛网塑形良好,减少手术时间,未增加治疗费用,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运用数字化塑形钛网在颅骨缺损修补中的临床价值和手术技巧。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宁德市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8例采用数字化塑形钛网行颅骨缺损修补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运用数字化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优于传统的手工塑形钛网,尤其是大面积的额颞部颅骨缺损。术后17例恢复良好,1例出现皮下积液仍在随访中。患者对塑形的满意度达到100%。结论运用数字化塑形钛网修补颅骨能够简化手术过程,缩短手术时间,塑形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应用钛网及数字化多点成形技术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体会。方法对颅骨缺损的部位进行CT薄层扫描重建,应用数字化多点成形技术对钛网塑型后行修补颅骨。结果37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应用钛网及数字化多点成形技术修补颅骨缺损缩短了麻醉及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塑型满意度高,具有推广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传统手工塑形修补(MS)与数字化三维重建钛网修补术(DTMS)在修补颅骨缺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118例颅骨缺损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手术方法 不同分为数字化三维重建钛网修补组61例,传统手工塑形修补组5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受伤部位、合并症、受伤至手术时间及术前外观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用时、钛钉用量、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外观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 数字化三维重建钛网修补组在手术用时、钛钉用量、术后并发症及塑性工作量方面较手工塑型修补明显缩短或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外观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手工塑型修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数字化三维重建钛网修补颅骨缺损手术时间短,钛钉用量少,术后并发症少,塑形工作量减轻,术后外观满意度高,在修补颅骨缺损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数字化三维钛网在颅骨缺损修补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科68例应用数字化j维钛网进行颅骨缺损修补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颐性分析。结果68例患者均塑形满意,术后无一例皮下积液、脑脊液漏、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癫痫发作1例,经抗癫痼治疗后随访半年未见再次发作。结论应用数字化三维钛网修补颅骨缺损,塑形满意度和吻合度高,排斥反应和并发症少,可作为颅骨缺损修补手术的首选材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数字化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0年8月~2013年9月收治的46例需进行颅骨缺损手术的患者行数字化塑形钛网修补术,比较同期的42例行传统手工塑形钛网颅骨修补术的患者手术质量和术后恢复情况。进行6个月的术后随访,统计评估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数字化塑形钛网修补手术在用时、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优势明显(P0.01),术后功能状态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化塑形钛网技术在颅骨缺损的修复治疗上具有塑形美观、术后恢复效果好,可减少手术时间等诸多优点,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如何预防大面积颅骨缺损钛网修补术后并发症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129例大面积颅骨缺损患者行钛网修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结果 129例大面积颅骨缺损钛网修补术后,其中116例术后恢复良好,13例因手术时机、手术技术及皮下未放置引流管而发生并发症。结论对于大面积颅骨缺损行钛网修补时,在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配合娴熟的手术技术,并常规放置头皮下负压引流管后,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术后三维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手术技巧及术后并发症的治疗,分析发生并发症的可能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对2009年7月至2013年2月施行颅骨缺损修补术的220例患者进行1个月至3年的随访,对发生并发症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患者中切口感染8例,材料外露4例,皮下积液11例,癫痫8例,硬膜下血肿2例,脑脊液漏7例。结论采用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技术和颞肌下术式治疗大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手术操作简捷,钛网塑形满意。坚持无菌操作,提高手术技巧,能有效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数字化三维塑形钛网在修补颅骨缺损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73例颅骨缺损患者使用数字化三维塑形技术修补32例(A组),传统手工塑形修补41例(B组)。比较2组手术、塑形时间,钛钉用量、术后并发症以及患者对术后外观的满意度。结果A组手术、塑形时间及钛钉用量均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少于B组,患者满意度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化三维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明显优于传统手工塑形颅骨修补,能最大程度恢复缺损外形,缩短麻醉及手术时间,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刘永泰  朱龙  寇堃  蓝勇 《现代医药卫生》2014,(13):1996-1997
目的探讨运用数字化三维塑型钛网在颅骨缺损修补术中的临床应应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50例颅骨缺损患者的手术过程、术后并发症及恢复情况。结果 50例患者术后外形对称,钛网无松动,无皮下、钛网下积液,未出现头皮坏死、感染,5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数字化三维塑型钛网行颅骨缺损修补术具有术后并发症少、塑型好、外形对称、操作简单、符合生理要求、缩短手术时间等优点,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在颅骨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数字化成形技术制作个体化钛网进行颅骨修补,分析手术时间、塑形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56例手术时间缩短,术后恢复良好,无切口感染及皮下积液,患者对塑形的结果满意度高。结论数字化三维成形钛网修复颅骨方便、快捷、塑形满意,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双侧同时行颅骨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9例重型颅脑外伤行双侧去骨瓣减压的颅骨缺损患者,采用颅脑CT超薄扫描,三维钛网数字成型,双侧同时行颅骨修补手术。结果 9例重型颅脑外伤行双侧去骨瓣减压的颅骨缺损患者,双侧同时行颅骨修补手术,术后无一例并发症的发生,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双侧同时行颅骨修补手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分次手术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颞肌外与颞肌下数字化成型钛网修补额颞区大面积颅骨缺损的治疗效果,探讨最佳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数字化成型钛网修补额颞区颅骨缺损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颢肌外组22例,颞肌下组20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失血量、钛钉用量)、术后并发症(刀口感染、皮下积液、癫痫、颅内血肿、咀嚼受限、面瘫)及患者出院1个月后的外形满意度.结果 颞肌外钛网组修补的手术时问明显少于颞肌下组(t=2.42,P<0.05),但外形满意度低于颞肌下组(x2=36.31,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80,P>0.05).结论 颢肌外与颞肌下两种术式各有优缺点.在大面积额颞区颅骨修补术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手术医生的临床经验等因素综合考虑,个体化地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使用数字化成形钛网行颅骨缺损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总结本院利用数字化成形钛网修补颅骨病例58例,设为A组,将既往用普通钛网作为修补材料的病例46例,设为B组,两组病例在手术操作时间,钛钉使用数量,并发症以及术后外观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 A组手术麻醉时间平均102 min,固定钛网的钛钉数量平均4.6枚,并发症5.17%,外观满意度100%;B组手术麻醉时间平均为172 min,钛钉的使用数量平均9.3枚,术后并发症为13.04%,患者外观满意度仅达71.7%。结论手术中使用数字化成形钛网作为修补材料,具有手术麻醉时间短,钛钉使用数量少,节约修补材料,并发症少,患者及术者对术后头颅外观的满意度好等优点,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颅骨缺损修补手术时机及材料的选择、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总结161例颅骨缺损修补术手术时机、手术材料的选择、术后并发症可能的原因及治疗的经验.结果 用硅胶涤纶网修补38例,自体颅骨修补26例,三维钛网修补72例与电脑塑形预成形三维钛网修补25例.头皮下积液26例,癫痫7例,钛网慢性切割头皮致钛网外露3例,头皮感染5例,脑内出血2例,硬脑膜外血肿1例;三维钛网颞部边缘翘起不适2例;钛网变形中央内陷2例.结论 选择合理颅骨修补材料、适宜的时机、提高手术技巧,能有效地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杨杰  肖锋  陈小平  吴俊波 《江西医药》2010,45(6):547-549
目的对比数字化塑形钛网与术中手工塑形钛网修补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的患者43例,其中21例采用数字化塑形钛网技术进行颅骨修补为试验组,22例手工塑形钛网修补颅骨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例的手术时间、钛钉用量、塑形效果、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试验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5±10.35)min,对照组(110±15.1)min,试验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试验组钛钉用量(8.5±0.6)个,比对照组(13.4±0.5)个数明显减小(P〈0.01);试验组术后塑形效果满意者21例,满意率100%,对照组满意者16例,满意率72.7%。结论数字化塑形钛网技术与传统术中手工塑形修补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相比,具有手术步骤简单、时间少、手术耗材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辅助塑型二维钛网在颅骨修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进行个体化塑形颅骨缺损修补术的临床价值. 方法 将患者颅骨缺损CT数据在计算机上分别进行三维重建,采集颅骨缺损部位的三维几何模型数据,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利用模具将二维钛网压制成形,用成形好的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结果 术中医师塑形工作量、麻醉及手术操作时间明显减少,术后无1例出现因塑形欠佳造成的并发症,复查头颅CT修复后的颅骨形状与原颅骨形状完全一致.结论 颅骨缺损修补手术应用计算机辅助塑型二维钛网颅骨修补材料实现了按人配置修补颅骨缺损,使患者颅骨缺损修补后头颅形状恢复生理原貌,患者满意度100%,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