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通过调查重症监护病房新护士人际容纳程度,改良新护士培训计划,提高其人际容纳程度,最终达到提高患者满意度的目的。方法:应用人际容纳量表,选择我院重症监护病房2009年6月~2011年6月新护士58人作为对照组,选择我院重症监护病房2012年6月~2015年6月新护士69人作为研究组,将两组培训前后人际容纳程度及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培训后人际容纳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新护士人际容纳程度较低,应加强新护士人文关怀护理的培训,提高人际容纳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使用呼吸机应急预案的知识掌握程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82名ICU护士进行使用呼吸机应急预案知识的问卷调查,包括停电、停氧气及停空气。结果:护士工作年限越久,应急预案知识测试得分越高(P0.05);并且参加培训的护士得分高于未参加过培训的护士(P0.05),其中参与情景模式培训的护士得分高于参与书面文字讲授的护士(P0.05)。结论:工作年限3年的ICU护士对呼吸机应急预案知识得分较低,应重视对低年资护士的培训,而选用情景模拟教学方式进行培训可以更好地提高ICU护士对相关知识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3.
某重症病房护士分层次培训时间成本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某重症病房护士分层次培训时间成本。方法记录2012年某三甲医院重症病房42名护士分层次培训学习时间。结果医院及科室共组织培训75次,护士平均参学率为56.67%,42名护士参加培训的总时间为4140.5h,护士参加培训时间个体差异大,不同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的护士培训时间成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病房护士分层次培训时间成本和个体差异大,未能充分发挥分层次培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ICU护士专业培训需求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专业培训需求,为合理设置ICU护士专科培训及继续教育课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设问卷法,调查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80名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专业培训需求.[结果]ICU护士进入ICU工作前培训相对缺乏;进入ICU后培训不系统、无层次;ICU护士对综合能力的培训需求以及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需求较高;不同工作年限的ICU护士对培训需求的程度不同.[结论]高质量全方位的培训尤为重要,应尽快建立重症护理专业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专业培训需求,为合理设置ICU护士专科培训及继续教育课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设问卷法,调查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80名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专业培训需求。[结果]ICU护士进入ICU工作前培训相对缺乏;进入ICU后培训不系统、无层次;ICU护士对综合能力的培训需求以及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需求较高;不同工作年限的ICU护士对培训需求的程度不同。[结论]高质量全方位的培训尤为重要,应尽快建立重症护理专业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6.
朱霞  徐彩娟 《护理与康复》2010,9(10):831-833
目的观察网络培训对提高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临床思维能力及专科理论水平的效果。方法采用配对设计,将重症监护病房护士40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培训,观察组采用网络培训,培训时间持续6月。比较两组的理论测试成绩及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问卷得分。结果理论测试成绩观察组为(76.62+6.39)分、对照组为(69.33+5.12)分,两组比较,t=3.98,P=0.038;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问卷各思维特质得分组内培训前后比较,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网络培训能提高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临床思维能力及专科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7.
黄义球 《全科护理》2016,(25):2661-2663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医护合作培训模式在提升聘用护士重症监护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40名聘用护士按照其工号重新排序之后的编号单双情况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带教模式培训,观察组采取医护合作带教模式培训,比较两组护士培训结束后对ICU监护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监护能力以及考核小组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ICU中护理、疾病、急救以及监护等知识评分、对病情观察分析等各项ICU监护能力评分、考核小组对轮班护士的培训结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医护合作培训模式能提高聘用护士的监护能力,作用效果优于传统带教模式培训.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在新入职护士的岗前培训工作开展中,应用多元化培训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全年内52名新入职护士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传统组与改良组,传统组护士接受常规模式岗前培训,而改良组护士则接受多元化培训,对比2组护士接受培训之后的具体成绩以及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情况。结果改良组护士接受培训后的综合成绩明显高于传统组,且改良组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远高于传统组对象(P 0. 05)。结论针对新入职护士的岗前培训,应用多元化培训模式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在护士急救药物培训中的效果。方法设计标准病例,首先由护理部对临床科室的护士长和护理骨干进行急救药物的情景模拟培训,对护士长及骨干培训合格后,由护士长及骨干按相同方案对所在科室的护士进行急救药物的情景模拟培训。培训前后均进行急救药物相关知识考核。结果护士长及骨干和科室普通护士在培训后急救药物知识的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科室护士对急救药物培训前后得分差异与工作年限呈负相关(r=-0.199,P=0.016),即工作年限越短,培训前后得分差异越大,效果越好。结论情景模拟培训能加深护士对急救药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其掌握能力,是一种理想的在职培训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我院于2005—03成立了卒中监护病房。NICU(神经重症监护)设于神经内科普通病区内,护士与患者的比例为1:4。筹建初期由于护理资源缺乏且监护床位较少,因此实行利用普通病区护士轮转值卒中监护班的形式。即每周第一个白班在普通病区,第二个白班在NICU内,接下来的夜班值监护班。对1a来卒中监护护理工作的运行情况,我们护理组对这种排班管理方式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工作中的压力来源,探讨相应的对策,以便使医院管理者及护理人员正确认识工作压力,并尽可能减轻压力,最大限度地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三级甲等医院各科相应的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工作压力来源进行调查分析,并与普通病房护士作对比,运用PEMS 3.1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护士工作年限越长压力相对较小,ICU护士的压力比普通病房护士相对较高,其中最主要的压力源在患者护理方面,而在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两者无差异。结论:提供适当的压力应对策略,改进护理制度,相应增加护士编制,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以便有效减轻护士压力,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目标教学对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新护士培训的效果。[方法]对50名新入PICU的护士(工作年限少于3年)进行为期3个月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结果]经过3个月培训,50名新护士理论与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提高。[结论]目标教学有利于新护士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PICU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急救知识与技能,急救应变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目标教学对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新护士培训的效果。[方法]对50名新入PICU的护士(工作年限少于3年)进行为期3个月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结果]经过3个月培训,50名新护士理论与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提高。[结论]目标教学有利于新护士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PICU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急救知识与技能,急救应变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呼吸监护病房中突发事件,通过医护合作培训及演练,提高呼吸监护病房医护人员应急能力。方法设置模拟呼吸监护病房突发事件场景,采用医护合作培训,在呼吸监护病房中医生和护士共同参与演练呼吸机突然失火、供氧中断、停电、非计划性拔管等应急事件,通过理论和实践技能考核及医护双向满意度测评、患者满意度评价演练效果。结果演练前后呼吸监护病房医生、护士的急救理论知识和操作考核成绩均提高(P0.05或P0.01),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士对医生医疗工作满意度、患者对医护人员服务满意度较实施前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通过医护合作培训及演练应对突发事件,医护人员应急理论知识和急救实践技能、应急及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明显提高,医护双向满意度测评及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唐晶  周艳  张毓 《护理研究》2014,(1):139-140
阐述了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护士感染现状,从工作性质、防护意识淡薄、特定的环境、知识缺乏等方面综述了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护士感染原因,并提出加大对PICU监管力度、注意日常操作安全、加强重症专科防护培训、合理安排工作等对策.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护士感染现状,从工作性质、防护意识淡薄、特定的环境、知识缺乏等方面综述了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护士感染原因,并提出加大对PICU监管力度、注意日常操作安全、加强重症专科防护培训、合理安排工作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监护病房护士最适宜的工作年限。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神经外科监护病房36名医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师普遍认为5~15年工龄的护士最适宜在神经外科监护病房工作。结论:应合理安排神经外科监护病房护理人员,选派5~15年工龄的护士为最佳选择,其他工作年限的护士可考虑搭配,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机整合与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护士职业危害的发生现状、对职业危害的担心程度及经常采取的应对方式,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护士职业危害发生情况与担心程度、发生情况与应对、担心程度与应对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自编的一般资料调查表、重症监护病房护士职业危害发生情况及担心程度调查问卷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沈阳市三级甲等医院211名重症监护病房护士进行调查。结果重症监护病房护士职业危害发生情况和担心程度以人体工效学、心理社会和组织因素得分最高;职业危害发生情况与担心程度和消极应对呈正相关,担心程度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结论医院各级管理者应重视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职业危害,特别是人体工效学、心理社会和组织因素危害。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减少重症监护病房护士职业危害的发生;改进以前的培训方式和丰富培训课程内容,正确引导护士认识职业危害并予以积极的应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标准化沟通方式在重症监护病房病情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选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重症监护病房2个护理单元。单号楼层为对照组,护士按传统方式交接班;双号楼层为观察组,护士按标准化沟通方式交接班。比较两组护士的交接班合作状况及交接班相关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士交接班合作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交接班相关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数少于对照组。结论标准化沟通方式规范了重症监护病房病情交接方式和流程,促进了患者安全及团队协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急重症监护病房(emergence intensive care unit,EICU)护士对ICU谵妄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并分析ICU谵妄知识、态度及行为的相关性,为提高急重症监护病房护士ICU谵妄知识及护理技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ICU谵妄知识、态度、行为问卷,对大连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的149名急重症监护病房护士进行调查,收集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及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149名急重症监护病房护士ICU谵妄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21.26±5.34)分、(18.65±5.71)分、(10.86±3.40)分,得分均偏低。不同年龄、护理工作年限及急重症监护病房工作年限的护士在ICU谵妄知识掌握情况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性别的护士对ICU谵妄护理的态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护士ICU谵妄护理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重症监护病房护士ICU谵妄知识与态度呈负相关(r=-0.19,P=0.02),对ICU谵妄的态度与行为呈正相关(r=0.64,P=0.00)。结论急重症监护病房护士ICU谵妄知识水平偏低,ICU谵妄认知态度欠积极,ICU谵妄患者评估及护理行为运用不足,需加强急重症监护病房护士ICU谵妄知识教育,端正其ICU谵妄预防和护理态度,提高其ICU谵妄护理运用能力,以减少急重症患者ICU谵妄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