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老年患者习惯性便秘辨证施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习惯性便秘辨证施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2008年5月-2009年11月内科病区收治的60例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中医护理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中医护理组根据老年患者便秘分型实施辨证施护,对照组给予常规便秘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便秘治疗效果。结果中医护理组在护理后患者在排便自觉症状、大便性状、排便次数均得到明显改善,护理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医护理组便秘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根据老年患者习惯性便秘分型采用中医辩证施护,能有效解除患者便秘症状,其疗效优于常规护理法。  相似文献   

2.
王清 《天津护理》2014,22(6):513-513
<正>便秘是肺源性心脏病老年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此类患者在排便过程中用力,可增加心肌耗氧,加重咳嗽、喘息症状,甚至诱发急性心力衰竭导致患者死亡[1]。因此减轻肺源性心脏病老年患者的便秘症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我科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共收治152例肺源性心脏病合并便秘的老年患者,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帮助患者改善了便秘症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习惯性便秘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40例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进行有因可循的护理干预,采用排便困难程度积分评价干预后的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后,40例患者周排便次数和排便困难程度积分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护理满意率为90.00%。【结论】针对老年习惯性便秘的发生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便秘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健康指导在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靳彦  姜明杰 《护理研究》2002,16(1):30-31
老年习惯性便秘是指年龄在 60岁以上 ,长期或慢性功能性便秘。有学者将它分为结肠性便秘和直肠性便秘 ,以大便次数减少、粪便在肠内停留过久及大便干结、排出困难或不尽为临床特点[1:42 ] 。一般两天以上无排便 ,可提示老年习惯性便秘的存在。分析老年人习惯性便秘的形成 ,做好预防性护理对治疗此病具有重要意义。1 临床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  2 0 0 0年 3月— 2 0 0 1年 3月我科共收治老年病人 30 0例 ,其中 12 6例患有习惯性便秘 ,占 42 % ,男 76例 ,女 5 0例 ,年龄 60岁~ 87岁 ,平均年龄 67.18岁。1.2 方法 病人住院后 ,认真详细…  相似文献   

5.
<正>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上述症状同时存在2种以上时,可诊断为症状性便秘。通常以排便频率减少为主,一般2d或3d或更长时间排便1次(或每周3次)即为便秘。便秘是乳腺癌化疗病人常见的一种副反应,可导致病人食欲下降、乏力,甚至加重化疗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再吸收,增加病人的痛苦。本科室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穴位按摩配合腹部按摩能有效预防及减少乳腺癌化疗病人便秘的发生,取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习惯性便秘的老年患者通过高位结肠透析机进行三联活菌保留灌肠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 将60例习惯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高位结肠透析机配合三联活菌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排便间隔时间、大便性状、排便费力情况、便秘的伴随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位结肠透析配合三联活菌保留灌肠对老年人习惯性便秘的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方位护理干预在老年脑卒中患者便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9月该院收治的老年脑卒中伴便秘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68例)与对照组(68例),对照组给予简单对症促排便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加用多方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观察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接受多方位便秘护理的实验组患者排便健康行为依从性、便秘干预有效率和便秘专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采用多方位护理对老年脑卒中便秘患者实施干预,可显著提高该类患者的促排便健康行为依从性、有效改善便秘症状和提高患者专项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老年习惯性便秘病人痔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综合护理对习惯性便秘缓解的效果.[方法]将180例老年习惯性便秘痔术后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90例采用临床综合护理为主,口服自制中成药为辅的治疗方法,对照组90例术后口服缓泻药,观察两组病人便秘缓解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第1次排便时间缩短,便秘例数少于对照组.[结论]临床综合护理能有效缓解老年习惯性便秘病人痔术后便秘症状.  相似文献   

9.
正功能性便秘是指非全身疾病或肠道疾病所引起的原发性持续性便秘,又称为习惯性便秘或单纯性便秘。大便不通或粪便坚硬、有便意而排出困难;或排便间隔时间延长,在二、三天以上排便一次。将其归属"便秘"范畴。  相似文献   

10.
吴海燕 《护理研究》2010,(1):125-126
[目的]探讨临床综合护理对习惯性便秘缓解的效果。[方法]将180例老年习惯性便秘痔术后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90例采用临床综合护理为主,口服自制中成药为辅的治疗方法,对照组90例术后口服缓泻药,观察两组病人便秘缓解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第1次排便时闯缩短,便秘例数少于对照组。[结论]临床综合护理能有效缓解老年习惯性便秘病人痔术后便秘症状。  相似文献   

11.
补中益气汤重用白术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5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便秘是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大便硬涩不畅的一种病证。如本病发于老年且病程长久,即称老年习惯性便秘。笔者于1999年3月-2003年10月,采用补中益气汤重用白术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56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便秘是指个体的排便习惯改变,主要临床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和(或)排出干硬粪质,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老年人发生便秘的频率逐渐增大,有研究[1]显示老年人便秘的发生率为20%~30%.便秘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还可诱发直肠癌、结肠癌及心血管疾病等,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灌肠是临床上一项最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是解除便秘的有效方法之一[2].本研究观察几种不同的灌肠液在老年便秘患者灌肠中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便秘是老年人消化系统的常见症状,其发生率和便秘程度受年龄增长的影响[1]。便秘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或排便不适感,粪便干结坚硬等[2-3]。老年患者因消化机能的减退,饮食中缺少粗纤维,运动量减少,不良的排便习惯等极易引发便秘[4],且以慢性功能性便秘较为多见[5]。现就将本院日间治疗中心需要灌肠的老年便秘患者40例进行对比观察,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COPD)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COPD合并便秘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后两组周排便次数、开始排便时间、大便形态恢复时间及肺部症状。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周排便次数高于对照组,开始排便时间、大便形态恢复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胸闷、心悸、喘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COPD合并便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排便,改善肺部症状,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老年股骨骨折便秘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便秘的原因及护理措施,减少便秘的发生.方法 对42例老年股骨骨折便秘患者给予心理护理、饮食干预、活动指导,帮助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结果 经精心护理后,42例患者中12例每1~2d大便1次;10例第2天开始顺利大便;26例能定时排便;有4例出现便秘,发生率为9.5%,经开塞露应用后症状缓解.结论 针对性的护理.能有效的解决老年股骨骨折患者便秘问题,达到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李彬 《中国疗养医学》2011,20(12):1090-1091
目的分析老年疗养员习惯性便秘的原因,探讨有效解除便秘的方法。方法采用整体护理,包括心理护理,调节饮食,适当运动,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用灌肠法与排便药物综合援助措施。结果有效解除便秘。结论通过对引起便秘的不同原因加以分析,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援助,解除了患者痛苦,体现了整体护理的医学模式,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习惯性便秘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以排便艰涩不畅为其主要临床症状.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提高,近年来老年人的习惯性便秘的发病人数也有增多的趋势,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心身健康及生活质量.多数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自购通便中成药服用,开始有效,但久则效微.笔者针对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往往中洲脾胃虚弱,肠道传输失司的病理特点,采用健中益气为主,兼顾疏润通幽,以自拟健中通幽汤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替加色罗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的方法对本院两年来门诊和住院老年习惯性便秘患者186例,给予替加色罗6 mg,2次/d,连续治疗4周,并以同期180例给予安慰剂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后患者的排便间隔时间、便质、排便费力情况及便秘的伴随症状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9%,与对照组13.3%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期间治疗组有6例出现不良反应,包括腹泻3例,腹痛4例(其中1例同时发生腹泻和腹痛的症状),无死亡及其它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替加色罗对老年习惯性便秘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结肠透析机联合微生态制剂治疗习惯性便秘的效果。方法:将328例习惯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4例,观察组采用结肠透析机联合微生态制剂丽珠肠乐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麻仁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排便间隔时间、便质、排便费力情况、便秘的伴随症状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治疗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丽珠肠乐与JS-308F结肠透析机联合治疗加上得当的护理,可显著提高习惯性便秘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护理敏感指标(NSIM)监测模式下的前瞻性护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便秘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接收的109例老年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入院时间的先后分成对照组(2021年8月至2022年3月入院)和观察组(2022年4~12月入院)。对照组的54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的55例患者开展NSIM监测模式下的前瞻性护理。比较2组的首次排便时间、便秘发生情况、肠动力学指标及排便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入院后的首次排便时间整体早于对照组,便秘发生率和排便期间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入院第3天及第7天时,观察组的直肠顺应性和最大耐受容量均较入院时下降(P均<0.05),且均小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的上述2项肠动力学指标与入院时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对老年AMI患者实施NSIM监测模式下的前瞻性护理,可明显改善其肠动力学指标,有效促进排便,预防便秘的发生,且有助于降低排便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