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术后护理方法及其特点。方法对25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均采用统一的整体护理,观察术后生活质量。结果25例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好,顺利恢复并出院。结论术后精心的护理能有效促进老年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恢复,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1999—2004年徐州市部分老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住院状况分析,为有针对性地减少和消除不利于老年人健康的因素提供建议。方法对收集的老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资料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为标准进行汇总分析。结果1999—2004年老年恶性肿瘤患者住院人数逐年增加,男性住院患者始终多于女性,以70岁以下老年患者最多,所患癌症前三位男性为肺癌、肝癌、胃癌;女性为肺癌、乳腺癌、直肠癌。结论随着恶性肿瘤成为威胁老年人群健康的主要因素,重视老年人癌前保健越来越成为社会和家庭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直肠癌是我国老年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老年直肠癌患者早期症状常不明显,就诊时多属晚期,而且老年人常有各种疾病并存,手术风险较大。我科收治的≥60岁的老年直肠癌患者105例,临床治疗体会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0年1月6日~2003年1月12日收治的105例≥60岁的直肠癌患者中,男68例,女37例。年龄60~88岁,其中60~69岁57例,70~79岁38例,≥80岁10例。有直肠刺激症状者(腹泻、便秘、里急后重等)56例,肿瘤破溃症状(脓血便)39例,肿瘤破溃症状并有肠梗阻症状(脓血便,大便变细,大便习惯改变)23例,肿瘤破溃症状并有转移症状(脓血便,腰骶…  相似文献   

4.
对14例老年直肠癌患者行Dixon术,术前加用日达仙1.6mg/d,皮下注射连续4d;术后1.6mg皮下隔日注射,至术后2周左右,与同期单纯行Dixon术老年直肠癌患者11例相比较,加用日达仙组对改善老年直肠癌术后肠功能紊乱有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已上升为全球第3位常见癌症。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高其结直肠癌发病率会不断上升,另外青年期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有升高趋势,且症状隐匿,病情发展快,误诊率高,多数患者被诊断为结直肠癌时已属中晚期。同时结直肠癌的预后与分期密切相关,如O’Connell等[1]报道1991年~1999年治疗的20~40岁的青年直肠癌Ⅰ、Ⅱ、Ⅲ、Ⅳ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7.9%、75.4%、51.3%、8.0%,60~80岁的老年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则分别为91.9%、69.8%、52.8%、6.6%。因此早期诊断是提高结直肠癌预后的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特点,提高老年结直肠癌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92例年龄>60岁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表现以大便性状改变和腹部疼痛为主,92例患者中有77例实施了根治性手术,病理类型以中分化腺癌居多,59例(64.1%);Dukes分期以B期居多,50例(54.3%)。患者生存18个月者83例,生存率达90.2%。结论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表现隐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积极意义。手术治疗依然是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首选方式,积极的术后辅助治疗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Podoplanin在老年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VEGF-C、Podoplanin在老年直肠癌及其相应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同时了解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老年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组织中VEGF-C、Podoplanin的表达率均高于其相应的原发癌组织。有淋巴结转移的老年直肠癌组织VEGF-C、Podoplanin的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C、Podoplanin的表达水平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老年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 VEGF-C及Podoplanin在老年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组织中的高表达,与直肠癌的预后有关。两者联合可以作为判断老年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患者预后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李文桦  张文 《肿瘤》2010,30(11)
结直肠癌在中国的发病率逐年升高.随着生活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口期望寿命得以提高,年龄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在结直肠癌患者人群中的比重增加.因此,如何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同时选择最佳诊疗手段以提高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是值得关注的焦点.本文就老年结直肠癌的化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对2004年5月~2008年5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老年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39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老年组和非老年组临床病理特点的不同.结果 老年组有半结肠癌、直肠癌比例分别为23.5%(48/204)、49.O%(100/204),非老年组比例为14.6%(28/192)、60.4%(116/192).老年组Dukes A、B、C期比例分别为9.8%、45.1%、28.4%,非老年组比例为3.6%、34.9%、45.8%.老年组高分化肿瘤比例为26.0%,低分化肿瘤比例8.3%,非老年组高分化比例10.9%,低分化比例27.6%.老年组合并息肉92例(45.1%),非老年组合并息肉25例(13.0%).与非老年人相比,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有半结肠癌比例高,直肠癌比例低,临床分期早,组织分化好,结直肠息肉伴发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结直肠癌有半结肠癌比例高,生物学行为好,结直肠息肉伴发率高,应重视结肠镜检查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心血管代谢性疾病(CMD)的患病情况, 为老年结直肠癌患者CMD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3 894例2008年1月—2018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住院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其CMD患病率,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合并CMD的影响因素。结果老年结直肠癌患者CMD患病率为33.4%(1 301/3 894), 其中男性患者的CMD患病率为31.9%(768/2 409), 女性患者的CMD患病率为35.9%(533/1 485), 不同性别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CMD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4)。在65~74岁组患者中, CMD患病率为30.6%(754/2 462);在75~84岁组患者中, CMD患病率为37.0%(479/1 294);在≥85岁组患者中, CMD患病率为49.3%(68/138)。不同年龄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的CMD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性别(女性:OR=1.213, 95%CI为1.056~1.394)、年龄(75~84岁:O...  相似文献   

11.
直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老年患者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由于缺乏针对老年患者的前瞻性循证医学证据,其最佳治疗模式尚未达成共识。本文将对老年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综合治疗策略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老年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18F-FDG PET对老年人大肠癌分期、术后再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36例经肠镜检查初步诊断为结、直肠癌的老年患者行全身18F-FDG PET检查,并在2周内完成手术及病理诊断。结果:36例病理证实为结、直肠癌,34例局部18F-FDG摄取增高,SUVmax6.931,(最大Standard Uptake Value);18F-FDGPET对肿瘤原发灶诊断准确率94.4%(34/36);局部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为66.7%(16/24);治疗方案改变36.1%(13/36)。随访50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26例PET阳性并证实发现局部和/或多发转移;24例PET显示阴性,其中6例随访2年后复发,阴性预测率75%。结论:18F-FDG PET显像对老年人大肠癌的分期、术后再分期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老年直肠癌围手术期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直肠癌围手术期的诊治方法。方法 对1992年1-月2003年1月收治的221例老年直肠癌的围手术期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1例经术前、术中、术后对并发症、伴发症的每一个体进行针对性治疗。102例行Miles手术,129作Dison手术,其中姑息性手术切除58例,根治性手术163例。结论 正确处理好直肠癌围手术期一系列问题,针对每个个体,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可有效地减轻伴发症,减少并发症,提高老年直肠癌患者的生存质量、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老年结直肠癌治疗观念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方印  黄新 《中国肿瘤》2010,19(8):540-544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结直肠癌发病率增加,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增加更为明显,如何综合治疗,治疗是否获益,近年对老年结直肠癌治疗的看法已经有较大变化。文章就目前的老年结直肠癌治疗观念进展,主要从外科治疗、放化疗及姑息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直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老年患者的比例也在不断增加。由于缺乏针对老年患者的前瞻性循证医学证据,其最佳治疗模式尚未达成共识。本文将对老年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综合治疗策略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为老年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青年人与老年人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差异。方法回顾1996年1月至2006年1月可手术的85例青年人(≤40岁)直肠癌与155例老年人(≥65岁)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进行生存分析和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青年人直肠癌发生在腹膜返折下占69.41%,高于老年组的52.90%(P=0.013);低分化腺癌及黏液、印戒细胞癌比例分别为31.76%及22.35%,也分别高于老年组的18.71%及8.39%(P=0.023,P=0.007);青年组有淋巴结转移者为63.53%,高于老年组的47.10%(P=0.015);青年组与老年组的5生存率分别为48.2%、55.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性质、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是影响预后最重要的独立因素。结论与老年患者相比,青年患者直肠癌恶性度较高,发现较晚,但若能及早发现并通过根治手术为主联合放化疗,预后可与老年患者无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近年来老年直肠癌临床特征及治疗的变迁。方法 回顾性分析10年间313例老年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对比第一个5年和第二个5年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的变迁。结果发病年龄后延,误诊率降低,早期病例增多;Dixon手术增多,辅助治疗由简单变为综合治疗方法;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术后的复发率明显减低。结论 老年直肠癌发病年龄后延,误诊率降低,早期病例逐渐增多;治疗上更趋有效、合理。  相似文献   

18.
青年与老年结直肠癌临床病理与预后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探讨青年与老年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不同,回顾性分析1991年1月~2002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手术治疗、经病理资料确诊且随访资料完整的青年结直肠癌(≤40岁)278例,老年结直肠癌(〉60岁)693例,应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示青年组结直肠癌与老年组结直肠癌相比出现症状时间较短,发病部位以直肠癌多见,病理类型较差,淋巴结转移常见,Duke分期较晚,但青年组与老年组之间总的生存期没有差别。初步研究结果提示,青年组与老年组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有差异;但相同临床期别结直肠癌青年组预后并不比老年组差。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Liang H  Hao XS  Wang XN  Li JW  Wang JC  Wang DC 《癌症》2004,23(3):299-302
背景与目的:患者年龄与结直肠癌手术后疗效的关系较复杂,一般认为年龄本身不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决定因素。但文献中有关影响老年人直肠癌患者预后因素的研究较少。因此,回顾性分析343例老年人直肠癌病例的临床病理特征,对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10年间手术治疗60岁以上老年直肠癌患者343例,其中R0(病理根治)术261例,占76.09%;R1(镜下切端阳性)29例,占8.45%;R2(大体标本切端阳性)53例,占15.45%。低位前切除术116例,Miles术169例,其他术式58例。结果:手术死亡率为0.87%,149例患者于术后108个月内死于复发和转移。随访期间发生肝转移17例,肺转移18例,骨转移1例。患者总的平均生存时间为(72.12±2.60)个月。3、5、10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69.62%、55.73%及34.23%。单因素分析表明,术式、手术性质、病理类型、肿瘤直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肝转移、肺转移及其他远处转移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及肺转移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影响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因素为术式、手术性质、病理类型、肿瘤直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独立影响因素有手术性质、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及肺转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老年患者术后肠梗阻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老年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患者进行追踪随访记录,统计术后肠梗阻发生率,分析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老年患者术后肠梗阻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110例结直肠癌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后肠梗阻发生率为10.9%(12/110),单因素分析提示:男性、年龄>70岁、体重指数>25 kg/m2、有腹部手术史、有基础疾病史、肿瘤位置直肠、TNM分期Ⅲ~Ⅳ期、有术前肠梗阻、急诊手术、手术时间>120 min、术中出血量>100 ml、术后饮食未遵医嘱的结直肠癌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后肠梗阻发生率更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性别、年龄、腹部手术史、肿瘤位置、TNM分期、术前肠梗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是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老年患者术后肠梗阻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老年患者术后肠梗阻发生受到多因素影响,应针对影响因素加强预防干预措施,降低术后肠梗阻发生率,帮助患者获得满意的手术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