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持续顺应生理力线的压应力对犬骨盆弓状线部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用10只成年杂种家犬,双侧髋臼臼顶上方1.5 cm处横形截骨,分别采用ATMFS(骨盆髋臼三维记忆内固定系统)前柱固定器和5孔重建钢板内固定,于术后2、4、6、8、12周处死动物取材,行HE染色、Masson三色法染色组织学检查,图像分析新骨形成积分光密度值,研究不同应力作用模式下的骨盆骨折愈合情况.[结果]ATMFS侧软骨组织形成,骨皮质、骨小梁及胶原纤维成熟时间明显早于钢板侧,术后6、8、12周,两侧骨折端新骨生成面积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TMFS固定后于骨折端产生的持续顺应生理力线的压应力能够刺激骨折端成骨细胞的形成及骨胶原的合成与分泌,促进骨折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运用外固定器加微创植骨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观察其疗效。方法:运用外固定器行胫骨复位加压固定,对骨折不,连接处用磨钻磨除骨折端纤维及硬化骨质,行骨折端闭合植入微粒松质骨。结果:17例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全部病例经1年以上随访,骨折合部愈合,愈合时间在3个月-6个月。结论:骨外固定器加微创植骨,骨折固定牢稳,不破坏断端血运,有利于骨的修复,创伤小,是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肱骨髁部记忆加压固定器治疗肱骨髁部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肱骨髁部记忆加压固定器治疗肱骨髁部粉碎性骨折16例,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18~56岁,平均35.6岁。原始骨折按AO/ASIF肱骨髁部骨折分型:A3型4例,C2型7例,C3型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骨断端复位后以肱骨髁部记忆加压固定器内固定,辅助使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加压螺钉。结果:1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62个月,平均26.5个月。肱骨髁部骨折在术后平均3.8个月获得骨性愈合。术后未出现骨折端移位、内固定断裂、骨不连、畸形愈合及迟发性尺神经炎等并发症。参照Cassebaum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优6例,良8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87.5%。结论:肱骨髁部记忆加压固定器持骨稳定,可在骨块间提供持续纵向压应力,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是治疗肱骨髁部粉碎性骨折的一种可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设计制作股骨粗隆间骨折滑动加压外固定器,并对其生物力学性能进行评价。方法取5对成人新鲜股骨标本,造成AO分型A1·1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模型。试验组用滑动加压外固定器固定,对照组用单侧成角外固定器固定。实验分为骨折端张开角度的测试、骨断端应力分布的测试、骨断端接触面积的计算。结果①张开角度:各载荷条件下试验组张开角度明显小于对照组;②骨断端的应力分布:试验组包括张力侧各点均为压应力,而对照组在外侧4个测试点为拉应力;③骨折端接触面积:相同载荷下骨折端接触面积试验组较对照组大47·1%。结论滑动加压外固定器的各项生物力学性能均优于普通外固定器。  相似文献   

5.
目的设计制作股骨粗隆间骨折滑动加压外固定器,并对其生物力学性能进行评价。方法取5对成人新鲜股骨标本,造成AO分型A1.1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模型。试验组用滑动加压外固定器固定,对照组用单侧成角外固定器固定。实验分为骨折端张开角度的测试、骨断端应力分布的测试、骨断端接触面积的计算。结果①张开角度:各载荷条件下试验组张开角度明显小于对照组;②骨断端的应力分布:试验组包括张力侧各点均为压应力,而对照组在外侧4个测试点为拉应力;③骨折端接触面积:相同载荷下骨折端接触面积试验组较对照组大47.1%。结论滑动加压外固定器的各项生物力学性能均优于普通外固定器。  相似文献   

6.
以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制成锯齿臂环抱内固定器作犬股骨干骨折固定,对骨折愈合过程中外骨痂和连接骨痂行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骨折为典型的Ⅱ期骨折愈合:固定1月后可见明显外骨痂,骨痂内多为典型编织骨结构,胶原纤维稀疏、紊乱;术后2月骨痂量更多,骨痂的不少部位已转化为板层骨,胶原纤维趋向密集整齐;术后3月骨痂已为板层骨结构,已有哈氏系统形成.作者认为,该内固定器消除了骨折端的剪切力和扭转力,保留了压缩应力,同时对髓内血管、骨内膜无损伤,有利于骨折愈合,为长骨干骨折的内固定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治疗尺、桡骨干骨折及骨不连的新技术。方法利用镍钛合金的记忆效应和尺、桡骨干的解剖特征,研制具有三维固定作用并能纵向记忆加压于骨断端的尺桡骨形状记忆接骨器(RSMC)。应用于临床治疗尺、桡骨干新鲜骨折31例57根、骨不连39例53根,共70例110根。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平均1年6个月(7个月~2年)随访。新鲜骨折组:无骨折延迟愈合或骨不连患者,骨牢固愈合时间平均为2.3个月。骨不连组:全部患者一次治愈,骨牢固愈合时间平均为3.5个月;2例皮肤切口轻度感染,未影响内固定与骨愈合。结论RSMC利用镍钛合金的记忆特性使骨断端在三维固定持续加压状态下愈合,是治疗尺、桡骨干新鲜骨折及骨不连的新器械。  相似文献   

8.
以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制成锯齿臂环抱内固定器作犬股骨干骨折固定,对骨折愈合过程中外骨痂和连接骨痂行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骨折为典型的Ⅱ型骨折愈合:固定1个月后可见明显外骨痂,骨痂内多为典型编织骨结构,胶原纤维稀疏、紊乱;术后2月骨痂量更多,骨痂的不少部位已转化为板层骨,胶原纤维趋向密集整齐;术后3月骨痂已为板层骨结构,已有哈氏系统形成。作者认为,该内固定器消除了骨折端的剪切力和扭转力,保留了压缩应力,同  相似文献   

9.
股骨小粗隆固定器的临床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和评估股骨小粗隆固定器在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作用。方法 将尸体骨造成股骨小粗隆骨折,使用股骨小粗隆固定器固定小粗隆骨折后进行生物力学测试;临床结合加压滑动鹅颈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60例并随访研究。结果 股骨小粗隆固定器能有效固定小粗隆骨块,防止骨折块移位和旋转,有效减轻股骨颈干外侧的张应力,避免了髋内翻的发生,临床使用疗效优良率达93.3%。结论 股骨小粗隆固定器固定可靠,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适用于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小粗隆骨块的固定。  相似文献   

10.
穿针滑动固定家兔胫骨实验性骨折愈合过程断端位移测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钟红刚  赵宏普  宋跃  赵勇  孟和 《中国骨伤》2001,14(10):604-605
目的研究骨折愈合过程中断端微动.方法采用穿针滑动固定家兔胫骨实验性骨折治疗动物模型,手术截骨造成横断骨折,骨折线位于胫骨中部,采用自制滑动固定器4针固定,针径1.5mm;采用霍尔元件磁场传感器测量位移.结果术后1天断端最大位移278±122微米,2周时为190±91微米,3周时为70±35微米,4周时为54±25微米.结论所采用的骨折治疗模型具有对骨折断端生物力学环境的测控能力,骨折断端微动的大小能反映骨折愈合的早期进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天鹅型形状记忆接骨器固定下骨折愈合时应力遮挡率随时间的变化以及骨折处超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特点。方法:新西兰兔行单侧肱骨干横断截骨,实验组以天鹅记忆接骨器内固定,对照组以加压钢板固定。分别于术后第2、4、8、12、16周时取材,测定应力遮挡率和愈合骨的生物力学性能,并观察骨折端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愈合过程的前12周内实验组的应力遮挡率明显较低而力学性能则高于对照组,电镜观察则显示实验组矿物质沉积领先于对照纽且胶原纤维排列整齐。结论:天鹅记忆接骨器应力遮挡效应较小,加快了成骨细胞的分化成熟,促进了骨痂细胞外基质的生成和钙化,从而提高了愈合骨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雄性激素减少对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显微结构变化的影响。方法清洁级SD大鼠40只,6月龄,随机分为骨折组(A组)及睾丸切除+骨折组(B组),建立骨折模型,造模后第3、7、14、21d,每组随机选取5只大鼠,切取骨痂标本,在显微镜下观察骨痂显微结构并拍片观察。结果A组毛细血管侵入时间、成纤维细胞、成软骨细胞、成骨细胞出现时间早于B组,且功能较B组活跃。结论睾丸切除后雄性激素下降对骨折愈合的影响,主要发生在骨折中后期,表现为软骨骨痂向骨性骨痂演变缓慢和骨改建期间骨吸收加剧。  相似文献   

13.
自控微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促进骨折愈合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采用自控微动带锁髓内钉(autocontrol micromotion locking nail,AMLN)固定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对14只山羊两侧股骨干横断截骨,分别采用AMLN和GK钉内固定,术后1、2、4、8周分批处死,采用扫描电镜观察骨折愈合过程中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术后1~2周AMLN固定组骨痂丰富、排列有序,骨小梁的吸收陷窝内有胶原纤维不断形成;术后4~8周骨胶原纤维在吸收陷窝内外形成丰富,互相平行束状排列,与骨干主应力轴相一致,骨吸收和骨形成活跃,骨塑形改建迅速,哈佛氏系统结构完整,结构网架在骨质钙盐结晶沉积下十分坚韧;而GK钉固定组则无上述特征现象发生。结论AMLN钉固定使骨折端局部稳定、有轴向生理性应力刺激与应力传导,增加了成骨细胞的代谢活性,使骨小梁沿压应力轴线发育,骨折边愈合边塑形,给骨折愈合提供了较佳的力学环境。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 (BMP)及骨祖细胞的分布与作用 ,探讨不同骨愈合方式的细胞与分子机理。方法 :制造兔桡骨中下段骨折 ,缺损 3mm ,不同时期取骨痂作HE及BMP免疫组化染色 ,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并作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 :膜内成骨区及软骨内成骨区骨祖细胞、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及未成熟的骨细胞BMP染色呈强阳性 ;但肥大的软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为阴性染色。计算机图像分析显示 :膜内成骨区较软骨内成骨区有较高BMP浓度及较多阳性着色细胞。结论 :骨愈合方式与局部BMP浓度及骨祖细胞的来源与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解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过程及期问的细胞学变化情况。方法切除成年雌犬双侧卵巢,造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并人为造成胫骨骨折用螺钉内固定,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发现骨质疏松性骨折后两周左右,骨折骨小梁表面及周围有大量大小不等的圆形细胞增殖,骨吸收陷窝内有胶原纤维形成,但比较稀疏、紊乱。在骨折塑形改造期,破骨细胞性骨吸收活动显得异常活跃,而成骨细胞性骨形成显得异常微弱。结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不但要使骨折良好复位,坚强固定,而且在骨折塑形改造期,更应该促进成骨细胞的活性,降低破骨细胞活性,使骨形成增加,骨吸收减少。  相似文献   

16.
IDepartmentofOrthopaedics ,SixthPeople sHospital,Shanghai 2 0 0 2 33 ,China (ZhangXLandZhangW)DepartmentofOrthopaedics ,ShanghaiNinthPeople sHospital,ShanghaiSecondMedicalUniversity ,Shanghai2 0 0 0 11,China (DaiKR)ThisstudywassupportedbythegrantsfromtheNationalNaturalS…  相似文献   

17.
椎体骨折及愈合的磁共振成像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松质骨骨折及愈合用X线平片诊断较困难,本文探讨MRI对松质骨骨折及愈合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创伤后不同时间的63例75个椎体骨折进行MRI检查,对骨折区骨髓信号进行分类对照研究。结果:骨髓创伤后信号分为Ⅰ型(水肿型)、Ⅱ型(不均匀型)、Ⅲ型(复原型)和Ⅳ型(脂肪型)。Ⅰ型提示骨髓水肿和急性出血;Ⅱ型与骨折创伤区肉芽组织、小血肿或微骨痂混杂有关,提示骨折修复早期;Ⅲ型信号提示骨髓腔已复原,骨折修复;Ⅳ型骨髓内脂肪细胞增多,与创伤性缺血有关。结论:骨髓MRI信号变化对松质骨骨折愈合判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期开放松质骨植骨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明确感染性骨折不愈合清创术后一期开放松质骨植骨的可行性,了解在感染的环境条件下,开放松质骨植骨愈合的组织病理变化过程。方法 新西兰白兔62只,制备双侧桡骨中段骨折,骨折端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制作感染性骨折模型,4周后经过x线片、病理、细菌培养来确定是否为感染。将确认为感染性骨折的47只兔,一侧桡骨行清创术并制造长度为1cm骨折端骨缺损,一期行自体松质骨植骨,伤口开放不闭合。另一侧桡骨不植骨为对照组。于第3、7天,第2、4、6、8、10、12周摄X线片,取材行EDTA脱钙,常规HE染色观察局部组织学变化。术后14周处死剩余兔取材行EDTA脱钙,常规HE染色组织病理检查及统计学分析。结果植骨术后第3、7天病理示绝大部分植骨条坏死。2周显示有新生骨痂生长。4周骨折愈合率:植骨组为20%,对照组为7%。6周骨愈合率分别为60%和20%。8~12周骨折愈合率分别为87%和67%。组织病理学显示在骨折愈合的不同阶段均可见缺损部位的炎症灶内有新骨形成和对松质骨条的替代过程。感染率:植骨组为13%,对照组为7%。骨痂面积: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一期开放植骨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S J Qiu 《中华外科杂志》1990,28(2):88-91, 126
The right tibiae of 45 new zealand rabbits were osteotomized and internally fixed with plate of methylmethacrylate (MMA) or stainless steel (SS) with or without compression. The animals were divided into 3 groups, 15 in each. The ultrastructure of the specimens are as follows. Repair of the fractures immobilized with MMA plate went through a typical course of secondary healing, showing obvious periosteal, contact and medullary callus. The fibroblasts, chondroblasts and osteoblasts were numerous and very active throughout the healing period, demons treating an extremely active synthesis and secretion function. Findings in fractures fixed with SS plate without compression manifested atypical secondary healing. The early callus was mainly of contact and medullary one, the periosteal callus set in rather late. The fibroblasts were active, but not the osteoblasts, and even less in some chondroblasts. Fractures fixed with SS plate with compression healed primarily on the plate side, while the opposite side showed fissure healing, like that without compression. Intramedulla repair looked similar to that of fissure healing. Although the fibroblasts and osteoblasts were much like that in the group without compression, no chondroblasts came into action. All these biological differences are supposed to be response to the magnitude of stress at the fracture si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