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目的 评价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技术合并骨折固定术治疗伴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小腿开放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8年9月至2011年7月收治32例小腿高能量损伤患者,男26例,女6例;年龄16 ~60岁,平均30岁.创面面积为6cmx6 cm~22 cm×26 cm,均采用急诊清创术,具有正向冲洗功能的负压引流护创材料封闭创面,同期应用外固定支架或钢板固定骨折,皮肤缺损较大者采用植皮或邻近带血管蒂皮瓣转移二期修复创面. 结果 30例患者术后获8~15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2例失访.患者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为3~ 12个月,平均5个月,愈合率为100%.患者伤口均完全愈合,无伤口感染、伤口裂开等并发症.4例患者发生钉道感染,2例发生骨延迟愈合,术后12个月拆除外固定支架,1例创面较大者内固定失效,二期行外固定支架固定术,8个月后拆除支架获临床骨性愈合.结论 VSD引流术同时行骨折固定术治疗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的开放性骨折,一期选择合适固定方式,骨折可以实现早期临床愈合,较大面积软组织缺损者不适合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结合比目鱼肌肌瓣在治疗胫骨干内固定术后感染性骨与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6年12月至2009年5月收治12例胫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男8例,女4例;年龄16 ~65岁,平均38.5岁.采用钢板固定9例,髓内钉固定2例,钢板加外固定支架固定1例.手术时间为内固定手术后5~8周,平均6.2周.术中去除内固定物,改用外固定支架固定,并行病灶清除、负压封闭引流,二期利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结合比目鱼肌肌瓣修复软组织缺损并填充死腔,创而愈合后若无感染复发,则3个月后行游离髂骨块移植修复骨缺损,定期复查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病灶清除后余软组织缺损面积为5.0cm×7.0cm~7.0 cm× 10.0 cm,骨缺损体积为1.0cm×1.0 cm×2.0 cm~3.0cm×3.0cm×5.0 cm.胫后动脉穿支皮瓣面积为6.0cm×8.0 cm~8.0 cm×11.0 cm,比目鱼肌肌瓣体积为1.0cm×2.0cm×2.0cm~2.0 cm ×4.0 cm ×6.0cm.12例皮瓣完全成活,外形良好,创面愈合时间14 ~ 19 d,平均17.3d,骨折愈合时间6~12个月,平均8.2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均获11 ~36个月(平均21个月)随访.按Johner-Wruhs方法评定疗效:优9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91.7%. 结论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结合比目鱼肌肌瓣治疗胫骨干内固定术后感染性骨与软组织缺损,局部血运改善明显,抗感染能力增强,不会残留死腔,可降低复发几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外固定支架结合带蒂皮瓣转移治疗小腿感染性骨折不愈合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2005年7月-2008年9月应用Ilizarov 环形外固定支架结合带蒂皮瓣转移治疗小腿感染性骨折不愈合伴皮肤软组织缺损15例,男12 例,女3 例;年龄20~58岁,平均 40岁;皮瓣面积6 cm×5 cm~15 cm×10 cm.[结果]15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8~33个月,平均13个月.其中14例获得了骨性愈合,创面一期修复,炎症未再复发.1例皮瓣部分坏死,炎症复发,经再次手术后治愈.平均胫骨骨折愈合时间为6.5个月.平均去除外固定支架的时间为7个月.[结论]Ilizarov外固定支架结合带蒂皮瓣转移可以有效治疗小腿感染性骨折不愈合伴皮肤软组织缺损,适宜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指征是获得满意疗效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足踝部创伤后严重复合组织缺损感染创面的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足踝部创伤后严重复合组织缺损感染创面的治疗方法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20例足踝部创伤后严重复合组织缺损感染创面患者资料,男100例,女20例;年龄4 ~ 80岁,平均41.1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个月至3年.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3.0 cm×1.5 cm~23.0 cm×12.0 cm.单纯皮瓣修复创面20例,皮瓣+载抗生素可吸收人工骨(RBK)修复57例,皮瓣+RBK+自体髂骨植骨43例.先行清创、VSD技术治疗创面者108例,清创后直接皮瓣修复创面者12例.对骨折内固定失效仍需固定者改用外固定支架固定. 结果 120例患者术后获3个月至5年(平均15个月)随访.106例患者术后伤口一期愈合,14例患者二期愈合.6例患者皮瓣或肌皮瓣出现部分坏死,均为带蒂转位者.113例患者骨髓炎一期治愈,骨折愈合时间为4~8个月,平均5.2个月;3例出现骨不愈合患者再次行自体髂骨植骨,6~8个月后治愈;2例跟骨骨髓炎患者术后复发,经再次手术后状况良好;另有2例虽经皮瓣移植创面闭合,但仍残留窦道换药,需再次手术. 结论 对于足踝部创伤后严重复合组织缺损感染创面,根据不同伤情,应用VSD技术、RBK、皮瓣、肌皮瓣转位或移植技术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游离组织瓣联合游离植皮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修复肢体严重创伤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技巧与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应用游离组织瓣联合游离植皮VSD技术修复43例肢体严重创伤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男32例,女11例;年龄5~66岁,平均32.5岁.创面部位:上肢10例,下肢33例;创面面积为20 cm ×7 cm~52 cm ×22 cm.31例合并骨折,18例合并慢性骨髓炎.患者经彻底清创后,行外固定支架或简便内固定重建骨骼支架,然后采用VSD技术治疗.待创面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后,采用不同类型的穿支皮瓣、肌皮瓣或肌瓣等游离组织瓣修复深部组织裸露的创面,同时行游离植皮VSD技术治疗游离组织瓣周围残留的肉芽创面. 结果 43例患者经清创、VSD技术治疗1~3次(平均1.8次)[5~21d(平均10.5d)]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感染得到控制.43例患者术后获5~32个月(平均12.6个月)随访.40例患者游离组织瓣全部成活;1例患者游离皮瓣术后出现静脉危象,经手术探查后全部成活;2例患者皮瓣远端边缘部分坏死.所有患者游离组织移植区及游离植皮区组织均成活,且质地良好、外观满意,感染控制良好,患肢功能恢复满意. 结论 对于肢体严重创伤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采用游离组织瓣移植联合游离植皮VSD技术治疗可有效修复创面,最大限度地恢复患肢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小腿严重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缺损(Gustilo ⅢB型或ⅢC型)的治疗方法.方法 1990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开放性胫腓骨骨折53例,其中Gustilo ⅢB型45例,ⅢC型8例.软组织缺损面积为6 cm×4 cm~18 cm×8 cm,8例伴骨缺损.急诊行骨折复位同定和血管修复,二期对软组织或骨缺损采用13种53块组织瓣移位或移植修复.骨折外固定支架固定35例,内固定16例,骨牵引及石膏固定2例.皮瓣或肌皮瓣47例,骨皮瓣6例.结果 51例获得随访,时间8个月~9年(平均18个月).骨折顺利愈合44例,愈合时间3.5~9.5个月,平均6.5个月.骨延迟愈合4例,骨不愈合3例,经手术植骨(5例)或骨外固定支架加压同定治疗(2例)均治愈.组织瓣移植53块,成活51块,坏死2块,成活率为96.2%.无截肢病例.结论 Gustilo ⅢB型或ⅢC型小腿严重开放性骨折,初期清创并采用以骨外支架为主的方法固定骨折,二期采用适当组织瓣移植修复软组织或骨缺损,是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7.
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髓炎及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使用外固定支架治疗21例骨折内固定术后骨髓炎或软组织坏死缺损的患者,总结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这类疾病的临床规律。方法: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21例内固定术后出现感染或软组织坏死缺损的患者,术中拆除内固定材料,清除骨髓炎病灶,用旋转皮瓣、肌瓣转移、植皮、髂骨植骨等方法,术前术后用敏感抗菌素。结果:病人骨髓炎症状消失,2例需再次髂骨植骨,3个月-1年内拆除外固定支架,无1例截肢。优良率71.4%。结论:使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内固定术后骨髓炎或软组织坏死缺损的病人,可有效地消除骨髓炎,并同时保持骨折的稳定性,保证骨折顺利愈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负压封闭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皮瓣转位在合并软组织缺损的Pilon骨折治疗中的经验。方法 外固定架联合有限内固定复位骨折并固定,根据患肢软组织缺损情况,选用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外踝上皮瓣及交腿皮瓣联合VSD一期或二期修复软组织缺损。软组织缺损面积大小3 cm×5.5 cm~7 cm×17 cm,皮瓣大小5 cm×7 cm~8 cm×9 cm。结果 本组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24个月,平均16.5个月。28例患者骨折及皮瓣均愈合。骨折无骨髓炎及骨外露发生,已有局部感染者炎症得到很好的控制。2例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远端2 cm×2 cm大小面积坏死,经清创后二期植皮创面愈合。结论 VSD联合皮瓣转位治疗合并软组织缺损的Pilon骨折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桥接旋髂浅动脉蒂组织瓣组合移植修复四肢骨与软组织缺损的应用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1月,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制备血流桥接皮瓣串联旋髂浅动脉为蒂的髂骨骨皮瓣、髂骨膜骨瓣或皮瓣修复10例四肢骨与软组织缺损患者资料,男9例,女1例;年龄21~57岁,平均39.7岁;血流桥接髂骨骨皮瓣7例,髂骨膜骨瓣2例,髂腹股沟皮瓣1例;重建手3例,足4例,小腿3例;平均皮肤缺损面积20 cm×9.7 cm.结果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平均17.8 cm×9.4 cm,髂腹股沟皮瓣平均8.4 cm×4.5 cm,髂骨膜骨瓣平均5.4 cm×2.1 cm×0.8 cm,血管桥平均长10.5 cm.1例髂骨骨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植皮愈合,余皮瓣顺利成活.10例患者均获得6~36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手损伤者平均骨愈合时间3个月,平均臂肩手残疾问卷评分43分;足损伤者平均骨愈合时间4个月,日本外科协会足部疾患治疗效果评分平均71.3分;小腿损伤者平均骨愈合时间4.5个月,Puno等评分平均91分.供区瘢痕颜色白、平软,6例大腿瘢痕增宽,2例瘢痕周围有麻木感,3例髂腹股沟区瘢痕增宽.结论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桥接旋髂浅动脉蒂组织瓣移植可自由调整组织瓣位置,供区副损伤小,是修复大面积、结构复杂或类型特殊四肢骨与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及游离皮瓣治疗小儿肢体严重创伤性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技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VSD及游离皮瓣治疗22例患儿,年龄3~10岁,均为四肢严重创伤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骨、肌腱等深部组织裸露或部分缺损,创面大小12 cm×8cm ~ 34 cm×25 cm,新鲜创面9例,感染坏死性创面13例.创面经彻底清创后,先行VSD覆盖创面.对合并不稳定骨折者,急诊行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或克氏针内固定.5~9 d后去除VSD负压膜,根据软组织缺损及其深部组织损伤情况,再次清创后单纯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8例,游离皮瓣加植皮修复14例.术后对皮瓣的存活情况和愈合质量进行随访.结果 合并深部组织裸露的肢体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22例患儿,经负压封闭引流后,局部创面无明显感染,肌腱及骨外露区周围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再次清创后施行的游离皮瓣移植全部一期成活,未出现血管危象,感染控制良好,没有形成窦道.术后随访6~24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形良好,患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对于小儿严重创伤后深部组织裸露的肢体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经彻底清创后,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及游离皮瓣修复,可明显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手术成功率,最大限度恢复小儿患肢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外固定支架结合带蒂皮瓣转移治疗小腿感染性骨折不愈合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术后护理在治疗疗效中的作用。[方法]2005年7月~2008年9月共收治15例小腿感染性骨折不愈合伴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所有病例曾行过手术治疗,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皮肤软组织缺损或骨外露或窦道。入院后经常规检查,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根据培养结果,治疗控制感染,均采用病灶清除,切除死骨植骨,带蒂皮瓣转移后进行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后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及细致的观察护理、功能康复训练指导。[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及术后精心护理,15例患者都得到随访,随访时间8~33个月,平均13个月。其中14例获得骨折骨性愈合,创面一期修复,炎症未复发。1例皮瓣部分坏死,炎症复发,经再次手术后治愈。平均胫骨骨折愈合时间为6.5个月。平均去除外固定支架时间为7个月。[结论]小腿感染性骨折不愈合伴皮肤软组织缺损治疗困难。利用Ilizarov外固定支架结合带蒂皮瓣转移手术技术可达到同时治疗小腿感染性骨折不愈合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目的。分析不同时期的护理重点及方法,利用两种手术术后护理的互补作用,收到良好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外固定器在前臂复合组织缺损皮瓣修复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5年5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创伤所致前臂复合组织缺损,且联合应用外固定器行皮瓣修复治疗的患者17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6例;年龄19~47岁,平均25.6岁.所有病例均有深部肌腱、骨骼外露.皮肤缺损面积7 cm×4 cm~19 cm ×9 cm,全部采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皮瓣面积10 cm×6 cm~20 cm × 15 cm.带蒂皮瓣蒂端缝合成管状,应用外固定器保持蒂部位置.固定针分别位于尺骨和髂骨者5例,位于桡骨和髂骨者12例.固定时间3~8周,平均5.1周.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0个月,平均11.3个月.带蒂皮瓣全部成活,无压疮、腋窝糜烂、筋膜间隔综合征及骨髓炎等发生.术后4~6周断蒂,1例断蒂端存在表浅感染,经换药后创面愈合,其余16例断蒂后创面顺利愈合.骨折愈合时间8.5~15周,平均13.5周.二期皮瓣整形与功能重建者11例次.所有患者手及前臂功能恢复满意,感觉恢复至S3~S4级(1954年英国医学研究会感觉恢复分级标准),手外在肌和腕部肌肉肌力约Ⅳ~Ⅴ级.11例返回原工作岗位,6例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结论 在前臂复合组织缺损带蒂皮瓣修复中,应用外固定器可稳定地保持蒂部位置,代替石膏贴胸位固定,减少皮瓣血管痉挛的发生,便于皮瓣观察、护理和换药,利于前臂各关节主动及被动活动,最大程度恢复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外固定架与髂骨皮瓣移植I期联合修复胫骨缺损伴小腿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胫骨及其周围软组织缺损早期应用骨外固定架与髂骨皮瓣移植治疗。皮肤缺损面积:5cm×5cm~9cm×20cm;手术切除皮瓣面积:5cm×7cm~12cm×23cm;切取髂骨块5cm×3.5cm~10cm×3.5cm。对于较大面积的骨皮组织缺损,应用同时携带旋髂深及旋髂浅双血管蒂的髂骨皮瓣移植治疗。结果髂骨植骨骨性愈合时间31周,无不愈合病例。骨皮瓣全部存活,无感染、坏死,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早期应用单侧外固定支架与髂骨皮瓣移植联合是修复合并骨及软组织缺损的小腿严重创伤的一种良好方法,双血管蒂为骨皮瓣的存活提供了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游离旋髂浅动脉髂骨骨皮瓣修复手部复合组织缺损的体会. 方法 从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应用髂骨骨皮瓣修复掌、指骨节段缺损伴皮肤软组织缺损10例,右手7例,左手3例.均合并不同程度的关节、伸肌腱损伤.髂骨皮瓣大小:10.0cm×10.0 cm~4.0 cm×2.0 cm,其中2例以大小分别为18.0 cm×12.0 cm和16.0 cm×8.0 cm的股前外侧皮瓣串联.髂骨骨瓣大小:5.0cm×4.0cm×0.5 cm~2.0cm×1.0cm×0.5 cm;重建单一指骨4例,单一掌骨4例,双掌骨1例,三块掌骨1例. 结果 所有皮瓣完全成活.骨愈合平均时间2.2个月.随访10 ~ 24个月,皮瓣的皮肤色泽、温度正常,3个月皮瓣周缘恢复痛觉,6~7个月皮瓣中心恢复痛觉.患手因关节、肌腱损伤,残留不同程度功能障碍.DASH评分平均为15.8分.供区无疼痛,无瘢痕增生及瘢痕疙瘩. 结论 旋髂浅动脉蒂游离髂骨骨皮瓣供区损伤轻,适合修复严重外伤所致掌、指骨节段缺损伴较大面积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SD)在治疗开放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VSD及内固定或外固定支架结合植皮或邻近皮瓣治疗25例开放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4~18个月。16例患者VSD术后5~7 d解除负压,经植皮治疗后创面均愈合;7例较严重开放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经2次VSD治疗后,给予植皮+邻近皮瓣转移覆盖创面后创面均愈合;2例严重开放骨折合并软组织缺损患者经3次VSD治疗后,行植皮+邻近皮瓣转移覆盖创面治疗后均获得愈合。结论 VSD能刺激肉芽组织生长,控制创面炎症,只需结合简单易行的植皮或邻近皮瓣应用即可理想地修复组织缺损创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外固定支架结合带蒂皮瓣转移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天津大学天津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35例胫骨感染性骨不连伴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资料。男25例, 女10例;年龄(37.5±6.0)岁。原始创伤中开放性骨折27例, 闭合性骨折8例。病程8~42个月, 既往曾行1次手术者3例, 2次手术者7例, ≥3次手术者25例。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皮肤软组织缺损或骨外露、创面窦道形成和贴骨瘢痕。转移皮瓣面积6 cm×5 cm~15 cm×10 cm。25例一期手术转移皮瓣及外固定支架固定;10例分期手术, 一期行局部清创负压封闭引流及皮瓣延迟术, 二期再行延迟皮瓣转移、Ilizarov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后观察患者皮瓣成活情况、肢体短缩情况、骨愈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依照Ilizarov方法应用与研究协会(ASAMI)骨与功能结果评价标准评定肢体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23.8±7.4)个月随访, 均获得骨愈合。其中32例术后转移皮瓣成活, 创面一期修复, 感染未再复发, 获得了骨性愈合。3例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组织瓣移植联合骨延长技术修复烧创伤后下肢严重软组织与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严重股骨或胫骨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1例。男10例,女1例;年龄19~37岁,平均28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8例,高压电烧伤2例,CO中毒烧伤1例。伤后至该次入院时间为3~14 d,平均6.5 d。骨缺损长度8~18 cm,平均14 cm;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13 cm×8 cm~25 cm×19 cm。一期彻底去除坏死组织和病变股骨或胫骨断端,组织瓣修复软组织缺损;二期采用Orthofix单边外固定延长架或Ilizarov环形外固定延长架修复骨缺损。结果术后1例修复术后2个月皮瓣下出现一窦道,经扩创、去除坏死股骨、抗生素骨水泥间隔物填充后愈合;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骨延长期间,1例出现针道感染,经换药和加强护理后控制感染。患者截骨段延长8~18 cm,平均14 cm;停止延长后外固定支架继续保留4~12个月,平均6.5个月。患者骨缺损均修复,骨愈合时间为12~22个月,平均17个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5个月。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术后未见骨髓炎、再骨折等并发症发生,下肢功能恢复较好。结论组织瓣移植联合骨延长技术修复烧创伤后下肢严重软组织与骨缺损可获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结合肌瓣转移游离植皮治疗小腿及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的疗效. 方法 2006年3月至2011年12月共收治52例小腿及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患者,男37例,女15例;年龄24 ~ 66岁,平均38.9岁;软组织缺损面积:20 cm×15cm~35 cm×30cm,骨外露面积:6 cm×4 cm~lO cm×5 cm.开放性骨折按Gustilo分型:Ⅲ A型17例,Ⅲ B型35例.急诊清创后利用邻近肌瓣转移最大限度覆盖骨外露,缩小骨外露范围,裸露骨质钻数个小孔后使用VSD技术治疗待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采用游离植皮术联合持续VSD技术修复创面.小腿及足踝部功能按Lowa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 结果 52例患者应用VSD技术治疗1~4次,骨外露被完全覆盖时间为6 ~ 29d,平均18.2d.所有患者术后获6个月至5年(平均为2年8个月)随访,所有患者软组织缺损区的创面肉芽组织生长快、质地好,骨外露被快速生长的肉芽组织所覆盖,创面游离植皮全部成活.骨折愈合时间为3~6个月(平均4个月).5例发生跟腱挛缩致马蹄足畸形,后期行矫正术.无合并感染、骨坏死和慢性骨髓炎等并发症发生.小腿及足踝部功能按Lowa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优9例,良33例,可8例,差2例,优良率为80.8%. 结论 VSD技术结合肌瓣转移游离植皮治疗小腿及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伴骨外露,可避免截肢和复杂手术,是一种简单、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髂骨皮瓣移植加外固定器固定修复胫骨缺损伴小腿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1998年5月~2001年5月,应用Bastiani外固定器固定腔骨骨折及缺损端,同时行旋骼深血管为蒂的骼骨皮瓣移植,治疗腔骨缺损伴小腿软组织缺损共22例。男15例,女7例;年龄16~58岁,平均37岁。随访5~36个月,平均25.5个月。结果22例髂骨皮瓣均完全成活,胚骨及软组织缺损Ⅰ期修复,骨外固定器固定牢固,骨折愈合快,植骨与骨折端于术后2~4个月达临床愈合,术后3~6个月达骨性愈合。患肢功能恢复良好,无一例发生骨不连、骨坏死、关节僵直等并发症。结论 吻合旋骼深血管的髂骨皮瓣移植,可Ⅰ期修复胫骨缺损伴小腿软组织缺损。结合骨外固定器固定,可为植骨愈合创造便利条件,且固定牢靠,受区创伤小,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避免应力遮挡,促进骨折愈合,是目前治疗胚骨缺损伴小腿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合并软组织缺损的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 2 8例合并软组织缺损的开放性胫腓骨折联合应用骨外固定架与皮瓣移植治疗 ,其中皮肤缺损面积最大 12cm× 7cm ,最小 5cm× 5cm ,骨缺损 8例。结果 随访 2 6例 ,时间 6~ 2 0个月。骨折骨性愈合时间平均为 2 0周 ,游离髂骨植骨骨性愈合时间 3 1周 ,无不愈合病例。皮瓣全部成活 ,无感染、坏死 ,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单侧外固定支架与皮瓣移植联合修复小腿严重创伤是较理想的组合。一期清创、建立骨支架、修复血供 ,延迟一期修复创面及组织缺损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