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力 《科学养生》2010,(4):22-22
本栏目作者杨力教授,著名中医学家、易学家、作家、学者,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北京周易研究会会长。她精通文史哲医及养生文化,她把《易经》和《黄帝内经》相结合,从而把中华养生学推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从事中医研究生教学已达二十五年,  相似文献   

2.
养神四方     
杨力 《科学养生》2012,(2):17-18
本栏目作者杨力教授,著名中医学家、易学家、作家、学者,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北京周易研究会会长。她精通文史哲医及养生文化,她把《易经》和《黄帝内经》相结合,从而把中华养生学推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从事中医研究生教学已达二十五年,《杨力养生23讲》《杨力四季养生谈》《杨力抗衰老36计》等书现已进入了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3.
远离疑病症     
杨力 《科学养生》2012,(10):26-26
本栏目作者杨力教授,著名中医学家、易学家、作家、学者,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北京周易研究会会长。她精通文史哲医及养生文化,她把《易经》和《黄帝内经》相结合,从而把中华养生学推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从事中医研究生教学已达二十五年,《杨力养生23讲》《杨力四季养生谈》《杨力抗衰老36计》等书现已进入了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4.
杨力 《科学养生》2007,(6):14-15
本栏目撰稿人杨力教授,著名中医学家,易学家、作家、学者,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北京周易研究会会长。她精通文史哲医及养生文化,她把《易经》和《黄帝内经》相结合,从而把中华养生学推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从事中医研究生教学已达二十五年,《杨力养生23讲》《杨力四季养生谈》《杨力抗衰老36计》等书现已进入了千家万户。近几年来陆续出版了八部历史小说“千古系列”,并且已成为品牌著作而深受读者好评。[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杨力 《科学养生》2007,(4):19-20
本栏目撰稿人杨力教授,著名中医学家,易学家、作家、学者,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北京周易研究会会长。她精通文史哲医及养生文化,她把《易经》和《黄帝内经》相结合,从而把中华养生学推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从事中医研究生教学已达二十五年,《杨力养生23讲》《杨力四季养生谈》《杨力抗衰老36计》等书现已进入了千家万户。近几年来陆续出版了八部历史小说“千古系列”,并且已成为品牌著作而深受读者好评。[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杨力 《科学养生》2009,(7):12-12
本栏目作者杨力教授,著名中医学家、易学家、作家、学者,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北京周易研究会会长。她精通文史哲医及养生文化,她把《易经》和《黄帝内经》相结合,从而把中华养生学推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从事中医研究生教学已达二十五年,《杨力养生23讲》《杨力四季养生谈》《杨力抗衰老36计》等书现已进入了千家万户。近几年来陆续出版了历史小说“千古系列”,并且已成为品牌著作而深受读者好评。  相似文献   

7.
杨力 《科学养生》2007,(3):20-20
本栏目撰稿人杨力教授,著名中医学家,易学家、作家、学者,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北京周易研究会会长:她精通文史哲医及养生文化,她把《易经》和《黄帝内经》相结合,从而把中华养生学推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从事中医研究生教学已达二十五年,《杨力养生23讲》《杨力四季养生谈》《杨力抗衰老36计》等书现已进入了千家万户。近几年来陆续出版了八部历史小说“千古系列”,并且已成为品牌著作而深受读者好评,[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杨力 《科学养生》2010,(2):40-41
本栏目作者杨力教授,著名中医学家、易学家、作家、学者,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北京周易研究会会长。她精通文史哲医及养生文化,她把《易经》和《黄帝内经》相结合,从而把中华养生学推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从事中医研究生教学已达二十五年,《杨力养生23讲》《杨力四季养生谈》《杨力抗衰老36计》等书现已进入了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9.
杨力 《科学养生》2012,(7):26-27
本栏目作者杨力教授,著名中医学家、易学家、作家、学者,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北京周易研究会会长。她精通文史哲医及养生文化,她把《易经》和《黄帝内经》相结合,从而把中华养生学推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从事中医研究生教学已达二十五年,《杨力养生23讲》《杨力四季养生谈》《杨力抗衰老36计》等书现已进入了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10.
近日,收到湖北中医药大学陈国权教授的新作《精华理论话金匮——金匮要略理论学用二十讲》,捧读再三,受益良多。二十多年之前,我读研选择论文题目的时候,曾经对张仲景《金匮要略》的历代注家进行过浏览,深感其内容庞杂而研究性著作比较少,与《伤寒论》注家之多不成比例。  相似文献   

11.
《湖南中医杂志》2010,(6):19-19
彭坚。男,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第九、十届湖南省政协常委,知名中医临床家。1848年出生于中医世家,七十年代师从伯父、湘雅医学院中医顾问彭崇让教授,从读《伤寒论》入手,  相似文献   

12.
张颖 《养生大世界》2007,(10):16-16
《三国演义》里的小乔,《水浒传》里的李师师,《红楼梦》中的秦可卿,《西游记》里的怜怜,这些中国四大古典名著里“倾国倾城”千娇百媚的美丽女子,从“笔下”、从书上跨越时空,活灵活现地走入人们的视线,是由于一个现实生活中的美丽女人,她的名字叫何晴。19岁出道至今,何晴用二十几年的时间演绎了众多的人物形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东方养生》2008,(1):151-151
01.《崇拜》 我们说梁静茹是“疗伤系歌手”,因为她的歌声,抚慰了无数颗在爱情里受伤的心,鼓励了无数个在失败中踯躅不前的灵魂。这些年来,多少人因为梁静茹的歌,在创痛中找回了爱的勇气。从《一夜长大》,《勇气》、《分手快乐》、《听不到》、《宁夏》到《暖暖》,静茹总是甜蜜而豁达地唱着,为人们唱出爱情的模样,唱出恋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淳于衍     
淳于衍是西汉女医,时称乳医、女侍医,字少夫。《汉书》有三处提到淳于衍,即《宣帝纪》、《霍光传》与《孝宣许皇后传》,都说她谋杀许皇后事。其中《孝宣许皇后传》所载较详。  相似文献   

15.
苏礼 《中医文献杂志》1994,(2):46-47,18
当代著名中医学家、福建中医学院教授俞慎初先生构新著《俞慎初论医集》(以下简称《论医集》)一书,不久前由厦门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俞氏继《中国医学简史》、《中国药学简史》等之后.献给医林的又一佳作。  相似文献   

16.
时骏 《科学养生》2007,(1):28-29
家庭环境和启蒙老师的熏陶对于杨力来说特别重要。杨力说,小时候.云南大学历史系毕业的父亲经常给她讲人文历史故事,云南大学中文系毕业的母亲和哥哥则教她背诵《诗经》、读《红楼梦》。  相似文献   

17.
书刊是心灵晤对良师的载体。我藏书颇富,皆分类上架,惟得诸上海中医药大学顶级教授的三本大著,则常置于案头或枕边,以俾伸手可览。一是裘沛然教授的《人学散墨》,一是段逸山教授的《段逸山举要医古文》,一是李鼎教授的《杏苑诗葩——医林诗词合解》。我把它们分别视为处世箴言、治学津梁与诗医宝筏。回忆缘起,首先要感谢《中医药文化》编辑部的王新华老师。  相似文献   

18.
王锐何群英  邱根全 《陕西中医》2007,28(3):F0002-F0002
孙喜才,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生于1933年,陕西扶风县人。1958年毕业于西安医学院医疗系本科,留校任教。1959年3月,由学校选送至陕西中医学院第一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学习。他勤奋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熟读《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中药学》等经典。  相似文献   

19.
裘老荐文     
二十多年前,我正在筹划主编《医古文》五版教材时,带着初选的篇目,去剑风楼书斋请裘沛然教授过目。先生认真披阅后,微微颔首,接着说:记得薛雪逝世后,清代袁才子曾经写过一篇激愤慷慨的文章,是难得的佳作,收录在“四部”中。经裘老点拨,次日我便到学校图书馆的书库内翻寻,把洋洋大观的《四部丛刊》、《四部备要》翻个遍。果不其然,在《四部备要》本《小仓山房文集》卷十九中终于找到这篇题为《与薛寿鱼书》的美文。读之击节赞赏,诚如先生所言,便如获至宝般地收入教材。自此,六版、七版沿用至今,成为传统篇目。不仅如此,同仁所编相关教材,也每加载录。  相似文献   

20.
许圣贤 《吉林中医药》2009,29(4):361-362
《洁古老人注王叔和脉诀》一书中,卷首列了一张名为地支不移循环之图,此图和其衍生出的脉诀对金元四大家具有很大影响。如李东垣《脾胃论》中的脾胃,侧重在胃气,并提出具有功能性升提的脾在脾胃论中的地位;药物理论中的四象,结合《脉诀》的升降说,使气血的运用自然融入药物中;内伤外感,亦有气血的左右概念存在,之后又强调了运气学说中主、客气的不同点,以及其适用范围,并且把现在不常见的七表八里脉法,跟丹溪的脉法做了简略的对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