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临床麻醉某些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临床麻醉某些问题的思考魏占军1石艳平2潘耀东31解放军202医院麻醉科,沈阳市,邮政编码:1100032辽宁省人民医院麻醉科3长春空军医院近年来我国临床麻醉进展较快,众多先进麻醉设备和新药已先后引进,根据多年的实践和见闻,深感有些问题仍值得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2.
要赶快将复合麻醉的经验转化为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赶快将复合麻醉的经验转化为理论靳冰*新中国成立至今已快半个世纪。麻醉学科在老一辈带头人的努力下,培养了一支迅速成长的专业队伍。他们历经许多带有中国特色的麻醉方法,如静脉普鲁卡因、针刺镇痛、中药麻醉、乃至今天的静吸复合,实施的例数之多,是一些国外同行...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2002年3月以来为80-86岁老年病人施行择期手术共12例,围麻醉期经过均称平顺,今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全麻期间影响眼压因素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麻期间影响眼压因素的观察金贵元,奉菊梅全身麻醉对眼压有一定影响。作者临床观察不同种静脉麻醉药、肌松药及气管插管、麻醉维持、气管技管等不同因素对眼压的影响,以指导临床麻醉,保持眼压平稳。资料和方法48例外科手术成年患者,ASAⅠ~Ⅱ级,术前无高眼内压...  相似文献   

5.
6.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纯全麻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比较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和单纯全麻在围术期对机体应激、炎性、免疫等方面的影响。使用全麻加硬膜外麻醉能有效地抑制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稳定循环状态,减少并发症,使病人在术中更为安全平稳,麻醉效果更为可靠,术毕清醒快,术后镇痛有利于术后病人咳嗽咯痰,并且能减轻围手术期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病人接受急症手术麻醉时风险较大,有可能发生心脑血管意外。术前及术中有效控制血压,结合妥善处理麻醉,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发生严重并发症。本文总结68例高血压病人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妊娠合并心脏病的麻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因心脏病类型不同,其麻醉管理方法不同。此文章首先探讨了妊娠期心血管变化及机制,然后对几种主要类型的心脏病合并妊娠患者的具体的病理生理特点及麻醉管理重点进行了综述。综合上述和疼痛机制的知识,以及考虑可能影响母儿安危的因素,来选择能达到最佳的镇痛和麻醉效果的方法和药物,使母儿预后满意。  相似文献   

9.
麻醉苏醒恢复期的并发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在用术期维持正常的凝血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因素很多,其中麻醉是否影响凝血功能和如何影响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不同的麻醉药物和麻醉方法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不同:多数麻醉药物可以抑制血小板的功能,影响凝血功能;全身麻醉与椎管内麻醉相比有促进凝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紧闭式氧化亚氮麻醉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5例选择期手术病人采用紧闭式氧化亚氮麻醉方法,术中持续监测呼气末氧和氧化亚氮浓度,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呼吸循环指标,术中观察紧闭式麻醉后呼吸末氧化亚氮,氧浓度变化,结果:紧闭式麻醉1,2,3h后氧化亚氮浓度分别为52.7%,56%,64.9%,氧浓度为42.1%,34.4%,30.8%,随麻醉时间的延长,气道压力先降后回升,约3h恢复至紧闭麻醉前的水平,紧闭式麻醉前后在本组观察时间内动脉血气分析提示  相似文献   

15.
1846年10月16日,美国牙科医生Morton首次给病人实施乙醚麻醉,开创了全身麻醉的新纪元(图)。在纪念吸入麻醉160周年之际,我们一方面怀念老一代麻醉学家的艰苦创业,另一方面也立志为未来麻醉学的发展作出贡献。如今麻醉已跨入新时代,麻醉学已由临床麻醉发展成为危重医学和疼痛治疗等综合性的学科,建立起老中青结合,庞大的临床、教学和科研队伍,并提出了构建“无痛医院”的奋斗目标。现就当前全麻的热点问题进行回顾与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肾移植术患者连续腰麻(CSA)的效果。方法择期肾移植术患者24例,ASAⅢ级,随机分为3组(n=8),DCEA组:L1-2与L3-4间隙硬膜外穿刺,注入2%利多卡因试验剂量5ml,初始剂量10—20ml(0.75%布比卡因+2%利多卡因,1:1混合液);CSEA组:L1-2间隙硬膜外穿刺,L3.4间隙经硬膜外针行腰麻穿刺,注入重比重0.5%布比卡因10~13mg,调节体位和硬膜外给药量(0.75%布比卡因+2%利多卡因,1:1混合液);CSA组:L3.4间隙经硬膜外针行腰麻穿刺,注入重比重0.5%布比卡因10~13mg,根据阻滞平面给药2—4mg,次。3组目标阻滞平面k,记录入手术室后(基础值)和首剂量局麻药注入后1、5、10、15minSP、DP、MAP、HR。于麻醉前(T1)、移植肾植入髂窝后即刻(T2)、手术结束(T3)测血糖;记录开始注入局麻药至出现满意阻滞平面的时间、肌松程度、肾脏植入髂窝后患者不适感和局麻药总量。结果与CSEA组比较,阻滞平面达T6时间DCEA组延长(P〈0.05),局麻药总量DCEA组增多,CSA组减少(P〈0.05)。3组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效应及肌松程度CSA组优于DCEA组和CSEA组。结论与硬膜外阻滞和脊椎.硬膜外联合阻滞相比,肾移植术患者连续腰麻产生较好的镇痛、肌松效果,且局麻药用量较少。  相似文献   

17.
18.
硬膜外麻醉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心率功率谱分析技术(Powerspectralheartrateanalysis,PSHRA)监测低位硬膜外阻滞麻醉时心率变异性(Heartratevariability,HRV)改变,以判断植物神经功能状态与硬膜外阻滞麻醉的成败。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 61例ASA(~)级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病人,年龄(18~56)岁,男22例,女39例。病人术前无心律失常,心电图大致正常。二、麻醉监测与方法 未给麻醉前用药。病人入手术室后在L1~2或L2~3行硬膜外穿刺,试验量为2%利多卡因5ml,观察5分无全脊麻症状后注入利地合剂(1%利多卡因-0.25%地卡因)(10~15)ml。硬膜外注药前开放静脉,静注乳…  相似文献   

19.
我们对XF-8901麻醉气体吸附器的效能作了监测,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1.气相色谱仪及分析条件Varian公司3400型气相色谱仪。色谱柱长4m,内径4mm玻璃柱。固定相:101白色担体(40~60目)。仪器条件:柱温120℃,气化室15...  相似文献   

20.
脊麻与硬膜外阻滞时低血压的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低血压是中央神经阻滞时最常见的并发症,本文对其发生机制及其预防和治疗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