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0℃不结冰复合抗冻液保存异体皮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锡华  吴军 《重庆医学》1998,27(4):229-230
目的:评价在-20℃条件下不结冰的复合抗冻液保存异体皮的效果。为异体皮保存提供了一种简便方法。方法,异体皮经复合抗冻液4℃渗透10分钟,浸泡在抗冻液内-20℃冰箱中保存,以传统液氮储皮为对照,用琥珀酸酰脱氢酶(SDH)皮肤培养生长率为皮肤活力指标,于储存后1周,2月,3月复温冻融进行皮肤活力测定。结果:-20℃保存异体皮,SDH随时间延长而下降,保存2月之内皮肤培养均可成功,生长率无显著差异。保存  相似文献   

2.
速冻玻璃化储存异体皮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分析和总结自1987年以来速冻玻璃化储皮临床应用情况。方法:搜集我科1987年至1999年使用速冻玻璃化储存的异体皮救治烧伤患者临床资料以及我科皮库储存异体皮国内使用情况,总结和分析速冻玻璃化储存异体皮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异体皮的使用情况。结果:使用速冻玻璃化异体皮的烧伤患者平均烧伤面积为55.4%,其中平均Ⅲ度面积为30.9%,应用异体皮面积为3466~10208cm^2。采用速冻玻璃化保存的皮肤复温后其活力可达到新鲜皮肤的70%左右,该法保存的皮肤质地柔软、转红快、成活率高,存活期长,最长可在患者创面上成活2个月左右。术后异体皮成活率为95%。从1987年至1999年底我科皮库供全国各地18个省和3个自治区的48个市,8个县的108家各级医院冷冻异体皮使用,包括我科自用用,共使用皮肤面积达3604260cm^2。结论:采用速冻玻璃化储存的异体皮覆盖创面,仍是目前最有效、最方便、经济实惠的方法,使用异体皮进行烧伤的救治已经成为国内大多数医院普遍使用的一项救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冷却疗法治疗烧伤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局部冷却疗法对人体Ⅱ度烧伤创面的作用,并通过实验观察其对大鼠皮肤组织活力的影响。方法在临界温度以下持续15~32分钟冷却治疗(Ⅱ度烧伤创面),观察疼痛减轻程度和消失时间及愈合快慢。观察冷却疗法对烫伤大鼠皮肤组织活力的影响。结果冷却治疗创面比对照组早2天愈合;深Ⅱ度烫伤大鼠非冷却治疗组皮肤组织活力明显下降,同时Schif碱的含量增高。早期冷却治疗(即刻,10~20分钟)皮肤的活力可以保存65%~85%,迟延冷却治疗(30分钟以后)皮肤组织活力下降明显,Schif碱含量也相应上升。结论早期冷却疗法可以有效的保存细胞活力,降低脂质过氧化损伤,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4℃条件下短期皮片储存方法对皮片活力的影响,以期找到一种简便、有效、实用的短期储皮方法,利于临床应用。方法:在4℃条件下,分为生理盐水、红霉素盐水和复方氨基酸(18AA)红霉素混合液3个实验组,普通冰箱储存手术中剩余皮片,在储存1、3、5、7 d共4个时间点分别采用氢电子受体氯化碘硝基四唑(in-donitrotetrazolium chloride,INT)法测定皮片活力值。结果:4℃条件下短期储存皮片活力测定比较,复方氨基酸红霉素混合液组优于红霉素盐水组和生理盐水组。3个处理组间皮片活力及不同时间皮片活力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术中剩余皮片浸泡在复方氨基酸红霉素混合液内普通冰箱短期储存是一种简便、有效、实用的方法,在临床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用于离体皮肤活力测定的一种新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谢卫国  王德运 《华中医学杂志》1998,22(4):190-191,F003
采用噻唑蓝替代四氮唑用于离体皮肤活力的检测,发现显色反应迅速而稳定,采用选定的实验条件动态储存皮肤的活力变化,以氧耗量的测定作对照,结果显示方法所得活力显著高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原癌基因c-ski对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活力、肌成纤维细胞分化、Ⅰ型胶原分泌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检测皮肤成纤维细胞内c-Ski蛋白的表达,并在转染c-ski基因后,利用MTT法检测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活力、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Ⅰ型胶原分泌、α-SMA细胞免疫组化检测肌成纤维细胞分化的改变。结果大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内有c-Ski蛋白的表达,且主要表达在细胞核内,c-ski可以以剂量依赖的方式增加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力,并可降低Ⅰ型胶原蛋白和mRNA的水平,但不改变皮肤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的分化过程。结论c-ski促进细胞增殖但降低胶原分泌的作用可能对促进创伤愈合、降低瘢痕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小红参醌对低温储存皮肤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小红参醌作为抗冻剂添加剂,在皮肤的低温储存中对皮肤活力折影响。方法:皮肤的低温储存采用速冻玻璃化法和慢地,将小红参醌分别按照0.5μg/ml和1μg/ml的浓度加入抗冻液中,每种方法分为常规组、0.5μg/ml小红参醌组和1μg/ml小红参醌组。利用三个实验组分别对小块离体豚鼠皮和异体尸体皮进行处理,然后在液氮温度下进行深低温储存。对储存后皮肤分别进行氧耗量、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测定,并计算平均活力。结果:对于豚鼠皮和异体尸体皮,无论速冻法和慢冻法两种浓度的小红参醌对低温储存后皮片的活力均未发现有明显的提高。除大块异体皮慢冻组琥珀酸脱氢酶,小块异体皮慢冻组耗氧量之间尚有差异以外,其他组别氧耗量、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测定值以及平均活力之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抗氧化剂小红参醌在皮肤的低温储存中对皮肤的活力没有影  相似文献   

8.
保持冷冻后皮肤较好的活力对皮肤移植十分重要,采用慢速或中速降温(-1℃/min)或(-60℃/min)可以获得较高的活性。冷冻保护剂被证实对保持低温冻存皮肤活力有益,目前发现的冷冻保护剂有丙二醇、丙三醇、二甲基亚枫、海藻糖。采用海藻糖联合二甲基亚砜最有利于复合皮肤组织在深低温储存和冻融后保留活性。D-阿洛糖作为冷冻保护剂的添加剂,对皮肤角化细胞和人真皮成纤维细胞生存能力有益。玻璃化冷冻技术则使冻存后皮肤及皮肤相关组织、细胞活性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9.
皮肤低温损伤机制中海藻糖的抗氧自由基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海藻糖在低温储存皮肤组织中的抗氧自由基损伤作用。方法:取新鲜皮肤标本做正常对照组,另行海藻糖和二甲基亚砜处理后液氮低温储存,复温后测定皮肤组织匀浆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过氧化脂质(LPO)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经海藻糖处理后,低温储存的皮肤组织中SOD活力升高,其MDA含量下降。结论:海藻糖是一种有效的稳定剂,在皮肤低温损伤中具有抗氧自由基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0.
气功对慢性病患者抗氧化能力及皮肤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练气功对慢性病患者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皮肤温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皮温生物反馈测量仪测量练气功前后受试者皮肤温度的改变,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检测练气功前后受试者血浆SOD活力的变化。结果练气功后,患者皮肤温度比练功前明显增高(t=2.12~2.27,P<0.05);血浆SOD活力明显高于练功前(t=2.97,P<0.01)。结论练气功可使机体放松,并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1.
磷酸肌酸对低温储存皮肤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新鲜离体皮片置入含磷酸肌酸(PCr)的储存液中4℃储存,以琥珀酸脱氢酶(SDH)及氧耗测定法动态观察皮片活力。结果发现,含PCr的实验组皮片活力下降速度慢于不含PCr的对照组,提示:PCr对于防止储存皮肤活力下降有一定作用,将PCr与常规保存液中的有效成分结合,有可能找到更为简便有效和经济实用的皮肤保存液。  相似文献   

12.
贮存异体及异种皮肤的应用,在现代烧伤治疗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了研究贮存对细胞的损害作用,探索理想的皮肤保存途径,采用准确可靠的实验方法观测细胞代谢活力,是十分重要的。以往常用的皮肤活力测定方法都有一定局限性,反映皮肤的活力不够准确。近年来,随着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在医学及生物学领域内的广泛应用,国外一些学者已将这一技术应用于贮存皮肤的代谢研究。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较少,目前尚未见报导。为此,我们参照Loecker使用的方法,开展了~3H—亮氨酸(~3H—Leu)掺入试验。这一试验反映细胞的蛋白质合成能力,这个能力较可靠地反映了细胞的代谢状况。试验中我们用胰酶分离的纯表皮片作为测试标本,标本受它种组织细胞的影响大为减少,提高了结果的准确性。我们用这种方法对4℃冰箱内短期贮存的猪皮肤进行了蛋白质合成能力的初步观察,找出了4℃贮存后猪皮肤活力变化的一般规律,即4℃贮存天数与皮肤活力百分率间呈直线负相关,约每过4天,皮肤活力下降50%。这一结果可供临床应用4℃冰箱贮存皮肤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拟瑶蔻复方对小鼠黄褐斑模型的疗效。方法黄体酮注射法建立小鼠黄褐斑模型,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瑶蔻复方组、阳性组,外用给药30 d后,检测皮肤和肝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瑶蔻复方外用可使黄褐斑小鼠皮肤和肝脏SOD活力有所提升,其中皮肤SOD活力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瑶蔻复方外用治疗黄褐斑可能通过提高机体SOD活力来抑制氧化反应,减轻皮肤色素沉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和建立一种新的、适宜于人皮肤成纤维细胞(Fbs)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方法:采用冷胰蛋白酶和胶原酶联合消化法对人皮肤Fbs的进行体外培养,通过生物化学、免疫细胞化学及ELISA实验技术,对人皮肤Fbs的活力检测、生长曲线、羟脯氨酸(HYP)含量及Ⅰ型胶原含量指标进行研究。结果:人皮肤Fbs原代培养时间较大鼠长。人皮肤Fbs冻存复苏后所得生长曲线与冻存前所得曲线基本相似;人皮肤Fbs培养液中,3~5 d的HYP含量与1 d相比有显著增加(P<0.01);2~6 d Ⅰ型胶原含量与1 d相比有显著增加(P<0.01)。结论:培养的人皮肤Fbs增殖能力强、适应性强、易培养且性状稳定,可为人类凹陷性瘢痕修复和美容除皱提供可靠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5.
贺旭  伍津津  杨桂红 《重庆医学》2008,37(9):914-916
目的介绍一种快捷、简便、灵敏和准确的测定组织工程皮肤活力的方法。方法采用SYTO 13和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EB)2种荧光核酸染色剂对冻存后组织工程皮肤进行染色,通过流式细胞计数仪及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等方法计算活细胞。结果4℃条件下,组织工程皮肤冻存7d后表皮活力值为未冻存时的62.46%;冻存7d后真皮活力值为未冻存时的54.21%。结论SYTO/EB双重核酸染色法是测定组织工程皮肤活力的既简便又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经液氮贮存、氯化钠处理的新鲜大鼠皮肤抗原性的表达及组织活力。方法 选取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制备大鼠全层皮肤,分别应用液氮、氯化钠进行贮存,于3个月时与新鲜大鼠皮肤分别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YTO/EB活力测定法进行MHC-DR、CD86抗原表达及活力检测。结果 新鲜皮肤组MHC-DR、CD86抗原表达水平较液氮冷冻组、氯化钠组高(P <0.05),液氮冷冻组与氯化钠组的MHC-DR、CD86抗原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液氮冷冻组与氯化钠组皮肤组织活力均超过半数,但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新鲜皮肤组皮肤组织活力较液氮冷冻组、氯化钠组高(P <0.05)。结论 液氮及氯化钠处理的大鼠皮肤均可减弱皮片的抗原性,氯化钠和液氮贮存大鼠皮肤的组织活力相近。  相似文献   

17.
活力碘是一种广谱消毒剂,已广泛用于皮肤粘膜的消毒。自2001年2月起,我科将活力碘用于外伤病人的清创手术中,通过试验,证明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的新洁尔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104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行胆碱酯酶(ChE)活力动态观察,ChE活力恢复时间与病情有明显相关性,病情越重,恢复时间越长。皮肤吸收中毒ChE活力恢复明显慢于同程度口服中毒病例。农药种类不同,恢复时间有别,甲胺磷中毒ChE活力恢复最快,敌敌畏次之,乐果最慢。残余毒持续吸收是影响ChE活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抢救该类农药中毒时,应注意测ChE活力及综合处理有关因素,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皮肤力学信号相关蛋白整合素(integrin)、踝蛋白(talin)在不同低温条件下的表达与皮肤活力改变的关系,进一步揭示皮肤低温损伤的机制。方法:从同一个体取标本后用5种不同的温度保存,分为新鲜组、4℃组、-20℃组、-80℃组和-196℃组,并在保存48 h后进行实验观察,用integrinβ1、talin抗体对5种储存条件下的皮肤作免疫组化染色,图像分析方法定量,同时采用氧耗量的方法对不同低温保存后皮肤活力进行检测。结果:新鲜组、-196℃组、-80℃组、-20℃组、4℃组活力依次下降,同时-80℃组、-20℃组、4℃组两种蛋白表达亦有明显下降。结论:低温保存后活力的改变与皮肤力学信号相关蛋白的表达下降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本文观察和比较:(1)猪皮-60℃贮存和液氮贮存。(2)采用20%和40%二种浓度的甘油作防冻剂,对贮存皮肤活力的影响。每一个样品同时作台盼蓝拒染率,琥珀酸脱氢酶(SDH)和~3H-尿嘧啶核苷-(~3HUR)掺入试验来测定贮存前、后的皮肤活力,实验结果表明:应用-60℃贮存和液氮贮存对皮肤活力的影响两者无显著差异。用20%浓度的甘油测出的皮肤活力稍高于用40%浓度的甘油,但统计学上也无显著差异。此外,还在大型低温生物显微镜下。以每分钟下降1℃的降温速率对贮存皮肤进行降温和复温的显微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