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血清和胸水中IL-17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住院收治的初治结核性胸膜炎患者30例和非结核性胸膜炎患者20例,另选择健康体检人员20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测定血清及胸水中IL-17的含量。结果:结核性胸膜炎组血清中IL-17的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非结核性胸膜炎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核性胸膜炎组胸水中IL-17的含量高于非结核性胸膜炎组(P0.05)。结核性胸膜炎组和非结核性胸膜炎组的胸水与对应血清中的IL-8的含量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核性胸膜炎组患者在规则治疗1、3、7、14 d时,血清和胸水中IL-17的含量均逐渐下降,血清中IL-17的含量于治疗3 d时显著低于入院时水平(P0.05),胸水中IL-17的含量于治疗7 d时显著低于入院时水平(P0.05)。结论:IL-17参与了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病机制,可以作为早期诊断及观察治疗效果的分子学免疫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胸水与血清中的腺苷脱氨酶(ADA)与总蛋白(TP)、乳酸脱氢酶(LDH)及其比值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上半年本院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50例(结核组),肝性胸水(对照组)20例,进行胸水和血清的ADA、TP、LDH检测,计算其相应的比值,分析胸水和血清中ADA、TP、LDH及其比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结核组中ADA、TP、LDH含量及其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组的胸水ADA与TP、LDH呈直线正相关(P<0.01);血清ADA与TP呈直线正相关(P<0.01),与LDH无相关(P>0.05);胸水ADA与血清ADA的比值(PADA/SADA)与胸水LDH与血清LDH的比值(PLDH/SLDH)呈正相关(P<0.01),与胸水TP与血清TP比值(PTP/STP)无相关(P>0.05).结论 胸水与血清中的ADA、TP、LDH及其比值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胸水与血清中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CysC)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邯郸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16例(结核组),肝性胸水50例(对照组),对胸水和血清中的CysC、腺苷脱氨酶(ADA)进行测量,分别计算胸水与血清中含量的比值.结果 ①两组中胸水腺苷脱氨酶(PADA)、血清腺苷脱氨酶(SADA)、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SCysC)、胸水与血清中的CysC比值(PCysC/SCysC)和胸水与血清中的ADA比值(PADA/SADA)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在结核组中,以PADA/SADA>2为诊断依据,作出ROC曲线.根据ROC曲线“敏感度+特异度”取最大值原则,确立PCysC/SCysC和PCysC的临界值为2.84和1.71 μmol/L.PCysC/SCysC曲线下面积为0.865,95%可信区间0.692~1.000;PCysC曲线下面积为0.735,95%可信区间0.528 ~0.965.③在结核性胸腔积液中PCysC/SCysC的敏感度(60.3%)和准确度(80.2%),高于PCysC的敏感度(44.9%)和准确度(72.4%).结论 PCysC/SCysC在结核性胸腔积液中表达优于PCysC,由此可见PCysC/SCysC可以做为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一个指标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测定胸水中抗PPD-IgG 抗体分泌细胞以研究其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20例结核性胸水中18例阳性,平均酶点数为42.4/10~5细胞;17例非结核性胸水病人为阴性,其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100%。该方法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具有高特异性和敏感性,是一种方法简便的免疫酶技术。  相似文献   

5.
了解和评价CA125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结核性胸膜炎组患者137例,肺癌组患者45例,采用ELASA法检测血清和胸水CA125水平,并和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结核性胸膜炎组和肺癌组血清和胸水CA125水平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抗结核治疗后,结核性胸膜炎组血清CA125水平降低,治疗后6个月CA125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文提示CA125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有限,动态观察CA125水平变化可能对预后判断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聚合酶链反应 (PCR)和结核抗体 (ATA)联合检测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上的意义 .方法 联合应用PCR技术及ATA检测方法对 6 1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及 34例非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水标本进行检测 .结果 PCR的敏感性为 70 .5 % ,ATA为 5 5 .7% ,PCR与ATA联合应用敏感性可提高为 86 .8% .结论 PCR与ATA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结核性胸膜炎及恶性胸膜炎患者胸液的γ-干扰素水平,探讨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2例结核性胸膜炎、28例恶性胸膜炎患者胸液γ-干扰素水平。结果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液中含量(430.5±30.87pg/ml)明显高于恶性胸膜炎组(45.6±18.6pg/ml)(<0.01),γ-干扰素作为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100.0%、92.5%、96.8%。结论检测胸液中γ-干扰素对诊断结核性胸膜炎有较大的辅助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使用T细胞斑点实验(T-SPOT)配合淋巴细胞培养液中腺苷脱氨酶(ADA)的检测,研究二者联合应用对结核菌感染快速检测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原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儿童肺结核和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患者,进行T-SPOT、淋巴细胞培养液ADA、血清ADA、胸水ADA及脑脊液ADA等检测.结果 原发性肺结核等结核组患者组的血清ADA、胸水ADA和20 h培养液AD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疾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应时间点检测淋巴细胞培养液ADA可有效诊断原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儿童肺结核及神经系统结核.培养液ADA检测能将结核性胸膜炎和儿童肺结核的诊断时间由单纯T-SPOT的20 h缩短至8 h.结论 在进行T-SPOT试验的同时进行淋巴细胞培养液的ADA检测能提高检测的时效性,二者联合应用能有效提高对结核病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聚合酶链反应(PCR)和结核抗体(ATA)联合检测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上的意义。方法 联合应用PCR技术和ATA检测方法对61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及34例非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水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PCR的敏感性为70.5%、ATA为55.7%,PCR与ATA联合应用敏感性可提高为86.8%。结论 PCR与ATA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NSE、MMS IL-8联检对良、恶性胸水的临床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NSE、MMS、IL-8在胸腔积液(胸水)中的含量及其与良恶性胸水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放射免疫分析检测了26例漏出性胸水组、93例结核性胸膜炎组和89例恶性肿瘤组患者的NSE、MMS、IL-8含量。结果:胸水NSE的含量在小细胞肺癌组和非小细胞肺癌组中明显高于其它组别(P<0.01);小细胞肺癌组又明显高于非小细胞肺癌组(P<0.01);胸水MMS的含量,在恶性肿瘤性胸水组中明显高于结核性胸水组(P<0.01);胸水IL-8的含量在结核性胸水组中明显高于恶性肿瘤性胸水组(P<0.01)。结论:胸水中NSE、MMS、IL-8含量联合检测对鉴别良恶性胸水有着极其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应用亲和素—生物素化过氧化物酶复合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BC-ELISA)检测159份结核性胸水和82份对照胸水中的抗PPD—IgG,并在同一滴定板上做常规ELISA对比。结果表明在82.4%的胸水中,ABC—ELISA较常规ELISA敏感,前者的抗体几何平均滴度为后者的2.4倍。本法敏感性为90.6%,特异性为95.1%,提示可作为结核性胸膜炎的辅助诊断方法。动态观察尚可为疗效判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检测38例结核性胸膜炎胸水和16例癌性胸膜炎胸水中sIL-2R和腺苷脱氨酶(ADA)活性水平。结果显示:结核性胸膜炎胸水中sIL-2R、ADA水平均显著高于癌性胸水的上述两指标,胸水中的sIL-2R与ADA水平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可曲式内科胸腔镜在提高结核性胸膜炎诊断准确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确诊的6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胸水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结核分枝杆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TB-PCR)和胸腔镜的检查结果.结果 6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胸腔镜胸膜活检阳性率85.00% (51/60),明显高于培养法的1.67% (1/60)和TB-PCR法的8.33% (5/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可曲式内科胸腔镜检查在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定量检测脑脊液中结核分枝杆菌蛋白抗原b的夹心ELISA,以便用于诊断结核性脑膜炎.方法 制备抗结核分枝杆菌蛋白抗原b鼠源性单克隆抗体(mAb)及兔多克隆抗体;以单克隆抗体为包被抗体,多克隆抗体为检测抗体,建立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蛋白抗原b的双抗体夹心ELISA;应用此方法检测正常人(n=6)、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n=26)及临床确诊结核性脑膜炎患者(n=42)的脑脊液标本中蛋白抗原b的含量,并分析其与结核性脑膜炎活动性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成功建立了检测蛋白抗原b的夹心ELISA,敏感度可达0.4 μg/L.应用该方法在正常人及非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未检测到蛋白抗原b;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蛋白抗原b含量显著升高.结论 建立了敏感、特异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蛋白抗原b含量的ELISA,为活动性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提供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结核抗原刺激后结核性胸膜炎病人胸液细胞中CD4+T细胞受体的表达情况,了解CD4+T细胞在结核局部细胞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方法分离结核性胸膜炎病人胸液细胞(PFCs),对比BCG和结核特异性抗原(ESAT-6/CFP10混合单肽)刺激前后CD4+T细胞受体表达特征,并对刺激后部分PCR产物序列进行分析。结果 3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液细胞未经任何刺激的条件下分别表达17~21个TCR Vβ亚家族,各存在1~2个Vβ亚家族呈现寡克隆增殖趋势。经BCG或ESAT-6/CFP10混合单肽刺激后,患者均出现4~5个寡克隆Vβ亚家族。不同患者选择性刺激的Vβ亚家族不同。结论 BCG和ESAT-6/CFP10混合单肽可分别诱导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不同TCR Vβ亚家族细胞寡克隆增殖,此优势表达的克隆性T细胞可能与不同结核抗原介导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6.
结核分枝杆菌抗体(IgG)是结核病病人血清中重要的标志性抗体之一,检测此抗体对于鉴别活动性结核病和既往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具有辅助诊断价值。本文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与胶体金法结核分枝杆菌抗体诊断检测试剂盒,对320例病人血清标本进行了结核分枝杆菌抗体(IgG)水平表达检测分析,以评价其在结核病人诊治中的临床应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A)、乳酸脱氢酶(LDH)在恶性胸水及结核性胸水中的价值。方法对88例患者(恶性49例,结核性39例),每例均检测患者胸水ADA、LDH。结果恶性胸水组LDH水平显著高与结核组(P<0.01),而其ADA显著低于结核组(P<0.01)。胸水ADA和LDH联合检测,对恶性胸水判别正确率为97.8%。结论 LDH、ADA可作为良恶性胸水鉴别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胸水白介素-27(IL-27)、腺苷脱氨酶(ADA)联合GeneXpert MTB/RIF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住院的100例疑似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最终确诊结核性胸膜炎患者61例(结核性胸膜炎组)、非结核性胸膜炎患者39例(非结核性胸膜炎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胸水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干扰素γ(interferon gamma,IFN-γ)及结核分歧杆菌脱氧核苷酸(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DNA,TB-DNA)的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 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出现胸疼、发热及胸膜腔积液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诊断分为结核组72例,对照组(非结核组)88例,对两组患者的胸水样本均进行ADA、IFN-γ及TB-DNA的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结果 两组患者中ADA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74.4%和47.6%,IFN-γ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73.8%和43.7%,TB-DNA的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82.5%和63.3%.结核组患者ADA、IFN-γ及TB-DN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A、IFN-γ及TB-DNA三个指标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度,显著高于两个指标联合检测结果(P<0.05).结论 ADA、IFN-γ及TB-DNA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度,是一种快速准确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胸腔积液(简称胸水)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检测方法繁多,根据症状很难鉴别。随着腺苷脱氨酶(ADA)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许多学者认为胸水ADA活性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和抗结核疗效观察具有肯定的临床意义。本文对100例胸腔积液患者胸水ADA活性进行了检测,以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