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患者男,26岁.因双眼无痛性、渐进性视力下降10余年,于2009年11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既往双眼近视病史数年,具体屈光状态不详.  相似文献   

2.
赵亮  丁洁  杨柳 《中华眼科杂志》2010,47(12):356-357
患者男,26岁.因双眼无痛性、渐进性视力下降10余年,于2009年11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既往双眼近视病史数年,具体屈光状态不详.  相似文献   

3.
赵亮  丁洁  杨柳 《中华眼科杂志》2011,47(1):356-357
患者男,26岁.因双眼无痛性、渐进性视力下降10余年,于2009年11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既往双眼近视病史数年,具体屈光状态不详.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22岁.患者于2009年6月10日入院.主诉双眼视力下降7月,双眼阵发性黑矇7年.双眼视力均为眼前手动,眼压右眼为14mmHg,左眼16mmHg.双眼角膜透明,前房深,虹膜萎缩,瞳孔直径7mm,对光反应消失,UBM显示虹膜变薄,前粘连.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70岁.因双眼视力渐进性下降10余年于2009年2月2日以"双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入院.既往近视眼病史数十年.入院检查全身状况良好.眼部检查:视力:双眼均CF/1m,矫正不应,光定位及红绿色觉均正常,双眼眼前节正常,双眼晶状体混浊,核Ⅲ级,眼后段窥不清,B超示玻璃体无明显混浊.  相似文献   

6.
女性,55岁.2002年因双眼上睑鼻侧皮肤黄斑瘤当地皮肤科行激光治疗.1年后皮肤病变复发,黄斑瘤蔓延至双眼上睑全部皮肤.患者弟弟同样病史10年.视力:右眼0.9,左眼1.5,双眼上睑皮肤黄色隆起增生病变(图A,右眼;图B,左眼),质韧、边界清楚,无充血、压痛.上睑中央见激光术后复发病变与新生黄斑瘤之间的凹陷.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60岁,以"双眼视物模糊伴眼痛、头痛1个月,加重20d"为主诉,于2011年2月9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视物模糊伴眼痛,头痛,于当地医院按"双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诊治,给予质量分数20%甘露醇注射剂静脉输液、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点眼治疗,双眼眼压降至10 mmHg(1 mmHg=0.133 kPa),症状无明显改善.患者近20 d头痛加重,伴耳鸣1周,以"双眼Vogt-小柳原田病"收入我院.既往史:否认全身系统性疾病.入院体格检查:视力:右眼手动/5 cm,不能矫正,左眼数指/10 cm,不能矫正;眼压:双眼均10 mmHg;双眼红绿色觉及光定位均正常.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52岁.因左眼突然视物不清半年入院.患者双眼"夜盲"10余年,5年前因"右眼继发性青光眼、玻璃体积血、Coats病、双眼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行右眼睫状体冷冻术,手术后右眼萎缩.  相似文献   

9.
女性,18岁.因双眼视力不佳10年余就诊.全身检查无特殊.眼科检查:矫正视力:右眼+6.5 DS-1.5 DC×5°=0.4;左眼+6.5 DS-2.0 DC×5°=0.6,眼压右眼17 mmHg,左眼18 mmHg.双眼眼前节、玻璃体无特殊.眼底像(图A右眼、图B为左眼):双眼视乳头边界模糊隆起,无充血,血管走行、形...  相似文献   

10.
患者燕×男2岁生后双眼上睑下垂,眼球内斜,于2001年8月10日入院.全身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1.
患儿,男,10岁.自幼双眼视力差,畏光.于2008年3月15日就诊.患儿为足月顺产,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遗传病史.全身检查:一般情况好,智力及发育无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3,矫正0.8(-3.75DS/ 2.50DC×170°);左眼0.2,矫正0.7(-4.25DS/ 2.75DC×10°);双眼眼位正常,各方向运动自如.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 先证者,Ⅳ16,女,10岁,双眼自幼视力差,于2007年8月15日来我科治疗.父母非近亲婚配,顺产,无吸氧史,本人及父母智力及身体发育正常.专科检查:双眼视力0.1,矫正无提高,眼压正常.  相似文献   

13.
斜视手术对双眼视觉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观察斜视术后双眼视觉恢复重建的临床过程,探索术后双眼视觉恢复与诸因素的关系.方法:通过术前视功能分析及术后视功能比较,采用不同角度和不同分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果:术前双眼视觉良好率,内斜为45.16%,外斜为23.81%,x2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按病程分组0.5~3年组为62.07%,3~10年组为40.68%,>10年组为10.64%.按发病年龄分组<3岁组为18.75%,3~6岁组为44.12%,6~9岁组为46.15%,≥9岁组为58.33%,<3岁组与任意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等.结论:各种类型的斜视可不同程度地损害其双眼视觉,损害的程度取决于病程、发病年龄及斜视类型,而斜视术后可迅速恢复其双眼视觉,恢复的程度取决于病程及发病年龄与斜视类型无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1病例患者,女,40岁.因双眼视物模糊,头昏2d,2009年2月24日来诊.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08左眼0.4,矫正:右眼不提高,左眼不提高;双眼角膜清亮;前房中深,房水闪光(-);瞳孔,直接、间接对光反射稍迟钝;晶状体透明,眼底:双眼视盘周围的视网膜荧光膜颜色变淡,视网膜隆起,双眼黄斑中心凹反光消失.FFA检查:双眼视盘周围荧光渗漏.蝶鞍部CT检查正常.入院后反复追问病史,患者3d前服食草乌史.入院诊断:双眼中毒性视网膜病变.入院后给予静脉滴注阿托品,维生素B1,维生素B12肌肉注射,地塞米松10 mg静脉滴注等治疗.治疗1周后,视力:右眼0.8,左眼0.8;双眼视盘周围水肿明显消退,病情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48岁.因双眼突发性失明10 h来我院就诊.患者因反复发作性头痛在当地诊所治疗,给予头部针炙治疗.1周未见好转即给予头皮下注射泼龙松龙注射液,注射数秒后,患者自感头晕,恶心、呕吐,双眼视物模糊,约10 min后患者双眼视力下降至无光感.当地医院治疗后未见好转来我院就诊.眼部检查:双眼视力无光感;双眼结膜无充血;双眼瞳孔散大,直径6 mm,直接、间接对光反射均消失.双眼晶状体透明.双眼视盘边界清楚,无出血;视网膜苍白、水肿,以后极部为重;黄斑中心凹反光消失,呈"樱桃红"样改变,动脉血管纤细(图1).非接触眼压测量,双眼眼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Pa).血压140/96 mm Hg;随机血糖8.3 mmol/L;头颅及眼眶CT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6.
例1:患者男47岁,双眼视力进行性下降8周,双眼发病时间相隔10余天,有高血压史.检查:视力双眼光感,光定位不确,双眼瞳孔5mm大、光反射迟钝.  相似文献   

17.
患儿,男,11岁,因双眼巩膜自幼呈蓝色于2007年12月17日来我科就诊.患儿家长自诉患儿自出生后双眼呈蓝色,3岁至今先后10次双下肢因跌倒发生骨折,其右侧骨折7次,左侧骨折3次,现无法正常行走.曾因骨折在多家医院就诊.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 62岁因双眼反复胀痛视力下降两年于2006年2月13日入院.既往健康.检查:视力:右眼无光感,左眼0.1;眼压:右眼81 mmHg、左眼53mmHg;双眼轻度睫状充血;角膜轻度水肿,直径10mm;前房浅Ⅱ度;瞳孔直径约6 mm,右眼对光反射消失,左眼迟钝;右眼晶状体重度混浊,左眼轻度混浊;眼底右眼窥不进,左眼小视盘,C/D=0.3;眼轴17.12mm;房角全部关闭.诊断:(1)双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右眼绝对期);(2)双眼老年性白内障;(3)双眼真性小眼球.  相似文献   

19.
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致过敏反应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临床资料患者 ,女 ,2 9岁 ,因双眼视物不清 10余年 ,于 2 0 0 3年 7月2 2日就诊。眼部检查 :视力双眼 0 .6 ,睑球结膜无充血 ,眼底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为双眼屈光不正 ,行散瞳验光检查。予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 1次后 (未压迫泪囊部 ) ,患者即感双眼痒伴疼痛 ,不能睁开 ,同时伴  相似文献   

20.
患者 刘某 女 65岁 以右眼内斜10年,左眼内斜4年来诊。双眼“近视”( -10 0 0D) 40年。人工晶体植入术后4年。否认糖尿病,心脏病史。右眼视力0 1,矫正0 2 ,左眼视力指数/ 1米。矫正不提高,余眼内组织不能查清。眼肌检查:角膜映光:> 5 0°。双眼外转,上转,下转明显受限。牵拉试验:主动收缩:双眼固定于内斜位,向内运动明显受限。被动牵拉:双眼向外牵拉时可到近中线,向下牵拉,可使双眼达正常内下转位,向上牵拉,不能牵拉双眼正上转位。眼B超:双眼后巩膜葡萄肿、玻璃体混浊。诊断为:双眼固定内斜视,高度近视,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行双眼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