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对术后镇痛尿潴留的疗效。方法:选择择期妇科手术4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实验组在硬膜外麻醉前20min实施经皮穴位电刺激,术中持续穴位刺激至手术结束,术后行硬膜外术后镇痛(PCEA);对照组术前仅行硬膜外麻醉,术后行硬膜外术后镇痛(PCEA)(与实验组相同);术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尿残留量、尿管留置时间。结果:实验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降低,导尿管留置总天数减少,第1次小便后的尿残留量较对照组少。结论:经皮穴位预处理可预防和减轻术后镇痛引起的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对膀胱的功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正>硬膜外麻醉后腰痛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术后疼痛,其发生率通常可高达44%[1],约3%~11.5%的硬膜外麻醉后腰痛将长期不能缓解,给患者造成了重大的身心创伤并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笔者自2009年以来,采用祛痹镇痛方治疗硬膜外麻醉后腰痛,疗效比较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0例患者均来自2009年10月~2012年12月本院骨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等各种手术经硬膜外麻醉后1周内出现腰痛病人,60例患者中行普外手术20例、骨科手术者33例、泌尿外科手术者7例。经检查未发现器质性  相似文献   

3.
针刺三阴交穴治疗骨科手术后尿潴留的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尿潴留是膀胱内有大量尿液而不能自主排出。骨科术后病人出现尿潴留 ,常因麻醉后排尿反射抑制 ,切口疼痛 ,引起膀胱括约肌痉挛而引起 ,对环境的不适应、体位的改变以及对手术的恐惧和焦虑等都会造成尿潴留。笔者自 1998年 5月以来将中医经络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针灸三阴交穴治疗骨科病人术后尿潴留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 86例 ,男 5 6例 ,女 30例 ;年龄 6~ 6 9岁 ,其中成人 4 9例 ,儿童 37例2 治疗方法针刺前准备 :保持病室安静 ,减少陪护人员 ,做好解释工作 ,取得病人合作 ,备好便器。针刺方法 :取三阴交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隔姜灸神阙穴治疗骨科术后尿潴留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13年2月-2014年8月间收治的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下行骨科手术后尿潴留患者7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治疗组39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隔姜灸法治疗,而治疗组在单纯隔姜灸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排尿时间、膀胱残余尿量、症状评分及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治疗组的排尿时间、膀胱残余尿量、症状评分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隔姜灸神阙穴治疗骨科术后尿潴留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开塞露在治疗持续硬膜外镇痛的病人拔除尿管后发生尿潴留的效果。方法58例硬膜外麻醉加用持续镇痛泵的病人在撤除镇痛泵、拔除尿管后发生尿潴留的患者,用开塞露2~3支(20mL/支)注入肛门内约5~20分钟后,观察其排尿情况。结果58例持续硬膜外镇痛的病人在拔除镇痛泵导尿管后发生尿潴留后在注入开塞露5~20分钟后即在排出大便的同时排尿。结论开塞露在治疗持续硬膜外痛的病人拔除镇痛泵及导尿管后发生尿潴留病例中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骨科手术后常常出现尿潴留,需要行导尿术,如处理不当,易引起泌尿系感染,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几年来,我们在临床摸索到几种解决术后尿潴留的方法。一、造成腰麻术后尿潴留的原因 1、腰麻及硬膜外麻醉由于药物作用,使骶神经被阻滞,迫尿肌松驰,自主排尿困难而造成尿潴留。 2、腰麻术后病人由于切口疼痛难忍,使尿道外括约肌长时间处于紧张的收缩状  相似文献   

7.
<正>硬膜外麻醉(epidural anaesthesia)将局麻药注入硬膜外腔,阻滞脊神经根,暂时使其支配区域产生麻痹。硬膜外腔不与颅腔相通,药液不扩散到脑组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患者80例ASAI-II级择期骨科下肢手术病人。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对下肢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排尿方式所造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于该院就诊的下肢骨科手术患者,共2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14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开展全身麻醉、小剂量腰麻加硬膜外麻醉,对比患者术后镇痛情况与对于排尿方式的选择。结果观察组的NRS评分在T1-T4时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T5、T6时无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管留置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自行排尿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下肢骨科手术患者,通过开展小剂量腰麻加硬膜外麻醉可有效地缓解术后疼痛,避免尿潴留,提高自行排尿率,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高龄转子间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2003年5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41例,其中37例行手术切开内固定治疗,由于充分作好了围手术期的护理,患者均安全渡过手术期。现将37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老年骨科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2016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老年骨科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老年骨科患者各15例。对照组老年骨科患者使用常规硬膜外麻醉方法进行麻醉,研究组老年骨科患者使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法进行麻醉。结果研究组患者使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法,麻醉起效时间及完全阻滞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硬膜外麻醉药物用量及阻滞平面高于T10情况比较,研究组患者硬膜外麻醉药物使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麻醉药物用量(P0.05),研究组患者阻滞平面高于T1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老年骨骼患者临床治疗中使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法具有极高的安全可行性,能有效控制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几率,是治疗老年骨科患者手术治疗中最为安全高效的麻醉方法,应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王丽萍  陈玉爱  王强 《中医杂志》2001,42(10):632-633
尿潴留是痔瘘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近年来我们对痔瘘手术后尿潴留患者采用针刺方法进行治疗,并对耳针与体针两组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自1990年5月至1999年5月,我们共手术治疗痔瘘病人2208例,其中术后6~8小时不能自行排尿者诊为尿潴留,共420例。对420例患者均行针刺治疗,并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各210例。甲组行耳针治疗,乙组行体针治疗;两组在年龄,性别分  相似文献   

12.
硬膜外腔注入小剂量吗啡是术后镇痛的有效方法,已被临床广泛应用。笔者自2003年8月至2004年9月期间曾对420例硬膜外麻醉手术病人施行硬膜外腔吗啡PCEA和术毕硬膜外腔单次给予负荷量用于术后镇痛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1例术后顽固性尿潴留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术患者拔除尿管后发生尿潴留者屡见不鲜 ,绝大多数通过治疗及护理能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 1例股骨头置换术后发生顽固性尿潴留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病历介绍患者 ,女 ,6 6岁 ,2 0 0 1年 12月 1日因车祸致右股骨颈骨折入院。入院后经右下肢皮牵引、抗感染、止血治疗 5d后 ,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右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前遵医嘱予患者留置导尿 ,术后 1周常规拔除尿管后发生尿潴留。经膀胱区热敷、按摩下腹部、2 0 %甘露醇灌肠[1] 、针灸、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服用促进膀胱功能恢复的药物及协助下床解小便等处理均无效 ,尿潴留时间长达 2 2…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骨科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64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术中麻醉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全身麻醉)与观察组(32例,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与术前10 min(T0)相比,对照组患者气管插管后10 min(T1)、拔管后10 min(T2)中心静脉压与心率均升高,与T0相比,观察组患者T1、T2中心静脉压与心率均降低,此外,T1、T2中心动脉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呼吸机拔管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明显优于全身麻醉。  相似文献   

15.
桂梗通尿散足疗治疗尿潴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6月~2002年6月,笔者采用桂梗通尿散足疗治疗手术后、产后尿潴留,药物性尿潴留共34例,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30例为住院病人,4例为门诊病人;其中产后尿潴留10例,子宫切除术并发尿潴留8例,骨科手术并发尿潴留12例,药物性尿潴留4例(654-2诱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在老年下肢骨科患者中分别实施全身麻醉以及硬膜外麻醉两种方式对术后短期的认知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7年9月在梅州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96例。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接受硬膜外麻醉。分析两组患者麻醉前后各时间段下的简易精神状况检测量表(MMSE)分数以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后24 h两组患者的MMSE分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麻醉后6 h、12 h的POC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身麻醉术相比,硬膜外麻醉术对老年下肢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较为轻微,术后POCD的发生率也较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大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荣昌县中医院在2012年5月-2014年7月收治的74例老年骨科大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和出血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7 d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逐渐上升,但低于术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时间点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短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逐渐降低(P0.05),且相同时间点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措施可显著降低对老年骨科大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腹股沟疝手术常实施椎管内麻醉,该麻醉可使膀胱括约肌及逼尿肌松弛,膀胱排尿功能受抑制而导致尿潴留,术后病人常常需要使用导尿管。我们采用耳穴压豆治疗腹股沟疝椎管内麻醉术后尿潴留患者100例,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100例,男64例,女36例。均为腹股沟疝术后尿潴留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严重痔疮患者接受吻合器痔疮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江门市新会区罗坑镇中心卫生院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54例严重痔疮患者。对患者采用吻合器手术治疗,患者术前进行胃肠道清洁,然后麻醉,麻醉方式采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术中采用吻合器进行肠道吻合,荷包缝线与齿状线之间的距离控制在3~4 cm。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0~15 min,平均手术时间(11.2±1.1)min。患者吻合口距离齿状线距离为0.5~3.0 cm,平均距离(1.8±0.3)cm。患者术后麻醉恢复后即可进流食,于术后6 h左右拔出引流纱布条,如患者出现肛门不适可进行温水坐浴缓解。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其中以尿潴留最多,25例出现尿潴留,17例出现术后疼痛,5例出现术后出血,2例出现术后痔块脱出,针对不同并发症均给予对症治疗,除1例术后痔块脱出无法回缩其余患者术后并发症均消失,达到治愈目的。结论:对严重痔疮患者采用吻合器痔疮手术手术效果明显,手术时间短,患者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对腹部手术术后肛门排气和排尿影响的差异。方法选择需行腹部手术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35例,布比卡因组33例,罗哌卡因组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布比卡因组予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尿时间、平均导尿时间,术后不同时间段尿潴留发生例数。结果罗哌卡因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尿时间、平均导尿时间均优于布比卡因组;罗哌卡因组术后3天以后发生尿潴留的例数明显低于布比卡因组(P<0.05或P<0.01)。结论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更加有利于腹部手术术后肠功能的恢复、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