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总结外伤性小肠破裂的诊治经验,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本院诊治的外伤性小肠破裂5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均行手术治疗,治愈51例,死亡1例.[结论]早期诊断,正确的术前、术中处理,及时发现和积极处理术后并发症是提高外伤性小肠破裂治愈率和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腹部闭合性外伤性小肠破裂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外伤性小肠破裂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腹部闭合性外伤性小肠破裂32例临床资料。结果32例腹部闭合性外伤性小肠破裂全部手术治愈,术后发生肺部感染1例,腹腔内感染1例,肠粘连梗阻1例,切口感染2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掌握腹部闭合性外伤性小肠破裂的临床特点,及时诊断与合理治疗是提高临床治愈率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外伤性小肠破裂128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小肠破裂早期诊断及治疗经验,提高对外伤性小肠破裂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128例外伤性小肠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均行手术治疗,伤后12 h内手术75例(58.6%),12~24 h手术31例(24.2%),24 h后手术22例(17.2%),其中小肠缝合修补92例,小肠切除36例.治愈125例,死亡3例.死亡主要原因为就诊晚,合并伤严重致休克难以纠正,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术后并发切口感染4例,肠粘连2例,肺部感染、肠间脓肿及膈下脓肿各1例.经对症处理后痊愈.结论 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并予全身治疗可提高外伤性小肠破裂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伤性闭合性单纯性小肠破裂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和总结31例外伤性闭合性单纯性小肠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1例全部治愈,治愈率100%;术后并发切口感染1例,经局部更换敷料后痊愈。结论掌握单纯性小肠破裂的特点,早期诊断;掌握好探查指征,早期手术,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小肠破裂82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伤性小肠破裂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82例外伤性小肠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2例均治愈。结论:重视外伤性小肠破裂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熟练应用腹腔穿刺技术,结合X线、B超、CT等辅助检查早期做出诊断,尽早手术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外伤性小肠破裂在腹部损伤中较为多见,约占腹部钝性伤的16.2%[1], 由于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故临床上延误诊断和治疗时有发生.本院自1999年11月至2009年11月收治外伤性小肠破裂128例,所选病例不包括十二指肠损伤.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对其诊断治疗分析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进一步提高对外伤性小肠破裂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993~2003年间诊治的外伤性小肠破裂3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开放性损伤10例,闭合性损伤21例。伤后至手术治疗时间3~72h,治愈29例,死亡2例,术后切口感染2例,膈下脓肿1例,应急性溃疡1例。结论:早期明确诊断小肠破裂及时手术治疗是减少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外伤性小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36例外伤性小肠损伤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单纯肠修补28例,肠部分切除吻合术8例。结果 36例全部治愈,无一例因术后并发症死亡。结论诊治外伤性小肠破裂时,应详细全面进行临床观察、检查,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并予全身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外伤性小肠破裂78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提高外伤性小肠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外伤性小肠破裂7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及腹膜刺激征,腹穿阳性率91%,B超腹腔积液出现率86%,腹部X线检查膈下游离气体出现率32%,治愈75例,死亡3例。结论:外伤性小肠破裂的诊断要详细采集病史,全面体格检查及对辅助检查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早期诊断和早期手术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时建鑫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5):3661-3661
目的研究以肠梗阻为主要表现的外伤性肠破裂的机制及临床特点,避免延误诊断及治疗。方法总结中国长城铝业公司总医院从2002-2009年收治的10例以肠梗阻为主要表现的闭合性腹部损伤所致的小肠破裂患者,对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0例肠梗阻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后经剖腹探查明确诊断为小肠破裂,行肠切除吻合术,术后痊愈出院。结论腹部闭合性损伤后出现的反复发作、难治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无效时,要高度怀疑小肠破裂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腹部闭合性损伤小肠破裂的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小肠破裂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78腹部闭合性损伤小肠破裂的诊断方法及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均联合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结果 诊断性腹腔穿刺、腹透的阳性率分别为89.7%、32.0%;30.7%的患者合并其他器官损伤;58例(74.4%)行单纯修补术,18例(23.1%)行肠部分切除吻合术。2例(2.5%)行断端修整吻合术。4例因迟发性小肠破裂再次手术治疗。本组死亡3例,死因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结论 性腹腔穿刺在闭合性小肠破裂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术式选择宜根据术中情况灵活掌握;围手术期抗生素的正确应用对减少术后迸发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外伤性肝破裂的急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外伤性肝破裂早期诊治经验,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42例外伤性肝破裂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术前死亡,手术治疗死亡6例,非手术治疗4例成功;死亡率16.7%。结论:B超和腹腔穿刺对外伤性肝破裂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根据病情制定治疗方案,选择适宜术式,严格掌握非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和积极处理合并伤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伤性肝破裂非手术治疗的指征与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外伤性肝破裂非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4例患者6例中转手术,28例非手术治疗成功,无特殊并发症。结论对于生命体征相对稳定的肝脏损伤Ⅲ级以下患者非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可行性。方法:对非手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选择非手术治疗的46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均获得治愈。结论:只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密切观察病情,正确治疗,非手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疗法。  相似文献   

15.
创伤性膈肌破裂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提高创伤性膈肌破裂的早期诊断及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总结1995年1月~2001年12月26例创伤性膈肌破裂。男23例、女3例。闭合性损伤15例、开放性损伤11例。多发伤25例,合并其它脏器部位损伤56处。伴有休克17例、腹膜炎15例、气胸8例、呼吸衰竭2例。术前确诊17例,术中探查发现9例。确诊时间24h内21例、1周内3例、2周内1例、半年内1例。手术经胸切口12例、经腹切口11例、胸腹联合切口3例。手术行疝回纳、修补膈肌裂口,并处理其他合并损伤。结果:治愈22例(84.6%)、死亡4例(15.4%)。分别死于重型颅脑外伤、严重肝破裂失血性休克、延误诊断后结肠绞窄所致MOF、脑外伤机械通气3个月后严重感染。结论:提高认识、正确运用辅助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时复苏、及早手术,正确处理其他合并伤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急性创伤性膈肌破裂的早期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08-2012-08我院收治的37例急性创伤性膈肌破裂患者临床资料,对其发病原因、合并伤、诊断及手术方式分别进行分析。结果:术前确诊21例,术中探查确诊16例,治愈33例,死亡4例。结论:早期诊断和积极手术治疗是救治创伤性膈肌破裂的关键。动态观察伤员病情变化,及时行胸部X片或CT检查是早期诊断膈肌破裂的主要措施,一旦确诊都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保守治疗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方法并加以总结分析。方法:对2010年9月~2011年9月行保守治疗的10例脾破裂患者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保守治疗10例,成功9例,1例保守治疗3 d后行手术治疗。结论:通过细心的生命体征观察,正确的护理方法降低患者腹内压以及耐心的心理护理,对外伤性脾破裂保守治疗有切实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外伤性脾破裂80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和外科治疗原则。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8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结果:结合病史、腹腔穿刺、腹部B超或CT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及时诊断。手术治疗74例,其中脾切除42例(52.5%),保脾手术32例(40%),非手术治疗6例(7.5%)。所有病例均治愈。结论:及时诊断是治疗的前提,脾切除术是首选的手术,选择合适的患者行保脾手术或者非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