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在中晚期妊娠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中晚期妊娠合并急性腹痛患者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或手术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超声诊断胎盘早剥10例,急性阑尾炎7例,卵巢肿瘤蒂扭转6例,子宫肌瘤红色变性2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5例,尿路结石4例,诊断符合率94.4%;漏诊胎盘早剥、急性阑尾炎各1例。结论超声检查有助于中晚期妊娠急腹症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6):1235-1237
目的研究分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并发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及其妊娠结局。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4月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胎盘早剥患者30例为胎盘早剥组,同时期30例单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为无胎盘早剥组。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妊娠结局,总结导致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结果胎盘早剥组胎儿窘迫率53.3%、新生儿窒息率30%、死胎率6.7%,明显高于无胎盘早剥组10%、6.7%、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胎盘早剥组患者的血细胞比容和剖宫产率明显高于无胎盘早剥组(P<0.05)。结论血细胞比容与分娩方式为导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并发胎盘早剥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及早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3.
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分离,称胎盘早剥。有轻型与重型、慢性与急性之分。关于胎盘早剥的诊断,有较为典型的症状及体征者,结合病史诊断多无困难,而无明显症状及体征,或者仅表现为流产、早产、临产、胎儿发育迟缓等的轻型或慢性的胎盘早剥,临床诊断有一定的困难,B超检查是重要的辅助诊断。胎盘早剥是妊娠中晚期的严重并发症,急性重型的胎盘早剥往往起病急、进展快,如果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生命。  相似文献   

4.
席秀荣  周永慧 《临床医学》2001,21(12):63-64
胎盘早剥是妊娠中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起病急,进展快,诊治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生命。典型的胎盘早剥较易诊断,而不典型的胎盘早剥则易误诊为其它疾病。本文总结我院1990年~1999年间经临床证实的正常位置胎盘早剥58例,其中误诊11例,占19%,  相似文献   

5.
胎盘早剥是导致妊娠中晚期阴道出血及围产期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其起病急、进展快,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生命,对该病进行早期诊断,早期处理是改善母儿结局的关键.本文回顾性分析89例胎盘早剥病例,按照胎盘早剥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型和重型胎盘早剥,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张申华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8):1112-1112
胎盘早剥是妊娠中晚期严重的并发症,发病率为0.51%~2.33%,起病急。进展快。轻型胎盘早剥如不能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可迅速发展为重型,危及母婴的生命安全,而轻型胎盘早剥极易漏诊和误诊。我院从1998年1月至2006年9月共收治54例轻型胎盘早剥的患者,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轻型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以期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7.
超声诊断胎盘早剥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胎盘早剥是妊娠中晚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其围产期胎儿死亡率、母体的手术率、产后出血率及子宫切除率均很高 ,若得不到及时诊断而处理不当 ,则严重威胁母婴的生命。轻、中型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 ,症状、体征无特异性 ,与早产、临产难以鉴别 ,故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 ,而B超检查为胎盘早剥提供了较为直接的诊断依据 ,为该病的首选检查方法。本文总结了 1 990~ 1 999年 6月经我院B超检查并经剖宫产及阴道分娩证实的胎盘早剥 36例 ,通过术前超声所见与术后胎盘剥离面的对照 ,分析其声像图特征与漏诊原因 ,总结出了一些诊断胎…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超声检查发现胎盘早剥,及时处理,降低母婴死亡率。方法:应用日本阿洛卡-1000型超声诊断仪和奥地利-42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3例孕妇进行中晚期超声检查,对查出胎盘早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合并高血压、高龄孕妇、外伤是发生胎盘早剥的主要或直接原因,一旦发现完全性胎盘早剥,胎盘后较大血肿,应立即手术,确保母婴安全。结论:加强产前检查及孕期保健,及时纠正高血压,避免外伤及精神刺激,发现胎盘早期剥离,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产前检查对妊娠晚期胎盘早剥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3年6月至2016年3月在该院接受产前检查的妊娠晚期孕妇100例,比较产前检查及产后随访胎盘早剥诊断情况,以及各种检查方法对胎盘早剥的确诊情况。结果 100例孕妇经产前检查确诊胎盘早剥72例(72.00%),产后随访确诊75例(75.00%),产前检查、产后随访胎盘早剥确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超声检查,于产前检查诊断胎盘早剥61例,最终确诊69例;采用其他方法于产前检查诊断胎盘早剥11例,最终确诊6例。阴道流血是胎盘早剥最常见症状,血性羊水次之,胎心改变发生例数最少。产前检查和产后随访确诊患者间,腹痛、阴道流血、胎心改变、血性羊水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检查对妊娠晚期胎盘早剥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30例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探讨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及积极处理的重要性。方法:将30例胎盘早剥的发病诱因、症状、体征、分娩方式,母婴结局进行分析。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0.34%,发病诱因以妊高征为首位,8例占26.67%,其次为原因不明7例,占23.33%。围产儿死亡率占40%,腹痛及阴道出血为典型的临床表现。结论:胎盘早剥对母儿生命威胁大,主要有产后出血、胎盘卒中、弥慢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肾衰等并发症,早期诊断极为重要,确诊后应立即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1.
张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8):1496-1496,1498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断方法及孕妇发生胎盘早剥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胎盘早剥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轻型胎盘早剥与重型胎盘早剥临床表现有所区别,胎盘早剥诱因以妊娠高血压综合症为首占53.8%,胎膜早破第二占15.4%。结论加强产前检查,针对胎盘早剥的诱发因素,筛查高危人群,对妊高症患者予以早期治疗,积极预防胎盘早剥的发生,是减少子宫卒中、提高围产儿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胎盘早剥12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赖壬娣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6):2539-2541
目的:通过对120例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探讨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及积极处理的重要性。方法:对120例胎盘早剥的发病诱因、症状、体征、分娩方式、母婴结局进行分析。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45%。发病诱因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首位,占31.7%。其次为外伤及房事,占18.3%。围产儿病死率为41.7%。腰腹痛及阴道流血为典型的临床表现。而Ⅰ度早剥较隐匿,开始常误诊为早产或先兆临产。结论:胎盘早剥对母儿生命威胁大,易出现产后出血、子宫胎盘卒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早期诊断极为重要,确诊后应立即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发生的诱因、临床表现、对母婴预后的影响及早期诊治和预防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9年9月收治的3500例分娩病人中24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胎盘早剥的发病率为6.86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导致胎盘早剥的主要诱因(41.7%),与其他诱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发生子宫胎盘卒中8.3%,产后出血66.7%,新生儿窒息58.3%,无母婴死亡病例.结论:胎盘早剥应加强孕期保健,尽早发现和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时应注重病史与诱因,及早剖宫产终止妊娠,可提高母婴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声像图特征及妊娠结局。方法 收集132例经产后诊断为胎盘早剥孕妇的产前超声检查资料,分析其声像图表现及妊娠并发症。结果 超声检出胎盘早剥48例,检出率36.36%(48/132),漏诊率63.64%(84/132)。胎盘早剥声像图表现为胎盘增厚29例、胎盘实质回声异常16例、胎盘后方回声异常9例、胎盘边缘回声异常6例、胎盘胎儿面回声异常4例、宫壁与胎膜间回声异常2例以及羊水池内回声异常7例;主要并发症为剖宫产、子宫胎盘卒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产后出血、早产、新生儿重度窒息及围生儿死亡,经超声检出胎盘早剥者以上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超声未检出者(P均<0.05)。结论 胎盘早剥产前超声检出率低;超声检出胎盘早剥者妊娠结局较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和B超对胎盘早剥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 对1997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院27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为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阴道出血发生率占62.9%,腹痛占55.55%,子宫张力增高伴压痛及胎心消失均占37.04%,胎心率异常占33.33%,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占74.07%,围生儿病死率40.74%.结论 结合诱因、临床表现和B超检查尽早对胎盘早剥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中晚期妊娠出现阴道无痛性流血属病理现象,原因一般有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脐带帆状附着、前置血管破裂、胎盘边缘血窦破裂、宫颈病变等[1]。2006年3月~2007年1月我院共收治孕16~35周出现阴道无痛性流血30例,现将病因及妊娠结局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最小23岁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发生胎盘早剥的孕妇在妊娠期止血功能的改变与正常妊娠是否有差异,以及临产前止血功能检测是否有助于产后出血的预测和判断。方法连续入选2013年12月1日至2018年12月1日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分娩诊断为胎盘早剥的孕妇,同时根据年龄和孕周匹配健康妊娠孕妇和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对照。收集入选产妇的临床资料、产后结局及怀孕至分娩期间所有止血功能检查结果等数据并分析。结果连续入选胎盘早剥产妇152例,健康妊娠产妇268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101例。正常妊娠过程中,随着妊娠周数增加,PT、APTT和TT都逐渐缩短,Fib、FDP和DD都逐渐升高;妊娠期糖尿病组表现类似变化趋势;而在胎盘早剥组中,Fib(g/L)在妊娠中期后表现下降的趋势,在临产时低于健康妊娠组(4.11±0.17 vs 4.35±0.07,P=0.011)。胎盘早剥孕妇无论是否合并妊娠期糖尿病,临产前Fib(g/L)在产后出血组和非出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41±1.29 vs 4.30±0.94,P=0.001);ROC分析显示,临产时Fib判断胎盘早剥孕妇发生产后出血的AUC=0.703(95%置信区间为0.596~0.810),取截断值为4.00 g/L,阴性预测值为0.883。结论胎盘早剥孕妇Fib水平不像正常孕妇和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一样随妊娠周数升高,临产时检测Fib水平应有助于判断胎盘早剥孕妇是否发生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发生胎盘早剥的孕妇在妊娠期止血功能的改变与正常妊娠是否有差异,以及临产前止血功能检测是否有助于产后出血的预测和判断。方法连续入选2013年12月1日至2018年12月1日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分娩诊断为胎盘早剥的孕妇,同时根据年龄和孕周匹配健康妊娠孕妇和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对照。收集入选产妇的临床资料、产后结局及怀孕至分娩期间所有止血功能检查结果等数据并分析。结果连续入选胎盘早剥产妇152例,健康妊娠产妇268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101例。正常妊娠过程中,随着妊娠周数增加,PT、APTT和TT都逐渐缩短,Fib、FDP和DD都逐渐升高;妊娠期糖尿病组表现类似变化趋势;而在胎盘早剥组中,Fib(g/L)在妊娠中期后表现下降的趋势,在临产时低于健康妊娠组(4.11±0.17 vs 4.35±0.07,P=0.011)。胎盘早剥孕妇无论是否合并妊娠期糖尿病,临产前Fib(g/L)在产后出血组和非出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41±1.29 vs 4.30±0.94,P=0.001);ROC分析显示,临产时Fib判断胎盘早剥孕妇发生产后出血的AUC=0.703(95%置信区间为0.596~0.810),取截断值为4.00 g/L,阴性预测值为0.883。结论胎盘早剥孕妇Fib水平不像正常孕妇和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一样随妊娠周数升高,临产时检测Fib水平应有助于判断胎盘早剥孕妇是否发生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诱因及诊治.方法 对54例胎盘早剥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诱因以妊高征为最多16例(29.6%),有腹痛并阴道流血者28例(51.8%),产前漏诊14例(28%),围产儿死亡6例(111‰).结论 胎盘早剥的诊断应注重病史与诱因,及早期诊断、降低漏诊率,及早剖宫产终止妊娠可提高母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胎盘早剥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妊娠结局,以实现对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及积极治疗,降低母婴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09年10月间32例胎盘早剥的临床资料。结果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为0.32%,妊高症占首位,占37.5%,其次为原因不明。临床表现以妊娠晚期腹痛,阴道流血多见,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围生期病死率为18.8%。结论加强孕期保健宣教,减少诱发病的高危因素,对胎盘早剥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有望降低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和母婴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