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儿童肱骨远端骨骺分离的疗效。方法:自2002年1月至2006年8月,收治12例肱骨远端骨骺分离的患儿,按Salter—Harris分型:I型7例,Ⅱ型5例。合并桡神经损伤1例。9例采用肘关节外侧入路,3例采用肘关节后侧入路,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术后拍片复查,3N6周拔除克氏针行功能锻炼。结果:本组12例,随访1-6年,平均3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6周,平均4周;9例患肘屈伸活动良好,2例患肘屈曲受限,1例发生肘内翻。1例桡神经损伤神经功能完全恢复。结论:儿童肱骨远端骺分离复位困难,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可以解剖复位,减少肘内翻的发生。外侧入路对肘关节功能影响小,术后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侧微型钢板及克氏针辅助固定治疗儿童肱骨远端骨干-干骺端交界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21例肱骨远端骨干-干骺端交界性骨折患儿,男12例,女9例;年龄2~10岁,平均4.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6 h~7 d。影像学资料显示骨折线位于肱骨远端骨干-干骺端交界区域,斜形骨折10例,横形骨折8例,粉碎骨折3例。手术方式均采用切开复位外侧微型钢板及克氏针辅助内固定,采用改良Flynn肘关节评分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21例患儿均得到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3个月,愈合时间为6~8周,平均7.2周,术后均未出现骨折再移位、肘内翻畸形及尺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按照改良Flynn肘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优19例,良2例。结论:儿童肱骨远端骨干-干骺端交界性骨折与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法不同,采用切开复位外侧微型钢板及克氏针辅助固定治疗具有稳定性强、功能良好、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石磊 《实用骨科杂志》2009,15(3):206-207
目的探讨一期手术治疗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伴桡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1年8月至2007年3月,对15例Ⅲ型肱骨髁上骨折伴桡神经损伤的患儿采用一期切开复位内固定并神经探查术。结果本组随访12~18个月,所有患儿桡神经功能均完全恢复,骨折于8~12周全部愈合,2例屈曲受限20°~30°,1例轻度肘内翻(小于5°)。结论采用一期切开复位内固定并神经探查术治疗儿童Ⅲ型肱骨髁上骨折伴桡神经损伤,神经离断或嵌压能得到及时处理,神经功能恢复好。骨折的解剖复位和克氏针的牢固固定,可有效地防止肘内翻畸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14):1322-1324
[目的]探讨闭合或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中骨折复位判断指标系统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建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复位判断指标系统,包括Baumann角(B角)、肱骨小头前倾角、肱骨皮质前线、骨折端间隙;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或切开复位骨折,测量并纠正患侧Baumann角(B角)、肱骨小头前倾角、肱骨皮质前线、骨折端间隙,以达到骨折解剖复位,避免远折端内倾。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85例。其中男48例,女37例;年龄(3.5~12.5)岁,平均6.3岁,伸直尺偏型50例,伸直桡偏型32例,屈曲型3例。[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8.5个月。最后一次随访测患侧B角为(73.8±5.6)°,健侧为(72.8±5.9)°;提携角(C角)患侧平均(8.2±5.2)°,健侧平均(10.2±5.7)°。9例C角减少(5~10°),其中3例发生轻度肘内翻。无1例C角减少超过10°,无肘外翻畸形,未出现Volkmann挛缩及尺神经的医源性损伤。根据Flynn评价优良率为97.8%。[结论]应用肱骨髁上骨折复位判断指标系统,可完全纠正骨折的各向移位及骨折远端的尺侧移位和内倾,结合克氏针内固定,可避免骨折畸形愈合,恢复良好的肘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肱骨远端全骺分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1例肱骨远端全骺分离儿童进行分析、治疗及随访。全部病例都曾被误诊,后对2例进行了手法复位石膏固定,5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3例行鹰嘴牵引,1例行截骨治疗。结果随访3个月~10年,平均随访6.2年。7例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4例有不同程度肘内翻畸形,其中1例畸形严重,关节活动明显受限。结论儿童肱骨远端骨骺分离易误诊,但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认清儿童时期解剖、损伤规律及X线片特点是早期正确诊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严重移位的、屈曲及伸直位均不稳定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 Ⅳ型治疗。方法 对2008 年3月~2010年8月我院收治的8 例儿童严重的Gartland Ⅳ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治疗疗效进行评价,分析此类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失败的原因和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的治疗效果。结果 8例Gartland III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均接受切开复位及克氏针内固定术,早期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总体效果良好。随访1~3年,无一例发生骨不连,肘内翻,神经损伤。结论 Gartland III型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仍是主要治疗手段。同时,早期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是提高本种类型骨折治疗疗效、防止肘内翻畸形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GartlandⅣ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8例GartlandⅣ型肱骨髁上骨折,在72 h内行闭合或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结果 8例均获得随访,骨折均在8~12周获骨性愈合。肘关节功能评价参照Flynn等临床功能评定标准,肘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至末次随访时未出现肘内翻、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手术是治疗GartlandⅣ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方法和治疗结果。[方法]自2003年6月~2005年6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技术治疗Gartland 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47例。患儿平均年龄为6.8岁(3~12岁),均为闭合伸直型,在X线透视下,先行闭合复位骨折,然后经皮穿入2枚交叉克氏针固定。[结果]46例获得随访,随访9—21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无缺血性挛缩,3例发生轻度肘内翻,2例出现尺神经麻痹,4个月后自行恢复。按Flynn评分,优30例,良16例,一般3例。[结论]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能避免骨折远端向尺侧的再移位,消除了肘内翻形成的因素,创伤小,并发症少,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9.
小儿肱骨远端全骺分离误诊为肘关节脱位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肱骨远端全骺分离是肱骨髁上骨折发生在幼儿发育阶段的一种特殊类型,较少见,我院曾收治1例,回顾如下。1病例资料患儿,男,2岁6个月。2004年8月30日因摔伤左肘部10d入院。曾在院外以肘关节脱位行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术。X线片报告为肘关节脱位(图1)。入院后未行手法整复,直接行手术切开复位。手术采用肘关节后正中切口,打开关节囊,见尺骨鹰嘴与肱骨滑车解剖关系正常。探查见肱骨髁上有少量骨痂,远端骨骺向后内侧移位,术中诊断为肱骨远端全骺分离。手法整复内侧移位和后侧移位,用2枚φ2mm克氏针交叉固定。术后肘关节屈曲90°前臂旋前图1X线片…  相似文献   

10.
儿童严重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儿童严重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治疗及其疗效评价.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6月至2006年6月手术治疗的316例儿童严重型肱骨髁上骨折,男215例,女101例,年龄1~14岁,平均7岁.左侧167例,右侧149例.全部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后石膏固定,2~4周后进行功能训练. 结果 随访316例,随访时间6个月~5年,平均2年10个月.按Flynn标准对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优253例,良34例,可25例,差4例,优良率90.8%.发生肘内翻27例. 结论 儿童严重型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失败、开放性骨折、神经血管损伤及影响肘关节功能等严重病例应采用手术治疗,解剖复位骨折断端、克氏针内固定,术后早期进行肘关节功能锻炼,对于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防止或减少肘内翻畸形等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