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观察腰痛穴指针配合超短波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共招募42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腰部超短波治疗,观察组给予腰痛穴指针加腰部超短波治疗。治疗前、治疗1次后、治疗5次后,分别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Bathel指数观察疼痛缓解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1次后和治疗5次后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1次后和治疗5次后的Ba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VAS和Bathel指数基本正常,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过程中没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腰痛穴指针配合超短波治疗急性腰扭伤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浮针结合放血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7月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及推拿科门诊就诊的急性腰扭伤患者6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浮针结合放血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隔天1次,5次为1个疗程;两组于治疗前后进行腰部疼痛评分(VAS)和腰部活动度评分(ROM),并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ROM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VAS、ROM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浮针结合放血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起效快,不良反应较少,效果优于普通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局部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取107例急性腰扭伤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局部运动疗法治疗。治疗5次后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法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次及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VAS评分、JOA评分及ROM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62.26%,高于对照组的38.89%(P0.01)。结论针刺联合局部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刃针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急性腰扭伤患者74例随机分成2组各37例。治疗组采用刃针疗法,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疗法进行治疗。其中刃针治疗每3天治疗1次,治疗2次为1疗程。普通针刺治疗每天1次,治疗4次为1疗程。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以及中文版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表(RDQ)在治疗前、末次治疗后进行评分,比较2组情况。结果: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和RDQ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治疗组VAS评分及RDQ评分下降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刃针疗法及普通针刺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均有效,且刃针疗法优于普通针刺疗法。刃针治疗急性腰扭伤具有操作简便、治疗时间短、见效快的优点,为临床治疗急性腰扭伤提供一个更佳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推拿疗法在急性腰扭伤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94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及推拿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腰部活动改善情况、疼痛及腰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0%(P 0.05);观察组腰椎活动度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及JOA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P 0.05)。结论:推拿疗法在急性腰扭伤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康复疗效,促进腰部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活血利水方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桃红四物汤治疗,治疗组采用活血利水方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疼痛评分。结果:优良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7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利水方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疗效及缓解疼痛方面均优于桃红四物汤。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推拿定点斜扳法联合针刺远端腧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方法:96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给予推拿定点斜扳法联合针刺远端腧穴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推拿定点斜扳法治疗,观察两组疼痛程度、腰部活动功能、近期疗效、远期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疼痛程度、腰部活动度改善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腰部活动度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近期疗效、远期疗效观察组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定点斜扳法联合针刺远端腧穴治疗急性腰扭伤能够缓解疼痛程度,提高腰部活动能力,且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均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三步一顺推拿法联合针刺治疗急性腰肌扭伤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腰肌扭伤患者6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34)采用三步一顺推拿法联合针刺疗法,对照组(n=33)采用针刺疗法。疗程结束后记录两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8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步一顺推拿法联合针刺治疗急性腰肌扭伤早期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优于常规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运动疗法结合常规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针刺运动疗法结合常规针刺治疗,针刺运动疗法取穴腰痛穴(位于前额正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针刺穴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6.7%)显著高于对照组(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为(0.9±0.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0.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无复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运动疗法结合常规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远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拔罐运动疗法对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按SPSS13.0统计软件产生的随机数字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以常规推拿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配合拔罐运动疗法,对照组则配合拔罐疗法,两组均每日1次、共治疗3次,采用一次性痊愈率、VAS评分、腰椎活动度评分(ROM评分)和改良Oswestry腰部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一次性痊愈率、痊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ROM评分、OD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拔罐运动疗法配合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可以改善患者症状体征,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更好、更快地治疗急性腰扭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腕踝针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8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腕踝针组、体针组、结合组,每组60例;各组施予相应治疗,疗程3天  结果:腕踝针组治愈率为78.3%,体针组为81.6%,结合组为98.3%;结合组的临床疗效优于腕踝针组(P<0.01)和体针组(P<0.05)。治疗后,三组腰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比较,结合组大于体针组(P<0.05)和腕踝针组(P<0.01)  结论:腕踝针结合体针治疗急性腰扭伤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恢刺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采取恢刺法治疗,7 d为1个疗程。结果在治疗后3、7 d后,治疗组患者腰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腰椎活动ROM评分和血清C反应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日常生活动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中医综合疗效评价显示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41%(P <0.05)。结论恢刺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平衡针配合放血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方法:将68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平衡针配合放血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体针治疗,一个疗程后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8.24%(P〈0.05)。结论:平衡针配合放血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puncturing Houxi (SI 3) toward Hegu (LI 4) plus lumbar movement in treating acute lumbar sprain. Methods: A total of 212 patients with acute lumbar sprain were randomized into two groups. There were 106 subjec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ho were treated with puncturing Houxi (SI 3) toward Hegu (LI 4) plus lumbar movement; the other 106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uncturing Houxi (SI 3) toward Hegu (LI 4) alone. Therapeutic efficacy was evaluated after 2 treatment course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5.3%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versus 88.7%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in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However, in comparing the treatment times for achieving recovery and effectiveness,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oth P<0.05), indicating that integrated use of acupuncture and exercise is faster in realizing therapeutic effectiveness. Conclusion: By selecting fewer acupoints, puncturing Houxi (SI 3) toward Hegu (LI 4) is effective in treating acute lumbar sprain, and with the help of lumbar movement, it can achieve even better treatment effect.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单一穴位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统一的诊断标准,在多个临床中心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全部病例320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后溪穴观察组和针刺腰痛点对照组.对患者的疼痛程度分别由医师和患者进行评分.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89.4%和82.5%,远期有效率分别为95.6%和93.5%.经Ridit分析,近期疗效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远期疗效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针刺单一穴位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确切,取穴简便,后溪穴疗效好于腰痛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动气针法针刺董氏奇穴治疗急性踝关节内翻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踝关节内翻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上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动气针法针刺董氏奇穴。两组疗程均为7 d。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肿胀周径、美国足踝骨科学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及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优良率为93.33%,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3.33%(P <0.05)。两组疼痛VAS评分、肿胀周径、AOFAS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 <0.05)。结论基于动气针法针刺董氏奇穴治疗急性踝关节内翻扭伤,可明显改善踝关节疼痛、肿胀及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和评价电针阿是穴治疗下腰痛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设计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4例下腰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取穴大肠俞双、腰夹脊双、环跳患侧、委中患侧、阳陵泉患侧、悬钟患侧、丘墟患侧;治疗组采用传统针刺法基础上,电针阿是穴及其对应点组穴;留针30 min,每天1次,10 d为1疗程,共计2个疗程,以J0A下腰痛评价表、简式SFMPQ疼痛问卷、Prolo功能和经济结果评定量表为评价指标,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治疗结束3个月后进行随访评价,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分别为90.38%和76.92%,治疗组和对照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腰椎疾患综合评分标准(JOA),PRI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疼痛评分PPI比较以及Prolo经济和功能结果评定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后期随访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电针阿是穴可明显减轻下腰痛患者的疼痛,其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治疗,且远期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伤科黄水外敷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腰扭伤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外敷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和护理,外敷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联合伤科黄水外敷,连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腰痛功能障碍调查表(RMDQ)评分、腰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腰椎活动度(ROM)、视觉模拟(VAS)评分、Barthel指数。结果外敷组的总有效率为98.28%,高于对照组的91.38%(P<0.05);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RMDQ评分、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外敷组的中医证候积分、RMDQ评分、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腰椎JOA评分、ROM、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外敷组的腰椎JOA评分、ROM、、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伤科黄水外敷治疗急性腰扭伤可以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及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腹部平衡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50例采用腹部平衡手法,对照组50例采用中药封包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疼痛积分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平衡手法是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有效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电针养老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使用电针养老穴治疗,对照组电针委中、肾俞、大肠俞治疗。结果:临床疗效上治疗组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有效率为71.43%,二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电针养老穴,与电针委中、肾俞、大肠俞治疗急性腰扭伤,均有显著疗效,但电针养老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优于传统穴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