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比较郑氏"金钩钓鱼针法"与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金钩钓鱼组和电针组,每组30例。金钩钓鱼组主穴取腰夹脊、腰阳关、肾俞、大肠俞、关元俞、阿是穴,毫针刺入后在有筋结穴位及阿是穴操作金钩钓鱼针法;电针组取穴同金钩钓鱼组,予以电针治疗。均每日治疗1次,10天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通过临床有效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JOA下腰痛评分表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问卷表评定疗效。结果:金钩钓鱼组有效率为93.3%(28/30),优于电针组的86.7%(26/30,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ODI指数及JOA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金钩钓鱼组治疗后以上评分较电针组改善更明显(均P0.05)。结论:郑氏"金钩钓鱼法"能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体征,降低功能障碍指数,提高生存质量,效果优于电针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热敏灸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热敏灸+针刺)和对照组(单纯针刺)各30例。观察组进行热敏灸+针刺治疗,对照组进行单纯针刺治疗,两组治疗取穴相同,主穴均为命门、肾俞、大肠俞、次髎、环跳、委中、昆仑等,每日1次。结果:治疗第20d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23/3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热敏灸+针刺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林伟斌  江伟  黄勇  瞿梅增 《新中医》2014,46(11):192-194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自拟腰腿痛方联合热敏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80例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43例予自拟腰腿痛方联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37例予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不同时间段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以及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结果:2组不同时间段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在治疗后第2、5、8天,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治疗后第11、14天,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组组内治疗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低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2月,2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升高,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间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自拟腰腿痛方联合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加快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对比疏密波电针大肠俞、环跳穴结合推拿与普通针刺结合推拿对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60例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予以疏密波电针大肠俞、环跳穴结合推拿,对照组予以普通针刺结合推拿。采用中文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CODI)、视觉模拟量表(VAS)、日本骨科学会腰椎评分(JOA)进行对比,并进行中医症状临床疗效判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治疗后CODI、VAS、JOA评分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疏密波电针大肠俞、环跳结合推拿对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更显著,可以有效解除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刘建兵  邓海东  万长浩  李彪  万钟 《光明中医》2023,(20):3995-3998
目的 分析强肾通督针刺联合热敏灸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南昌市洪都中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0例,用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热敏灸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强肾通督针刺联合热敏灸治疗。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疼痛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日本腰椎矫形外科学会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强肾通督针刺联合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热敏灸与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热敏灸组)、对照组(温针灸组),各30例。治疗前后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0.0%,对照组治愈率33.3%,经Ridit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采用热敏灸疗法治疗LDH临床疗效优于温针灸疗法。两组VAS评分前后及组间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热敏灸组明显优于温针灸组,同时热敏灸在运用灸盒后安全性及高效性均优于温针灸。结论:热敏点灸盒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近期疗效.方法:120例LDH患者随机按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壮医药线点灸,观察组给予身痛逐瘀汤加减联合壮医药线点灸,疗程均为20 d.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8、10、12、14、20天疼痛VAS评分,并计算疼痛改善率;记录治疗前、后和随访期疼痛量表(包括疼痛分级指数、视觉模拟量表、现时疼痛强度)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的变化情况,并检测血浆β-内啡肽(β-EP)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优于对照组的78.33% (P <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第6天至疗程结束,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或P<0.01);治疗后第7、14、20天观察组疼痛改善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及随访期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症(SF-MPQ)各项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治疗后及随访期观察组血浆β-E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功能障碍,提高血浆β-EP水平,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不同灸位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热敏腧穴悬灸组(以下简称试验组)和非热敏腧穴悬灸组(以下简称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在双侧大肠俞与腰俞构成的区域内予以热敏灸治疗,对照组在热敏腧穴旁开2 cm即非热敏腧穴予以艾条温和悬灸治疗。两组均治疗14天,采用改良日本骨科学会腰痛评分表进行疗效评价,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主观症状、客观体征、日常工作能力评分。结果治疗结束后,试验组愈显率为7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主观症状、客观体征、日常工作能力评分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1)。结论热敏灸治疗LDH疗效优于常规艾灸疗法,能更好地改善LDH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肌骨超声引导下针刀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肝肾亏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肝肾亏虚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80例予肌骨超声引导下针刀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对照组80例予电针治疗。2组均治疗2周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ODI评分、疼痛VAS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81.2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骨超声引导下针刀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肝肾亏虚型)疗效确切,并能改善ODI、疼痛VAS评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热敏灸、电针结合斜扳法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在我院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共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0人。对其中一组患者通过常规的电针进行治疗,称之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则通过热敏灸、电针结合斜扳法的综合疗法进行对比治疗,称之为治疗组。结果:治疗组中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46例),高于对照组的74%(37例),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热敏灸、电针结合斜扳法的综合治疗能够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治疗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桂枝加葛根汤联合电针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54例。治疗组予桂枝加葛根汤(桂枝24 g,葛根12 g,白芍12 g,干姜12 g,炙甘草6 g,大枣6 g)联合电针治疗,主穴取双侧肾俞、委中、大肠俞及2~4个阿是穴。对照组予单纯电针治疗。2组患者均每日治疗1次,7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结束后评定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下腰痛评分(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4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各时点VAS、JOA评分及ODI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桂枝加葛根汤联合电针能有效改善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体征,降低功能障碍指数,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热敏灸联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4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治疗组给予热敏灸联合腰椎牵引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针刺和推拿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VAS评分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联合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比较黎药烫熨联合电针夹脊穴和单纯电针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安慰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电针夹脊穴治疗,治疗组在电针基础上联合黎药复方局部烫熨,安慰组采用套迭式顿头安慰针作用于夹脊穴,均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休息2 d,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周、3周和疗程结束后1个月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并统计疗程结束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周、3周和疗程结束后1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 05),且治疗组治疗1周和疗程结束后1个月上述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 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 33%和安慰组的13. 33%(P均0. 05)。结论黎药联合电针夹脊穴可明显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及临床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电针夹脊穴,且镇痛作用持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单纯热敏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CNKI、WanFang、VIP、CBM、Pubmed数据库中,检索2008年1月1日—2019年2月28日应用单纯热敏灸为观察组干预措施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对照研究文献。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地对这些研究的基本特征和方法学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3软件对治疗效应(有效率、治愈率、M-JOA、VAS、不良反应、随访)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共150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热敏灸组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RR=1.14,95%CI(1.09,1.19)];热敏灸组临床治愈率优于对照组[RR=1.93,95%CI(1.55,2.41)];热敏灸组M-JOA评分优于对照组[MD=-0.25,95%CI(-0.68,0.18)];热敏灸组VAS疗效评分优于对照组[MD=0.08,95%CI(-1.24,1.08)];7项研究提及未见明显不良反应;11项研究提及随访。结论单纯热敏灸疗法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铺灸法联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8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予以电针治疗,研究组44例予以改良铺灸法联合电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评分、β-内啡肽水平。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7.73%)显著高于对照组(68.18%)(P 0.05)。干预后研究组中医症候积分、VAS评分、ODI指数低于对照组(P 0.05),且研究组β-内啡肽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改良铺灸法联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机体功能的恢复,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玉龙散联合龙骨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给予玉龙散联合龙骨灸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指数、生活质量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91,P=0.624);治疗后,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5,P=0.034);治疗前,两组患者OD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05,P=0.483);治疗后,两组患者ODI指数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3,P=0.029);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身体健康、精神健康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玉龙散联合龙骨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减轻疼痛症状,改善腰部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电针深刺"腰突五穴"为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及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3月—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牵引与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电针深刺"腰突五穴"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单项症状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0%(36/40),高于对照组的72.50%(29/40)(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腰痛、下肢痛、下肢麻木的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VAS评分、ODI指数评分均比对照组更低(P 0.05),JOA评分比对照组更高(P 0.05)。结论:电针深刺"腰突五穴"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明显减轻腰腿部疼痛、下肢麻木症状,降低患者疼痛VAS评分,并改善其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18.
梁春来  陶立俊  陈渊 《新中医》2014,46(4):105-107
目的:观察强腰活络方联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近期疗效。方法:将90例LDH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壮医药线点灸,每天1~2次,连续使用21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强腰活络方,每天1剂,常规水煎分2次服用。分别记录治疗前,治疗后第3、7、14、21天疼痛评分,并计算疼痛改善率;记录治疗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腰痛疾患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5.6%,对照组75.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第7、14、21天,治疗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疼痛改善率也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后JO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强腰活络方联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LDH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涌泉穴麦粒灸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采用涌泉穴麦粒灸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及JOA评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和JOA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和JO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2.0%和96.0%,对照组分别为52.0%和80.0%,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涌泉穴麦粒灸配合电针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灸温阳法(温阳灸法结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温和灸神阙、关元、命门、肾俞,针刺患侧肾俞、大肠俞、环跳、秩边、委中、阳陵泉、昆仑,每天1次,6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取穴、操作、疗程同治疗组的针刺治疗方法.结果:治疗组显愈率为90.0%,优于对照组的5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及JOA评分均有所改善(均P<0.01),治疗组的VAS评分及JOA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针灸温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