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分析射频消融(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常规RFCA治疗PSVT患者。结果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65例,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3例,计有旁道70条,显性旁道35条,隐匿性旁道35条,其中位于冠状静脉窦憩室颈部心外膜旁道1例,双旁路2例均为左侧。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42例,均为慢-快型,其中有两例患者术中未能诱发出心动过速,予RFCA阻断慢径治疗。RFCA治疗PSVT总成功率为99.1%,其中房室结双经路介导的PSVT成功率高达100%,复发率为3.6%,均复治成功,并发症发生率5.6%。结论采用常规方法RFCA治疗PSVT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射频消融术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 3 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结果 :14例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18例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左旁道 16例 ,右旁道 2例 )。 8例 A型预激者旁道位于左游离壁 2例 ,左后间隔 6例 ;1例 B型预激者旁道位于右后间隔 ;9例隐匿型旁路者旁道位于左侧 7例 ,左后间隔 1例 ,右侧 1例。 14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中 9例采用后位法消融慢径成功 ,5例采用后位法加下位法消融慢径成功 ,18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消融旁路成功。成功率 10 0 %。全部病例术中及术后未见不良反应 ,随访半年均未见复发。结论 :射频消融术能有效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3.
我科于1995年9月~1996年4月对10例反复发作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进行了导管射频消融术,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5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4例(右侧显性旁道2例,左侧显性,隐匿性旁道各1例),房扑1例,手术全部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射频是指高频交流电。于 1987年射频电流首次用于临床的导管消融进行心律失常的治疗 ,由于它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现已成为预激综合征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等常见心律失常的根治性治疗和首选方法之一。我院于 1998年 11月开始至今 ,已为 36例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射频消融 ,均获成功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 36例 ,其中男 2 0例 ,女 16例 ;年龄 11~ 6 8岁 ,平均 (42± 3)岁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15例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2 1例 (左侧旁道 16例 ,右侧旁道 5例 )。2 术前准备2 .1 患者的准备 :因射频消融是近年新开展的新技…  相似文献   

5.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临床表现为心动过速突发突止,其机制是房室旁路或房室结双径路参与折返。射频消融术是借助x线,通过导管利用射频能量,作用于房室旁路或房室结双径路之慢径,使其凝固性坏死而丧失传导功能,阻断折返,从而根治心动过速。该术式是目前根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最好的方法,其成功率为96.6%,复发率为2.8%,并发症发生率为0.9%。2000年1月-2005年5月。本院成功为5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科于1995年9月 ̄1996年4月对10例反复发作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进行了导管射频消融术,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5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4例,房扑1例,手术全部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旁道与房室结、希-浦纤维均为房室间径路,只是前者属异常,后者正常而已。如冲动在两条以上的多房室径路间进行连续折返,就会形成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或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AVRT按其是否经希-浦纤维或旁道下传又有顺向、逆向之分。折返环路的下传支为房室结、希-浦纤维者称顺向型,QRS波呈室上性型,此型占大多数;如折返环路的下传支是旁道则称逆向型,  相似文献   

8.
胆心综合征系指由胆道疾病所引起的心脏症状及心电图(心肌缺血或心律不齐)异常的综合征。现将我院卫990年以来因胆道疾病并心脏症状及心电图异常的住院病人52例分析如下。Ilff床资料52例中,男20例,女32例,平均年龄45(18~70)岁;病程2个月~5年,52例中除具有急慢性胆道疾病症状外伴胸闷,心前区不适37例,胸痛21例,剑突下痛18例。就诊时行心电图检查示:T波低平,倒置38例,ST段压低(0.05~0.125my)32例,ST段抬高(I,N,avF抬高0.125my)工例,窦性心动过速8例,窦性心动过缓7例,房性早搏7例,室性早搏6例,I度房室传…  相似文献   

9.
经心内膜标测并消融房室旁路及房室结慢径路已成为根治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以及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极少数患者旁路位于心外膜下,因而距心内膜较远,经心内膜标测和消融难以成功,而冠状窦静脉系统大部分走行于心外膜下的房室沟内,故经冠状窦标测和消融心外膜旁路增了手术的成功率。现报道1例心外膜旁路经冠状静脉窦标测和消融成功的病例。  相似文献   

10.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一种类型,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类型。射频消融术(RFCA)是根治PSVT的有效方法,治疗AVNRT具有成功率高、创伤小、复发率低和并发症少等优点,目前已成为有症状的AVNRT病人的主要治疗方法。我院于2009年6月18日成功为1例AVNRT合并I度房室传导阻滞(AVB)的病人行射频消融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6岁,自觉心慌、胸闷、气短2天来院就诊,该患者于2天前无诱因出现胸闷伴气短、心慌,无头晕、头痛,未用药治疗。门诊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查彩色超声示:未见异常。查心肌酶各项均正常。佩带24小时动态发生1组窦性反复搏动二联律(如图)。  相似文献   

12.
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山东中医学院附院(250011)郭伟星患者男,62岁,1992年12月23日初诊。发作性胸闷、心悸15年,加重2个月。患者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15年前出现劳累后陶闷、心慌,心电图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间断服用降压灵、复方丹参片等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aVL导联切迹在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顺传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38例经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成功的阵发性窄QRS波心动过速患者12导联心电图进行分析,其中AVNRT 74例,AVRT 64例,比较传统指标与单独aVL导联切迹对AVNRT与AVRT鉴别价值。结果 aVL导联切迹在AVNRT出现29例(39.2%),在AVRT出现1例(P〈0.01);下壁导联伪s波在AVNRT出现28例(37.8%),在AVRT出现1例(1.6%,P〈0.01);V1导联伪r'波在AVNRT出现33例(44.6%),在AVRT出现3例(4.7%,P〈0.01)。aVL导联切迹诊断AVNRT的敏感性为39.2%、特异性为98.4%;下壁导联伪s波诊断AVNRT的敏感性为37.8%、特异性为98.4%;V1导联伪r'波诊断AVNRT的敏感性为44.6%、特异性为95.3%,三种判断标准的敏感性、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aVL导联切迹为判断标准,对慢快型AVNRT的诊断特异性强,敏感性较高,可作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方法:4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确诊后,在发作间期应用食道心房调搏诱发出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然后应用针刺双侧内关穴和神门穴进行治疗。结果:本组42例患者,有效31例,占73.81%,无效11例,占26.19%。结论:针刺内关穴配合神门穴可有效治疗房室结折返室上速(AVNRT)和房内折返室上速(IART),对旁路折返室上速(AVRT)也有一定疗效,但是对房颤(Af)疗效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是一种发生在长QT间期基础上的QRS波群尖端绕基线扭转的一种特殊型室速。发病时病情凶险、危重,治疗亦有其特殊性。笔者收治6例Tdp,根据其发病机制及易损环节,综合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6例,男4例,女2例,年龄12~67岁。急性病毒性心肌炎2例,扩张型心肌病1例,冠心病陈旧性心梗3例。均以心悸、胸闷、反复晕厥或阿-斯综合征发作入院。心电图:Ⅱ度、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各1例,心室率分别为 45次/分和 30次/分(均为病毒性心肌炎)。窦缓 2…  相似文献   

16.
心宝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4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1994年以来,采用心宝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sinussgndrome简称sss)24例,疗效满意。1一般资料本组24例,为住院治疗病例,男17例,女7例。年龄22~65岁。原发病情况:冠心病15例,原因未明6例,心肌炎2例,风心病1例。均表现有头昏。眩晕、心悸、胸闷乏力及发作性心前区痛,晕厥8例。心电图类型:单纯显著窦性心动过缓14例,其中心率<50次/分11例,35次/分2例,29次/分1例;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房阻滞和窦性停搏4例;窦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房阻滞2例;心动过缓──心动过速综合征(简称慢──快综合征)3例;交界性逸搏心律1例。…  相似文献   

17.
原静  王强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0):1339-1340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心脏X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心脏X综合征气滞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与加丹红注射液治疗组(治疗组),服药4周;比较两组典型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心电图运动试验缺血型ST段压低幅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减少心脏X综合征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改善心电图运动试验结果均有显著差异;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心脏X综合征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心电图运动试验结果亦显著改善。结论丹红注射液与常规药物联合应用对心脏X综合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原因所致心室除极顺序异常所引起的电张调整性T波心电图特征,及其发生的相关因素关系.方法 分别选预激综合征、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记录预激综合征患者最大δ波时间及其预激程度(最大δ波时间/ 同导联QRS时间×100%)室速患者室速持续时间.所有患者均使用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记录12导联心电图,对出现电张调整性T波的患者记录出现的导联、T波倒置深度,比较不同原因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的导联分布情况、倒置最深的T波所处的导联及其深度.结果 预激综合征组(60例)除3例右前壁组未出现T波记忆,其他各型均出现T波记忆现象,T波记忆出现比率96%.δ波时间百分比与电张调整性T波的开始恢复时间呈正相关(r=0.723,P=0.000),与完全恢复时间亦呈正相关关系(r=0.736,P=0.000).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组(40例),T波记忆总出现比例78%.室速持续时间与开始恢复时间呈正相关关系(r=0.734,P=0.000),与完全恢复时间亦呈正相关关系(r=0.746,P=0.000).结论 不同原因所致的心室除极顺序异常程度所致的电张调整性T波心电图特征及分布导联不同.  相似文献   

19.
射频消融术是一种新兴的介入性治疗措施 ,现已成为房室折返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及某些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治疗方法。 2 0 0 2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本院共对 36例患者实施射频消融术 ,现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30例 ,女 6例 ;年龄 11~ 4 1岁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34例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2例。术后并发穿刺部位出血 1例 ,心脏、血管迷走神经反应 1例 ,尿潴留 3例。无感染、心律失常 (主要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栓塞等并发症发生。2 并发症护理2 1 穿刺部位出血 此是射频…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病窦综合征(SSS)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体表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仪(DCG)对诊断SSS作一初步评估,DCG采用美高仪公司生产ECGLAB12型。结果;动态心电图检出显著窦性心动过缓31例,占31%;其中,检出SSS19例,占31%。发现窦性静止9例,窦房阻滞7例,交接性逸搏及交接性逸搏心律11例,短阵房性心动过速4例及房室传导阻滞10例。结论:动态心电图是既简便又可行的检查手段,记录时间长可检出更多的窦房结功能障碍而产生的各种心律失常,对于诊治SSS具有独特优势,且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