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在胰腺癌组织及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其在胰腺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人胰腺癌细胞系MIA PaCa-2体外培养,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OPN蛋白在胰腺癌细胞系内定位.选择100例胰腺癌及40例癌旁正常胰腺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胰腺癌细胞中OPN、MMP-9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OPN主要表达于胰腺癌细胞的胞膜和胞浆内,OPN和MMP-9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3.0%(73/100)和68.0%(68/100),均高于在癌旁正常胰腺组织(均P<0.05);OPN及MMP-9表达与胰腺癌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和神经浸润有关(P<0.05);二者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0.39,P<0.01).结论 OPN、MMP-9可能参与了胰腺癌的发生、浸润及转移,二者在发展过程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p57^kip2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并探讨其与cyclin D1和PCNA在食管鳞癌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50例食管鳞癌组织及15例癌旁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p57^kip2、cyclin D1、PCNA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术对这些组织的DNA含量和细胞周期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免疫组织化学:p57^kip2在食管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yclin D1在食管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无关(P〉0.05);PCNA在食管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57^kip2和cyclin D1、p57^kip2和PCNA之间表达负相关(r=-0.429,r=-0.585,P〈0.01)。流式细胞术: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癌组织中DNA含量增高,异倍体细胞增加(P〈0.01);G0/G1期细胞减少,而S期和G2/M期细胞增多,增殖指数(PI)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结论p57^kip2低表达与cyclin D1和PCNA高表达可能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缺氧诱导因子(HIF-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生物学特征和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NSCLC组织COX-2和HIF-1α的表达,并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NSCLC组织中COX-2及HIF-1α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55%,71.11%,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P均〈0.05);有淋巴结转移组COX-2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病理分级中Ⅱ-Ⅲ级组COX-2阳性表达率高于Ⅰ级组;肺腺癌组COX-2的阳性表达率高于肺鳞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IF-1α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均〈0.05),与肿瘤的大小和肿瘤的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P〉0.05);COX-2与HIF-1α、MVD,HIF-1α与MVD的表达之间均呈正相关(r=0.417,0.673,0.448,P均〈0.01)。结论COX-2和HIF-1α的增强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浸润性发展和肿瘤血管生成有密切关系,联合检测COX-2和HIF-1α可作为判断肺癌转移潜能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iRNAlet7(1et7)、Ras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利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let7、免疫组化方法检测Ras在68例非小细胞肺癌(肺癌组)及2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对照组)中的表达。结果let7在肺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39.7%)低于对照组(75.0%)(P〈0.05)、Ras在肺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66.2%)高于对照组(25.0%)(P〈0.01);let7阳性率与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组织类型、分化程度、分期无关(P〉0.05),Ras阳性率与吸烟史、患者性别及肿瘤组织类型有关(P〈0.01),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let7与Ras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627,P〈0.01);let7阳性表达组2年生存率明显优于阴性表达组(X2=4.84,P〈0.05);Ras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组2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t7的低表达、Ras的高表达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发展,let7阳性表达与预后密切相关;Ras可协同参与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和血管内皮生成因子-C(VEGF-C)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浸润和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增生组21例、导管内癌组10例、浸润性导管癌组68例病灶内EMMPRIN和VEGF-C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EMMPRIN蛋白在增生组、导管内癌组、浸润性导管癌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76%(1/21)、40.00%(4/10)73.53%(50/68),3组之间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C蛋白在增生组、导管内癌组、浸润性导管癌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4.29%(3/21)、60.00(6/10)、77.94%(53/68),导管内癌组和浸润性导管癌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增生组(P〈0.01).乳腺癌组织中EMMPRIN和VEGF-C的表达呈正相关(rs=0.390,P〈0.01),而且EMMPRIN和VEGF-C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及淋巴结转移数目有关(P〈0.01).结论 EMMPRIN和VEGF-C的过度表达是促进乳腺癌浸润和转移的重要因素,二者在乳腺癌的浸润和转移过程中可能起着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胰腺导管癌(PC)和慢性胰腺炎(CP)组织中Kail和骨桥蛋白(OPN)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51例PC和10例CP手术切除标本常规制作石蜡包埋切片,Kail和OPN染色方法均为ABC免疫组化法。结果 51例PC中Kail表达阳性率低于CP(P〈0.05),OPN表达阳性率高于CP(P〈0.01);高分化和未转移PC中Kail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低分化和转移病例,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腺癌OPN表达阳性率与高分化腺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存在密切关系(P〈0.01)。结论 Kail和OPN表达可能是反映PC发生,发展及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记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Fascin在人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62例正常肺组织和不同组织学类型及临床分期的肺癌以及92例其它部位恶性肿瘤进行Fascin免疫组化染色,分别计算Fascin的阳性率,统计分析不同病理特征的差异以及肺癌与肺正常组织及其他肿瘤之间的差异.结果 Fascin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肺正常组织中的表达(P<0.05),其表达与肺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分化有关;随着癌分化程度的降低,Fascin的阳性率上升;Fascin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无关(P>0.05).Fascin在肺癌组织中与其它部位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ascin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上调可能具有普遍性.Fascin在肺组织中的表达提示肺癌,在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是肺癌分化差、恶性程度高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Raf激酶抑制蛋白(Raf kinase inhibitor protein,RKIP)在肺鳞癌和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50例肺鳞癌、44肺腺癌组织及对应癌旁正常肺组织中RKIP的表达。结果在肺鳞癌和肺腺癌中,RKIP 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5),RKIP的表达与肺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生存期有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史、肿瘤的大小及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结论RKIP的表达减弱或缺失在肺癌的发生及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肺癌的一项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FQ—RT—PCR)技术检测138例经病理证实的宫颈癌及36例妇科良性肿瘤(对照组)外周血液中CK19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138例宫颈癌组外周血CK19阳性率(69.6%)高于对照组(13.9%,X2=36.34,P=0.000)。宫颈癌组中早期宫颈癌(I-ⅡA期)外周血CK19mRNA阳性率(57.9%)低于中晚期宫颈癌(Ⅱb-Ⅳ期,80.6%,x。=8.14,P=0.004)。早期宫颈癌患者CK19mRNA的表达与年龄(〈40岁、≥40岁)、肿瘤大小(〈4cm、≥4cm)、病理类型(鳞癌、非鳞癌)、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均无关(P〉0.05);与肿瘤分期(IA、IB、ⅡA)、组织分化(G1-2、G3)、脉管瘤栓(+/-)有关(x。=9.59,7.27,9.94,P〈0.01)。早期宫颈癌患者Logistica多因素分析示CK19mRNA的表达与脉管瘤栓相关(x2=5.29,P=0.021)。结论荧光定量RT—PCR技术可检测出各期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的表达,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可作为检测宫颈癌微转移的生物学指标,对判断宫颈癌的预后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P16、CD44v6和TGF-β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肿瘤抑制基因(P16)、细胞黏附分子变异体(CD44v6)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78例胃癌组织、20例胃黏膜非典型增生和25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16、CD44v6和TGF-β1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P16在胃癌组织(46.2%)和胃黏膜非典型增生(60.0%)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其在正常胃黏膜组(92.0%)表达;CD44v6在胃癌组织(51.3%)和胃黏膜非典型增生(45.0%)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正常胃黏膜组(4.0%)表达;TGF-βl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65.4%)明显高于其在正常胃黏膜组(12.0%)和胃黏膜非典型增生组(35.0%)表达.P16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而与胃癌肿瘤大小、脉管瘤栓和进展情况无关(P〉0.05);CD44v6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进展情况和TNM分期呈有关(P〈0.05),而与组织分化程度、肿瘤大小和脉管瘤栓无关(P〉0.05);TGF-β1表达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而与肿瘤大小、脉管瘤栓和进展情况无关(P〉0.05).胃癌组织中CD44v6及TGF-β1的表达呈正相关(r=0.532,P〈0.05);CD44v6及P16的表达呈负相关(r=-0.615,P〈0.05).结论 P16、CD44v6和TGF-β1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联合检测P16、CS44v6和TGF-β1可能有助于判断胃癌的恶性程度、转移潜能及预后分析.  相似文献   

11.
邓艳  陈莉  张美云 《中国医师杂志》2007,9(11):1547-1548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IF-1α和IGF-1在65例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并随访其中37例浆液性腺癌患者。结果HIF-1α、IGF-1阳性表达率为卵巢浆液性腺癌〉交界性〉良性浆液性肿瘤(P〈0.05)。卵巢浆液性腺癌组织中HIF-1α、IGF-1表达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与临床分期无关(P〉0.05),3年以上生存组〈3年内死亡组(P〈0.01),两者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HIF-1α、IGF-1与卵巢浆液性腺癌发生、发展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两者有协同促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DX2与Ki-67在大肠腺癌、大肠腺瘤中的表达和意义及二者的关系。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CDX2和Ki-67在正常大肠组织及腺癌和腺瘤中的表达强度。结果(1)CDX2表达与腺瘤的增生程度呈负相关(0=-0.38,P=0.02),且与腺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Dukes分期均呈负相关(0=-0.49,rs=-0.37,0=-0.38,0=-0.37,P=0.01),而Ki-67则相反;(2)腺瘤与腺癌间CDX2和Ki-67的表达强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P=0.047),且CDX2与Ki-67的表达均呈负相关(rs=-0.69,P=0.00;0=-0.40,P=0.00)。结论CDX2的表达可作为判断大肠肿瘤恶性程度的评估指标;Ki-67的表达与大肠腺癌的恶性程度及临床分期有关;二者的表达呈负相关,二者的联合检测可较准确的判断大肠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上皮钙依赖黏附蛋白(E-cadherin,E-cad)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联合检测100例非小细胞肺癌和16例癌旁组织中PCNA、E-cad的表达及与NSCLC转移的关系.结果 PC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且与NSCLC的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E-cad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阳性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与肿瘤的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P〉0.05).E-cad与PCNA的表达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结论 PCNA高表达、E-cad低表达与NSCLC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能促进了NSCLC的转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在非黑素性皮肤癌[基底细胞癌(BCC)和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CSCC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RT-PCR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38例CSCC、33例BCC及19例正常皮肤组织中Hpa的表达水平,分析Hpa的表达与C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CSCC组织中Hpa mRNA、Hpa蛋白的阳性表达率(68.4%、60.5%)均显著高于它们在BCC组织(24.2%、18.2%)和正常皮肤组织(10.5%、5.3%)中的表达(均P〈0.01);CSCC组织中有淋巴结转移(92.3%、84.6%)和Broders分类Ⅲ~Ⅳ级Hpa mRNA、Hpa蛋白的阳性表达率(92.3%、84.6%)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56.0%、48.0%)和Ⅰ、Ⅱ级(56.0%、48.0%)中的表达(均P〈0.05).结论 CSCC组织中Hpa表达高于BCC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并与CSCC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肿瘤标志物CEA、NSE和CYFRA21—1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的血清和胸腔积液CEA、NSE和CYFRA21—1水平。结果(1)肺癌组CEA、NSE和CYFRA21—1胸腔积液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组(P〈0.01)。(2)肺癌组CEA、NSE和CYFRA21—1胸腔积液水平明显高于血清水平(P〈0.05)。(3)肺腺癌的CEA、小细胞肺癌的NSE、肺鳞癌的CYFRA21—1血清及胸腔积液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病理类型肺癌(P〈0.01);CEA对肺腺癌、NSE对小细胞肺癌、CYFRA21—1对肺鳞癌的的诊断灵敏度明显高于其他单项肿瘤标志物(P〈0.01)。(4)胸腔积液CEA、NSE、CYFRA21—1单项检测对肺癌诊断灵敏度明显高于血清(P〈0.05),CEA+NSE+CYFRA21—1诊断灵敏度明显高于单项肿瘤标志物(P〈0.05)。结论胸腔积液CEA、NSE和CYFRA21—1联合检测有助于肺癌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喉鳞癌组织中核因子-kB(NF—kB)表达水平和淋巴管计数,探讨两者在喉鳞癌中的临床病理意义及相互关系。方法收集50例喉鳞癌手术切除组织标本,另取10例声带息肉组织作对照,常规制作石蜡包埋切片,NF-kB表达的检测和淋巴管计数均采用SP免疫组化法。结果喉鳞癌NF-KB表达阳性率和淋巴管计数为明显高于声带息肉组[60%vs10%,P〈0.05,(13.3±3.4)个/HP vs(6.1±3.8)个/HP,P〈0.01];高分化喉鳞癌和未转移病例NF—KB表达阳性率和淋巴管计数明显低于低分化喉鳞癌和转移病例[33.3%vs84.2%,(9.6±2.7)个/HP vs(16.9±3.4)个/HP,P〈0.05或P〈0.01];NF—KB表达阳性的喉鳞癌淋巴管计数明显高于阴性表达者[(14.9±4.1)个/HP vs(9.8±3.1)个/HP,P〈0.01]。结论NF—kB表达和淋巴管计数均为反映喉鳞癌进展、转移等生物学特性及预后的重要标记物,喉鳞癌细胞分泌的NF—kB可能促进淋巴管生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OX-2、VEGF-e表达与骨肉瘤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并分析COX-2、VEGF-C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骨肉瘤组织56例、骨肉瘤癌旁组织15例中COX-2、VEGF-C的表达。结果在骨肉瘤组织。COX-2、VEGF-C均高表达,表达率分别为73.2%和64.2%,二者表达呈正相关(r=0.67,P〈0.01)。COX-2、VEGF-C表达均与肿瘤的恶性程度、病情分期、淋巴转移、肿瘤大小有关(P〈0.05),与骨肉瘤患者的诊断年龄、性别等因素无关(P〉0.05)。结论COX-2、VEGF-C在骨肉瘤组织高表达,二者表达有相关性。COX-2、VEGF-C的表达与骨肉瘤的病情分期、淋巴转移、肿瘤大小等临床病理学参数有关。提示临床上联合检测COX-2和VEGF-C对骨肉瘤病情进展的预测可能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抑制大肠癌细胞株Lovo中VEGF-C基因的表达,探讨抑制shRNA-VEGF-C对人大肠癌细胞Lovo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构建表达ShRNA-VEGF-C重组质粒转染Lovo细胞,72 h后用实时RT-PCR(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cation)检测VEGF-C mRNA表达;建立Lovo细胞皮下移植瘤裸鼠模型,注射shRNA-VEGF-C,动态观察肿瘤体积并于4周后处死裸鼠称取瘤重、计算局部淋巴结转移率,免疫组化法检测大肠癌组织微淋巴管密度(microlymphatic density,MLD).结果 转染shRNA-VEGF-C后,Lovo细胞VEGF-C mRNA表达下调;体内实验结果显示,4周后shRNA-VEGF-C组移植瘤体积[(324.9±64.8)mm3]明显小于空质粒组[(553.5±90.1)mm3]和生理盐水对照组[(570.1±85.4)mm3](P〈0.01);shRNA-VEGF-C组瘤重[(3.01±0.55)g]也低于空质粒组[(4.65±0.65)g]和生理盐水对照组[(4.75±0.55)g](P〈0.01);shRNA-VEGF-C组微淋巴管密度LMVD(15.5±6.90)明显低于HK组(24.18±6.45)和生理盐水对照组(29.59±8.21)(P〈0.01);shRNA-VEGF-C组局部淋巴结转移率(30.1%)明显低于空质粒组(50.2%)和生理盐水组(53.1%).结论 shRNA-VEGF-C可影响VEGF-C诱导的淋巴管生成并抑制大肠癌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NET-1在子宫内膜癌前病变及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探讨其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子宫内膜(16例)、子宫内膜增生(24例)及子宫内膜腺癌(66例)中NET-9.2%)、及子宫内膜癌(100%)中的阳性表达率不同(X^2=11.88,P〈0.01)。子宫内膜癌组织中NET-1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及单纯型增生组织(X^2=36.14,10.86,P〈0.01),子宫内膜增生组织中NET-1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X^2=5.29,P〈0.05)。NET-1阳性表达程度与内膜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355,P〈0.01)。子宫内膜癌组织病理分级中NET一1阳性表达程度不同(X^2=11.04,P〈0.01),NET.1阳性表达程度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0.406,P〈0.01),手术病理分期中NET-1阳性表达程度不同(X^2=11.04,P〈0.01),手术病理分期与NET-1阳性表达程度呈正相关(r=0.558,P〈0.01);NET-1阳性表达程度在淋巴结转移者与无淋巴结转移者中的表达不同(Z=-3.74,P〈0.01)。肌层浸润程度中NET.1阳性表达程度不同(x。=15.90,P〈0.01),NET-1的阳性表达程度与肌层浸润深度呈正相关(r=0.479,P〈0.01),NET-1阳性表达程度在子宫内膜腺癌与子宫内膜腺癌伴鳞状细胞分化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绝经者与未绝经者的NET-1阳性表达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0,P〈0.01)。结论NET-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呈过表达,而NET-1阳性表达程度与病理分级、病理分期、手术病理分期及肌层浸润深度密切相关,其可能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浸润与转移,NET-1是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评估预后的指标及基因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情况,探讨VEGF及MMP-9在NSCLC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23例肺良性病变组织、30例NSCLC癌旁正常肺组织及111例NSCLC组织中VEGF及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NSCLC组织中VEGF及MMP-9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和NSCLC癌旁正常肺组织(P〈0.05)。VEGF和MMP-9的表达随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P〈0.05);在腺癌中MMP-9的阳性表达率高于鳞癌(P〈0.05)。VEGF和MMP-9的阳性表达率随TNM分期增高而升高(P〈0.05),VEGF的阳性表达率随肿瘤增大而升高(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VEGF和MMP-9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存活1 a以内、1-3 a的患者VEGF和MMP-9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存活3-5 a者(P〈0.05)。结论VEGF和MMP-9可能在NSCLC的侵袭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作为评估NSCLC的侵袭、转移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