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针灸治疗颈椎病临床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体针疗法1 1 颈夹脊穴为主疗法根据X光片确定的病变节段和局部压痛选取相应节段的颈夹脊穴。此法为目前针灸治疗颈椎病最为常用的方法。袁氏等[1] 主穴取颈夹脊穴。根据不同分型 ,选取配穴。神经根型配肩井、天宗、秉风 ;手指麻木配肩骨禺、曲池、外关、合谷、八邪 ;椎动脉型配风池。治疗 5 0例 ,痊愈 34例 ,占 6 8% ;好转 16例 ,占 32 % ;总有效率 10 0 %。杜氏等[2 ] 以不同的方法针刺颈夹脊穴。其方法为将 10 4例随机分为经络传导组和常规对照组。传导组 5 3例 ,对照组 5 1例。主穴为颈夹脊穴 ,配穴为风池、完骨。传导组采用夹脊穴…  相似文献   

2.
颈椎病是临床上中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病,近年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疗法多样。笔者运用电针颈部夹脊穴治疗各型颈椎病共56例,效果满意,报道于下。 一般资料 56例患者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23~81岁,以40~60岁为多见。病程短者1月,长者5年以上。其中颈神经根型20例,椎动脉型15例,混合型15例,交感型5例,脊髓型1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针刺颈夹脊穴,TDP照射治疗颈椎骨质增生。方法:以病变椎体旁的夹脊穴,昆仑穴为主。配穴;风寒湿型配风池,风门;气血民膈腧,脾腧;肾虚型配肾腧,肝腧。用TDP神灯照射颈项部。结果:58例中,临床治愈36例,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0例,结论;针刺颈夹脊穴配TDP照射可达到镇静止痛,恢复机体功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陈卓伟 《广东医学》2007,28(5):830-831
目的 观察针灸与推拿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56例门诊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刺颈夹脊3~7 穴、风池、百会及颈项推拿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 5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平均治疗2.4个疗程,痊愈33例,显效11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1%.结论 针推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操作简单、安全、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综合疗法分型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183例颈椎病患者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分成神经根型、椎动脉型、混合型和脊髓型,分别运用针刺、推拿、牵引及TDP照射疗法治疗。结果:椎动脉型见效快,神经根型、椎动脉型和混合型总有效率为100%,脊髓型有效率为87.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颈椎病较单一疗法效果显著,是保守治疗颈椎病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结合针灸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符合诊断标准的245例颈型颈椎病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147例)和对照组(98例),治疗组采用推拿手法结合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针灸治疗。针灸取穴以活血化瘀、舒经通络为法则。取风池、肩井、天宗穴及夹脊穴进行针刺,留针20~30min,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时间隔2d。共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87.1%和98.6%,对照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72.4%和92.8%,两组治愈率与有效率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在针灸治疗基础上加用推拿手法能提高颈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颈椎病是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和其继发性骨质增生、韧带钙化等改变压迫脊髓、神经根以及邻近的椎动脉等组织而引起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常见病。根据临床症状和综合特点,一般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及混合型。临床最常见神经根型和脊髓型。  相似文献   

8.
笔者多年来用针刺配合推拿治疗颈椎病疗效显著,现简介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总结的213例患者中,男119例,女94例, 神经根型147例,椎动脉型22例,交感型35例,,脊髓型9例。病程最短15天,最长10年。1.2治疗方法根据颈椎病的分型,辨证取穴,以针刺为主, 推拿手法治疗为辅。1.2.1 取穴主穴:颈椎夹脊,风池,天宗。配穴:(1)神经根型:肩井,肩髃,肩臑,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2)椎动脉型:百会,四神聪,太阳,太溪,太冲。(3)交感神经型:内关,神门,百会,心俞,肝俞,太冲。(4)脊髓型:上肢同神经根型配穴;下肢配百会,太阳,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昆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舒筋汤加味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方法观察分析针灸配合舒筋汤加味治疗颈椎病24例资料。针刺:选风池(双)、颈夹脊、天柱、大椎、后溪、肩中俞、列缺、外关、中渚。颈型10例有头、颈、肩疼痛等异常感觉,选取以上穴位;神经根型6例有肢体麻木、疼痛,加肩前穴、曲池、手三里;椎动脉型4例有眩晕,恶心等症状,加四神聪、头维;混合型4例有肢休麻木,心悸,失眠等症状,根据上述穴位选穴。用毫针,根据不同穴位,予以适当深度和角度,得气即止,用平补平泻手法。每天在颈夹脊、颈肩部压痛点用艾条灸。中药舒筋汤加味,每日1剂,分2次温服,根据临床证型加减变化。结果临床痊愈4例,占16.67%,显效10例,占41.67%,有效8例,占33.33%,无效2例,占8.33%,总有效率91.67%。结论针灸配合舒筋汤加味可治愈颈椎病或减轻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手法治疗颈椎病300例疗效总结张继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关键词颈椎病;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混合型;推拿手法本文主要介绍运用手法治疗颈椎病的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和混合型的观察结果。1临床资料本组300例中,男性145例...  相似文献   

11.
张炎华  刘文静 《当代医学》2012,18(19):17-19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3月~2012年2月间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取百会、颈夹脊穴、风池、大椎、风府、内关、太冲进行针灸治疗,治疗组(8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推拿的方法,在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2.5%和88.8%,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29,P<0.05。结论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用针灸,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针灸(穴选颈夹脊、风池、风府、肩井、天宗等)联合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灸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基底动脉、椎动脉血流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基底动脉、椎动脉血流量改善优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有效改善基底动脉、椎动脉血流量,改善脑缺氧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颈椎病是中老年的常见病,笔者采用推拿加穴位注射治疗颈椎病,疗效比较理想,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50例均系门诊病例,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其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21~69岁;病程1个月~15年。病变属神经根型者34例,属椎动脉型者6例,颈型2例,脊髓型3例,交感神经型1例,混合型4例。全部病例均经X光片或CT确诊。治疗方法:先行推拿治疗,再行穴位注射。治疗每日1次,1周5次,10次为1疗程。手法:按、揉、滚、摇、拔伸、擦。对椎动脉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手法较轻。患者坐位,头稍向前倾,…  相似文献   

14.
针刺并理疗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25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椎病是颈椎在生理退变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颈神经受压及椎基底动脉受压等而出现的各种临床症候群,多表现为头、颈、肩、背及上肢的疼痛及麻木,或头痛、头晕等症状。根据病理及临床表现通常分为五个证型:(1)神经根型:表现为从颈到背到上肢的疼痛麻木,患侧颈肌紧张等。(2)脊髓型:表现为下肢步态笨拙,大小便障碍等。(3)椎动脉型;表现为体位改变或颈部扭转时出现短暂眩晕、恶心、耳呜、头痛,甚至摔倒。44)交感神经型:以头痛、眼部和听觉的异常为主。(5)混合型:上述两种类型同时存在。本文主要讨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针灸并理疗的治疗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5.
笔者采用推拿疗法治疗颈椎病32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一般资料 32例中男性14例,女性18例;20~30岁4例;31~40岁8例;41~50,乐11例;50岁以上9例;病程最长18年,病程最短3个月,平均5年。临床分型及其表现临床一般分为五型。本组病例除脊髓型来见外,余四型为: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混合型。一、神经根型10例——病变在颈5以上者可见颈肩、颈枕部软组织疼痛。在颈5以下者可见有颈僵、活动受限,有一侧或两侧颈、肩、臂放射痛,并伴有手指麻木、肢冷、乏力等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方法:将87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加推拿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取风池、天柱和C3~C7夹脊穴;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大椎、百会、神庭等督脉穴。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8.9%,总有效率95.6%;对照组治愈率26.2%,总有效率78.6%;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电针加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与常规取夹脊穴为主的针刺方法在临床上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盒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盒灸大椎穴及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采用自制灸盒对大椎穴及颈夹脊穴进行盒灸治疗。结果:盒灸大椎穴及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总有效率为93%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中西药制剂颈丛注射治疗颈椎病381例,对381例颈椎病患者中颈型76例,神经根型166例,交感神经型49例,椎动脉型30例,脊髓型29例,混合型31例的临床观察,有效率92.7%。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非手治疗比手术治疗安全,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患者痛苦小,见效快,疗效满意,易为患者接爱。  相似文献   

19.
电针颈夹脊穴为主治疗颈椎病11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颈夹脊穴为主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电针颈夹脊穴为主,配合随症循经取穴及TDP颈部照射.结果全组116例中,临床治愈62例,总有效率95.7%.其中神经根型69例,有效率100%.椎动脉型24;有效率87.5%.交感神经型23例,有效率91.3%.结论电针颈夹脊穴为主治疗颈椎的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颈椎病综合理疗30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0 0例颈椎病患者 ,住院 2 89例 ,门诊 40例 ,性别男 2 3 2例 ,女 68例 ,年龄 2 0~ 3 0岁 15例 ,3 1~ 40岁 41例 ,41~ 5 0岁 85例 ,5 1~ 60岁 88例 ,61岁以上 71例。根据X线摄片检查及临床症状、体征确诊。神经根型 5 11例 ,椎动脉型 5 8例 ,脊髓型 2 5例 ,交感神经型 66例。治疗方法 :( 1)手法按摩 :患者取坐位 ,医者站患侧 ,用抚法、指揉法 ,滚动放松颈肩部。用指揉法拿法刺激病变部位 ,随后作颈部拔伸法转颈部。取穴风池、肩井、肩骨禺、肩中俞、肩外俞穴。治疗时间 10~15分钟 ,每日一次。 ( 2 )颈椎牵引法 :坐位自由式 ,套上颈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