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合并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纳入急性脑梗死患者共计350例,其中出现上消化道出血33例(9.4%),未出现上消化道出血317例(90.6%)。比较两组各种危险因素的发生率,最后确定引起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上消化道出血组患者在入院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明显高于对照组[20 (2,32)vs. 5(0,31)](P0.001),后循环梗死(36.4%vs. 16.7%)和双侧梗死(33.3%vs. 8.9%)的发生率均明显升高(P0.01)。高NIHSS(OR=1.256,P0.001)、双侧梗死(OR=9.452,P0.001)为急性脑梗死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高NIHSS、双侧梗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给予足够重视,尽可能避免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以减轻其对于脑梗死患者预后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梗死的危险因素、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急性ACA梗死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总结其危险因素、病因、梗死灶分布和临床表现;比较栓塞组(心源性或颈动脉源性栓塞)和ACA粥样硬化组患者梗死灶分布和临床表现;分析ACA粥样硬化性梗死的发病机制.结果 58例ACA梗死,占同期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的6.9%,其中52例完整评估颅内外血管的患者纳入研究.最常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80.8%);病因分型中大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共45例,占86.5%:其次为心源性栓塞5例,占9.6%,2例病因不确定,占3.8%.栓塞组(16/52,30.8%)和ACA粥样硬化组(30/52,57.7%)相比,ACA粥样硬化组梗死累及胼胝体发生率更高(26/30 vs.6/16,x2=9.705,P=0.002),意志减退/淡漠更常见(19/30 vs.5/16,x2=4.305,P=0.038);而栓塞组梗死更易累及其他供血区(8/16 vs.2/30,x2=9.111,P=0.003).两组间其他临床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例ACA粥样硬化性梗死中A2段狭窄或闭塞有23例(76.7%);发病机制包括局部分支闭塞12例,原位血栓性闭塞5例,动脉-动脉栓塞5例,局部分支闭塞合并动脉-动脉栓塞8例.结论 ACA梗死发病率低,高血压是其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运动障碍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ACA粥样硬化是主要病因,A2段病变最多见,存在多种梗死发病机制.心源性或颈动脉源性栓塞易累及其他供血区,ACA粥样硬化性梗死累及胼胝体和意志减退/淡漠多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与血尿酸相关性的多因素分析。方法对2012-12—2014-12我院收治的11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MoCA测试将患者分为认知障碍者和无认知障碍者,对患者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与血尿酸相关性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1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有认知障碍76例,无认知障碍37例,患者性别、接受高等教育、糖尿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血尿酸、关键部位梗死是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相关因素(P0.05);对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有关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患者性别、接受高等教育、糖尿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血尿酸、关键部位梗死是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与血尿酸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男性、中青年、小动脉闭塞型高尿酸血症患者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风险更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是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且男性、中青年、小动脉闭塞型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风险更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活化血小板及部分凝血指标的检测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2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小板及凝血指标检测,并根据不同梗死类型将122例急性脑梗死分为3组,以分析急性脑梗死与正常者凝血指标检测差及血小板及部分凝血指标对不同脑梗死类型的鉴别意义。结果脑梗死组GMP-140、PAC-1、MPV、PDW、P-LCR分别为(13.25±3.68)%、(16.68±3.25)%、(16.36±3.07)fL、(20.69±3.52)%、(44.58±11.26)%与正常组(4.03±1.25)%、(16.68±3.25)%、(9.86±1.25)fL、(14.08±1.70)%、(33.27±7.46)%比较显著较高(P0.05),PLT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PCT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PLT水平在不同类型急性脑梗死呈现递增趋势,以大面积梗死组最高,MPV、PDW呈递减趋势,大面积梗死组明显较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活化程度高是急性脑梗死的主要表现,需加强对相关指标的检测以对疾病整体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计算机辅助的全自动眼底照相分析技术,研究脑小血管病与眼底血管网络参数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性纳入能坐位行眼底照相的脑小血管病患者80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4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眼底血管网络参数。同时行logistic回归分析脑小血管病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脑小血管病组在男性比例、吸烟史发生率、血尿酸水平方面均低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55%vs.75.6%);(20%vs.39%);(308.33±85.30 vs.367.79±113.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小血管病组小静脉分支系数和不对称性指数均小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1.37±0.04 vs.1.39±0.05);(0.80±0.02 vs.0.81±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血管危险因素后,减小的小静脉不对称性指数与脑小血管病相关,是其危险因素(OR值=1.16,95%CI:1.05-1.38,P0.05)。结论减小的小静脉不对称性指数与脑小血管病相关,是其危险因素,可作为其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脑梗死老年患者责任动脉和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MoCA)北京版对2012-01-2013-12我院接收的首次急性发病2周左右的缺血性卒中150例患者行认知功能评估(认知功能障碍组)。同时选择同期急性脑梗死患者150例(无认知功能障碍组)。将15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认知障碍患者按照阻塞责任动脉进行分组,对比各组的MoCA认知评估结果和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认知障碍组记忆、思维、行动能力、交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维度评分显著低于无认知障碍组,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脑前动脉供血区梗死组注意力,大脑后动脉供血区梗死组视空间/执行、记忆、语言,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组视空间/执行、语言、注意力、记忆,椎基底动脉供血区梗死组注意力功能受到显著损害,脉络膜前动脉供血区梗死组未发现特征性的认知领域受到损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责任动脉阻塞所导致的认知功能损害的领域不同,这能够预测亚急性期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因此应当增加对亚急性期脑卒中管理中的障碍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穿支动脉病变引起的腔隙性脑梗死形态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3年9月广西脑卒中中心通过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确诊的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并根据DWI特征,把急性腔隙性脑梗死的梗死形态分为椭圆形和串珠形。对两种形态脑梗死患者的人口形态特征、危险因素、入院和出院时的NIH卒中评分以及出院3个月后Ranking评分进行评估,同时分析其卒中机制。结果共纳入189例患者,其中串珠状脑梗死69例(36.5%),而椭圆形脑梗死120例(63.5%)。两组患者的基线无差别。然而串珠形梗死组最大梗死直径较椭圆形组大(13.8±2.3 mm vs.10.6±3.2 mm,P=0.006)。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同样在串珠形脑梗死组较椭圆形组更常见(24.6%vs.5.0%,P=0.009)。早期神经功能恢复在串珠形脑梗死患者更差(30.5%vs.10.8%,P=0.018)。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串珠形脑梗死病灶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有关(OR=7.55,95%CI:1.73~33.25,P=0.010),而与早期神经功能恢复不良有关(OR=5.75,95%CI:1.53~28.70,P=0.030)。结论在穿支病变引起的腔隙性脑梗死中,串珠状脑梗死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及早期神经功能恢复不良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5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TOAST分型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2例患者。根据头颅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分为有CMBs组(56例)和无CMB组(56例)。收集两组患者病史、一般临床资料、血生化结果及头颅MRI,对两组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脑室周围高信号、深部白质高信号Fazekas’s分级的构成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CMBs组与CMBs组患者的年龄(61.620±11.479 vs.70.620±11.185)、UA(278.920±69.512 vs.353.460±111.206)、Cr(71.360±19.797 vs.90.450±44.989)、Hcy(12.587±2.664 vs.21.715±10.43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963,95%CI:0.905~1.025,P0.05)、Hcy(OR=1.487,95%CI:1.219~1.813,P0.05)是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Hcy是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脑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分型和梗死面积与心电图(ECG)改变的关系.方法 给21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ECG检查,按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CSP)分型和梗死面积分型,对各组患者的ECG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OCSP分型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组、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组、后循环梗死(POCI)组和腔隙性梗死(LACI)组患者的ECG异常率分别是: 95. 5%、80.4%、62.5%和48.5%,TACI组和PACI组明显高于LACI组(P<0.05~0.01);大中面积梗死组(83.7%)的ECG异常率明显高于小面积梗死组(60.4%)和腔隙性梗死组(53.2%)(P<0.05~0.01);小面积梗死组的ECG异常率高于腔隙性梗死组(P<0.05).OCSP和梗死面积分型各亚型组出现ST-T改变和心律失常的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 急性脑梗死临床分型病情重和梗死面积大的患者ECG异常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胼胝体梗死核磁共振表现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本院连续两年4个月住院的2816例脑梗死患者的核磁共振(MRI)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研究.全部患者均进行CT平扫、MRI自旋回波序列(SE),快速自旋回波序列(ME),场回波序列(FE)扫描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颈部血管的超声多普勒检查.结果 31例胼胝体梗死患者,占全部脑梗死的1.1%(31/2816),男19例,女12例,平均年龄68.18岁,平均发病时间43.81h.异手综合征者3例(11%),高血压病史17例(54.83%),冠心病16例(51.61%),糖尿病10例(32.25%),脑梗死史者9例(29.03%),神志和精神异常的17例(54.83%),语言障碍的患者18例(58.1%),21例(74.19%)患者有不同程度肢体运动障碍.31例胼胝体梗死患者,共34处胼胝体梗死病灶,胼胝体梗死的患者合并其它部位陈旧性梗死灶22例(70.96%),伴有白质稀疏16例(61%),发现血管狭窄9例(29%,其中狭窄超过60%者6例),有7例(22.58%)伴有微出血.结论具有典型胼胝体综合征的胼胝体梗死患者发生率低,可能与重叠供血有关.胼胝体梗死常发生于有多种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并已经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危人群.结合MRI矢状T1加权(T1 WI)扫描,和弥散加权成像(DWI)横断扫描是诊断胼胝体梗死的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部位及是否合并脑白质病变对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和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对连续入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认知心理学评估,分析患者不同梗死部位包括皮层梗死、皮层下关键部位梗死和皮层下非关键部位梗死及是否合并白质病变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组的平均年龄显著高于无认知功能障碍组(67.31 10.88 vs 57.09 9.91,P=0.01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高于无认知功能障碍组[3.0(2.0~4.0) vs 1.0(1.0~2.0),P=0.012]。认知功能障碍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低于无认知功能障碍组(81.67 23.55 vs 95.91 12.00,P=0.029)。两组患者梗死部位有显著差异(P=0.042),皮层梗死更多见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组,皮层梗死患者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显著低于皮层下非关键位置梗死患者[1.5(0.0~3.0) vs 3.0(2.0~4.0),P=0.016]。白质病变与认知障碍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认知障碍与年龄、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皮层梗死、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低白蛋白血症与卒中6个月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连续登记急性脑梗死患者,收集人口学、临床、实验室以及影像学资料,随访至出院6个月并完善MMSE量表检查;按照卒中后6个月内有无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分组,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急性期低蛋白血症与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关系。结果408例入组患者中57例(14.0%)合并低白蛋白血症,6个月随访时124例(30.4%)出现PSCI。PSCI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均值水平显著低于非PSCI组[(35.3±4.6)g/L vs.(38.6±3.5)g/L,P=0.033],且低白蛋白血症患者比例显著高于非PSCI组(20.2%vs.11.2%,P=0.017)。校正年龄,高血压,基线NIHSS和Fazekas评分等因素后,血清低白蛋白血症与PSCI显著相关(OR=1.989,95%CI:1.122~3.525,P=0.019)。结论脑梗死急性期低白蛋白血症是PSCI的危险因素,及时纠正可能有助于减少PSCI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AIS患者发病后14d的认知功能,根据MMSE评分将患者分为认知障碍组与非认知障碍组,比较两组年龄、性别、血管危险因素、临床检验资料等。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AIS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共纳入AIS患者163例,其中认知障碍组72例(44.17%),非认知障碍组91例(55.83%);(2)认知障碍组年龄73.3±8.2岁vs 62.8±10.3岁,(t=7.11,P<0.001)、高血压83.3%vs 52.7%,(χ~2=15.48,P<0.001)、糖尿病65.3%vs 25.3%,(χ~2=24.65,P<0.001)、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70.8%vs 36.3%,(χ2=17.81,P<0.001)的比例、三酰甘油1.3(1,1.9)mmol·L~(-1)vs1.1(0.9,1.5)mmol·L~(-1)),(P=0.038)、血低密度脂蛋白3.8(3,4.6)mmol·L~(-1) vs 2.9(2.4,3.6)mmol·L~(-1)),(P<0.001)、尿酸383.4(295.1,445.4)mmol·L~(-1) vs 320.7(263.6,376.4)mmol·L~(-1),(P=0.002)和C反应蛋白7.7(3.7,12.6)mmol·L~(-1) vs 1.9(0.7,6.4)mmol·L~(-1),(P<0.001)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认知障碍组;(3)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优势比(OR)1.13,95%可信区间(CI)1.08~1.18,(P<0.001)、糖尿病(OR)5.56,95%CI 2.82~10.95,(P=0.003)、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OR)4.27,95%CI 2.2~8,29,(P=0.002)、血清低密度脂蛋白(OR)2.07,95%CI 1.46~2.93,(P<0.001)水平增高为AIS后认知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IS后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高;年龄、糖尿病、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以及血低密度脂蛋白为AIS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肢体缺血后处理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8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区组随机化分组的方法将其随机纳入肢体缺血后处理组(23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肢体缺血后处理组采用无创标准上肢血压袖带进行每天4个周期的反复充气(高于收缩压20 mm Hg)和放气,各维持5 min,对照组每天进行4个周期的假-肢体缺血后处理治疗,仅将袖带加压至30 mm Hg(此血压可刚好给予肢体一定的压力,但不造成上肢血流阻断)。持续14 d。共随访90 d,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病程7 d和14 d时血清HSP27、HSP70变化情况,比较病程90 d时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评分,评价肢体缺血后处理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安全性。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在整个治疗及随访阶段观察到的不良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病程7 d、病程14 d时,两组患者血清HSP27、HSP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90 d时,肢体缺血后处理组认知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肢体缺血后处理组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90 d时NIHSS评分,改善神经功能(P 0.05)。结论肢体缺血后处理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安全、可行,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可有效减少脑梗死后认知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肢体缺血后处理(RIPost C)对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认知障碍的影响,且探讨适宜的疗程。方法收录发病72 h以内、未溶栓的急性前循环梗死患者,随机分为4组,即RIPost C 10 d组、RIPost C 14 d组和对照10 d组、对照14 d组,并分别进行4个循环的充气和放气。比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梗死体积(入院时、10 d时、14 d时和90 d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入院时、90 d时良好转归率),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14 d时、90 d时认知障碍率)。结果纳入89例符合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4例RIPost C组,45例对照组),在RIPost C 10 d组中仅有1例不能耐受而放弃治疗,对照组完全耐受。在对照组中,3名患者复发脑梗死(分别为30 d时、65 d时和78 d时),而在RIPost C各亚组中均没有发生任何相关的心脑血管事件。在90 d时,与对照10 d组和对照14 d组相比,RIPost C 10 d组和RIPost C 14 d组的NIHSS评分均显著性降低(P 0.05);梗死体积分别减少33.7%和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mRS的良好转归率明显增高(P 0.05); Mo CA、MMSE认知障碍率显著性降低(P 0.05)。与RIPost C 10 d组相比,RIPost C 14 d组中NIHSS评分、mRS的良好转归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后进行RIPost C具有很好的耐受性、安全性及可行性,能减少脑梗死体积,减少残疾,改善预后。同时,也能够改善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但RIPost C 10 d和14 d对脑梗死神经功能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认知障碍的影响无显著差别,所以,RIPost C治疗10 d是较为合适的治疗疗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进展至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至脑梗死患者50例(观察组),选择同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重复发作未进展为脑梗死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相关因素。结果观察组首次发作持续时间(37.64±5.60)min、存在高血压78.00%、糖尿病48.00%、高脂血症76.00%、颈部血管斑块78.00%,高于对照组的(24.45±5.33)min、52.00%、28.00%、50.00%、58.00%(P0.05);观察组二级预防依从性44.00%,低于对照组的80.00%(P0.05);2组男/女比例(26/24)vs(27/23),年龄(65.25±5.32)岁vs(64.28±4.98)岁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种因素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应及时进行有效的综合干预,避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向脑梗死转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肢体缺血后处理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58例未进行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发病72 h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影像证实,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4个短周期单侧上肢缺血再灌注,每天进行1次连续7 d。比较入院时和病程14 d时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入院时、病程14 d和病程3 m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入院时和病程3 m时的改良Rankin量表(mRS)、梗死体积。结果治疗14 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9%)高于对照组(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NIHSS评分、rMTT在入院时和病程14 d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在病程3 m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3 m时,治疗组mRS较对照组下降(P0.05),治疗组梗死体积较对照组减小(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短暂性肢体缺血后处理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减轻NIHSS评分及mRS评分,减小梗死体积,增加脑灌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合并院内获得性重症肺炎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以院内感染且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的病例为研究对象(重症肺炎组,n=23),以同期院内获得性一般肺炎作为对照组(n=195),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其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神经内科病区急性脑血管病合并院内获得性肺炎发生率为7.5%,重症肺炎发生率为0.8%,重症肺炎占肺炎比例为10.6%。与一般肺炎组相比,重症肺炎组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心功能不全的比率高(26.1% vs 21.0%,P <0.05;34.8% vs 19.0%,P <0.05),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高(14.3±5.4 vs 6.7±3.2,P <0.05),意识障碍、吞咽障碍、双肺肺炎和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率高(52.2% vs 16.4%,P<0.01;56.5% vs 25.1%,P<0.01;47.8% vs 23.6%,P <0.05;56.5% vs 20.0%,P<0.01),镇静剂、抑酸剂使用率高(73.9%vs 28.7%,P<0.01;91.3% vs 35.9%,P<0.01),留置导尿管、鼻饲管、深静脉置管率高(82.6% vs28.7%,P<0.01;65.2% vs 21%,P<0.01;73.9% vs 28.7%,P<0.01),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较高(34.6±7.4 vs 9.6±7.4 mg/L,P <0.05)。与一般肺炎组相比,重症肺炎组住院时间长且住院费用高(P均<0.01),出院时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高且死亡率高(P <0.05或<0.01)。结论 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急性脑血管病较严重的合并症,重症肺炎的发生与急性脑血管病的严重程度相关,具有多种危险因素,其病死率、致残率高,应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VD)与经皮穿刺球囊压迫(PBC)治疗MVD术后复发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6年1月分别采用MVD(25例,MVD组)与PBC(67例,PBC组)治疗的MVD术后复发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结果 MVD组和PBC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0%和9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VD组治愈率高于PBC组(88.0%vs 64.2%,P0.05);PBC组复发率高于MVD组(27.0%vs4.2%,P0.05);MVD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长于PBC组[(102.0±28.2)min vs(20.9±10.6)min,(11.7±3.5)d vs(4.3±1.8)d,均P0.05);PBC组三叉神经抑制反应、面部麻木发生率高于MVD组(26.9%vs4.0%,92.5%vs 16.0%,均P0.05);MVD组与PBC组口角疱疹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0%vs40.3%,P0.05)。PBC组出现咀嚼肌乏力37例;MVD组发生切口感染1例,术侧耳鸣1例。结论 MVD和PBC均能有效治疗MVD术后复发三叉神经痛。MVD的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三叉神经抑制反应、面部麻木、咀嚼肌乏力等并发症少;而PBC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发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依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将200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分为有认知障碍组和无认知障碍组。统计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发生率,并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多次(≥2次)脑梗死史与发病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发生率为45.0%;其中,首次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发生率为32.5%,多次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率为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加有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发生率随文化程度的提高有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间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次脑梗死患者较首次脑梗死患者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发生率高;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随文化程度的提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