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8例胃癌手术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围术期护理,采用相应评价方法评价护理效果。结果本组208例患者,优178例,良22例,差8例,总优良率为96.15%。结论加强胃癌患者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围术期护理、引流管护理,可提高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随着医学模式转变,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中起的作用已被人们认识。心理护理能给患者良好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解决各种心理致病因素,起到药物起不到的作用,因而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评价心理护理疗效,哪些因素可影响心理护理效果,目前报道较少,本文对此作一探讨。   一、如何评价心理护理疗效 心理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能,通过护理手段,控制一切消极影响,帮助患者保持最佳身心状态[1]。既包括护士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通过设计的语言和行为(合理的解释、善意的劝导、真诚的抚慰、有益的暗示、确切的保证等)实现对患者的心理调控、心理支持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也包括护士护理过程每一个环节中一切言谈举止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护理病毒性肝炎患者常有复杂的心理活动,并对治疗和预后产生明显的影响。故治疗中除药物外,尚需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有程序的,它包括心理信息的调查,心理信息的分析,心理问题的解决和心理护理效果的评价等。在心理信息调查时我们发现...  相似文献   

4.
姜素英 《医学动物防制》2005,21(1):78-78,F003
心理护理是医学心理学在临床护理中的具体应用,它以消除患者因患病而产生的心狸异常及心理障碍,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作用,达到心身平衡为目的。其积极作用与效果正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支气管哮喘不仅仅是患者的气道痉挛、炎症和水肿,同时也会引起病人的不同心理变化,而心理社会因素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发作、缓解和复发均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通过对58例该病患者的心理调查,探讨了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关爱护理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术前、术中及术后采用关爱护理模式并评价其效果.结果 2组患者术前心理、生理因素总分、心率及血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中术后心理、生理因素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满意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关爱护理可明显增加乳腺癌根治手术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促进患者术后顺利康复,提高护理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PGS)的诱因及关键治疗措施的护理过程,改善护理措施.方法:连续收录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科行胃癌根治术治疗,合并PGS 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导致PGS的诱发因素,评价心理疏导护理、关键诊疗步骤的细节护理等护理措施的效果.结果:患者的焦虑症状及胃肠减压术的引流效果欠佳等因素,是胃癌根治术后合并PGS的易患因素,会导致患者症状不易缓解、平均住院日增加及住院满意度下降等不良后果.实施心理疏导、关键诊疗步骤的细节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结论:实施的针对性心理护理,以及针对关键诊疗步骤的细节护理是本病变的有效护理方案.  相似文献   

7.
老年危重病人除了身体疾患之外,心理负担也是造成疾病加重的一个重要因素。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士针对患者的心理、生理、文化、社会的适应能力而进行的教育。它通过患者及家属传授所患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知识,调动患者及家属积极与医疗护理活动,提高自我护理保健能力,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探讨康复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96例髋部骨折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48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康复组执行护理程序康复计划,即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制定、实施康复计划,评价康复效果。结果:两组在并发症发生率、体重下降幅度、食欲、平均住院日的比较上,康复纽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实施有效的心理及肢体康复护理干预,能促进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按照传统治疗、单一因素、复合因素等四个维度对8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差异化处置,并对患者治疗效果及其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理护理与健康护理的介入下,其疗效产生显著差异,主要为患者由有效显著向显效及痊愈层面流动,其提升幅度分别为19.7%、25.0%、26.7%,且在患者自我评价上形成显著效应。结论:针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治疗中联合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十分必要,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心理护理疗效评价及影响疗效的因素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随着医学模式转变 ,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中起的作用已被人们认识。心理护理能给患者良好的心理支持 ,帮助患者解决各种心理致病因素 ,起到药物起不到的作用 ,因而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评价心理护理疗效 ,哪些因素可影响心理护理效果 ,目前报道较少 ,本文对此作一探讨。一、如何评价心理护理疗效 心理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能 ,通过护理手段 ,控制一切消极影响 ,帮助患者保持最佳身心状态[1] 。既包括护士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 ,通过设计的语言和行为 (合理的解释、善意的劝导、真诚的抚慰、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心理干预护理在面神经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37例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系统心理干预护理,评价干预前后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本组37例患者经心理干预护理后,SDS评分及S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干预后患者的心理状态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抑郁、焦虑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结论:心理干预护理在面神经炎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2.
门诊肿瘤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健 《广东医学》2000,21(6):528-529
目的 探讨门诊肿瘤患者心理护理的方法及对策,减轻乃至解除患者的心理压力,树立积极的心态,提高医疗效果。方法 系统观察分析400例门诊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结合护理实践,摸索系统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结果 多数患者在接受心理护理后,明显减轻了心理压力,解除了恐惧、拒绝、悲观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结论 必须重视门诊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及保证其连续性。掌握心理护理的技巧,加强心理护理的  相似文献   

13.
外科患者心理护理的应用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杉  许秀湘  徐冬梅 《吉林医学》2008,29(2):149-150
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心理护理已成为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手术成功的基础,也是维护患者身心健康,使患者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必要条件。由于患者缺乏医学知识,不了解与手术相关的生理解剖特点,对治疗环境非常陌生。为此,对手术会产生较强的心理反应,其表现为烦躁不安、担心手术会失败而出现意外或术后并发症、后遗症等。由于不良心理过重会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及手术后病情的恢复,所以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正确评估,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及需求,使其保持最佳心理状态,轻松地接受手术,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调查120例肝炎患者的心理状态,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相关因素,以提高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给予贴切的语言,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指导和心理支持。结果患者的满意度增加,住院日缩短。结论规范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日。  相似文献   

15.
目前,癌症已成人类生命的严重疾病之一,心理社会因素所造成的紧张的不良后果是引起癌状的主要原因,但往往没有被重视,癌症患者一旦得知自己患了此病,产生强烈的恐惧、焦虑、忧伤、悲观失望等负性情绪,导致了不良心理和病理生理之间的恶性循环。无疑这对治疗效果将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为此,在护理过程中注意观察和了解癌症患者的心理变化,并施以相应护理,通过临床实践及患者、家庭评价,认为这对提高患者应对疾病能力,+促进患者康复,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行冠脉搭桥手术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理学调查,心理护理,客观评价,观察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效果。 方法 选择行冠脉搭桥手术的冠心病患者7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在住院期间,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以焦虑自评量表(SAS)测定患者入科后第2天及完成术前访视时的焦虑水平。以匿名问卷调查方式于术后调查患者对心理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水平,出院前患者对心理护理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结论 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Phaco)病人,诊断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制定心理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护理效果评价:提出做好手术前后心理护理对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成功起非常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院地处贵阳一遵义高等级公路旁,车祸伤患者比较多见。车祸伤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社会因素对治疗效果影响甚大,因此,作为临床护理人员必须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根据不同的心理特点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使治疗收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9.
徐红伟 《大家健康》2016,(4):264-265
目的:评价心理干预护理在面神经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37例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系统心理干预护理,评价干预前后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本组37例患者经心理干预护理后,SDS 评分及 SAS 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 <0.05),干预后患者的心理状态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抑郁、焦虑症状得到了有效缓解。结论:心理干预护理在面神经炎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20.
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作用,并对其效果进行比较评价。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08年1月于我院实施剖宫产的68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32例和常规护理加心理护理组(观察组)36例,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及产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术后比较。观察组无论是在产妇恢复情况还是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中实行心理护理对产妇的恢复及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均有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