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七氟烷用于儿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6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静脉麻醉)和观察组(丙泊酚复合七氟烷麻醉)各30例,对麻醉前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术中并发症及苏醒时间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SBP明显低于对照组(t=6.21,P〈0.05);与术前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SpO2没有明显变化(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18/30,60.0%),观察组一次置镜成功率明显升高(25/30,83.3%)(x^2=4.02,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10.0±3.O)min,明显短于对照组(45.0±4.0)min(t=8.17,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七氟烷麻醉应用于儿童纤维支气管镜术,可提高一次置镜成功率,增强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丙泊酚与七氟烷在患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择期手术的18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随机分为丙泊酚麻醉组和七氟烷麻醉组各90例。连续监测患儿收缩压(SBP)、心率(HR)、心电图(ECG)、舒张压(DBP)、麻醉深度(BIS)、血氧饱和度(SpO2)、PETCO2。记录患儿麻醉诱导后(T1)、诱导前(T0)、气管插管即刻(T2)、插管后3min(T3)、手术完成时(T4)、睁眼时(T5)、完全清醒时(T6)的SBP、HR、DBP、BIS。结果:两组患儿组内各指标相比,麻醉诱导后收缩压和舒张压与诱导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七氟烷组患儿手术完成时拔管时间和术后苏醒时间与丙泊酚组相比,显著缩短(P<0.05)。结论:丙泊酚与七氟烷麻醉均能有效降压,稳定心率,维持相当的麻醉深度,但是七氟烷苏醒质量更好。  相似文献   

3.
七氟烷用于小儿吸入全身麻醉诱导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七氟烷用于小儿患者时的诱导效果,评估其安全性和麻醉效果。方法选择4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儿,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所有患儿术前常规给予哌替啶1mg/kg,阿托品0.01mg/kg肌肉注射。入室后让患儿自主呼吸,面罩吸入氧气5~6L/min+8%七氟烷吸入诱导,直至患儿睫毛反射消失,所有患儿均行气管插管。结果七氟烷吸入诱导成功率达100%,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在(63.2±13.4)s之间,插管时间在(168.3±37.6)s,呼吸道分泌物少,肌松良好,插管条件良好,气道耐受性好,麻醉诱导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稳定。结论七氟烷吸入用于小儿诱导快速,气道刺激小,心血管抑制轻,麻醉满意,安全可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应用七氟烷和丙泊酚麻醉对老年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择期非心脏手术且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P组)和七氟烷(I组)麻醉组和对照组,根据需要输血·麻醉诱导:两组患者静脉注射丙泊酚1.5~2.0ml/kg,芬太尼3-4μg/kg,维库溴铵0.1mg/kg行麻醉诱导。结果患者术后1h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4hP组MMSE评分较术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4hP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4h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24h及48h两组MMSE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接受丙泊酚或七氟烷麻醉的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POCD降低。  相似文献   

5.
七氟烷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40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七氟烷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的临床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小几短小手术80例,均采用非插管全麻,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对照组诱导时静脉注射氯胺酮2mg/kg,手术开始时追加1mg/kg,术中用0.1%氯胺酮静脉滴注维持,依照麻醉深度调节滴注速度;观察组采用七氟烷吸入诱导及维持,间断静脉追加氯胺酮。对比两组的氯胺酮用量,麻醉后呼叫睁眼时间,完全清醒时间,术中呼吸抑制、体动发生率,围麻醉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氯胺酮用量(58.0±20.8)mg,术后呼叫睁眼时间(5.9±3.2)min,完全清醒时间(15.0±3.3)min,术中呼吸抑制率为5.0%,术中体动发生率为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过程平稳,氯胺酮用量少,不良反应少,苏醒快,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丙泊酚静脉麻醉与七氟烷吸入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130例ASAⅠ~Ⅱ级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丙泊酚组65例与七氟烷组65例,观察两组入室后(T0)、插管即刻(T1)、切皮时(T2)和手术即刻(T3)的平均动脉压(MAP)和HR,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各时刻HR基本相对稳定;T2与T0时MAP[丙泊酚组为(107.32±12.55)mmHg、(89.38±7.83)mmHg,七氟烷组为(107.15±11.37)mmHg、(88.65±7.60)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78、10.91,均P〈0.01);丙泊酚组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短于七氟烷组[分别为(5.45±3.25)min、(6.58±3.28)min、(8.67±3.85)min与(14.78±5.93)min、(19.73±7.34)min、(24.15±7.54)min](t=11.12、13.19、14.74,均P〈0.01);丙泊酚组和七氟烷组术后24h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2.31%(8/65)和63.08%(4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3,P〈0.05)。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与七氟烷吸入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类似,均能保持相对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但考虑到术后恢复和并发症情况,建议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  相似文献   

7.
钱莹 《中国基层医药》2014,(10):1472-1474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用于减轻小儿七氟烷麻醉术后急性躁动的有效剂量。方法将105例ASAⅠ~Ⅱ级行手术的患儿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5例,患儿吸入3%七氟烷进行麻醉诱导,对照组患儿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2 mL,观察1组患儿注射右美托咪啶0.15μg/kg,观察2组患儿注射右旋美托咪啶0.30μg/kg,然后放置口咽通气道辅助通气,行骶管阻滞。麻醉维持使用1.2%七氟烷,维持其自主通气。记录患儿血流动力学和呼吸的改变。在麻醉结束时记录睁眼的时间( TEO )。结果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TEO分别为(8.45±4.02)min、(9.23±5.03)min、(10.81±4.06)mi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1组的躁动发生率(20.00%)显著低于对照组(42.86%)(χ^2=31.42,P<0.05),观察2组(8.57%)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观察1组(χ^2=24.37、7.53,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可有效预防小儿七氟烷麻醉术后急性躁动,0.30μg/kg剂量既有效又安全。  相似文献   

8.
周敏  张励 《福建医药杂志》2010,32(4):101-103
目的对比观察单纯七氟烷吸入麻醉与靶控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用于妇科宫腔镜麻醉中的作用。方法择期手术患者8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S组(七氟烷组)与TCI组(丙泊酚-瑞芬太尼组)。S组通过面罩以潮气量法吸入七氟烷,术中用2%~3%七氟烷和3L/min氧流量吸入维持麻醉。TCI组用双道TCI泵,靶控血浆浓度,术中以1%丙泊酚2.0μg/ml、瑞芬太尼1.0ng/ml血浆浓度TCI,两组术后即刻停止用药。监测患者围手术期的血压和心率,同时观察诱导入睡时间、术中呼吸情况、麻醉苏醒情况,并评定麻醉效果,观察麻醉恢复期相关并发症。结果TCI组入睡时间明显短于S组(P〈0.01);术毕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别。麻醉起效时两组患者MAP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1);TCI组在扩宫颈时、宫腔操作时与S组比较,MAP有明显下降(P〈0.05)。TCI组术中麻醉效果优于S组(P〈0.01),TCI组呼吸抑制发生率较S组高(P〈0.01)。两组术后均无恶心、呕吐及躁动等发生。结论TCI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较单纯七氟烷吸入麻醉效果更佳,而七氟烷麻醉更易维持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稳定。TCI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可提供与单纯七氟烷吸入麻醉相当的快速苏醒。两种麻醉方法均可用于妇科宫腔镜麻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妇科宫腔镜手术患者单纯吸入七氟烷的麻醉效果及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83例宫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5例,麻醉诱导为吸入6%~8%七氟烷,麻醉维持为吸入2%~3%七氟烷;对照组28例,麻醉诱导先予30s内快速静注异丙酚2mg/kg,待患者意识消失后行宫腔镜手术。观察麻醉诱导前、术中、术毕患者HR、BP、平均动脉压(MAP)、SpO2、呼吸频率等指标,并记录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睁眼时间及不良反应等。结果组内比较:与麻醉诱导前相比,术中与术毕两组患者收缩压、MAP均下降,观察组H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舒张压、SpO2、呼吸频率均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术中两组患者收缩压、MAP及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麻醉诱导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分别为:(63.1±7.1)s与(42.4±6.4)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睁眼时间分别为:(3.1±0.5)rain与(1.9±0.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诱导兴奋期1例出现咳嗽。两组术中均无心律失常、术后均无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七氟烷用于宫腔镜下手术麻醉,诱导和苏醒过程迅速,麻醉维持平稳,对呼吸循环影响小,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肺活量呼吸法、潮气量呼吸法以及逐渐增加浓度法三种不同方式诱导的七氟烷在全身麻醉中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 将我院普外科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拟进行气管插管全麻择期手术90例患者根据手术顺序循环归入肺活量呼吸组(甲组,n=30)、潮气量呼吸组(乙组,n=30)和逐渐增加浓度组(丙组,n=30),分别以肺活量呼吸法、潮气量呼吸法以及逐渐增加浓度法吸入七氟烷诱导麻醉,静脉泵入1.5~2mg·kg-1·h-1丙泊酚及1 ~ 2μg·kg-1·h-1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观察并记录诱导前(T1)、睫毛反射消失(T2)、插管前(T3)、插管后1 min(T4)、3min(T5)和5min(T6)等6个时间点患者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肌肉松弛效果等指标,评价不同诱导方式的七氟烷在吸入麻醉中的临床疗效,观察不良反应计算其发生率.结果 T1 3组患者所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乙组、丙组患者的睫毛反应消失时间分别为(83.2±23.18)s、(110.3±26.74)s、(142.6±25.14)s.3组患者间睫毛反应消失时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甲组与乙组,t=4.214,P<0.05;甲组与丙组,t=6.355,P<0.05;乙组与丙组,t=4.521,P<0.05).患者麻醉后DBP、SBP和MAP及HR均有下降,与T1时间点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同一时间点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3组患者的SpO2与T1时间点相比具有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同一时间点内各组SpO2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肌松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甲组10.0%,乙组和丙组均为6.7%,x2=0.310,P>0.05).结论 3种不同方式诱导的七氟烷在全身麻醉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不大,肺活量呼吸法的诱导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丙帕他莫复合异丙酚在宫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门诊宫腔镜术患者100例,ASA I级,随机分成2组,每组50例。丙帕他莫组(A组):丙帕他莫30 mg/kg+异丙酚2 mg/kg;芬太尼组(B组):芬太尼1μg/kg+异丙酚2 mg/kg。术中间断推注异丙酚维持麻醉,记录意识消失时间、术后苏醒时间、苏醒期不良反应及异丙酚用药量;呼吸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患者术中VAS评分和停药后改良OAA/S镇静评分。结果 A组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A组的异丙酚用量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平均动脉压(MAP)较基础值明显降低(P<0.05),且两组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的呼吸暂停发生率分别为4%和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停药后3、4、5 min OAA/S评分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帕他莫复合异丙酚具有麻醉起效快、苏醒快和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等优点,更适于门诊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腹部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腹部手术患者共233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施全身麻醉,采用相同麻醉诱导,对照组采用异氟醚和芬太尼麻醉维持,观察组患者给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麻醉维持。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插管5分钟时的血压和心率及插管10分钟的血压和心率分别与对照组的同时间的血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早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用于腹部手术患者的麻醉时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及麻醉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周建军  胡美 《现代医药卫生》2014,(14):2086-2088
目的:探讨地佐辛与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该院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300例,随机分成三组,丙泊酚(P组)、丙泊酚联合芬太尼(PF组)和丙泊酚联合地佐辛(PD组)组各100例。P组静脉注射首剂量的丙泊酚2 mg/kg;PF组静脉注射芬太尼0.001 mg/kg,2 min后缓慢推注丙泊酚2 mg/kg;PD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5 min后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分别于三组患者麻醉前、术中及苏醒时静脉采血5 mL,分离血清后检测患者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AD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水平。分别记录三组患者麻醉前、用药2 min、苏醒时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术后统计比较三组手术时间、唤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丙泊酚用量、麻醉效果以及术后苏醒时、苏醒后5、10、15、30、60 min各时间点宫缩疼痛评分。结果(1)术中PD组的HR、SpO2显著高于PF组和P组(P<0.05);苏醒时PF组和PD组HR、SpO2也显著高于P组(P<0.05)。(2)术中和苏醒时,PD组和PF组NE、ADR、ACTH、COR显著低于P组(P<0.05)。(3)PD组和PF组唤醒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短于P组,丙泊酚用量也明显少于P组(P<0.05)。(4)PD组和PF组术中麻醉镇痛效果为优的比例明显高于P组(P<0.05)。(5)术后镇痛效果比较,PD组优于PF组和P组(P<0.05或P<0.01)。结论丙泊酚联合地佐辛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均较佳,术后镇痛效果好,不良应激反应轻,临床应用价值更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张婷  郎宇  蔡兵  赵磊  许亚超  张瑛 《中国医药》2014,(9):1350-1354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地佐辛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ASA)分级Ⅰ~Ⅱ级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将患者完全随机分为2组,靶控输注丙泊酚组( TCI组)和手控输注丙泊酚组( MCI组),每组30例。 TCI组设定丙泊酚初始血浆靶浓度为6 mg/L,术中根据手术进程滴定目标靶浓度;MCI组以丙泊酚2 mg/kg诱导,术中发生体动反应时追加丙泊酚20~30 mg。2组均在术前5 min静脉滴注地佐辛5 mg,入睡后即刻小壶滴注瑞芬太尼1μg/kg。观察并记录2组丙泊酚的总用量、麻醉效能、术中呼吸循环的变化及术后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TCI组丙泊酚的总用量为(2.55±0.34)mg/kg,明显大于MCI组的(2.10±0.20)mg/kg(P<0.01);TCI组麻醉效果优的比例高于MCI组[83.3%(25/30)比53.3%(16/30),P<0.05]、术中体动反应的发生率低于MCI组[16.7%(5/30)比46.7%(14/30),P <0.05];除诱导时间 TCI 组[(1.27±0.15) min]长于 MCI 组[(1.09±0.15)min]外,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清醒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麻醉诱导后,2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下降(均P<0.01),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时平均动脉压均回升至术前水平;2组患者均无明显的术后宫缩痛。结论丙泊酚靶控输注复合瑞芬太尼、地佐辛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安全舒适,麻醉深度易于控制,但术中须注意对患者呼吸功能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丙泊酚麻醉及瑞芬太尼辅助丙泊酚麻醉用于无痛结肠镜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51例患者随机分为P组(丙泊酚组)78例,R组(瑞芬太尼+丙泊酚组)73例。两组诱导方法采用微量泵泵入丙泊酚1.5mg/kg,2min以上注完,R组诱导时增加盐酸瑞芬太尼0.025μg/(kg?min),诱导后持续泵入丙泊酚保持麻醉状态。至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即置入纤维结肠镜检查。结果 R组术中镇痛效果明显好于P组(P<0.01);R组患者、检查者、记录者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P组(P<0.01);R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P组(P<0.01),清醒及离院时间亦明显短于P组(P<0.01)。结论瑞芬太尼辅助丙泊酚麻醉应用于无痛结肠镜检查,麻醉效果较好、术后清醒快、不良反应发生少、临床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6.
付晖 《中国医药科学》2013,(20):91-92,112
目的分析七氟醚、异氟醚与地氟醚复合异丙酚在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肺内分流及血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92例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为七氟醚、异氟醚和地氟醚组,各64例,分别接受七氟醚、异氟醚与地氟醚复合异丙酚麻醉,分析3组患者肺内血流和血气变化。结果随着插管和气腹的进行,3组患者Qs/Qt均见升高,而Pa02逐渐下降,放气后肺内分流逐渐恢复正常,地氟醚组患者肺内分流变化幅度最小(P〈0.05);而3组患者血气水平变化相同,放气后血气水平逐渐恢复正常,地氟醚组患者血气水平变化幅度最小(P〈0.05);3组患者气腹后均未见心律失常,肌松效果均满意,术后不适:七氟醚3例,2例咽部不适,1例肩部疼痛;异氟醚5例,4例咽部不适,1例肩部疼痛;地氟醚1例,为咽部不适。结论在今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诱导过程中,建议推广应用地氟醚复合麻醉,可得到优秀的可控性、镇痛深度,且能够保证肺内分流和血气稳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李法印  张先龙  徐峰 《中国医药》2013,8(1):102-104
目的观察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小儿无痛全结肠镜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行无痛全结肠镜检查患儿200例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静脉注射氯胺酮1mg/kg后,再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1~3mg/kg(从1mg/kg开始逐步递增直至睫毛反射消失)。对照组:静脉注射丙泊酚1~3mg/kg。待患儿安静入睡,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进镜,术中根据不引起体动反应,方便术者操作,维持恰当的麻醉深度和正常的生命体征来适时追加丙泊酚。监测2组患儿麻醉前(T0)、麻醉后进镜前(T1)、进镜时(T2)、检查结束时(T3)及苏醒时(T4)时的平均动脉压(MAP)、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吸的变化;记录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的用量、阿托品和麻黄碱使用情况。记录术中体动反应、低氧血症、心动过缓、低血压、肌阵挛及术后有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T0、T1、T2、T3及T4时的MAP分别为(68±9)、(64±8)、(60±8)、(62±8)、(64±9)mmHg(1mmHg=0.133kPa),对照组T0、T1、T2、T3及T4时的MAP分别为(65±8)、(57±6)、(55±6)、(56±6)、(59±8)MInHg;观察组T0、T1、T2、T3及T4时的HR分别为(92±8)、(89±7)、(85±8)、(86±8)、(86±9)次/min,对照组T0、T1、T2、T3及T4时的HR分别为(89±6)、(86±6)、(81±6)、(84±6)、(87±7)次/min;2组患儿麻醉后各时间点MAP、HR比麻醉前均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2时MAP降低更明显,与观察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麻醉后各时间点SpO,无变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0、T1、T2时呼吸频率分别为(23.1±4.2)、(20.7±4.1)、(18.5±2.4)次/min,对照组T0、T1、T2时呼吸频率分别为(22.2±3.8)、(20.4±3.8)、(17.5±4.1)次/min,2组患儿T1、T2时的呼吸频率与麻醉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T2时呼吸频率与观察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低血压发生率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0%(52/100)比67.O%(67/100),P〈0.05]。结论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小儿无痛肠镜检查对呼吸和循环影响轻,术中及术后并发痒发牛率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苏醒质量和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Ⅰ~Ⅱ级肺癌根治术患者,均在复合麻醉下手术,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在诱导前20 min静脉匀速泵注右美托咪定1 μg/kg,诱导后调整速率至0.3 μg/(kg·h),术毕前30 min停止输注;对照组静脉泵注同等剂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观察2组患者麻醉苏醒质量和术后认知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呛咳和躁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4±0.7)分比(2.8±0.7)分,(1.6±0.5)分比(2.0±0.6)分,均P〈0.05],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2±1.6)min比(10.4±1.5)min,(14.7±2.8)min比(13.3±3.4)min,(14.9±2.9)min比(14.1±2.9),均P>0.05]。2组术前和术后48 h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2、24 h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12、24 h分别为(25.9±1.2)分比(24.2±1.3)分,(28.0±0.8)分比(26.7±1.0)分,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明显改善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苏醒质量和术后早期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麻醉对人工流产术及其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将自愿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布托啡诺复合泊酚组(B组,布托啡诺1mg+丙泊酚2mg/kg)和单纯丙泊酚组(P组,丙泊酚2mg/kg+生理盐水1ml)。记录麻醉前、麻醉后5min、停药后10min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以及麻醉效果、眩晕和术毕30min腹痛VAS评分。结果 2组患者麻醉后5min的DBP、SBP均低于麻醉前(P〈0.05),停药后10min均恢复至术前水平;B组丙泊酚用量为(126.8±13.7)mg少于P组的(164.3±26.4)mg(P〈0.05),术中麻醉效果优良率高于P组(P〈0.05),术毕30min时疼痛VAS评分为(2.7±1.4)分低于P组的(6.4±2.1)分(P〈0.05)。结论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麻醉效果可靠,有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苏醒迅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人工流产术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李响 《中国当代医药》2014,(32):119-121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88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异氟醚静脉复合吸入麻醉;观察组采取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血氧饱和度(SpO2)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T1、T2及T3时的HR、SBP、DBP、和SpO2水平与T0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与观察组T1、T2、T3时的HR、DBP及SB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分别为(7.01±1.80)min、(7.13±1.62)min和(10.48±1.41)min,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45%(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可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且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