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毛美琴  赵正宇  沈健 《海峡药学》2011,23(6):132-134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舒利迭)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思力华)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将48例COPD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A组给予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对照组B组给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呼吸困难的评分、肺功能的检测和6 min步行距离(6MWT)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3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生活质量评分及6MW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与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吸入治疗COPD,疗效优于沙美特罗替卡松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中重度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吸入治疗;观察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干粉吸入治疗.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及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吸入中重度COPD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 76例COPD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观察组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和噻托溴铵,其他治疗一致。3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FEV1(第1秒呼气量)/预计值和FEV1/FVC(用力肺活量)及血气变化。结果两组各有36例完成治疗。治疗前两组之间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自觉症状改善明显,FEV1/预计值和FEV1/FVC差异明显(P〈0.01),PaO2显著升高(P〈0.01),PaCO2降低(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是治疗COPD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水生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7):47+49-47,49
目的:观察和分析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异丙托溴铵吸入治疗重度COPD的疗效。方法:将11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等指标。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FEV1、FEV1%、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有显著提高;对照组治疗后肺功能与观察组相比,t=2.31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重度COPD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闵蕾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8):2797-2798
目的 探讨异丙托溴铵、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76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吸入异丙托溴铵.观察两组肺功能、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结果 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FEV1、FEV1占预计值和FEV1/FVC)均有显著改善(t=4.01、4.11、4.67、5.21、5.98、6.25,均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t=3.97、4.05、4.44,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 (36/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7% (28/38)(x2=5.76,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托溴铵、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治疗COPD能显著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药科学》2016,(14):69-72
目的分析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患者行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对照组患者行沙丁胺醇联合噻托溴铵治疗。于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8天后,分别检测患者的肺功能指标、6min步行距离(6MWD)、呼吸困难评分(MMRC)及炎症因子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VC、FEV1、FEV1/FVC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但观察组患者各指标的升高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6MWD较治疗前均增加(P0.05),MMRC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但观察组各指标的改善幅度均要大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8、hs-CRP、TNF-α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但观察组各指标的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老年COPD的临床疗效显著,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欧宗兴 《中国药师》2012,15(8):1157-1159
目的:探讨联合吸入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对稳定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噻托溴铵及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治疗12周,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主要指标变化及急性发作次数。结果:两组治疗后肺功能均明显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FEV1/FVC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急性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3%和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更有效改善肺功能,减少患者急性发作次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联用噻托溴铵、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行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观察组则进行吸入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比较两组肺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各项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能够在改善患者肺功能的同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雷永红  刘新华  李雪玲 《江苏医药》2013,39(13):1547-1549
目的 观察噻托溴铵粉剂吸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AECOPD患者4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噻托溴铵粉剂18μg吸入;对照组常规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干粉.疗程均为2个月;比较两组肺功能、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检测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22/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22%(15/23)(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ECOPD患者加用噻托溴胺粉剂吸入比常规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干粉能更好地扩张支气管,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患者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500对Ⅲ-Ⅳ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COPD)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87例Ⅲ-Ⅳ级COPD稳定期病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吸入噻托溴铵及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500,对照组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500。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6、9、12个月进行COPDAssessment Test(CAT),肺功能检测和累计患者出现急性加重次数。结果两组的肺功能、CAT评分均有改善,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急性加重次数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Ⅲ-Ⅳ级COPD稳定期的病患者,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500或联合噻托溴铵均可以持续改善病患者的症状及肺功能,减少急性加重的风险,但联合用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方法68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联合用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活量(FVC)、第1秒呼气容积(FEV1)、第1秒呼吸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等肺功能指标和运动耐力指标6min步行距离(6MWT)。结果两组治疗后FVC、FEV1、FEV1%及6MWT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联合用药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能够改善肺功能,提高患者运动耐力,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探讨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2例中、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结果两组治疗12周后Borg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V1和FV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2周后肺功能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22%和88.8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重度COPD患者使用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联合吸入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替卡松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观察。方法 128例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四组:联合治疗组给予吸入噻托溴铵干粉与沙美特罗替卡松;噻托溴铵组给予吸入噻托溴铵干粉;沙美特罗替卡松组给予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空白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患者的肺功能变化、急性发作次数和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结束时,三组治疗组与空白组相比较,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显著提高,急性发作次数明显下降,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联合治疗组分别与噻托溴铵组及沙美特罗替卡松组比较,FEV1显著提高,急性发作次数显著下降,各组不良反应均无明显增加。结论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吸入能够显著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降低急性发作次数,而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联合应用沙美特罗替卡松与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将88例中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3组,联合治疗组给予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50/500μg,每日2次与噻托溴铵干粉剂18μg,每日1次;噻托溴铵组给予吸入噻托溴铵干粉剂18μg,每日1次;沙美特罗替卡松组给予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50/500μg,每日2次,在治疗前及治疗后测定肺功能。结果:与同组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噻托溴铵组、沙美特罗替卡松组、联合治疗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显著提高(P〈0.05),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预计值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联合治疗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预计值改善优于沙美特罗替卡松组、噻托溴铵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肯定,优于单用一种药物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及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联合吸入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呼吸内科100例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随机分为吸入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组43例,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组29例,噻托溴铵组28例。治疗6个月后,观察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及治疗后肺功能改善率。结果:联合吸入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组的总有效率为88.4%,明显高于噻托溴铵组的67.9%和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组的7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联合吸入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组的肺功能改善率高于其他两组,改善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能明显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肺通气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和大剂量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 71例支气管哮喘合并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5),两组均给予常规性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噻托溴铵与中剂量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治疗,给予观察组噻托溴铵和大剂量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在治疗前、治疗后1、6、12个月的AC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观察组在FEV1%预计值、FEV1增加量、△PEF、急性加重发作时间、发作间隔时间、CAT评分等均显著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噻托溴铵和大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应用治疗能够显著地改善肺功能,缓解急性加重病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赵晓风 《药品评价》2021,(4):248-251
目的:分析噻托溴铵粉雾剂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接收的106例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53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接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治疗,观察组接受噻托溴铵粉雾剂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变化、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EV1、FVC、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8、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GRQ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噻托溴铵粉雾剂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可促进肺功能改善,减少血清炎性因子含量,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噻托溴铵(思利华)联用沙美特罗/氟地卡松(舒利迭)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5名确诊为稳定期的中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33例,试验组(噻托溴铵+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34例,分别使用舒利迭、思利华+舒利迭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分别观察生活质量评分、肺功能、血气分析及药物安全性。结果两组COPD患者经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及肺功能、血气分析均有明显改善(P<0.05),而思利华及舒利迭联合治疗其改善作用更为显著(P<0.05)。结论中重度COPD缓解期患者使用思利华及舒利迭联合吸入治疗可提高疗效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应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1年内收治的COPD患者11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治疗,治疗组患者同时给予噻托溴铵干粉剂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5%,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9.83%,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7.4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COPD具有一定的效果,联合使用噻托溴铵可改善患者肺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中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组在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的同时吸入噻托溴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呼吸困难评分和6min步行距离(6MWD)。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肺功能指标(FEV1、FEV1/预计值、FVC和FEV1/FVC)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组治疗12周后呼吸困难评分显著下降,6MWD显著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中重度COPD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独使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