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老年患者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老年人重度痔的围手术期处理及其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PH手术治疗52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52例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5.3±3.2)min,平均失血量(15±1.7)ml,平均住院(4.5±2.6)d.随访1~20个月,平均随访(14.2±2.4)个月,随访48例,随访率92.3%,术后尿潴留18例(37.5%);吻合口出血2例(4.2%);肛门疼痛4例(8.4%);复发1例(2.1%);低血糖1例(2.1%);1例(2.1%)于术后第2个月出现吻合口狭窄,无直肠阴道瘘病例. 结论年龄不是PPH治疗重度痔病的手术禁忌证,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时段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手术方式的演变及其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1988年至2008年福建漳州市医院普外科行PD的165例患者资料.其中行单纯PD 138例,行保留幽门的PD(PPPD)14例,行扩大PD 13例.PD残胰重建方式:捆绑式胰空肠吻合(彭Ⅰ式)68例,胰胃吻合61例,传统的胰空肠吻合30例,孔式的胰空肠黏膜对黏膜吻合6例.结果 1988年至1998年(前10年)行PD 50例,其中单纯PD 42例、PPPD 8例,无扩大的PD;术中平均出血(620±180)ml,平均输血(530±120)ml,平均手术时间(6.5±3.5)h;吻合口瘘发生率14.0%(7/50),围手术期病死率4.0%(2/50).1999年至2008年(后10年)行PD 115例,其中单纯PD 96例、PPPD 6例、扩大的PD 13例;术中平均出血(360±110)ml,平均输血(400±60)m],平均手术时间(3.0±2.5)h;吻合口瘘发生率3.5%(4/115),围手术期病死率0.9%(1/115).术后109例得到6个月~5年随访,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2%(95/109)、54.1%(59/109)和39.5%(43/109).结论 后10年PD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胰瘘发生率和病死率均较前10年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OOC)的疗效。 方法对72例OOC患者采用TST治疗,观察术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和相关并发症,并进行量化评分比较。 结果平均手术时间35 min(25~45 min),平均术中出血20 ml(10~50 ml)。术后除1例肛门狭窄,2例术后吻合口出血,3例出现暂时性排气失控,6例出现一过性急便感外,无其他手术并发症。术后排便频率、排便感、肛门坠胀、排便方式、排便时间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72例患者中,治愈51例,好转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3.1%(67/72)。术后随访3~24月,平均13.6个月,随访期间无复发病例。 结论TST治疗OOC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且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肺减容术(LVRS)治疗重度肺气肿的手术操作要点及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施行LVRS治疗的112例不均质型重度肺气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分析患者术前、术后活动能力及肺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09.6±21.4)min,术后胸腔引留管留置时间(6.2±4.6)d,术后住院时间(8.7±5.3)d。术后14例患者发生并发症(12.5%),3例死亡(2.7%)。随访76例(69.7%),随访时间1~68个月,平均(18.4±9.5)个月。患者术后的第1秒用力呼气量、肺总量、残气量、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6min步行距离均明显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度肺气肿患者,正确地施行LVRS和有效的围术期处理,可以降低手术并发症,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膀胱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 ,提高处理水平。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08年3月—2015年12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膀胱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53例手术治疗的经验及注意事项,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该组53例患者术后并发切口感染5例,发生率为9.4%;肺部感染3例,发生率为5.7%;尿路感染4例,发生率为7.4%;脑血栓1例,发生率为1.9%;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发生率为1.9%。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酮症性昏迷,无手术死亡病例。平均切口愈合时间为(6.7±1.7)d,平均住院时间为(9.6±2.4)d。结论恰当的围手术期处理,有效控制血糖在理想范围内,对膀胱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经肛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治疗重度脱垂性痔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2013年10月至2015年4月,运用经肛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治疗重度脱垂性痔病48例。记录所有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围手术期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判断总疗效。 结果48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23.5 min;切除标本宽度平均4.8 cm、体积9.6 ml;26例术中吻合口出血行跨吻合口"8"字缝扎,平均缝扎1.7个点。术后17例出现排尿障碍,其中11例予以药物口服,6例留置导尿。术后当日疼痛评分2.5分,首次排便疼痛评分3.8分;肛门坠胀感评分2.9分;肛门控便功能,术后7天,CCF-FIS评分平均2.3分。住院时间平均7.2天。术后6个月患者满意度9.8分;随访31.3个月,无痔核脱出发生,总有效率100%。 结论经肛吻合器直肠部分切除术治疗重度脱垂性痔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Gamma钉和DHS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的失血量,提高对隐性失血的认识,为临床围手术期的处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间分别采取Gamma钉治疗的38例和DHS钉治疗的3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对患者围手术期的显性和隐性出血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Gamma钉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60.82±9.24)min,术中失血及术后引流量约100ml,DHS钉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78.19±8.03)min,术中失血及术后引流量约179ml,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Gross方程计算,2组围手术期平均隐性出血量分别为(418.05±35.69)ml和(666.13±73.15)ml,分别占总出血量80.69%和78.79%,隐性失血量约是显性失血量的4倍。结论和DHS钉比较,Gamma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切口虽小,但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8.
且的总结损伤性胆管狭窄的临床资料,评价损伤性胆管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对近10年我院收治的42例损伤性胆管狭窄的原因、原手术术式、近期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支撑管支撑时问和疗效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损伤性胆管狭窄发生子胆囊切除术3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例),胆囊切除 胆总管探查术9例,其余3例为肝破裂修补术后。狭窄胆管修复过程中,22例行肝管空肠吻合,5例行胆总管空肠吻合,胆管对端吻合2例,狭窄段胆管或吻合口整形12例。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12例,其中切口感染10例。随访时问13个月~10年,平均56个月。随访病例优良率90%,预后差者4例,其中1例死亡。结论围手术期并发症与术前病人的感染情况关系密切。肝管空肠吻合术和整形术都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与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治疗老年内痔病人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将2016年1~9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肛肠科住院治疗的Ⅲ~Ⅳ期的老年内痔病人,分为TST组30例,PPH组30例,比较2组治疗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 TST组术后第1天肛门疼痛积分低于PPH组(P0.05)。治疗3月后,PPH组和TST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3.33%和96.67%,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H组术后3月肛门狭窄评分和肛门便控积分与TST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T与PPH治疗老年内痔病人均有着良好的有效性,TST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33例肺癌合并重度冠心病患者同期实施肺癌根治联合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治疗的临床资料,总结相关治疗经验。方法:2003年1月至2014年7月共完成同期手术33例,男性31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65.9±6.6)岁。术前临床肿瘤TNM分期大部位于Ⅰ,Ⅱ期,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以2支或3支血管狭窄为主。本组病例平均移植血管(2.4±0.8)根,15例患者使用乳内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18例患者经正中切口在胸腔镜辅助下完成肺癌根治,12例经后外侧切口完成肺癌手术,3例经后外侧切口完成单只乳内动脉至左前降支CABG及肺癌根治手术。所有患者随访自术后2个月~5年,中位随访期24(10.5,52.0)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完成同期肺癌根治及CABG术,围手术期无死亡及新发心肌梗死病例。平均住院天数为(17.4±6.8)天,平均手术时间为(294.8±64.3)分钟。33例非小细胞肺癌鳞癌16例,腺癌17例。术后病理TNM分期ⅠA期5例,ⅠB期10例,ⅡA期13例,ⅡB期3例及IIIA期2例。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心律失常5例、肺不张4例、肺部感染2例。术后随访5例患者因肿瘤复发死亡。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0.78±0.03)和(0.72±0.01)。结论:肺癌根治联合OPCABG术同期手术治疗肺部肿瘤合并重度冠心病的患者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老年食管癌患者合并糖尿病开胸手术围术期的处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4月该院收治的50例老年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术前、术中及术后处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50例患者的肿瘤均手术切除,切除率达100%,无一例发生死亡。术后出现1例胸内吻合口瘘、2例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结论加强老年食管癌患者合并糖尿病开胸手术围术期处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超能剪进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12~2014-08应用超能剪进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36例临床资料。结果 36例中,升结肠癌17例,结肠肝曲癌13例,盲肠癌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为(161.3±55.7)min,术中出血量为(86.7±38.5)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3.2±0.8)d,术后腹腔引流量为(290.2±67.3)ml。无输尿管损伤、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清扫淋巴结5~21枚,平均12.6枚。术后获随访29例,时间为1~4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3个月。失访7例。1例拒绝化疗的Dukes C期患者于术后9个月结肠镜检发现吻合口局部复发并经病理证实;2例Dukes C期患者分别于术后16个月(未接受化疗者)和23个月(接受正规化疗者)腹部B超及CT发现腹部包块,后经再手术病理证实为局部复发;1例Dukes C期患者于术后6个月(中途退出化疗者)B超及CT发现肝多发性转移癌。其余患者随访未见复发和转移情况。结论应用超能剪进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安全可行,超能剪能够胜任腹腔镜右半结肠癌的根治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的手术处理与并发症预防。方法对该院2010—10—2012—10实施PPH手术1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有效率为93.4%,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4.7%,主要为术后出血、感染、吻合口狭窄、肛门疼痛和肛门门口感觉异常。结论PPH是治疗重度痔、直肠内脱垂的首选方法,规范的手术操作及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围术期血糖控制对经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7月—2017年10月共81例腰椎管狭窄症合并2型糖尿病,接受PLIF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按患者术前血糖平均水平将患者分为血糖控制不良组(平均空腹血糖7.8 mmol/L,或平均随机血糖10 mmol/L,A组)及血糖控制良好组(平均空腹血糖≤7.8 mmol/L,或平均随机血糖≤10 mmol/L,B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及随访时VAS评分。结果餐前血糖A组平均(6.4±1.1)mmol/L,低于B组的(8.7±1.6)mmol/L(P0.001),随机血糖A组平均(8.5±1.7)mmol/L,低于B组的(12.3±2.4)mmol/L(P0.001)。随访时间10~19(16.1±3.2)个月。两组患者基线参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随访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随访时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A组平均住院天数(12.1±2.4)d较B组(10.3±2.6)d长(P=0.027),A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30.4%高于B组的11.4%(P=0.042)。结论腰椎管狭窄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PLIF手术可获得良好疗效,合理控制围术期血糖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双吻合器低位前切除治疗低位直肠癌207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双吻合关闭器低位前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 (癌肿下缘距肛缘 4~ 7cm)患者 2 0 7例。均无手术死亡 ;发生吻合口漏 10例 ,吻合口狭窄 19例。术后 2~ 4周肛门排便功能优良 ,排便次数控制在 2~ 4次 / d。术后平均随访 37(8~ 72 )个月 ,局部复发 13例 ;3年和 5年生存率平均为 89.2 %和 6 96 1%。认为只要合理选择手术适应症 ,双吻合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总结非体外循环下序贯旁路移植技术同期行内膜剥脱治疗严重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疗效. 方法:52例冠心病患者接受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桥血管吻合采用序贯旁路移植技术,并同期行内膜剥脱完善再血管化治疗.分析所有病例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中期随访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冠状动脉CTA评价桥血管及吻合口的通畅程度. 结果:52例病例共接受移植物82支,平均搭桥(1.6±1.2)支.同期共行内膜剥脱61次,平均内膜剥脱(1.1±0.2)次/例.围手术期死亡3例(5.8%),心肌梗死3例(5.8%).出院后平均随访时间为(23±5)个月,累计发生死亡6例(11.5%),心肌梗死5例(9.6%),再次血运重建4例(7.7%).术后1年冠状动脉CTA提示所有吻合口通畅率为93.5%,内膜剥脱后吻合口通畅率略低于未接受内膜剥脱的吻合口(80.6% vs.98.9%,P<0.05). 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序贯旁路移植同期行冠状动脉内膜剥脱可安全、有效地实现冠状动脉完全再血管化,近中期效果满意,是治疗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联合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一站式"治疗冠心病合并胸主动脉疾病的安全性及其临床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4至2016-01间,在阜外医院血管外科中心接受"一站式"TEVAR联合CABG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胸主动脉疾病患者20例,男性18例,平均年龄[65.2±8.5(51~82)]岁。分析"一站式"手术的实施策略及围手术期注意事项。结果:20例患者,1例植入胸主动脉支架2枚,19例植入胸主动脉支架1枚,其中3例分别同期实施腹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1例、右侧髂总动脉支架植入术1例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1例;平均冠脉搭桥[2.4±0.94(1~4)]支,10例(50%)采用乳内动脉桥。20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2.4±11.6(8~58)]天,6例(30%)患者接受输血治疗;低心排综合征1例(5%),采用体外膜氧合器(ECMO)辅助治疗,后又因胸液多二次开胸止血;术后30天死亡2例(10%)。17例患者(失访1例)均获得门诊或电话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4±13.6(1~49)]个月,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12个月、49个月因脑血管意外去世,15例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改善,无手术相关死亡。结论:TEVAR联合CABG"一站式"治疗冠心病合并胸主动脉疾病中期疗效满意,若需同期行去分支手术为TEVAR创造锚定区,会增加手术时间和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8.
李秀兰  刘青  冉冉 《肝脏》2020,(4):365-368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行宫腔镜手术的安全性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8年12月北京佑安医院妇科宫腔镜手术治疗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45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围手术期指标,监测围手术期的血常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等指标,综合评价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为10~205 min,平均(48.82±38.40)min,术中出血量2~100 mL,平均(13.18±35.04)mL、术后住院时间为1~13 d,平均(3.78±3.16)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6/45)。将术前、术后的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等指标进行比较,其中白蛋白术前为23.8~43.5 g/L,平均(33.95±4.61)g/L,术后为22.9~42.6 g/L,平均(32.04±4.24)g/L;血小板术前30~278×10^9/L,平均(71.84±44.45)×10^9/L,术后21~266×10^9/L,平均(67.58±44.59)×10^9/L,术后均较术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正确充分的围手术处理,熟练掌握宫腔镜手术技巧,注重止血,预防感染的前提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行宫腔镜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应用支架"象鼻"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术后Ⅰ型内漏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3月至2013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EVAR术后Ⅰ型内漏1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12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0.2±6.2)岁,平均身高(171.92±4.98)cm,平均体质量(77.50±8.43)kg,所有患者均无相关家族遗传病史,均有高血压病史,与第一次TEVAR术间隔时间平均34.4个月。支架"象鼻"术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进行。如漏口暴露清楚,可缝闭漏口;如置入支架裸区妨碍象鼻支架缝合,可剪除部分裸露部分金属支架或将置入支架取出;如漏口累及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可将左锁骨下动脉近端缝闭,截断左锁骨下动脉,其远端与左颈总动脉行端侧吻合,建立左颈总动脉至左锁骨下动脉转流或8mm人工血管行升主动脉至左腋动脉或左锁骨下动脉转流。于之前置入的支架内置入26~30mm Microport术中支架血管,覆盖内漏破口。术后随访6~48个月,平均6.53个月。结果:12例支架"象鼻"术均为择期手术,其中7例患者漏口位置累及左锁骨下动脉,4例剪除置入支架金属裸区;1例将置入支架取出;3例术中支架血管近端吻合于左锁骨下动脉以远,8例吻合于左颈总动脉与左锁骨下动脉之间;4例同期行左颈总动脉至左锁骨下动脉转流术;2例行升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转流术;2例行升主动脉-左腋动脉转流术;1例患者因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1例合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的患者同期行升主动脉-右腋动脉转流术。12例患者手术时间为平均(5.92±1.14)小时,平均住院时间为(21.92±9.14)天,2例患者术后出现围术期并发症,其中1例胸骨哆开,行再次胸骨固定痊愈;1例术前肾功能不全,术后出现急性肾衰竭,经透析治疗后肾功能恢复。本组患者均顺利出院。所有患者术后内漏均消失,术后随访6~48个月,平均6.53个月,均无复发。在术后随访期间,3例患者支架远端病变需再次处理,1例患者术后7个月出现支架感染、咯血、死亡。结论:应用支架"象鼻"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EVAR术后Ⅰ型内漏,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远期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研究老年胸骨骨髓炎围手术期治疗以及创面修复的个性化手术方案的选择,评估治疗效果。方法总结2008年4月至2013年4月老年胸骨骨髓炎25例,男10例,女15例,年龄6076〔平均(67.4±4.2)〕岁,围术期全面评估病人局部创面及全身状况、进行控制血糖及血压、改善营养状况等围术期治疗,根据创面情况,13例应用胸大肌肌瓣移植、6例应用腹直肌肌瓣移植、3例胸大肌及腹直肌肌瓣联合移植,其中8例辅助使用负压吸引手术治疗,3例清创后单纯使用负压吸引技术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25例老年胸骨骨髓炎经治疗后治愈,随访1年无复发。结论老年胸骨骨髓炎,经进行全面评估,程序化的围术期治疗及个性化的手术方案选择,可以得到较好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