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是指育龄妇女在月经前7~14天(即在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反复出现的精神、行为及体质等方面的综合症状,月经来潮后或结束症状消失.有报道称,PMS有200多种症状,通常分为3类:行为症状、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经前期焦虑障碍(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PMDD)是经前期综合征的一种严重类型.是指在月经期和黄体期之间出现的严重的精神症状.其症状与经前期综合征类似,但程度更严重,并影响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2.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经前期综合症5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窦荣华 《国医论坛》2004,19(5):21-21
经前期综合症又称经前期紧张症,是妇科常见病,系指周期性的在经前14天内发生躯体症状(如乳房胀痛、头痛、腹痛及大便习惯改变等)和心理症状(如烦躁、紧张、瞌睡、失眠、焦虑等)的总称,一般经前发生,经后消失,以青壮年妇女最为常见,严重影响工作与学习。近年来,笔者以丹栀逍遥散为基本方,并随证加减治疗该症6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兹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经前期紧张征,是指经前期和行经期间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如情绪波动、多愁善感,烦躁失眠、乳房胀痛、头痛、浮肿等。目前西医对本病无特殊治疗方法,应用激素又有一定副作用。中医治疗本病有一定  相似文献   

4.
经前期紧张症,是一组症候群,出现在妇女月经前3~14天左右。主要为:乳房或乳头胀痛,心烦易怒,头晕目眩,头痛,口渴欲饮或不欲饮,兴奋激动,失眠或嗜睡,倦怠乏力,胁肋作痛,中脘痞闷,腰膂酸楚,浮肿及便溏等。在这些症状中,往往数种症状联合出现。严重者可影响妇女的健康与工作。经前期紧张症的病因,尚未被确切地阐明。到目前为止,较为普遍的学说有:1)月经毒素;2)内分泌紊乱:如卵泡素与黄体素不平衡而相对地卵泡素偏高,抗利尿素增加或肾上腺功能亢进,醛固酮分泌增加;3)心理因素;4)对内源内分泌素的过敏反应等。在祖国医学书籍中,没有“经前期紧张症”  相似文献   

5.
张艳辉  赵宇  陈莹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0):1057-1058
经前期综合征(PM S)是指妇女反复在黄体期周期性出现躯体、精神以及行为方面的改变,严重者影响生活质量,月经来潮后症状自然消失。经前期综合征是西医病名,在中医学中没有独立的专病记载。但中医学中所述的经行乳房胀痛、经行泄泻、经行浮肿、经行发热、经行情志异常等病证包含  相似文献   

6.
正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是指育龄期女性在月经前7~14d(即在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反复出现一系列精神、行为及体质等方面的症状,月经来潮后症状随即消失。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症状主要分为躯体症状、精神症状和行为改变[1]。近年来,笔者用自拟中药方治疗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患者52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本研究52例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患者,年龄20~40岁,平均28.5岁;病程1~2年者23例,2~3年者  相似文献   

7.
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是指育龄妇女在月经前7~14天(即在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反复出现的精神、行为及体质等方面的综合症状.月经来潮后或结束症状消失。有报道称,PMS有200多种症状。通常分为3类:行为症状、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经前期焦虑障碍(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PMDD)是经前期综合征的一种严重类型.  相似文献   

8.
经前期焦虑是女性伴随月经周期出现的情绪紊乱.每于经期前后出现,经净后复如常人.笔者自拟二齿忘忧汤治疗本病,对缓解临床症状有较好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加减柴胡桂枝汤临证思辨录(续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 经腑同病 ,互为因果 ,反复难愈后人研究《伤寒论》,有经证、腑证之言 ,如太阳经、腑证 ,阳明经、腑证 ,已为多数学者所接受 ,而少阳之经、腑证 ,尚无定论。笔者曾提出小柴胡汤证是少阳经证 ,大柴胡汤证是外感病中少阳腑证之观点。杂病之中 ,必有少阳经脉症状 (如沿少阳经脉循行部位疼痛等 ) ,亦必有胆腑症状 (如上腹或右上腹疼痛等 ) ,方可谓之经腑同病。其发病特点为经、腑证象 ,彼此影响 ,十分明显。如少阳或兼邻近经脉(多为太阳经 )出现症状 ,常能引发上腹或右上腹症状 (胆位于剑突右下方 ) ,反之亦然。若兼外感 ,则有寒热现象 ,此与 …  相似文献   

10.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前期综合征是妇科常见病,临床上表现为伴随月经周期出现的一系列躯体感觉、精神心理及行为等方面功能失调的症状,如精神急躁或抑郁,头痛失眠、浮肿泄泻、乳房胀痛等,每于经前或经期出现,而经后则逐渐消失.本病多发于中青年妇女.笔者在临床上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月经前后诸症,西医称为"经前期综合征",系伴随月经周期出现有规律性的症候群,如乳房胀痛、头晕头痛、烦躁易怒、四肢浮肿、大便泄泻、皮肤瘙痒等症状,以经前2~7天症状最为明显.古医籍对本症亦有阐述,如<女科百问>云:"经水欲行,先身体疼痛";<叶氏女科证治>云:"经来遍身浮肿,此乃脾土不能克水,变为肿".  相似文献   

12.
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是指妇女反复在黄体期周期性出现躯体、精神以及行为方面改变。严重者影响生活质量。月经来潮后,症状自然消失。从1998年开始。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经前期综合征,并进行了随访。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实验,客观评价平肝降逆非药物治疗方案对女性PMS肝气逆证的调节效果。方法:运用《PMS中医证候分级及打分参考标准》随机抽取广州地区615名育龄期女性进行调查,将其中80名轻中度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平肝降逆非药物治疗方案进行干预,对照组无任何干预措施,同时在实验前后对两组进行《问题严重性每日记录》(DRSP)及《月经周期症状每日自我评价表》评价。结果:(1)干预前后自身得分比较,实验组在干预后DRSP经前期-卵泡期分值差值、DRSP前5天总分、《月经周期症状每日自我评价表》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得分(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DRSP经前期-卵泡期分值差值、DRSP前5天总分、《月经周期症状每日自我评价表》得分无显著性变化(P0.05)。(2)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后DRSP经前期-卵泡期分值差值、DRSP前5天总分、《月经周期症状每日自我评价表》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平肝降逆非药物治疗方案对轻中度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具有显著疗效,能有效减缓患者因经前期综合征带来的不适感,促进其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经前期紧张症是妇科临床上的一种综合性疾病,多发于青壮年妇女。其临床表现是指月经来潮一周以前逐渐出现头昏,头痛,四肢乏力,烦躁喜怒,胸胁及乳房胀痛,以及全身抽搐,头左右摇摆等不同症状,月经来潮后临床症状自行慢慢消退。症状的出现与月经周期基本上固定。《实用内科学·卵巢病·经前紧张症》(上海七版)记载:“……可能因雌激素  相似文献   

15.
治疗经前期紧张综合症验方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前期紧张综合症系指经前出现的一组全身症状 ,常见的有头痛头胀、腰腿酸痛、乳房胀痛、胸胁胀满、心悸怔忡、夜寐不宁、注意力分散、面肢浮肿、腹部胀满、消化不良、大便稀溏、尿急尿频、神经过敏等表现。典型的症状往往在经前 7~ 14 d出现 ,可单独出现 ,也可数症并见 ,以经前 2~ 3 d最甚 ,经后会自然消失 ,常会被误诊为其他病症。现代医学统一定名为“经前期紧张综合症”。根据不同的症状 ,中医称为“经行乳痛”“经行头痛”“经行眩晕”“经行发热”“经行泄泻”“经行浮肿”“经行口疮”“经行风疹块”“经行情志异常”等病名。西医…  相似文献   

16.
月经是女性的“专利品”,它可以影响当事人的精神活动,而精神活动的异常,也同样可以影响到月经周期。因此,罹患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女性,在月经来潮前一周左右的时间,可出现情绪的反常,如脾气急躁易怒,好争吵,心情烦闷;有些人却出现沉默寡言,抑郁悲观等相反情绪。同时,还可出现一些躯体症状(如乳房胀痛等)和性欲改变。这些现象,经净自愈,故不必治疗。  相似文献   

17.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是指妇女在月经期前7~14d出现头痛、乳房胀痛、全身乏力、紧张、压抑或易怒、烦躁、失眠、腹痛、水肿等一系列症状,月经来过以后,症状自然消失的一种常见的妇科疾患[1]。笔者于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应用丹栀逍遥散化裁治疗肝郁化热型经前期紧张综合征5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并发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疗效及相关因素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将单纯性肥胖症132例和单纯性肥胖症并发经前期紧张综合征131例患者依据辨证分型采用耳体针结合施治,观察针灸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肥胖指标、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症状积分的变化及影响其变化的相关因素。结果:针灸治疗3个月后,单纯性肥胖症并发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组总有效率为87.8%,显愈率62.6%,与单纯性肥胖症对比,有效率P>0.05,显愈率P<0.05。结论:针灸对单纯性肥胖症和单纯性肥胖症并发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均有良好的疗效(P>0.05)。但单纯性肥胖症的近期临床痊愈和显效优于单纯性肥胖症并发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相似文献   

19.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临床治疗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PMTS)是指月经来潮前 7~10天部分妇女伴有生理上、精神上及行为上的改变 ,如头痛、乳房胀痛、全身乏力、紧张、压抑或易怒、烦躁、失眠、腹痛、水肿等一系列症状。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由于临床表现繁多复朵 ,各有不同 ,故治疗亦无统一的疗法。西医治疗方面基本上是对症治疗 ,远期疗效不甚乐观。我们在临床上采用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该病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将治疗体会报导如下。1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发作具有周期性经前期紧张综合征的发作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每次经前发作一次。治疗中应根据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疏肝安神法治疗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患者的疗效 ,探讨临床辨证分型与其疗效的关系。方法 :将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患者 2 4 6例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16 6例 )采用协定处方免煎剂治疗 ,对照组 (80例 )采用维生素B6 胶囊口服。观察患者用药前后临床症状、激素水平、基础体温等的变化。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 98 80 % ,对照组 6 1 2 5 %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0 1)。治疗组中肝郁气滞型的症状缓解明显 ,显效率达 70 71%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2 0 37%。对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患者PRL水平普遍升高的状况有明显改善(P <0 0 0 1)。治疗前后基础体温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对调整植物神经功能效果显著。结论 :疏肝安神法能明显调节植物神经功能 ,促进黄体功能的恢复 ,对肝郁气滞型疗效更为显著。协定处方免煎剂是治疗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服法简单、携带方便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