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目的通过改进培训方式和内容,提高孕妇在培训过程中的参与度,探索强化孕妇学校在产前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改进培训方法、培训内容,改善配套管理措施,以探索更好的健康教育培训效果。结果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在产科围产保健门诊随机抽样对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加强孕妇在培训过程中的相互交流,追踪观察住院分娩方式,产后家访及电话随访产妇对新生儿健康护理情况。结果表明改进培训措施后孕妇对相关保健知识的知晓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培训后剖宫产率明显下降,顺产率明显提高,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情况掌握良好。结论不断改进孕期培训课程内容和方法,建立适应孕妇学习兴趣的课程体系,能增强孕妇的优生优育知识和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孕妇学校的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了发现高龄孕妇(年龄≥35岁)的发展趋势,加强对其围产期管理,降低产科并发症及合并症的发生率,提高产科服务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对2007~2010年4771例孕妇进行研究.方法 逐年计算4年间高龄孕妇的人数和比例,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发现高龄孕妇尤其是年龄≥40岁的孕妇人数及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产科医师应加强对高龄孕妇的重视和围产期保健管理,及时干预可能发生的产科并发症及合并症,从而提高工作质量,保障孕妇、胎儿及新生儿的健康与安全.  相似文献   

3.
健康教育在产科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实施健康教育在产科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实施多种形式与方法的健康教育并贯穿于产科整体护理的全过程,观察其在护理中的作用。结果在孕期孕妇懂得自我保健,即使出现不适,不慌张,并懂得轻重缓急到医院就诊;在分娩期孕妇积极配合,利于顺利分娩,保障母婴安全;在产褥期和哺乳期产妇掌握自我护理和新生儿护理,并得到家人的理解支持和协助,提高了自我保健和护理能力以及新生儿护理能力。有利于优生优育。同时,提高了孕(产)妇对产科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和满意度。结论实施健康教育在产科整体护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科整体护理中实施科学而规范完整的健康教育是必要和必须的。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96年成立了孕妇学校,对门诊产前检查的孕妇免费进行健康教育.为探讨产前健康教育对产妇的影响,笔者对我院产科住院的孕妇进行产前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孕妇学校是健康教育的重要表现方式,孕期健康教育可以满足孕产妇的知识需求,使孕妇在整个孕产期的身心处于接受治疗护理状态,有利于保证孕产妇、胎儿及新生儿的健康。每一位准爸爸、准妈妈都对即将降生的宝宝充满了希望与憧憬,但对怎样安全、科学的度过整个孕期,如何科学哺育婴儿及如何抗拒对分娩的恐惧心理却知之甚少。吉林市丰满区妇幼保健院妇保科自2003年创办孕妇学校以来,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并探讨护理干预在临床上对产科胎膜早破产妇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8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20例胎膜早破孕妇的临床资料,将120例孕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按照孕妇的不同情况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孕妇的孕周、产后出血、孕妇感染率、新生儿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死亡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孕周、产后出血、孕妇感染率、新生儿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死亡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胎膜早破孕妇实施简单安全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在保证母婴安全的前提下,降低孕妇感染率,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对改善母婴预后,提升母婴健康水平方面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与探索产科护理干预的方法对于胎膜早破的孕妇临床效果与应用前景。方法:本研究中的实验对象为我院住院部妇产科在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确诊收治的96名出现胎膜早破的孕妇,即孕妇在临产前胎膜出现破裂的情况,后按照孕妇年龄大小、分娩次数、胎膜破裂时间进行随机分组,每组48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8例胎膜早破孕妇运用常规护理干预进行护理,观察组48例胎膜早破孕妇通过产科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针对每一个患者,通过其不同身体状况给予不同护理措施。在护理完成之后,比较两组人员的怀孕周期、生产出血量、孕妇会阴处感染情况、新生儿健康评分以及体重状况。结果:观察者与对照者再进行完护理之后,观察组胎膜早破的孕妇在其怀孕周期、生产出血量、孕妇会阴处感染及新生儿健康与体重方面的状况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其结果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即P0.05。结论:通过产科护理干预的措施能够有效的保证产妇与婴儿的安全生产,减少与防止孕妇感染率,提高新生儿生产质量与健康,对于促进孕妇生产方面的安全有着积极地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产科防治质量,降低三率:"孕产妇病死率;围生儿病死率;病残儿出生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适应孕妇的需要,提倡正常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孕妇学校便成了社会必不可少的组成。本文介绍了孕妇学校的授课方式、具体教学内容等相关一系列的现代化理念,强调了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提高孕妇的自我保健意识。为了人类的健康,从胎儿期就努力。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孕妇和新生儿尿碘的检测,了解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妊娠妇女和新生儿碘营养状况。1资料与方法1.1对象选择:选择2009年1月至12月在我院产科门诊产前检查孕妇318名,均来自东港区居民,为沿海地带,均无甲状腺疾病史的健康孕妇,年龄22~42岁。分妊娠早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路径在孕妇产检期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及对妊娠方式和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连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中心产科门诊及病房的孕妇11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产前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产前健康教育路径。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孕妇焦虑评分、试验组妊娠压力评分较低,对照组妊娠压力评分较高(P 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焦虑、妊娠压力评分、较低,孕妇自然分娩率较高,剖宫产率较低,孕妇产后出血、产后抑郁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较低,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较高(P 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干预可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从而改善妊娠结局,提高产妇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是一种适宜临床推广应用的护理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99例出生缺陷筛查高危孕妇优生遗传监测结果。方法本研究对2018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产科接受产前检查99例出生缺陷筛查高危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全部观察对象均接受出生缺陷筛查和优生遗传监测,统计分析出生缺陷发生情况。结果 99例观察对象均自愿终止妊娠或是正常分娩,共15例新生儿确诊为出生缺陷,主要类型包括手指畸形、神经管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等。结论针对高危孕妇实施出生缺陷筛查,能够提高新生儿出生缺陷检出率,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实现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80例窒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对其窒息的产科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脐带因素为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其次为羊水因素、胎盘因素、胎儿因素、产程异常以及助产技术。结论孕妇要加强孕期保健,对产科各种高危因素进行高度重视,将新生儿复苏技术与产前检查质量提高,以此来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孕期女性行孕妇俱乐部健康教育与个体化营养指导相结合的孕期营养管理模式,了解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6~12月产科门诊检查的孕妇800例,其中愿意接受孕妇俱乐部健康教育与个体化营养指导相结合管理模式的410例孕妇为试验组,不愿意接受此营养指导方法的390例为对照组。结果试验组孕妇在妊娠期体重控制、合并症的发生率、剖宫产率、新生儿体质量及母乳喂养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实施孕妇俱乐部健康教育与个体化营养干预相结合的孕期营养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孕妇的依从性,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膳食结构观,弥补其对孕期营养知识认识的不足,有效预防和降低妊娠期合并症,保证其自身及胎儿的健康发育,促进母婴健康,有利于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产科角度寻找新生儿窒息的预防措施,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提高产科质量。方法对2005年6月-2008年6月以来分娩的6000例新生儿其中320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脐带因素、羊水过少为主要原因,早产、产前出血和阴道助产与重度窒息的发生差别有差别性(P<0.05)。结论做好产前保健,产时对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做好胎儿重点监护,防治胎儿宫内窘迫,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与探究通过产科优质护理的干预对降低初次分娩剖宫产率的临床效果与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中的实验对象为我院住院部妇产科在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确诊收治的198名即将分娩的产妇。这198名产妇孕期相似、身体状况都符合可自然生产的产妇标准,而后进行随机分组,每组99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99例可自然分娩孕妇运用常规护理干预进行护理,观察组99例可自然分娩孕妇通过产科优质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通过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服务,对每一个即将生产的产妇,辨证论治,精心的给予对症护理措施。在护理完成之后,比较两组人员的自然分娩率、新生儿健康评分以及体重状况。结果:观察者与对照者在进行完护理之后,观察组孕妇在自然分娩、新生儿健康评分、体重方面的状况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其结果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即P0.05。结论:通过产科优质护理干预的措施能够有效的保证产妇能够自然进行分娩,也能够提高新生儿生产质量与健康,对于促进孕妇自然生产、降低初次分娩剖宫产手术有着积极地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仿生气囊助产术配合导乐分娩镇痛在孕妇自然分娩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产科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住院的单胎初产足月产妇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自愿选择仿生气囊助产术配合导乐分娩的孕妇150例作为研究组,其余150例待产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生产过程,分析顺产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结果采用仿生气囊助产术配合导乐分娩镇痛的孕妇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研究组顺产率、剖宫产率、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都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 <0.05)。结论仿生气囊助产术配合导乐分娩应用于自然分娩,可有效缩短孕妇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概率,减轻孕妇痛苦,对产科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湿肺37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湿肺的产科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4月至2007年12月37例因新生儿湿肺转入新生儿科的临床资料。结果37例患儿中剖宫产儿发生新生儿湿肺高达73%。结论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产时对具有窒息高危因素的孕妇作胎儿重点监护,可以预防和减少新生儿湿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产科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寻找预防措施,进一步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提高产科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157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结果 导致新生儿窒息的主要产科原因有:脐带因素、羊水因素、胎盘因素,其次是产程异常和胎位异常,手术产及不明原因.结论 加强产前保健,重视产科高危因素,提高产前检查质量,产时对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做好胎儿重点监护,防治胎儿宫内窘迫,适时剖宫产终止妊娠和提高新生儿复苏技术,可降低新生儿窒息度.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产科质量,我院自1997年6月对第二产程的部分初孕妇常规给氧吸入,并观察其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现总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997年6月至1998年6月,在我院分娩产妇845例,其中无任何高危因素的健康初孕妇共438例。年龄22~2...  相似文献   

20.
孕妇内环境变化与胎儿生长发育的关系,是产科研究和急待解决的课题。本文就226例孕妇血清钙测定结果及其对胎儿双顶径和新生儿身长、头围、胸围的影响作一分析。一、临床资料我们于1990年1月至1990年10月,对我院产科门诊305例孕妇进行36周空腹血钙及其胎儿双顶径测定;并对在我院分娩的226例新生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