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冰霞  陈丽燕 《海南医学》2012,23(21):151-15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严重创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严重创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同时行心理护理干预,并于第1天、第7天、1个月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平民版(PTSD Checklist-Civilian Version,PCL-C)进行评估。结果入院第1天两组患者SAS评分及SCL-90各项因子评分均超出常模值,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干预组SAS评分为(34.8±1.04)分,对照组为(42.7±1.5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干预组SCL-90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除敌对与偏执两项外,余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7天时,干预组PCL-C评分为(29.95±10.30)分,对照组为(34.95±13.3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PTSD阳性患者为2例(3.3%),对照组为4例(6.7%),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严重创伤患者心理状态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心理干预措施。方法:我院于2009年8月-2011年8月对收治的肺心病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了临床分析,并针对异常心理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SCL-90量表评分进行比较发现干预前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负性心理,因子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食欲下降、强迫症状、抑郁、人际关系、焦虑、失眠、敌对、恐怖、偏执,但是其中观察组患者经过积极的心理干预后,其SCL-90评分中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失眠、食欲下降等因子与干预前相比显著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并针对性地实施有效护理对策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团体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干预的疗效。方法:将4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两组均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同时接受为期12周,每周1次的认知行为团体治疗。两组分别于入组前及治疗12周后接受SCL-90量表的评定。结果:研究组SCL-90量表各因子中除强迫因子外,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主要反映睡眠及饮食情况的其他因子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对照组SCL-90量表各因子评分较12周前无显著性变化(P>0.05)。经过12周的认知行为团体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干预,研究组SCL-90量表各因子评分中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精神病性等6个因子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t=-6.918,-4.033,-5.307,-3.484,-2.242,-2.686,P<0.05或P<0.01)。结论:认知行为团体治疗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干预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4.
张晓  田国强 《医学与社会》2012,25(8):80-81,84
目的:探讨网络依赖(IA)中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在校中学生1200名,以Young设计的网络依赖量表、父母养育方式评定量表(EMBU)和SCL-90自评量表选取100名IA者为研究组,选取100名非IA者为对照组,以家庭干预和学校干预进行心理干预治疗。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干预前EMBU评分比较显示,母亲在过分干涉保护、惩罚严厉上,研究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而父亲在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上,研究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前SCL-90评分的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在心理行为干预后SCL-90各因子分的评分除躯体化、强迫因子外,其它因子分均有明显减退(P<0.05)。结论:研究组与对照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确实有一定的差异,IA学生有较多的偏执、敌对倾向,主要表现出高焦虑、抑郁情绪,对人际关系敏感;IA学生干预后心理健康水平有所改善,心理行为治疗可纠正IA行为。  相似文献   

5.
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缓解期的心理护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缓解期的心理卫生状况及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76例处于缓解期的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其中的38例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干预组),并与对照组(未干预组)进行比较。采用SCL-90 (症状自评量表)于干预前和干预后4周末进行量表评定。结果: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缓解期的主要心理问题为抑郁、焦虑、人际关系、强迫、敌对、偏执等。干预组在干预后4周末SCL-90的焦虑、抑郁、人际关系3个因子分与干预前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 01 ),强迫、敌对、偏执3个因子分有显著性差异(p< 0. 05),其他各项因子分差异无显著性(p>0. 05);而对照组各因子分干预前后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 05 )。干预后两组在SCL-90的焦虑、抑郁、人际关系、强迫、敌对、偏执等6个因子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缓解期的心理卫生状况,促进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重症胰腺炎患者5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急性重症胰腺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在术后4周病情稳定后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结果:观察组中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促进患者预后,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心理护理对胃镜检查患者的影响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胃镜检查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胃镜检查患者1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85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生理指标进行监测,并评价其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查前、后血压、心率、呼吸差别不大(P>0.05),对照组患者检查后均明显高于检查前,且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检查后(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AS及SDS得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以及对照组干预后(P<0.05);观察组患者SCL-90中偏执、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恐怖6项因子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人际关系、敌对以及精神病性3项因子得分两组差别不大(P>0.05)。结论:对胃镜检查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有利于减轻患者的各项不良情绪,稳定患者生命体征,更好的配合检查,并保证检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同期放化疗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96例住院放化疗的中晚期宫癌颈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在放化疗前和放化疗7d后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心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CL-90各因子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心理干预7d后对照组患者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精神病性等因子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人际关系、偏执等因子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理干预结同期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负性心理状况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骨伤致残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以136例骨伤致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心理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心理干预组除需常规护理外,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于入组时和4周末进行自评。结果:入组时SCL-90,SDS,S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4周末,SDS,SAS评分心理干预显著于对照组,SCL-90评分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5项因子分别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说明心理干预组得分明显小于对照组,心理干预可减轻患者负性心理。结论:对于骨伤致残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0.
心理干预对食管癌患者手术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 目的 调查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状况,探讨心理干预对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SCL-90量表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对干预组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评价干预的有效性。结果 与1986年全国常模比较,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存在情绪、行为、躯体化症状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实施心理干预后,干预组术后心理问题有所缓解,SCL-90大部分因子评分有所下降,其中以敌对、偏执因子明显,而对照组除躯体症状外,余各因子分手术前后无明显改变。两组患者术后躯体化症状评分均比术前增高(P<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均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适当的心理干预能使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提示对预后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五行音乐对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的干预疗效。方法:采用UPI、SCL-90量表筛选出UPI(大学生人格问卷)归为一类、SCL-90(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大于3分的大学生60人,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分为两组:五行音乐组(30人)和对照组(30人)。前者根据五志分型选用相应的五行音乐进行干预,后者不做任何处理。结果:五行音乐组治疗后SCL-90总分和UPI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l)。五行音乐组SCL-90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躯体化、恐怖、敌对因子分较治疗前亦有下降(P<0.05)。五行音乐组除敌对因子外,其余因子在治疗后均较对照组有所降低。结论:五行音乐疗法能够改善大学生心理问题,可列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常规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快优临床护理路径对股骨骨折手术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300例股骨骨折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快优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比较入院组时和出院时两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情况。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除躯体化、人际敏感因子,其余各因子均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在敌对、精神病性和偏执等3个因子均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强迫、抑郁、焦虑、恐惧等4个因子均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缓解、减轻其焦虑、恐惧等负性心理情绪,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促进患者的功能康复和达到自主锻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脑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植入术前后的心理状况。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脑动脉狭窄患者40例(研究组),行脑动脉造影血管内支架治疗,选择同期行脑动脉造影无血管异常的患者40例(对照组),全部患者脑血管造影后进行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定,对于研究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1周后行第2次SCL-90测定,比较研究组干预前后、对照组以及常模组的心理状况。结果研究组干预前强迫、焦虑、抑郁等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常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干预后,研究组各项SCL-90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躯体化症状、焦虑、抑郁、恐惧、人际关系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模组无明显差异(P>0.05),但敌对、偏执、强迫仍高于常模组(P<0.05)。结论脑动脉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治疗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状况问题,有必要在支架植入前后进行心理干预,以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食管癌患者围术期的心理状态,观察心理干预对患者术后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6例已确诊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食管癌围术期常规护理,实验组除采取常规护理外,同时进行分阶段心理干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正常对照。采用SCL-90量表进行心理评估。结果①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方面评分高于正常组。②术后实验组抑郁、焦虑和恐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③术后实验组在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方面评分下降(P〈0.05),对照组评分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术后两组躯体化症状评分显著高于手术前(P〈0.01)。结论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均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赵敏  王芳  于洋 《中国全科医学》2003,6(12):1014-1015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放松训练对5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并在干预前后对其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测评,与国内常模进行对比。结果 心理干预前SCL-90各因子分与国内常模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干预后SCL-90除偏执外,其余各因子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国内常模比较,恐怖因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余各因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着较多的心理问题,心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性期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AMI患者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人性化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入院后当天行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住院7 d后再进行第2次评定。结果:干预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后SAS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且干预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SCL-90中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惧、精神病症、其他等因子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1)。2组患者SCL-90评分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恐惧、偏执和其他等因子得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性化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AMI患者的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未婚人工流产患者的心理特点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60例拟行人工流产术未婚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均使用90项症状量表(SCL-90)进行心理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对干预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后于术前再次给予SCL-90进行重测并比较干预前后差异.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感及偏执共6个因子的积分均明显高于全国常模(P<0.05),且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给予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后,干预组以上因子的积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感及偏执是未婚人工流产患者的重要心理特征;采取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以上异常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诊疗行为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7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应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SCL-90于干预前及干预后进行效果评价分析。结果研究组于干预后4周、8周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研究组于干预8周后,SCL-90中的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及其他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且研究组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其他因子分显著低于干预前。生存质量量表的评定显示干预8周后研究组患者除环境领域因子外,其余3项因子分干预后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研究组各项因子分与对照组的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因子分均高于干预前。结论积极有效的心理行为干预能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负性情绪及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初生唇腭裂患儿家属负性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本组家属41人在心理干预前后分别接受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包括躯体性、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9个症状因子。由专业人员告知调查目的,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详细说明量表评定方法,不能漏项,由家属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一次性独立完成。心理干预2周后比较效果。结果:经过2周的心理干预后,本组被问卷调查家属103人的SCL-90中各因子得分与干预前相比,有明显改变,其中以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恐惧和敌对尤为显著,与干预前比较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唇腭裂患儿家属存在很多负性心理问题,实施全面的、科学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患儿家长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疏导对急诊患者生理、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研究。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7月收治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中医情志疏导,对比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SCL-90评分变化、生理应激指标变化、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护理前SAS评分、SD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Cor、NE、E等生理应激指标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Cor、NE、E等生理应激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躯体化、焦虑、抑郁、敌对、偏执、强迫、恐怖、精神病性、人际关系敏感等SCL-90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躯体化、焦虑、抑郁、敌对、偏执、强迫、恐怖、精神病性、人际关系敏感等SCL-90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活力、精神健康等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情志疏导对急诊患者生理、心理应激反应有积极影响,能有效改善心理状态,缓解负面情绪,减轻机体应激反应,提升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