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比较经皮撬拨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撬拨治疗跟骨骨折25例,手术治疗39例,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中期功能随访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切开复位内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或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优于撬拔复位治疗,是治疗跟骨骨折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型及以上的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30例Sanders分型在Ⅱ型及以上的跟骨骨折患者均行手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随访6~ 12个月,30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采用Maryland Foot Score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优良率为86.67%.结论 对Ⅱ型及以上的跟骨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陈川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5):3479-3481
目的:分析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5年4月至2006年8月,我院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12例14足。所有骨折均采用Sanders分型,应用广泛外侧入路,跟骨钢板内固定。对有选择的病例进行了植骨。对这些病例应用影像学检查和美国足踝协会的后足评分系统进行结果评价,所有病例均完整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12个月~30个月)。结果:共完整随访Ⅱ型骨折10足,Ⅲ型骨折4足。术前平均Bohler角是5.5°,随访时平均Bohler角是28°,X线测量表明在单侧跟骨骨折患者跟骨的高度恢复为健侧的97%。在85.7%的患者取得关节面的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平均评分在SandersⅡ型骨折90分,Ⅲ型骨折为78分。优良率在SandersⅡ型骨折为87.5%,Ⅲ型骨折为75%。总的优良率为83.3%。结论: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式是治疗SandersⅡ型和Ⅲ型跟骨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夏光麒  徐艳梅  宋丽丽 《吉林医学》2007,28(16):1749-1750
目的:评价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效果。方法:自2005年5月~2006年11月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明显的跟骨关节内骨折8例10足。所有骨折均采用Sanders分型,应用外侧入路。采用国产I、Ⅱ型跟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后进行应用影像学检查进行结果评价,全部随访,平均18个月。结果:完整随访Ⅱ型骨折3足,Ⅲ型骨折4足,Ⅳ型骨折3足,术前平均Bohler角是5.42,随访时平均Bohler角是26.7,X线测量表明在单侧跟骨骨折患者跟骨的高度恢复为健侧的96.6%。在80%的患者取得关节面的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结论:治疗结果表明对SandersⅡ、Ⅲ、Ⅳ型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5年4月至2006年8月,我院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12例14足。所有骨折均采用Sanders分型,应用广泛外侧入路,跟骨钢板内固定。对有选择的病例进行了植骨。对这些病例应用影像学检查和美国足踝协会的后足评分系统进行结果评价,所有病例均完整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12个月~30个月)。结果:共完整随访Ⅱ型骨折10足,Ⅲ型骨折4足。术前平均Bohler角是5.5°,随访时平均Bohler角是28°,X线测量表明在单侧跟骨骨折患者跟骨的高度恢复为健侧的97%。在85.7%的患者取得关节面的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平均评分在SandersⅡ型骨折90分,Ⅲ型骨折为78分。优良率在SandersⅡ型骨折为87.5%,Ⅲ型骨折为75%。总的优良率为83.3%。结论: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式是治疗SandersⅡ型和Ⅲ型跟骨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切开复位结合司氏钉撬拨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累及跟距关节的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切开复位结合司氏钉撬拨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累及跟距关节的跟骨骨折72例,按Sanders分型,Ⅱ型39例,Ⅲ型24例,Ⅳ型9例,术中使用外侧入路恢复跟距关节面,司氏钉撬拨复位恢复跟骨的长度、高度及力线,并使用跟骨解剖钢板螺钉固定骨折,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脱水剂及抬高患肢。结果72例均随访6个月以上,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分,Ⅱ型骨折优21例,良15例,中3例,差0例;Ⅲ型骨折优11例,良10例,中3例,差0例,Ⅳ型骨折优0例,良1例,中4例,差4例。结论切开复位结合司氏钉撬拨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和Ⅲ型跟骨骨折具有较好的疗效,而且具有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对SandersⅣ型骨折疗效不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切开复位及植骨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随访2008年8月~2011年2月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异形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35例38足,其中Ⅱ型7足,Ⅲ型26足,Ⅳ型5足.术后随访8~36个月,平均15±9个月.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效果,优27足,良7足,可4足,优良率为89.5%;早期伤口皮缘坏死10足,发生率占26.3%.结论 异型钢板加植骨治疗累及距下关节面的跟骨骨折疗效确切,但须注意切口皮瓣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切开复位及植骨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随访2008年8月~2011年2月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异形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SandersⅡ~Ⅳ型跟骨骨折35例38足,其中Ⅱ型7足,Ⅲ型26足,Ⅳ型5足。术后随访8~36个月,平均15±9个月。结果疗效评定标准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效果,优27足,良7足,可4足,优良率为89.5%;早期伤口皮缘坏死10足,发生率占26.3%。结论异型钢板加植骨治疗累及距下关节面的跟骨骨折疗效确切,但须注意切口皮瓣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肖平春   《中国医学工程》2013,(3):172-172,175
目的观察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83例94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按照Sander’s分型:Ⅰ型53例66足,Ⅱ型30例41足。经跟骨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术后的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4.2个月。结果按照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评分结果显示:切开复位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应用于Ⅰ型53例66足,Ⅱ型30例41足,优良率分别为85.7%和81.8%。结论切开复位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具有良好的解剖复位,固定可靠,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效果.方法 32例(34足)跟骨骨折均采用Sanders分型,应用外侧入路,重建跟骨钢板内固定,应用美国足踝协会的后足评分系统进行结果评价,患者全部获随访.结果 随访Ⅱ型骨折22足,Ⅲ型骨折12足.术前平均B(o)hler角是6.17°,随访时平均B(o)hler角是30.0°,Gissane角术前平均为110.4°,术后平均为132.8°.81%的患者取得关节面的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优良率在Ⅱ型骨折为81.8%,Ⅲ型骨折为62.0%.总优良率为79.4%.结论 对于SandersⅡ型和Ⅲ型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重建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近远期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可塑形钛合金钢板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5例30足跟骨粉碎性骨折行切开复位钛合金钢板内固定加一期植骨术。按Sanders分型:Ⅱ型10例,Ⅲ型12例,Ⅳ型8例。结果全部病例均随访6~15个月,平均12个月,按Marg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优11足,良13足,可4足,差2足,优良率为80.0%。结论切开复位可塑钛质跟骨钢板治疗粉碎性跟骨骨折疗效肯定,治疗结果与软组织的损伤程度、骨折类型、复位质量有关。  相似文献   

12.
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3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切开复位Y型钢板内固定的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2008年5月,我科收治的34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采用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34例均得到随访,按足部功能恢复情况分为优、良、差3级,其中优19例(55.9%),良13例(38.2%),差2例(5.9%);按Maryland评分标准,优20例(58.8%),良11例(32.4%),可2例(5.9%),差1例(2.9%),优良率为91.2%。结论切开复位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切开复位钛合金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及Ⅲ型跟骨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SandersⅡ型及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以切开复位AO跟骨钢板螺钉固定,治疗组给以切开复位钛合金钢板内固定.两组均予留置引流条,术后常规清洁换药和使用抗生素.结果 治疗后患足Matvland评分治疗组优良率97.78%,对照组优良率82.22%,两组相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腓肠皮神经损伤症状发生率治疗组2.22%,对照组5.41%,两组相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距下关节炎发生率治疗组13.33%,对照组37.78%,两组相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切开复位钛合金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能够有效地恢复跟骨正常彤态、关节面平整及患足功能,有效减少关节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冯能  李跃红  陈卫  孙建军 《吉林医学》2011,(10):1970-1971
目的:评价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25例(28足)跟骨骨折均采用Sanders分型,其中Ⅱ型13足,Ⅲ型10足,Ⅳ型5足。应用外侧入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患者全部获随访。结果:本组28足,随访时间为6~26个月,平均17.2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足外观基本正常,行走无明显疼痛。Bohler角恢复到35度左右,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疗效:优16例,良7例,可5例,优良率82%。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跟骨SandersⅡ型、Ⅲ型、Ⅳ型骨折,近远期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随访2002—2004年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22例,平均随访18个月,骨折paleg分型:Ⅱ型3例,Ⅲ型11例,Ⅳ型8例。手术方法:跟骨外侧L型切口,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结果按张铁良提出的跟骨骨折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评分:优5例,良13例,可4例。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通过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满意,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6.
石耀武  胡翔  全健  夏均青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11):1522-1523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Y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5例累及关节面的跟骨骨折作切开复位Y形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患足功能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优12例,良2例,优良率为93.3%。结论:切开复位Y型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04~2011-09间,对32例(34足)跟骨骨折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骨折均按Sanders分型,其中:Ⅱ型12足,Ⅲ型18足,Ⅳ型4足。手术采用跟骨外侧L形入路。结果 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0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X线片显示:距下关节、Bohler角、Gissane角接近正常,钢板螺钉无折断,骨折全部愈合,足外观基本正常。4例切口皮缘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其余病例伤口无感染,无钢板外露;3例出现行走时距下关节疼痛。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治疗效果,其中:优21足,良8足,可4足,差1足,优良率为85.29%。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能够获得较满意的解剖复位,且固定可靠,是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对34例各型跟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锁定跟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必要时植入髂骨。随访11~24个月,平均16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全组优良率94%,其中Ⅱ型骨折优良率为100%,Ⅲ型为90%,Ⅳ型为50%。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是一种较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张兵兵  郑东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4):1791-1792
目的探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方法、时机及临床疗效。方法 31例跟骨关节内骨折采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结果随访12个月-39个月,优19例,良7例,可3例,差2例。结论 Sau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选择解剖型钢板内固定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跟骨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影响因素。方法对51例跟骨骨折分别采取保守治疗、闭合斯氏针撬拨复位石膏外固定、切开复位空心钉或可吸收螺钉固定、钢板内固定,经6~36个月随访,对其治疗方法、疗效影响因素进行总结。结果 51例骨折均骨性愈合,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皮肤坏死2例,跟骨高度丢失10例,跟痛13例。结论应根据跟骨骨折类型等来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 ,对SandersⅡ型、Ⅲ型骨折应首选切开复位内固定,对一些严重粉碎的骨折,如SandersⅣ型骨折手术应谨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