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原虫感染主要引起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反应。艾滋病患者的原虫感染,如利什曼原虫、弓形虫和隐孢子虫,比免疫机能健全的病人危害性更为严重,尤其是弓形虫和隐孢子虫在艾滋病患者中特别普遍。艾滋病患者的大脑弓形虫病通常是隐性感染的复发,患者T辅助细胞(CD4~+)的耗竭使包囊中释放出来的缓殖子在脑中存活。在免疫功能丧失的情况下,缓殖子转变为速殖子进而分裂增殖,迅速导致组织坏死性脑炎。艾滋病患者坏死性脑炎中多数是由于弓形虫感染,表现为大脑局部脓肿或弥漫性脑膜脑炎。大约10~80%的艾滋病患者患弓形虫脑炎;相比之下其他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皮肤移植者等,产生弓形虫脑炎情况就相当少。另外免疫功能低下病人弓形虫感染并不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河南、江苏和浙江省绵羊的新孢子虫病和弓形虫病的感染状况并进行风险因素分析,为绵羊寄生虫病防控和羊肉肉品安全监测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FAT)和改良凝集实验法(MAT)分别检测绵羊血清中的新孢子虫和弓形虫的抗体。统计分析风险因素的OR值及P值。结果 绵羊新孢子虫的感染率为11.88%(62/522),弓形虫抗体的阳性率为17.81%(93/522)。地域和流产史是绵羊感染弓形虫的风险因素(P<0.05),但与新孢子虫的感染不相关(P>0.05);年龄和性别均与这两种原虫的感染不相关(P>0.05)。结论 河南、江苏和浙江省绵羊新孢子虫病和弓形虫病的阳性率均较高,羊肉肉品安全现状堪忧。该地域绵羊的新孢子虫病流行情况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3.
<正>弓形虫属于条件致病寄生虫,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感染弓形虫后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当被感染者的免疫功能下降或者存在免疫功能缺陷,感染弓形虫会导致预后较差[1]。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会导致大血管以及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患者较健康人群更加容易感染机会性病原体。吴增强[2]在1994年检测出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的弓形虫抗体,并在对比研究中发现其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证实了糖尿病患者可合并感染弓形虫。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合并常见原虫感染的诊断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虫感染是艾滋病患者重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为了提高临床医生对艾滋病合并原虫感染的认识,本文对艾滋病合并弓形虫脑炎、隐孢子虫病、微孢子虫病及等孢球虫病的诊断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弓形虫的易感人群主要是免疫力低下者。目前国内外在放疗、化疗中的恶性肿瘤患者,长期大剂量使用免疫抑制剂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弓形虫病的报告较多,但肺结核患者弓形虫的感染状况目前报告甚少。我们对85例肺结核患者进行了弓形虫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弓形虫病由刚地弓形虫感染引起。近期感染弓形虫的孕妇可将虫体传给胎儿引起其智力发育迟缓、失明、癫痫和死亡。弓形虫还能由于急性感染或免疫缺陷患者的隐性感染活化引起严重的脑炎。美国普通人群中弓形虫感染的流行情况以往并无报道。本文报道了第 3次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测调查( NHANES )提供的美国一般人群的代表性样本的弓形虫血清学检测的结果。从 NHANES 获得 1 2岁的代表人群样本的血清 ,检测弓形虫抗体。对 2 0岁以上的人群分组进行多元对数回归分析 ,1 2 - 1 9岁为一组单独进行对数回归分析。 1 991 -1 995年的所有样本用 Pla…  相似文献   

7.
人体隐孢子虫病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对隐孢子虫普遍易感,艾滋病患者和免疫力低下人群隐孢子虫感染率较高,是艾滋病患者的主要致死因素之一。近年来,人们对隐孢子虫病作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主要对人体隐孢子虫病的病原体特征、临床表现、流行病学以及治疗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肺结核患者弓形虫感染的血清学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弓形虫的易感人群主要是免疫力低下者。目前国内外在放疗、化疗中的恶性肿瘤患者,长期大剂量使用免疫抑制剂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弓形虫病的报告较多,但肺结核患者弓形虫的感染状况目前报告甚少。我们对85例肺结核患者进行了弓形虫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986年6月30日美国Cornell大学医学院国际医学主任琼斯教授和北海岸医院临床病理学孙捷博士在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介绍了美国常见的5种寄生虫病的现状。肺孢子虫病、弓形虫病、隐孢子虫病、阿米巴脑膜脑炎和巴贝氏虫病是美国目前常见的5种寄生虫病。前3种与爱滋病有关,但也在其它疾病的人中常见,如,肺孢子虫病常在营养不良的肺炎病人中发生,弓形虫病则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南京市人群感染隐孢子虫状况进行抽样调查,为隐孢子虫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南京市六合、栖霞、高淳等3个区的3个村,以及南京市中大医院门诊部为抽样调查点,于2015年和2016年每年每点各收集100份左右人群粪便样品,采用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对粪便样本进行检测,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对阳性样本再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确认。 结果 2015年和2016年在3个村抽样点共调查健康人群581人,未发现隐孢子虫感染者。在中大医院门诊部的慢性腹泻患者中采集202份粪样,检测出隐孢子虫阳性者9例,隐孢子虫感染率为4.46%;阳性者经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对隐孢子虫进行确认,结果有7例显示了明显的对数扩增曲线、为隐孢子虫核酸阳性,2例无明显的对数扩增曲线,隐孢子虫核酸阳性率为3.47%。结论 在南京地区抽查的健康人群中未发现隐孢子虫感染者,而在医院门诊的慢性腹泻患者中发现了隐孢子虫感染者。提示应加强对门诊慢性腹泻患者隐孢子虫的检测,为该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淮南地区腹泻患者隐孢子虫感染的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淮南地区腹泻人群隐抱子虫的感染情况,为深入研究隐孢子虫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对淮南地区部分腹泻人群的新鲜粪膜标本进行染色、镜检。结果淮南地区部分腹泻人群隐孢子虫感染率为5.6%(46/827),其中儿童为6.1%(45/735),成人1.1%(1/92);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4.5%(26/581)和 8.1%(20/246);男、女人群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5.2%(26/497)和6.1%(20/330)。结论淮南地区存在隐孢子虫病,婴幼儿为高发人群组,慢性腹泻患者感染率明显高于急性腹泻患者,男、女人群隐孢子虫感染率相近。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杭州市高危人群弓形虫感染和弓形虫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杭州市100例HIV/AIDS患者、100例恶性肿瘤患者、100例孕妇和10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抗弓形虫抗体,对全部调查对象进行弓形虫病防治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HIV/AIDS、恶性肿瘤患者和孕妇血清抗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1%、30%和21%,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的5%(χ~2=14.68,13.96和7.56,P均0.01)。孕妇对弓形虫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整体较高,健康对照者对弓形虫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整体较低;调查对象对"你知道弓形虫感染的危害吗?"、"你知道生食或食用未煮熟的肉类会感染弓形虫吗?"和"你知道接触被污染的土壤会感染弓形虫吗?"等问题的知晓率较低。结论杭州市HIV/AIDS、恶性肿瘤患者和孕妇等高危人群弓形虫感染率较高,且对部分弓形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有必要加强对高危重点人群的弓形虫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有效预防和控制弓形虫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2014年南昌市人群弓形虫感染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弓形虫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选择南昌市弓形虫病高危人群为实验组,1∶1同比选取普通人群作为对照组,同时进行血清学检测和流行病学调 查,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南昌市人群弓形虫总感染率为5.17%(124/2 400)。9类高危人群总感染率(7.50%,90/ 1 200)高于普通人群(2.83%,34/1 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26.668,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饮食习惯 和卫生习惯与弓形虫感染密切相关( χ2 =16.522、64.954,P 均<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业、文化程 度、养猫、接触动物或肉制品、生吃或半生吃牛肉是人群弓形虫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南昌市弓形虫感染高危人群是 弓形虫病防治的重点人群。不良饮食及卫生习惯是弓形虫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应加大弓形虫病防治相关知识宣传力 度,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监测力度。  相似文献   

14.
1 引言 内阿米巴、孢子虫纲(包括弓形虫属、等孢球虫属和隐孢子虫属)、微孢子虫目和类圆线虫属感染的诊断和治疗,临床医生已公认为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病例时主要的挑战。上述寄生虫对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的病情发展和引起并发症的危害性有许多相似之处: 1·1 在人体内均有组织“侵入”期及/或细胞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弓形虫韩国KI-1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 方法 分别将弓形虫韩国KI-1株与国际标准RH株进行下列实验:透射电镜观察虫体的形态,不同浓度的速殖子接种BALB/c小鼠观察其毒力,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弓形虫抗原与抗弓形虫单抗Tg563和抗新孢子虫单抗12B4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技术分析其基因型,检测SAG1和ROP1基因编码区的序列。 结果 弓形虫韩国KI-1株的形态、毒力与RH株相似。KI-1和RH抗原仅与抗弓形虫单抗Tg563反应,而不与抗新孢子虫单抗12B4反应。PCR-RFLP技术分析表明,KI-1株属基因型I型弓形虫虫株。KI-1株与RH株相比,SAG1和ROP1基因均各有7个核苷酸及6个氨基酸差异。 结论 KI-1株为基因型I型弓形虫强毒株,与RH株间存在一定的基因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长春地区孕产妇和肿瘤病人弓形虫感染抗体IgG。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47例孕产妇和267例恶性肿瘤病人血清标本进行弓形虫抗体检测。结果长春地区孕产妇和肿瘤病人血清弓形虫抗体IgG阳性率分别为10.64%和23.97%,显著高于健康人群阳性率6.08%(P〈0.05);鼻咽癌和直肠癌患者弓形虫抗体IgG阳性率高于其他类型肿瘤病人(P〈0.01)。结论孕产妇和肿瘤病人为弓形虫易感人群,应作常规性弓形虫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17.
约80%的艾滋病病人死于感染而不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大多数感染是由机会致病原引起的。本文介绍了4种重要致病原:白色念珠菌、卡氏肺孢子虫、微小隐孢子虫和刚地弓形虫。  相似文献   

18.
白血病患者对弓形虫的易感性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对弓形虫的易感性及并发弓形虫感染后,经抗弓形虫治疗的临床意义. 方法应用PCR/DNA探针检测技术,对白血病患者及对照组人群进行弓形虫病原DNA检测.结果白血病患者中弓形虫DNA检测阳性率为15.8%,而同期住院的非白血病病人的阳性率为3.3%,差异非常显著.在白血病病例组中,以复发难治性患者的阳性率最高,显著高于其它组.白血病病人弓形虫检测组,在对原发病系统化疗的基础上,另加用抗弓形虫药物,治疗组的缓解率均比未治疗组为高,尤其是对弓形虫阳性的慢性白血病病例和复发难治病例,可进一步提高其缓解率.结论白血病病人对弓形虫易感,在白血病病例组中,以复发难治性患者的阳性率最高,并发弓形虫感染的病人另加用抗弓形虫药物治疗后,可提高其缓解率.  相似文献   

19.
以往球虫类寄生虫的分类学,一般归于球虫属。但随着球虫的结构、生活史和宿主范围方面积累资料的增多,球虫的分类变得有些混淆。等孢子球虫(无性体在犬类血细胞中寄生,形态与弓形虫相似)、Atoxoplasma、肉孢子虫和弓形虫,这4属的卵囊都含有2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都含4个子孢子。等孢子球虫和Atoxoplasma都是同宿主寄生(homoxenous),即在同一宿主体内行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而肉孢子虫和弓形虫为异宿主寄生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宗教、文化的全球化和医疗科技的高度发达,寄生虫病出现了“再现”(reemerging)和演化的新趋势。器官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及抗肿瘤治疗过程中而引发的以弓形虫为代表的难治性寄生虫病或机会性寄生虫病的重症化成为一大问题。由于高科技手段的应用而导致的免疫抑制,使原来不表现感染性和毒性的人芽囊原虫、小孢子虫、新孢子虫、微孢子虫、隐孢子虫及耐格里原虫等多种寄生虫正显示其致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