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4 毫秒
1.
张雷家  张金萍  胡冰 《山东医药》2005,45(31):21-22
对95例乙肝病毒(HBV)感染患儿和30例健康儿童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其IL-10、IL-12和IFN-γ血清水平,同时检测HBV—DNA和HBVM。结果HBsAg携带(ASC组)和慢性乙型肝炎患儿(CHB组)的IL-10、IL-12和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P值分N〈0.05,〈0.01,〈0.01)。ASC组高病毒载量者IL-10和IFN-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CHB组高载量者IL-10、IL-12和IFN-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ASC组和CHB组IL-10与IL-12、IFN-γ均呈显著正相关,IL-12与IFN-γ呈显著正相关。HBV感染患儿存在异常细胞免疫应答,与HBV—DNA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细胞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态的关系。方法 2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组)、5例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5例HBV感染后自然痊愈者(既往感染组)及5例CHB抗病毒治疗后完全应答者(完全应答组)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PMA诱导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Th1和Th2细胞分泌IL-2、IL-4和IFN-γ的水平。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h1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FN-γ(0.1602±0.0657)、IL-2(0.1616±0.0639),明显低于健康对照IFN-γ(0.4680±0.0377)、IL-2(0.5000±0.0625)和既往感染者IFN-γ(0.336±0.2908)、IL-2(0.256±0.17799)(P〈0.001)。CHB抗病毒治疗完全应答患者Th1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FN-γ(0.1620±0.0396)、IL-2(0.1940±0.0416),亦明显低于健康对照(P〈0.001),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4(0.5096±0.1329),明显高于健康对照IL-4(0.2820±0.0622)(P〈0.001)。既往感染者Th1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FN-γ(0.336±0.29082)、IL-2(0.256±0.17799)低于健康对照(P〈0.001),Th2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4(1.29±0.16778)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CHB患者组和HBV感染完全应答患者组(0.2820±0.0622、0.5096±0.1329、0.5740±0.06693)(P〈0.001)。结论 Th1/Th2细胞的功能与HBV感染的发展过程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HBVDNA载量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经拉米夫定治疗前后外周血单核细胞(PM-BC)分泌IFN-γ、IL-6水平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血清HBVDNA载量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测定,PMBC分泌IL-6、IFN-γ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AS-ELISA)测定。结果治疗前CHB患者IFN-γ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拉米夫定治疗后HBV高、中载量组IFN-γ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和P〈0.05),IL-6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和P〈0.05),治疗后中、低载量组IFN-γ水平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IL-6的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患者INFγ水平变化与HBVDNA载量呈负相关(r=0.89,P〈0.001),IL-6水平变化与HBVDNA载量和ALT呈正相关(分别为:r=0.92,P〈0.001;r=0.74,P〈0.001)。结论不同HBVDNA载量CHB患者经拉米夫定治疗应答与IFN-γ、IL-6水平程度有关,IFN-γ和IL-6的含量能较好的反映TH1/TH2的水平,且可以作为CHB疗效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 mRNA表达水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奚敏  张瑞祺 《肝脏》2008,13(5):375-378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叉头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mRNA表达及其与HBV感染后转归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RT-PCR方法检测19例急性乙型肝炎、50例慢性乙型肝炎、21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15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和15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 mRNA表达,应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含量,并观察它们与Foxp3 mRNA的相关性。结果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患者Foxp3 mRNA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重型肝炎Foxp3 mRNA水平高于其他各组(P〈0.05)。HBV感染各组IL-10、TGF-β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急性乙型肝炎组IL-10含量较慢性乙型肝炎组明显升高(P〈0.05);急性乙型肝炎组TGF-β含量与肝硬化组、重型肝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TGF-β与Foxp3 mRNA表达水平无相关性。结论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患者Foxp3 mRNA水平高于正常人,重型肝炎患者Foxp3 mRNA水平高于其他各组HBV感染者,表明Foxp3参与了HBV发病过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 mRNA表达水平可能与疾病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肝脏疾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FN-γ、TNF-α、IL-4、IL-10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细胞因子TNF-α、IFN-γ、IL-4、IL-10在肝病患者血中的浓度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体外检测不同类型肝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TNF-α、IFN-γ、IL-4、IL-10的浓度。结果IL-4、TNF-α、IFN-γ在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及重型肝炎组患者外周血的浓度,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01-P〈0.05),而IL-10的肝病组与正常组之间、肝病组之间相比,均未有显著差别(P〉0.05);IFN-γ在乙型肝炎肝硬化组中的浓度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P〈0.01)和重型肝炎组(P〈0.05);IL-4在重型肝炎组中的浓度显著高于急性(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P〈0.05)。结论细胞因子IL-4、IFN-γ、TNF-α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起重要作用;细胞因子IL-4、TNF-α、IFN-γ分别参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促纤维化作用和抗纤维化作用;促炎因子 IFN-γ、TNF-α和抗炎因子IL-4共同参与重型肝炎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32和IL-6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92例乙型肝炎患者和30例健康者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清IL-32和IL-6水平变化。结果 (1)乙型肝炎组与对照组血清IL-3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8.494,P〈0.001),急性乙型肝炎(AHB)组血清IL-32水平最高,慢性乙型肝炎(CHB)组随轻、中、重分型逐渐升高;乙型肝炎组与对照组血清IL-6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9.256,P〈0.001),依AHB、CHB轻、中、重度逐渐升高。(2)HBV DNA阳性组IL-32、IL-6水平较阴性组为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中、低病毒载量组之间血清IL-32、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IL-32水平与IL-6水平呈正相关(r=0.70,P〈0.05)。结论 (1)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IL-32、IL-6水平升高,且随炎症程度加重呈上升趋势,推测IL-32、IL-6可能在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IL-32、IL-6参与了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损伤及病情发展的过程。(2)血清IL-32、IL-6水平变化与HBV复制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IL-18与HBV DNA含量,探讨乙型肝炎慢性化的机理,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离97例CHB临床血清标本,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IL-18水平;用核酸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HBV DNA含量;以30位健康献血者的血清为对照。结果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CHB患者IL-18水平明显升高(P〈0.05),lL-18水平在HBV DNA阳性各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血清lL-18与CHB的疾病过程相关,与HBV DNA含量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TV)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 (IL-10)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健康对照人群及CHB患者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24周前后血清ALT、HBV DNA、IL-4及IL-10的浓度,分析治疗前后4种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CHB患者血清中IL-4和IL-10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HB患者血清中ALT、HBV DNA、IL-4及IL-10水平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后较治疗前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恩替卡韦能有效抑制HBV复制,降低CHB患者血清IL-4和IL-10的水平,并减轻肝脏炎症,改善CHB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董焕珍 《山东医药》2014,(46):83-84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并观察其对血清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 11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恩替卡韦0.5 mg/次,1次/d抗病毒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0.1 mg/次,1次/d。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48周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和Hbe Ag阴转率;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血清IFN-γ、IL-18水平;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24、48周后,观察组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及Hbe Ag阴转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48周后,两组血清IFN-γ、IL-1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对照组分别有36例(62.1%)、51例(87.9%)发生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较好,可提高血清IFN-γ、IL-18水平,增强机体抗病毒能力。  相似文献   

10.
收集4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组)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前(基线)及治疗4、12、24周时血清标本,以及30例免疫耐受期HBV感染者(对照组)血清标本,ELISA法检测INF-γ、IL-4水平结果CHB组基线INF-γ、IL-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时INF-γ值较基线升高(P〈0.05),其后呈逐渐下降趋势;IL-4水平各时间点呈下降趋势。认为恩替卡韦对CHB患者体内细胞免疫有一定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慢性HBV感染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Thl7产生的主要细胞因子的表达,以反映这3种细胞的功能状态.方法 ELISA测定34例慢性乙型肝炎、31例肝硬化、26例原发性肝癌、22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及15例健康对照者m清中的1FN-γ、IL-4和IL-17水平,对数据进行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IFN-γ/IL-4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8±0.66)比健康对照者(2.60±0.60)降低(P<0.01),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4.81±0.87)比健康对照者升高(P<0.01);IFN-γ/IL-17在慢性乙型肝炎(1.13±0.85,P<0.01)、肝硬化(1.69±0.92,P=0.010)、肝癌(1.76±0.84,P=0.011)患者比健康对照者(2.66±0.70)降低,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3.68±0.42)比健康对照者升高(P=0.004);IL-4/IL-17在肝硬化(0.72±0.38,P=0.026)、肝癌(0.63±0.19,P<0.01)患者比健康对照者(1.04±0.23)降低.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L-4的表达占优势;肝硬化、肝癌患者IL-17的表达占优势;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IFN-γ的表达占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穿心莲内酯对体外培养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表达Th1细胞因子IFN-γ mRNA及Th2细胞因子IL-4 mRNA和IL-10 mRNA的影响及其抗HBV的活性.方法 分别应用穿心莲内酯10mg/L(实验组)及0.1%二甲基亚砜(对照组)加入细胞培养液中刺激CHB患者PBMC.不同浓度穿心莲内酯(实验组)及阿德福韦(对照组)刺激HepG2.2.15细胞系,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处理后PBMC的IFN-γ tuRNA、IL-4 mRNA及IL-10mRNA表达水平及HepG2.2.15细胞系HBV DNA复制水平.结果 穿心莲内酯10 mg/L处理16 h后,实验组PBMC的IFN-γ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Z=-2.78,P=0.05),IL-4 mRNA及IL-10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Z=-3.82,P<0.01),IFN一γ/IL-4 mRNA的比例较对照组明显提高(Z=-3.82,P<0.01),不同浓度穿心莲内酯对HepG2.2.15细胞系HBV DNA复制无明显影响(t=11.88,P>0.05),而阿德福韦对HBV DNA有抑制作用(t=15.95,P<0.05).结论 穿心莲内酯对CHB患者PBMC内IFN一γ mRNA、IL-4 mRNA及IL-10 mRNA的表达水平有调节作用,改善Th1/Th2平衡,对HBV DNA无直接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乙肝肝硬化(LC)、乙肝肝癌(HCC)患者血清中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为慢性乙型肝炎至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免疫变化研究提供线索,并为患者的临床治疗研究提供免疫学指标。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1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就诊的40例CHB患者、40例LC患者、53例HCC患者,用Luminex技术检测血清中Th1类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2、干扰素(interferon,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及Th2类细胞因子(IL-4、IL-6和IL-10)水平,并将2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除TNF-α外,CHB组、LC组和HCC组Th1类IL-12、IFN-γ和Th2类IL-4、IL-6、IL-10细胞因子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CHB组中大部分Th1类和Th2类细胞因子都高于LC组和HCC组;HCC组中TNF-α细胞因子水平要高于CHB组、LC组。结论 CHB、LC和HCC患者体内Th1/Th2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受到抑制,Th1/Th2平衡发生漂移,对HBV病毒的清除作用受到抑制。TNF-α在肝癌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和IL-10水平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影响。方法 2017年8月~2019年7月我院诊治的126例血清HBsAg阳性孕妇和55例健康孕妇,采用ELISA法检测孕妇和新生儿血清IFN-γ、IL-4、IL-10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妇外周静脉血细胞因子水平对HBV母婴传播的影响。结果 本组发生HBV宫内感染15例,自宫内未感染者中选择30例作为对照,结果宫内感染组孕妇外周静脉血IFN-γ水平为(681.3±141.6)pg/ml,IL-10水平为(62.3±11.4)pg/ml,显著低于宫内未感染组【分别为(992.6±192.3)pg/ml和(68.5±12.8)pg/ml】或对照组【分别为(1040.4±48.1)pg/ml和(73.7±2.6)pg/ml,P<0.05】,而血清IL-4水平为(68.1±22.9)ng/L,显著高于宫内感染组或对照组【分别为(49.2±15.3)ng/L和(38.9±7.2)ng/L,P<0.05】;三组新生儿脐静脉血三个细胞因子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ROC分析显示,孕妇外周静脉血IFN-γ预测HBV母婴传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7(95%CI:0.810~0.945),诊断的截断点为≤782.36 pg/ml,其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69.4%。结论 HBV感染孕妇存在免疫功能调节紊乱,检测血清IFNγ、IL-4和IL-10等细胞因子水平可作为评估HBV母婴传播的观察指标,能为临床确定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FN-γ和IL-4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 ELISA法分别检测6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拉米夫定治疗前,治疗后第3、6、9、12个月时的血清IFN-γ和IL-4水平.选取20名健康献血员作为健康对照.治疗前后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 HBeAg阳性患者拉米夫定治疗前.完全应答组IFN-γ水平为(21.03±4.44)ng/L,明显高于部分应答组的(13.85±3.92)ng/L及无应答组的(10.63±3.11)ng/L(t=7.56,t=11.87,均P<0.01);以IFN-γ为15.66 ng/L为界,治疗前IFN-γ高水平患者完全应答率明显高于低水平患者(31.0%比8.7%,x2=8.391,P<0.01),无应答率明显低于低水平患者(13.8%比52.2%,x2=4.256,P<0.01).治疗后完全应答组患者IFN-γ/IL-4接近或高于对照组,部分应答组和无应答组低于对照组;HBeAg阴性患者拉米夫定治疗后IFN-γ/IL-4缓慢上升,但未达对照组水平.结论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增加IFN-γ释放,抑制IL-4释放,治疗应答程度与治疗后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平衡的恢复及治疗前IFN-γ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细胞因子IFN-γ、TNF-α、IL-10、IL-6、IL-4、IL-2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后血清中的浓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微阵列流式细胞术(CBA)体外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治疗12周、24周、48周的血清细胞因子IFN-γ、TNF-α、IL-10、IL-6、IL-4、IL-2的浓度。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阿德福韦酯治疗后外周血清的TH1/TH2细胞因子浓度度,比较治疗前,均是显著升高的(P0.05),除IL-6外,各细胞因子在治疗过程中均未有显著变化(P0.05);治疗12周时的血清IL-6的浓度与HBVDNA成负相关,治疗24周,IL-6、IL-10、TNF-α与HBVDNA成负相关(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除直接抑制病毒作用外,还可能通过免疫调节作用抑制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α-干扰素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及血清Thl/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5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予以普通α-干扰素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月和6月,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面TLR4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FN-γ和IL-4水平,并同时检测ALT、HBV DNA水平。结果在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早期应答组和无应答组患者血清IFN-γ水平均升高,IL-4水平均降低;两组TLR4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但应答组患者TLR4下降更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IFN-γ和IL-4的变化与TLR4的变化无明显相关(P均〉0.05),TLR4与ALT呈正相关(r=0.78,P〈0.01),TLR4的变化与HBV DNA变化无相关(P〉0.05)。结论在干扰素-α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hl/Th2型细胞因子的变化可能与TLR4表达的变化无相关,而对干扰素治疗的疗效可能与TLR4表达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肝内促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的表达特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乙型肝炎ACLF患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正常人肝组织IFN-γ、TNF-α和IL-10的表达。结果在ACLF患者肝组织IFN-γ和TNF-α阳性细胞数均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均〈0.001);ACLF患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正常人肝组织IL-10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肝内IFN-γ表达与TNF-α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886,P〈0.001)。结论乙型肝炎ACLF患者因肝内促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表达的失衡而发生了肝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临床类型HBV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表达细胞因子水平与细胞因子受体信号蛋白(STATs)活性间的关系。方法检测慢性乙肝(CHB)、慢性重型肝炎(CSH)、健康携带者(AsC)以及健康者T细胞表达IFN-γ、IL-12、IL-10、IL-4含量及细胞内STAT-1、3、4、5、6活性。结果 CHB、CSH及AsC细胞因子水平普遍上升(P〈0.001或0.01)。IL-10、IL-12受体信号STAT3和STAT4活性与细胞因子水平一致;IFN-γ、IL-4受体信号STAT1、STAT6活性与细胞因子水平不一致,不同个体间差异较大。结论不同临床类型的HBV感染者T细胞表达Th1型和Th2型细胞因子普遍增强,细胞内STATs活性与细胞因子含量不完全一致,细胞内STATs活性存在个体差距。  相似文献   

20.
阿德福韦酯对CHB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邵颖 《传染病信息》2010,23(3):176-178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ADV)对慢性乙型肝炎(chmnichepatitisB,CHB)$者外周血辅助性T(T-helper,Th)l/Th2型细胞因子表达的调节作用及治疗CHB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32例CHB患者服用ADV治疗前、后48周的血清中白介素(interleukin,IL)-2、IL-6、IL-10、干扰素(interferon,IFN)-γ的水平,并选取21位献血者作对照。结果ADV治疗后n1型细胞因子IL-2、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5),Th2型细胞因子IL-6、IL—10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ADV有可能通过改善Th1/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失衡,恢复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有助于慢性HBV感染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